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鎮起義打開潘多拉魔盒,文化碰撞與融合,影響了中國歷史走向

晉朝的八王之亂就像捅了馬蜂窩,北方的遊牧民族是紛紛跑過來了。公元386年,鮮卑族建國北魏,定都平城,就是今天的山西大同。

既然建國了,那就得防備其他的遊牧民族再來搶地盤啊,於是北魏就在北方邊境建立了六個防禦重鎮,構成了北魏的北方防禦體系。分別是沃野,懷朔,武川,撫冥,柔玄,懷荒,派最精銳的邊防軍駐守。按今天的地名來說呢,基本都是在河北和內蒙古境內,包括今天的張家口一帶,包頭一帶,呼和浩特一帶,巴彥淖爾一帶。

開始的時候日子過得挺好,將領都是鮮卑貴族,部隊全是鮮卑精銳,給軍餉不含糊伙食還好,頓頓有肉還不要錢。武器也是一流的,最好的盔甲戰刀,最好的戰馬。

六鎮起義打開潘多拉魔盒,文化碰撞與融合,影響了中國歷史走向

所以士氣也高,敵人來了二話不說,抄傢伙就上,先打一頓再說。有朋自遠方來,雖遠必誅,打死活該,死不了抓回來給咱們幹活!

北魏的政策是獎勵軍功,類似於現在的完成業務量越大提成越高一樣,不過人家是按人頭分錢,人頭越多分錢越多。

所以六鎮邊軍是人人好戰,打架不要命,斬獲無數,還大把抓俘虜。還是遊牧民族那一套分配模式,俘虜誰抓了就是誰的,當奴隸用,負責給六鎮士兵洗衣做飯,做飯種糧。

六鎮士兵這段時間的小日子不錯,打打架砍砍人,平時是吃喝玩樂,欺男霸女,無憂無慮的。所以那時候當六鎮兵就像現在考上公務員一樣-金飯碗。

人人都搶著來六鎮當兵,託關係走後門,請客送禮,求爺爺告奶奶。相親一說是六鎮當兵的,漂亮姑娘那是隨便挑,喜歡誰就是誰,出門倍有面子!

公元490年,歷史上著名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親政了,開始了歷史上也著名的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分田,漢化,遷都三項。

六鎮的好日子一下子到頭了。

六鎮起義打開潘多拉魔盒,文化碰撞與融合,影響了中國歷史走向

政府南遷洛陽了,業務重心放在了中原了,北邊暫時是顧不上了。錢發的也不及時了,也不組織大規模的業務活動(搶劫)了,外快沒了,軍餉也拖欠了,還讓不讓人活了?

原因是什麼?很簡單,政府沒錢了!一個國家大搬家,又是遊牧民族,以前也不是很講究勤儉過日子,積蓄不多。這又是建都又是幾十萬人大遷徙,國庫空了。

拖欠軍餉,這也就罷了,靠以前的積蓄湊合著日子還能過得下去。主要是政治地位沒了,離首都老遠了,每天吹著蒙古高原的狂風,吃著沙子,看著落日發呆。想象著首都那些高官政客吃香的喝辣的,天天都有美女陪酒,掙錢還容易,想起來眼淚就嘩嘩的!

咱可是為了國家出生入死,頭枕邊關冷月,腳踏雨雪風霜,結果落得悽悽慘慘慼戚。你們一個個腦滿腸肥,一點正事兒不幹還享受榮華富貴。

朝廷這是沒卸磨就殺驢啊!

六鎮起義打開潘多拉魔盒,文化碰撞與融合,影響了中國歷史走向

六鎮既然是既沒前途也沒錢途了,那貴族們也就不來了,將領都是各種貪官汙吏,奸臣小人,兵源也變成了各種囚犯,六鎮變成了烏煙瘴氣,魚龍混雜之地了。

其實深層次來說,就是南遷的漢化鮮卑和留下的北方鮮卑之間由於貧富差距的不斷加大而造成了無法調和的矛盾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以前大家一起殺人搶劫,同甘共苦,你有我有全都有。現在是隻有你有我沒有,很不平衡!

不平則鳴:這日子,沒法過了!

沒法過,那就誰也別想好過,造反吧!

公元524年,首先是沃野鎮鬧起來了,有個叫破六韓拔陵的帶隊起義了,很快六鎮打下了仨,六鎮軍隊紛紛附和,起義的烈火就這樣在六鎮燃燒了起來!

開始很是拉風,不過很快就被鎮壓了下去,一起造反沒被殺死的有二十多萬軍民成了俘虜。

畢竟原來是自己人,多多少少都有點千絲萬縷的關係。所以這些俘虜沒被屠殺,不過也不能再在當地安居樂業了,全給搬了家,分散安置,鬧的最兇的都安置到了河北,不過沒有拆遷安置費還不管飯。

六鎮起義打開潘多拉魔盒,文化碰撞與融合,影響了中國歷史走向

北魏朝廷也確實拿不出來安置他們的費用了!

不管飯這事兒有點不靠譜啊,吃不飽肚子那是要死人的!

這樣可不行還得鬧啊!這幫人可不是什麼老實巴交的農民,他們是一幫在邊關殺人如麻的主兒啊!

於是安置在河北的六鎮軍民在河北就又起義了!

先是個叫杜洛周的造反了,後來有個叫鮮于修禮的也造反了。有個叫葛榮的人一看這事兒能幹,挺有前途的,就跑去投奔了鮮于修禮,並在鮮于修禮被叛徒幹掉後接過了大旗,當上了扛把子,繼續領導起義軍與北魏統治集團進行鬥爭。

這人業務能力挺強,一下子就聚集了十幾萬人,在公元528年還幹掉了杜洛周,兩支隊伍合併重組了!

股市合併重組了之後就該想著上市了,造反也差不多,不過是上洛。葛榮一下子聚集了三十多萬人,號稱百萬大軍,嗷嗷叫著南下找朝廷算賬去,準備兵臨洛陽!

漢化的好處是文明的進步,壞處也很明顯-軍隊的戰鬥力減弱了。北魏中央軍漢化以後已經失去了當年的彪悍勇猛,眼看著葛榮的隊伍就要成功了!

六鎮起義打開潘多拉魔盒,文化碰撞與融合,影響了中國歷史走向

這時候有個叫爾朱榮的金牌打手蹦了出來,他的部隊比較能打,組織了一個棒子隊,有七千人,都是精銳騎兵,人手一根狼牙棒,戰鬥經驗很豐富。在鄴城(河北臨漳)山谷里爾朱榮打了葛榮一個埋伏,前後夾擊,一舉擊潰了葛榮的三十萬大軍,生擒了葛榮,俘虜了十來萬人。

起義軍一般都是這樣,人數再多,碰上真正精銳的正規軍就不行了。

歷時六年的北魏六鎮起義,至此算是基本被撲滅了。

不過這事兒沒完,不但沒完事兒,而且只不過是才起了一個頭兒!

隨同爾朱榮一起出徵的人裡有倆個將領,一個叫高歡,一個叫侯景。

而俘虜裡也有個人,叫宇文泰!

在不久以後,他們將登上歷史舞臺,演繹自己的傳奇,繼續延續這個故事。

而在往後的時光裡,六鎮的後人們也會不斷的有人加入進來,將這個故事一直延續下去,延續幾百年,書寫下一段段史詩般的故事,留下一段段千古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