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居家如何調整心理?

狼wolf


疫情期間,我宅在家裡是這樣的,每天家裡要開窗通風,房間每天打掃,做做飯,澆澆花,關注每天的新聞,看看電視,拍拍抖音,火山。最近又研究了一下快手,給自己沖沖電,人生無常,相信疫情很快就會過去的,生活還的繼續,往前看,一片光明!


臘梅pyw


我先分享一下我家今天都在做什麼吧

我自己呢,就是學習工作上的一些知識,完成公司線上工作的一些任務,然後發發文章,打打遊戲什麼的。久坐在電腦前,也悶得慌,但是有不能出門,我就用麵粉、雞蛋、白砂糖做了一些小蛋糕。因為做小蛋糕的模具找不到了,就用紙杯代替,但是朋友告訴我一次性紙杯加熱後會產生有毒物質,所以大家一定不要用一次性紙杯。



我弟弟現在是高中生,全國上下現在停課不停學,弟弟每天都是看老師直播學習課程。我旁聽了一些,感覺又回到了高中時代,什麼語文、數學、英語......不說了,頭已經大了。


然後就是我媽。除了洗衣做飯,我媽就是織毛衣,做鞋墊了。手機微信打開,和朋友們一邊發語音擺龍門陣(聊天),一邊做鞋墊。媽媽每年都會做,我爸,我弟和我每個人都有好幾雙。



最後就是我爸了。每天看看電視,和好友打打電話,有時在說生活上的瑣事,有時又在說工作上的煩心事。今天吃了我做的小蛋糕後,老爸所不怎麼喜歡吃甜的(其實吃的最多),然後晚上架起油鍋,開始了炸粑粑。老媽說我們父子倆是在鬥廚藝,她也要參加,準備明天蒸小籠包。



那麼關於在疫情期間調整心理,我們可以在家:

1. 學習知識或者技術。現在是網絡時代,正如上面說的,停課不停學,學生可以在家聽聽老師講課。這個寒假雖然是長了點,但是不要忘了學生的本質。喜歡一項技術的朋友,可以看看網上的課程,我朋友圈都有學習編程的直播課。對直播課程不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書籍之類的,“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靜下心來,徜徉在知識的海洋裡。趁這段時間,好好提升一下自己吧。



2. 像我家這樣,每個人都做一些菜,這樣既可以增進家人之間的感情,還會增長廚藝。最近網上各種美食做法教程:蛋糕、涼皮、小吃等等,都是很好的教程,有好多人都分享自己學習教程後做出的美食,人世間,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做出幾道美食,和家人分享,兩樣都有了哦。



3. 有首歌叫《常回家看看》,但是為了讓父母和子女過上更好的生活,很多在外忙碌的人一年之中很少回家,大多是和父母子女視頻,這次疫情我們不能出門,趁這次機會和父母孩子好好聊聊天,玩玩遊戲,掙錢固然重要,但是一家人幸福開心才是最重要的。



4. 第四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此次疫情非同小可,大家萬萬不可輕視甚至忽視,很多醫務人員,警務人員等奮鬥在一線,也有很多想幫助國家和人民度過這次難關的人,捐錢款,捐物質,為國家出一點力。我們在家一是要時刻關注新聞,時刻防控疫情;二是要堅決不出門,家是我們溫馨的港灣,不出門便是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心殤淺夢


7:30公司打卡,起床

7:30-9:00看書

9:00-10:00寶寶起床、燒早飯、吃早飯

10:00-11:30陪寶寶玩

11:30公司打卡

11:30-12:30燒午飯

12:30-13:00吃午飯

13:30-14:00哄寶寶睡覺

14:00-17:00看書

17:00公司打卡

17:00-18:30寶寶起床,燒晚飯,吃晚飯

18:30-20:30陪寶寶玩

20:30-21:30洗澡,泡奶,餵奶,哄寶寶睡覺

21:30-24:00看書,上網

24:00睡覺

公司要求三次打卡,我設了鬧鐘,起床睡覺時間基本和上班時間一樣,不然總覺得頭疼,安排合理,項目多樣,帶寶寶加學習很充實!


劍舞之風


隨著防控時間的延長,我們更應該調整好自己的心態\r

1、合理關注疫情,“定時”而非“時時”建議設定一個“信息鬧鐘”,在一天的時間中,每隔半天,用5分鐘來關注疫情信息,其他時間安排運動、工作、家務或者休閒娛樂等日常活動,在掌握疫情的同時,獲得正常的休息和愉悅情緒。\r

2、保持社會聯繫,彼此給予支持\r

每天保持至少一次和親友之間的聯繫,瞭解自己的朋友此時正在做些什麼,找到互相幫助的方式。\r

3、積極調整自我認知,堅定戰勝病毒的信念\r

人類的心理防禦機能包括多種應對方式,恐懼和害怕提示我們遇到困難要逃跑,但過度的恐懼和害怕卻不利於問題的解決。居家隔離者需讓理性戰勝感性,化被動消極為積極昇華。\r

4、科學認識疫情,理性關注與接收官方渠道信息\r

居家首先應避免過度接收網絡信息,應該選擇與相信官方渠道的信息,不信謠不傳謠。我們要相信祖國強大的科研能力、醫療能力,心存戰勝病毒的信念,才有利於居家觀察時的情緒調節\r

5、採取正確的行為策略,養成健康良好的行為習慣\r

保持規律健康的生活作息


Amy雲煙


在這非常時期,您的首要任務就是保護好自己,科學防護疾病。遵循“三字”:“宅”(在家少出門)、“戴”(出門戴口罩)、“洗”(勤洗手);做到“三好”:吃好、睡好、心情好。

面對難以預測的疫情,原本擔憂和恐懼是非常正常的。然而,大家目前需要整天宅居在家,手機刷屏便成了最好的消遣和關注疫情的方式之一。可能通過微博、微信等多渠道獲得大量有關疫情的負面消息,過分焦慮和恐慌的情緒則可能會漸漸超出自己的承載能力。

疫情期間,居家調整心情的方法有:

1、轉移注意力:如果您已經出現心理或生理的不適,請立即放下手機,停止刷微博、微信,遠離災難信息,轉移注意力,乾點輕鬆愉快的事情緩緩。比如:聊天、做家務、聽音樂,陪伴孩子做作業、做手工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2、定時定點查看信息:每天固定一個時間點了解信息就好。時間不要超過一個小時,不要安排在睡覺前。睡覺前刷屏至少有兩個可能的壞處:一則容易超時,二則導致失眠。

3、關注積極信息:負面的信息速度之快讓人容易忽略正面的積極信息。而我們應當積極關注社會正能量信息,一定要堅信,在強大祖國的支持下,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惡戰。

4、學會放鬆自己:可以嘗試正念呼吸放鬆法。你不用做任何事情,只需要純粹的坐下,留心觀察自己的呼吸,體驗當下的生命。

正念呼吸放鬆法:

(1)吸氣,緩慢並深深地按"1-2-3-4"吸氣,約4秒鐘使空氣充滿胸部。呼吸應均勻、舒適而有節奏。

(2)屏住呼吸,把空氣吸入後稍加停頓。感到輕鬆、舒適、不憋氣。

(3)呼氣,自然而然地,慢慢地把肺底的空氣呼出來。此時,肩膀、胸,直至隔肌等都感到輕鬆舒適。同時想象著將緊張、恐懼、壓力都隨著呼氣慢慢地都排除了,感覺到身體越來越放鬆,心情越來越平靜。

5、尋求專業幫助:如果對“我是否患病”的焦慮已經影響到了正常的學習生活,甚至產生失眠、頭痛等軀體不適,請尋求心理專業醫生的幫助。目前,有一些機構開通了免費的諮詢熱線電話。



意格心理


感到無聊就會有各種心理問題。

所以,打敗無聊,就調理了心情💢

突然有了大把時間,如何不無聊呢?[機智]

建議只有一句話:

靈魂或身體,總要有一個在路上。[呲牙]

·

1⃣️看書

2⃣️看電影看知乎

3⃣️寫東西併發出去

4⃣️幹家務,把地板拖的能照鏡子

5⃣️做鍛鍊,做操,拉伸,瑜伽,會啥來啥

6⃣️提前列個表,把明天要乾的事情列出來,做一個劃一個

7⃣️保持大約正常的作息,儘量早睡早起


蜜桃太太愛居家


你好,我是王藥師,很高興回答你的這個問題。

疫情期間,居家如何調整心理?

近日,新冠肺炎導致人心惶惶,為了更好的防控疫情,目前最好的方式便是居家隔離,最初的新鮮感,隨著時間的推移,天天關注著數據不斷增長,開始無聊,開始調侃,開始焦慮,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況。

身體問題目前是顯性的,影響從絕對數看畢竟還只是小部分人。但剩餘被隔離的居家人群的基數巨大,如何案例度過此段時間,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很多人過分關注自己身體,懷疑自己得病。每天看新聞消息,感到緊張恐懼,甚至悲觀抑鬱。有些人甚至會出現易憤怒、情緒激動等過激行為。

對此,居家應該如何調整心理呢。

1.對疫情要有積極的認識

新冠肺炎不是絕症,並且可以治癒。不要對其產生恐懼心理,正確看待肺炎,可以很好的緩解自己的心理壓力。疫情事件本身是一個客觀的存在,而自己身體是否確診得病,也是一個客觀的存在,它並不以我們的主觀思想為轉移,不要過分擔憂自己是否會得病,做好預防即可。

2.正確看待居家隔離的問題

居家隔離是為了阻斷疫情傳播,積極改變認知,雖然隔離給生活帶來了不便,但卻更好的保護了家人,我們在給這場戰役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3.適度關注疫情

關於疫情的訊息每天有無數條,關注的多了,不免會讓疫情佔據更多的時間,大家對疫情的關注要適度,多關注官方信息,不輕信謠言,不造謠,相信國家。

4.尋求隔離狀態下更積極的生活方式

可以嘗試做一些其他的事情轉移自己對疫情的關注,比如洗衣服、拖地、陪孩子閱讀,做運動,曬太陽,或是聽聽舒緩的音樂等等方式,

5.營造安心的環境

瞭解疫情防護知識,進行定期消毒、通風,勤洗手,減少外出,外出戴口罩,保證自身的安全。

6.關注老年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疫情期間,我們應該對居家的老年人給予更多心理支持,多與他們溝通,幫他們科學地認識疫情。對於青少年兒童,一方面父母要調適好自己的狀態,不要把焦慮情緒傳遞給孩子;另一方面,也應該合理地安排孩子學習、娛樂的時間,在疫情期間多安撫、陪伴,讓孩子平穩地度過這個階段,大家互相理解,互相包容。

7.學會宣洩情緒

正確表達壓力,壓力的釋放方式有很多種,選擇一種或幾種最合適自己的。情緒和壓力只有宣洩出去不在體內累積,我們才能保持正常的狀態。現在的通訊手段如此發達,我們可以向身邊的家人或朋友進行情緒的傾訴。

8.尋求專業的幫助

當上面的措施和幫助無法讓自己內心處於平和積極的狀態,或是已經對自己的精神產生不良影響時,尋求專業的幫助是非常必要的。心理上的問題其實比身體的不良情況更嚴重,自我恢復能力相對更弱。此時,通過聯繫專業的醫生和機構,針對性的進行心理疏導和干預。

心理健康也是防疫戰的一個重要部分,調整好自己的情緒,相信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就能攻堅克難,迎來勝利。

我是王藥師,堅持用簡單易懂的文字傳播心腦血管疾病知識,為健康中國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覺得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留下一個贊吧!另外,如果您還有防疫期間與心理相關的問題,歡迎留言,我們共同探討!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做一些自己擅長的事……

喝喝茶,看看書,曬曬太陽!

其實自己把心情調節好了就木有事了!

常年忙碌的工作,就當給自己放假了!


宋xiao


看書,學習,鍛鍊身體,有事情做就好


zw


順其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