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山醫院奇蹟的背後,是無數西石大校友朱建周般值得稱讚的人

雷神山醫院奇蹟的背後,是無數西石大校友朱建周般值得稱讚的人

近日,火神山與雷神山醫院均投入使用。從開工到使用兩所醫院的建設時間僅在12天之內,這是一場與疫情的生死競速,也是令人驕傲的中國速度!西安石油大學電子工程學院校友朱建周不負學校的栽培與囑託,牢記黨員的初心與使命和同事們出色完成援建任務,被全國人民譽為“基建超人”!

雷神山醫院奇蹟的背後,是無數西石大校友朱建周般值得稱讚的人

西安石油大學校友朱建周

中國速度,他是可敬的建設者

2月8日,武漢雷神山醫院正式投入使用。雷神山醫院是繼火神山醫院之後,武漢新建的第二個“北京小湯山”模式專門醫院,佔地面積約328畝,建築面積7.97萬平方米,可容納1500張病床,2000餘名醫務人員工作。這對苦苦期盼的病患來說,無異於天大的好消息!

雷神山醫院奇蹟的背後,是無數西石大校友朱建周般值得稱讚的人

從1月26日開始到2月6日順利完工交付,雷神山醫院的建設僅僅用了12天時間!12天!短短12天就建成了一座專科醫院。工期短、任務重,逾萬人的建設隊伍日夜兼程。這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建設奇蹟,也是令人驕傲的中國速度!

勇者逆行!令人驚歎的中國速度背後,是一名名建設者夜以繼日的無怨勞作。建設高峰期間,最多有8000多名建設者在現場24小時輪班鏖戰。和火神山醫院建設者一樣,這些可愛可敬的建設者被人們譽為中國的“基建超人”,西安石油大學電子工程學院電氣0201班的朱建周就是其中一員。

雷神山醫院奇蹟的背後,是無數西石大校友朱建周般值得稱讚的人

朱建周,男,中共黨員,湖北恩施人。2006年從西安石油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先後在大慶油田和中冶集團工作過。2018年2月加入中建三局一公司安裝公司機電設計研究院從事深化設計工作至今。

在此次雷神山項目中,他負責項目電氣部分的設計,與同事們連續10余天奮戰在建設現場,爭分奪秒努力築起第二座治療新型肺炎的專科醫院,全力以赴守護武漢百姓的生命健康。

在疫情肆虐,全國抗疫的時刻,朱建周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對武漢的愛與守望,也用實際行動踐行黨員的初心與使命,展現出新時代建設者的風采。

雷神山醫院奇蹟的背後,是無數西石大校友朱建周般值得稱讚的人

疫情就是軍令,他決心加入戰鬥前線

隨著武漢疫情升級,防控形勢日益嚴峻。1月25日,武漢市政府決定半月之內再建一座“小湯山醫院”—— 武漢雷神山醫院,由中建三局一公司主力承建。武漢,需要的不僅是醫護人員,還需要更多前去一線參加戰“疫”的建設者。

“疫情就是軍情!希望大家共同加入武漢戰鬥前線,用戰果詮釋爭先擔當!”中建三局一公司黨委向全體職工發出倡議。前方就是使命召喚,前方就是責任擔當。朱建周沒有猶豫,馬上提交申請,“我在武漢,可隨時聽安排,武漢是我家,我來保護她。”

朱建周家住漢口,是武漢疫情重災區。父母家住湖北恩施,弟弟是醫生,也在一線抗擊疫情。他擔心自己走後,父母出門買菜不便,易被感染。但是明理的父親及時給他和弟弟打電話說:“你們不用擔心我,國家需要你們,你們應該先盡忠再盡孝,先有國後有家。”

先盡忠再盡孝,有國才有家!父親的這通電話堅定了他的決心,讓他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疫情面前沒有旁觀者,支援雷神山醫院建設是每一個黨員義不容辭的責任。”他堅定地說。

雷神山醫院奇蹟的背後,是無數西石大校友朱建周般值得稱讚的人

戰”疫情“,他無懼困難與危險

1月25號下午4點,原本參與火神山施工的中建三局一公司臨時受命,從火神山轉戰雷神山。兩個半小時後,首批50名管理人員到達施工現場,200餘名勞務人員就位。

來到現場,朱建周負責雷神山醫院施工方的設計管理工作,是設計院與施工一線之間的橋樑。平日,他梳理審核中南院設計的圖紙,細化標高、位置、洞口等數據,找出問題之後跟班組交底,解決圖紙中的疑問。這些事項弄好之後,他還要再跟物資對接、訂貨,交代現場施工。

傳染病醫院設計要求高,難度大,設計師需要想辦法,對圖紙進行一些必要的優化。朱建周比劃著,“如果按照原來的設計,我們把支架做上去之後,走道標高就只有1米75,很多人走一會兒就會撞到腦袋。經過我們的優化之後,標高提高到2米05。這樣的話,大部分人通行是沒有問題的。”

雷神山醫院奇蹟的背後,是無數西石大校友朱建周般值得稱讚的人

朱建周和同事們並肩作戰

此時的黃家湖畔,上演著一場與疫情的生死競速,每個建設者都在拼命奔跑。朱建周和同事們以風馳電掣的速度,日夜兼程修築雷神山醫院,經常是稍作休息,又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從開建到交付,雷神山醫院的建成只用了12天。在近一億“雲監工”的注視下,我們讚歎這兩所醫院的建設速度,但背後的艱辛和力量遠超我們的想象。

“我們工作中的困難,一是原設計特別倉促,有很多錯碰漏缺,需要我們用最快的速度解決;二是現場有很多兄弟單位來幫忙,我們要跟每一支隊伍打交道,都是在1米的安全距離之內,安全風險特別高。”

朱建周坦言,來到這裡之前也曾擔心被感染。但是來了之後,工作節奏快,壓力大,他根本無暇去想什麼危險。他和他的同事們都是勇敢的戰士,都義無反顧、捨生忘死地衝在最前線。

沒有基建狂魔,只有中國力量。有一次,他加班熬夜到凌晨3點,不經意間望向窗外,看到許多辦公室依然燈火通明,心中一片感動。“大家都這麼努力地幹活。在這種氛圍的激勵下,我突然覺得什麼都不怕了。”

雷神山醫院奇蹟的背後,是無數西石大校友朱建周般值得稱讚的人

燈火通明的辦公樓


雷神山醫院奇蹟的背後,是無數西石大校友朱建周般值得稱讚的人

雷神山之後,他還有新任務

在這個本該闔家團聚的日子裡,朱建周取消結婚十週年的旅遊計劃主動承擔雷神山醫院援建任務,而他身為醫生的弟弟朱建寧“騙”走懷孕妻子後自我隔離,後又義無反顧挺進“隔離區病房”。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兄弟倆都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體現出黨員的責任擔當與家國情懷,值得我們稱讚。

但朱建周說自己只是普通人,並不是英雄,不值得宣傳。在提到自己8歲的兒子時,他的內心一片柔軟。“兒子得知我要去前線援建,在手機單曲循環著《爸爸我愛你》,把頭埋在被子裡,一邊放一邊哭。”

在雷神山工作期間,兒子掛念他,時常在他吃飯的時候,打來視頻通話,每次都表現得很大氣,但是一掛電話就會馬上問媽媽是不是爸爸有什麼危險。“孩子其實很聰明,這個事他都明白,但他怕耽擱我工作,不願意同我表露出來。”說到這兒,他的鼻子酸酸的。

雷神山醫院奇蹟的背後,是無數西石大校友朱建周般值得稱讚的人

朱建周與兒子

今年是朱建周與妻子結婚十週年。春節原計劃帶一家人到泰國旅遊。因為疫情和工作,他臨時取消了行程,“我妻子很支持我。等疫情過去,我希望給家人補上泰國之旅。他們都盼我平安歸來。”

雷神山項目完工後,朱建周又接到公司新派的任務。目前他一邊自我隔離,一邊繼續新的工作。對於此次的疫情抗戰,他認真地說:“希望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都不會白費,希望大家堅定信念!每一個人都做好對戰勝疫情有利的事情,我們就一定會戰勝困難,我們一定行,武漢一定行,中國一定行!”

非常時期,盡非常之責。在全國上下合力抗擊疫情的各行各業隊伍中,一定有許許多多西石大校友周建周般日夜奮戰的身影。朱建周正是我們眾多校友善行義舉中的縮影!他們義無反顧、無私奉獻,他們是我們的驕傲與榜樣!(來源 西安石油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