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江西各個地方方言那麼多,基本隔個縣城就聽不太懂?

廬山阿清哥


作為江西本土人士,我提一下我的觀點、

1.江西主要分為客家話,吳語還有贛語,還有官話,其中贛南地區多以客家話為主,上饒地區以吳語為主,就類似今天的蘇州話,江西中部撫州和吉安等地既有客家話也有贛語。

2.拿江西北部還鄱陽湖地區來說,這裡水系發達,很多鄉與鄉之間都有湖水相隔,拿鄱陽縣來說,鄱陽又稱中國湖城,其中約四分之一國土面積都是水,在古代交通不發達的時代,人們交流活動就比較少,久而久之就出現了差異,所以就出現了今天的一個縣的不同地區都有差異,不過大體還是相同的,只是各有特色罷了。




小景玩轉大學


江西有三大語系《贛語、吳語、徽語》還有幾個小的語系《客家話、江淮官話》。

這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江西古代的時候是一個人口經常遷移的省份,還有就是行政劃分造成的。像上饒婺源縣以前屬於安徽,婺源是說徽語。咱們的贛語是江右民系使用的主要語言,在語言學上是指分佈於江西贛北、贛中、贛東、贛西以及湖南東部。哪個湖北東南部、安徽西南部和福建西北部具有較大相似性的一種語言,包括近一百個縣市,使用人口約5500萬,是漢語八大語系之一。

九江市區說的就是江淮官話,唯獨九江市區、九江縣、廬山區、瑞昌市等地區不使用贛語。而九江管轄的大部分縣則通行贛語。

萍鄉市離湖南很近,所以萍鄉話也是介於贛、湘方言之間的一種地方方言。

贛州市,江西11個地市論面積,那絕對比不上贛州,贛州人口眾多,自然講的方言也會有點不太一樣,自唐代起便成了漢民族客家民系主要聚居地。生活在這裡的700多萬客家人,使用的是中國八大方言之一的客家語。然而,在這個客家語的“汪洋大海”中央,卻矗立著一個與客家語截然不同的特殊的方言島,它就是贛州城區的贛州話方言島。贛州話屬於西南官話,與普通話有較多相同點。

上饒話沒想到吧,本來以為贛州的方言已經是夠難懂的語言了,沒想到大上饒竟然排名第一,到底上饒話為什麼最難懂?

上饒古屬揚州,春秋為吳越之地,自東漢建安年間析豫章郡地設置鄱陽郡(析餘汗地置上饒縣)以來,已有1700多年曆史,。並且現在上饒市的位置處於中國江西省東北部。為“四省通衢”之地,東接浙江、南毗福建、北鄰安徽。所以上饒方言隸屬吳方言語系,說吳語,你們可能不知道吳語難在哪裡。蘇州話、無錫話、嘉興話、紹興話、寧波話等都屬吳語的一種。聽說蘇州話的小夥伴就知道,雖然吳儂軟語,但是本寶寶作為江西人真的聽不懂啊!

而且在上饒不同的地方語言還會稍微有點不一樣,大致分以下三個地方廣豐方言:廣豐話作為我國7大言系中吳語的一個分支,是江西省內最難說也是最難聽懂的方言之一。包括零聲母在內共有聲母二十五個,韻母(包括自成音節的m,n,ng在內)共有五十一個。如此繁雜的語言體系,是要說話說到舌頭打結的節奏嗎?玉山方言:玉山方言屬吳語系,比較接近浙南吳語。全縣又分為四種腔調,各種腔之間還有細微差別。

餘干方言:要結合字面意思或者上下文語境去理解的餘干方言都很難,如吊罐(即水壺)。兒哄官(即傻子)。試想:小兒可以哄到的人當然不聰明,刁人(聰明也是刁滑之人),跌古(倒黴,晦氣的意思)。這是在講天書啊~

大家可以學學上饒話《吳語》

1.幾老倌——姐姐

2.順手——右手

3.鬧熱——熱鬧

4.插眼——討厭

5.十塊頭——十塊錢

6.白刀——菜刀

7.雪烊卜了——雪化了

8.東西誤失——東西掉了

9.好佬/殺甲——能幹

10.天蘿——絲瓜

上饒話歸屬吳語,特徵雖語素溫軟,音素娓婉,但身邊沒兩個上饒朋友給你解釋,你還真的聽不懂上饒話看完這份“江西方言”你服氣嗎?趕緊收藏起來。

沒有講到的市縣都是說贛語的。






摧枯拉朽886


個人說一個說法,僅代表個人觀點。

那個像江西這個地方的話。江西的地形像個大口袋,口袋的上面又有長江保護者,所以很適合北方戰亂,逃難過來。比如說中原地區發生戰亂。


在秦朝的時候來一批人,一個腔調。

在漢朝的時候又來一批人,一個腔調。

魏晉南北朝又來一批人又一個腔調。

在隋唐又一個腔調,在宋元明清又一個腔調。

這樣子的話,一批人又一批人過來的話,跟原來的那批人的話會進行一個民族融合結婚,那融合的過程中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腔調。

另外江西的地形。有很多山川跟河流阻礙,古代的時候交通不方便,出入的時候都要像現在憑通行證,這樣會導致很大一部分人不會像北方一樣進行大規模的語音語言交流。這就為方言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基礎。

舉例,爸爸一個腔調跟媽媽一個腔調,這樣生出來的孩子一個腔調,這個孩子結婚後生的寶寶又一個調調,每個人的聲音又不大一樣,中氣足,大嗓門。體弱多病聲音弱。性格陰柔,性格剛烈,音調也不同。


位卑不敢忘憂國auto


感謝題主出題。大家好,我是蘇州誠簡,一名文化領域愛好者。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江西是農業大省,方言偏多是有原因的。江西很多村落,同一個村就有十幾種姓氏。而且在很多地方,同一個縣城,方言卻不盡相同,哪怕是鄰鄉,同一句話的發音、語氣或者表達也都會有一些差別。臨鄉臨鎮到縣裡的話都能聽明白,但是縣頭和縣尾兩個人碰在一起,交流起來或許就有困難了。尤其是在贛州,贛州下轄十八個區縣,地域面積比整個臺灣還大三千平方公里,而且贛州有非常多的姓氏。

在我看來,江西造成方言偏多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兩點:

第一:地理環境因素所致

江西是農業大省,地理環境主要以丘陵地貌為主。這兩點使得江西境內的農村和農村之間相比黃河流域更加封閉。在以前的江西農村,老一輩的人如果去趕集,挑個擔子上個街,一來一回估計就要兩天。這導致很多人沒事就很少出門,大都只在村落之間活動。久而久之,各個村落之間就形成了自己的發音習慣。相鄰兩個村落髮音差別可能很小,但是幾十個村落下來,就形成了兩種或者三種發音特色,並最終在江西境內形成了很多種方言。

第二,人口遷移原因所致

江西地處長江以南,而且多以是丘陵地帶為主,適合修身養性,躲避戰亂。

在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六次人口大規模南遷的現象。這六次分別是秦朝,魏晉南北朝,唐朝,南宋,明末清初以及太平天國時期。在戰爭中,很多平民為了躲避戰亂,遷移於此;很多逃兵為逃避追捕,於是上山入林,也逃難於此;很多受傷的士兵,戰爭後無法返回北方,於是也定居於此。這些人都在這裡繁衍生息,最終融合了各地的特色,形成了多種方言。

所以,造成江西方言偏多的主要原因,一是跟江西特有的丘陵地貌有關,二是因古代的人口遷移所致。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回答,感謝閱讀。我是蘇州誠簡,祝生活愉快!


我本無心爭天下


這就是江西的獨特點,江西在每個動亂的朝代都是難民安身的地方,每個地方都有來自於各個地方的人,所以造就了一個地方有一種方言的情況,因為每個村都有一本族譜,上面清清楚楚的記載了自己的先祖是從哪裡遷過來的。有時隔一條江一座大山的方言都不一樣。因為古代大江大山隔斷了兩岸的交流,也就造成了一個地方的話跟一個地方話不一樣。但是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現在的人都聚集在一起,提倡的是講普通話,所以以後這樣的情況會大家慢慢的都說普通話了,這些問題都是各種各樣的歷史原因,地理原因形成的,現在交通方便,人都改變了生活習慣,所以普通話都會變成以後得通用話。


橙子500


縣與縣的方言有所不同,這很正常。我的家鄉更是存在著"同縣不同腔,十里不同音"的狀況。其中有一個縣,有的地方滿口新化腔,有的地方滿口漣源腔,有的地方滿口寧鄉腔,有的地方滿囗桃江腔……一個縣有六、七種截然不同的方言。

我分析,語言差別之所以較大,主要是因為地域大,居住在各個方向的人群,與不同毗鄰地交流機會多,受不同方言的影響也多,這便形成了多種多樣的語言習慣。


跛翁


正因為方言多,江西各個地方講普通話也特別普遍,雖然普通話講得不怎麼的,但使人聽得懂,好交流!


嚴章忠


正常。雖然方言不同,但是你可以說普通話,全國統一。



宇天少


這是屬於文化差異,代表每個地方遺留的的文化歷史產物,這是屬於每個地方特色的底蘊,帶有濃郁的地方文化色彩,對此我們有很多不能共鳴的語音交流應該理解與包容,而不應選擇歧視的一方!


阿磊麵塑


因為江西的方言太多了啦[大笑]別說隔個縣,一個縣裡面的我有的都聽不懂[捂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