警惕:你親手毀掉了孩子的自信還不承認?李玫瑾:改正5點做好4點

本文由 今日頭條原創首發,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全文4401字,閱讀大約需要10分鐘。

溫馨提示:閱讀前請先點擊右上角“關注”,這樣可以每天免費獲取本頭條號分享的最優秀的家庭教育和親子教育經驗。

朋友的孩子今年考上了北京大學的金融學博士研究生。朋友幸福之情溢於言表,回顧自己之前自己付出的努力和辛苦,一切都是值得的。

因為她的孩子小學階段是人們認為的“差生”,學習成績墊底,字寫得難看,也不愛運動,還是個大胖子。她覺得沒有什麼比這更糟糕了。孩子各方面都不行,沒有一樣能拿出手的,自然很自卑,在同學面前總是抬不起頭來,沒有一點自信。

但朋友並不甘心,想盡力改變這一切。她的付出最終得到了回報,讓孩子完成了從“學渣”到“學霸”的逆襲。這位媽媽做了些什麼呢?孩子又是靠什麼完成逆襲的呢?

原來,這位媽媽偶然間在網上看了李玫瑾教授的幾節家庭教育視頻課,受益匪淺,真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她感覺自己找到了教育孩子的方向,找到了讓孩子提高的方法。我們一起來看看李玫瑾教授是如何說的吧。

李玫瑾,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現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擔任中國心理學會法制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常務理事等職務。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曾對許多個案進行過詳細調查,由此提出預防犯罪要從未成年人教育抓起。

李玫瑾:家長們,你親手毀掉了孩子的自信還不承認?難道還不反省改正嗎?

1.父母為孩子設立不適當的目標,老是達不到目標,還有自信嗎?

兒童的發展速度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一直遙遙領先,有的孩子發展比較慢一些,需要被激發一段時間。

所以,當一個孩子的基礎不好,能力較弱時,他突然被設定了一個太高的目標,他受父母逼迫,特別是在小學階段,他對自己的能力幾乎一無所知。他不知道自己有多少的能力,不知道準備什麼,練什麼。

更負責任的老師會告訴孩子需要多少練習。如果沒有遇到一個好老師,他不知道怎麼練,然後給孩子設立不適當的目標,因為孩子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有多強,他答應了。

你可以告訴孩子:“去年是誰的孩子做的比較好......”孩子相信了,然後他就去試了!那麼不能成功,孩子就會遭受挫折!孩子會相信自己做不到,能力不夠!!一旦失敗的這種感覺留在孩子的記憶中,將來在同樣的背景下會自動調出。

有部分學生在考研過程中,每到關鍵時刻就出現狀態異常,導致失敗。事實上,是過去的失敗在作怪的感覺。所以,作為父母,我們必須保護我們的孩子,讓他們不應該忍受不該有的挫折!

警惕:你親手毀掉了孩子的自信還不承認?李玫瑾:改正5點做好4點

2.沒操練卻希望卓越表現,就像球都沒有還怎麼打球?自信是有條件的。

家長在看護孩子過程中千萬注意不要把自己孩子和別的孩子比。人家孩子可能準備了很多年,因為孩子絕對有互相比較的心理。

我女兒剛上初中時曾經非常沮喪地對我說:老師佈置練習題在黑板上還沒寫完,有的同學就已經做完了,這是對其他孩子多大打擊!原來這些孩子參加 “化班”、“奧班”早就做過!這本身就給孩子很大壓力,你沒有操練過,沒有積累,家長就要求孩子達到那個標準。這樣比較,落在後面是毫無疑問的。

我女兒在小學六年級時,她的很多同學都去參加教中學課程、 教競賽試題的各種補習班。女兒問我的意見時我說:“我認為一個孩子在一個年齡階段就應該受相應階段的教育,正常的教育就可以了。”

我女兒說:“我想去聽聽。”我說當然可以。她聽了一次,回來就感覺受挫了,對我說:“爸爸我聽不懂,他們在講初二的課程,我根本不明白他們在說什麼!”

我說:“那就不要去了嗎!”“那不行,我不去不是更差了嗎!”

“你不是沒上初中嗎,只要你上初中時把課程學好,然後就能學習初二課程,他們現在把初二課程學完了,初二時學什麼?我並不想讓你成為神童,你正常成長就可以了!正常地讀大學,把自己培養成全面發展的人就好了,何必和別人比較這些呢!”

這樣,上初一時,女兒班上上過“化班”、“奧班”有 5、6 個孩子,給女兒的壓力特別大,我對女兒說:“你一定按自己的適應程度來,不要和人家比,這種比較沒有意義。”

警惕:你親手毀掉了孩子的自信還不承認?李玫瑾:改正5點做好4點

到一年級下半年,那些孩子泯然於眾,以前的優勢積累沒有了!別的孩子通過正常學習也都學會了。所以,我女兒對我說:“我現在在班上,數學完全沒有問題了!”

3.失敗一次就會形成失敗陰影或負面心錨,終生無法突破,從而找不到自信。

學打籃球的人會有這樣的體驗:一旦投了壞球,這種感覺記住了, 形成了負面心錨。這種負面心錨,我到大學以後才明白:實際上,你的信念,也就是你投球前看籃的想法決定了你是否擊中。

你若是感覺進不去,那怎麼投都不進!你如果感覺進了,就進了。那你投十球, 進五個、六個、甚至八個、九個。這個感覺太重要了!

孩子如果在心中有負面心錨,可能他在做體育運動、舞蹈動作時出現失誤,大家開始嘲笑,這種恥辱的感覺他記住了。理智上這件事已經過去了。可是一旦做關鍵動作時這種感覺就出現了。焦慮、 臉紅、心跳、沒有面子……這些感覺出現導致動作失衡,最後做壞了, 結果大家又是一頓嘲笑。

學習、考試都是這樣。比如你到臺上講話,由於沒準備好, 語無倫次,觀眾開始嘲笑。你可能特別敏感,把這種感覺記住了,可能導致一輩子都不再上講臺說話,因為一站到臺上,你就會心跳,然後語無倫次。

警惕:你親手毀掉了孩子的自信還不承認?李玫瑾:改正5點做好4點

這種負面的陰影如果無法去掉,那麼終生無法突破。人的侷限來自於自己的腦海。如果孩子有過失敗的陰影,或者觀念中有上限,那麼他就無法突破。一個小時記住30個單詞對一個孩子來說是很簡單的,可是如果他的觀念裡認為不可能,那麼他就真的無法記住。

4.破壞性批評是孩子自尊心、自信心的最大殺手!

破壞性批評是說評的矛頭指向了人本身。 一個孩子遲到了,家長說:“這麼多人在等你!通過這件事,表現出來你是個不負責任的人。

我們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而僅僅因為一次遲到,孩子的“人”被他最在乎的人否定了! 所以說,破壞性批評是孩子自尊心、自信心的最大殺手!

5.孩子都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為什麼要拿孩子跟別的孩子比較呢?比不過更缺乏自信。

孩子與孩子各有千秋,為什麼非要和別的孩子比較呢?我們習慣性拿孩子缺點和別的孩子的優點比較,你認為你在激勵孩子,殊不知你傷了孩子的自信心!人是沒有可比性的!他就是最好的。

盧梭有一句天才的話:“我是上帝獨特的創造物,上帝造完我就把模子毀了!”

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無論拿孩子缺點和別的孩子的優點比,還是拿孩子的優點和別的孩子的缺點比,都是錯誤的。前者讓孩子自卑,後者使孩子自負,不能讓他公正地確認自己的價值。

警惕:你親手毀掉了孩子的自信還不承認?李玫瑾:改正5點做好4點

教育部:培養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小學階段家長重要任務。

孩子成長不僅需要良好的教育,也需要培養孩子良好的思考思維,這樣孩子才能真正的成長。很多家長一味的追求孩子單方面的結果,卻忽略了孩子心理成長和孩子思維邏輯的培養,是現代中國教育和國外教育存在的差別,希望家長在培育孩子方面多思考這方面的問題。

教育孩子的第一步應該從自身開始,從成為一個好父母開始。孩子的成長,父母不能缺席,孩子的未來你更耽擱不起!

李玫瑾: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智慧的家長必須做好以下4點。

1.讓孩子能幹起來,相信孩子能夠做成事情。

讓孩子能幹起來,才能使孩子樹立自信心。首先家長必須對孩子有信心,相信孩子能夠做成事情。許多家長低估孩子的能力,認為他 們小,或嫌他們笨拙,就不讓他們嘗試本來可以做到的事情。

還有些家長太愛惜孩子,生怕孩子累著、傷著,自己包辦一切。還有的家長片面理解能力,以為學習成績好,就是能力強。其實考分至多隻代表學習能力和考試能力,而其他的生活自理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對孩子來說一個也不能少。

警惕:你親手毀掉了孩子的自信還不承認?李玫瑾:改正5點做好4點

家長的懷疑、過度保護或偏激,擋住了孩子需要面臨的挑戰,也遮住了孩子發現自己 能力的目光,使孩子的信心缺少了能力的支撐。

所以,當孩子堅持自己吃飯的時候,別勸說:“算了,你把衣服都弄髒了。”當孩子要自 己洗衣服,別阻攔:“你還小,不用你洗。”當孩子幫你出主意,別呵斥:“你懂什麼,一邊去。”

別因為孩子不會繫鞋帶就從此不買繫帶的鞋;別因為孩子學習緊張就替他打理一切;別怕孩子摔著就不讓他跑。否則,你在阻礙孩子樹立自信。

2.告訴孩子:“你真的很重要。”孩子會覺得自己真的很重要。

“我身邊的人有多愛我?他們接受我,認為我重要嗎?”每個人 都關心這樣的問題,孩子更在乎。他們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家長、老師、同伴對他們的態度和評語,直接影響孩子對自己價值的判斷。

家長的行為語言尤為重要。用欣賞的目光看孩子,傾聽孩子說話,摸摸孩子的頭,對孩子說:“你,誰也不換。”因為他,而愛他。哪怕他調皮、犯錯誤,讓你失望。

警惕:你親手毀掉了孩子的自信還不承認?李玫瑾:改正5點做好4點

你對孩子有信心,孩子才會有自信。有父母的寬厚的愛鋪墊著,孩子的自信就不會落到最低點,更不會被摔得粉碎。

讓孩子表達自己的觀點,讓孩子參加家庭的決策,保護孩子的臉面,尊重孩子的隱私,理解孩子的情感,孩子會覺得自己真的很重要。

3.多給孩子賞識與鼓勵,讓孩子對自己的信心有把握。

家長對孩子的讚揚必須客觀準確、實事求是。誇大其辭的表揚使孩子不能準確瞭解自己,對自己期望過高,並且不利於孩子發現自己有待學習的地方,進一步提高自身能力。

家長言過其實的誇獎為孩子虛構出的自信最終會在現實的考驗中坍塌,這樣對孩子自信的打擊更大。另一方面,如果家長的溢美之辭用得太多太泛,孩子成熟後就不會輕易相信別人對自己的稱讚,對自己的信心反而沒有把握。

警惕:你親手毀掉了孩子的自信還不承認?李玫瑾:改正5點做好4點

4.給孩子自主權和影響力,讓他們覺得對自己的生活有一定的控制權。

首先,給孩子足夠的自主權。在孩子的能力範圍內,讓他們做選擇,做決定,管理自己的事務,讓他們覺得對自己的生活有一定的控制權。

其次,給孩子影響他人的權利。讓孩子參與討論,聽取孩子的建議,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思想和見解對家庭決策的影響力。讓孩子承擔一定家庭責任,讓他們也感受到自己的行為對他人生活的影響力。

讓孩子多參與集體活動,鍛鍊孩子的組織協調能力,讓他們體驗到自己對同伴的影響力。 當孩子被賦予創建和改善生活的自由和權利,他們自然能夠發現 自己的力量和優勢,給自信添加砝碼。

阿寶的媽媽要出國進修一年,她特別擔心 7 歲的兒子阿寶照顧不好。阿寶也整天問媽媽走了誰給他做飯,誰送他上學。弄得媽媽連放棄出國的心都有了。

警惕:你親手毀掉了孩子的自信還不承認?李玫瑾:改正5點做好4點

媽媽走後,阿寶爸爸讓他自己步行上學,中午在學校吃飯,下午自己開門回家做作業,晚上爸爸做飯,他幫忙。

有時阿寶提議:“算了,去吃麥當勞吧。”爸爸就說:“聽你的。”爸爸把重要的電話號碼貼在牆上,告訴他有急事還可以找樓下的丁爺爺。

媽媽不在家的日子,阿寶特別懂事。爺兒倆配合默契,日子過得井井有條。一年以後,阿寶的媽媽回來,簡直不敢相信,阿寶在打掃自己的房間!而且原來有些膽小的阿寶變得比以前勇敢多了。


作為家長的你,是不是也會碰到自己的孩子自卑,缺乏自信,做什麼事都沒勁,感覺做不好呢?

你可以直接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孩子缺乏自信,就可以找到好多專家介紹的好辦法,比如: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教你怎麼做,還有很多其他家長提供的辦法也都是很實用、很有效果哦,都在今日頭條APP搜索

警惕:你親手毀掉了孩子的自信還不承認?李玫瑾:改正5點做好4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