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汀村四代“飯圈女孩”自制防護面罩,“應援”白衣天使!

長汀村四代“飯圈女孩”自制防護面罩,“應援”白衣天使!

皮筋、A4型號硬膠套、剪刀

訂書機……

Q:這些材料能做啥?

——防護面罩:A


日前

西湖街道長汀村的巾幗志願者利用午飯時間

趕製了一批批防護面罩,送給白衣天使


村婦聯主席施明潔準備材料;羅臘妹手腳麻利地剪起了硬膠套;柏微敏將皮筋在自己頭上圍了圍,確定合適的長度後剪下皮筋;錢義則用訂書機,將剪好的皮筋兩端固定在膠套兩角,一個簡易防護面罩就完成了。再加上陳惠芬和蔡韻珊,6名巾幗志願者涵蓋“50後”、“60後”、“80後”、“90後”。她們3人一隊,組成了兩條“臨時流水線”。


長汀村四代“飯圈女孩”自制防護面罩,“應援”白衣天使!

長汀村四代“飯圈女孩”自制防護面罩,“應援”白衣天使!

長汀村四代“飯圈女孩”自制防護面罩,“應援”白衣天使!

長汀村四代“飯圈女孩”自制防護面罩,“應援”白衣天使!


早在2月5日中午

她們就製作了第一批防護面罩

送到了禮河衛生院抗疫一線的

醫護人員手中


長汀村四代“飯圈女孩”自制防護面罩,“應援”白衣天使!


此次製作的2.0版防護面罩的設計更為貼心。“第二次我們用皮筋替代了紅繫繩,方便戴且不易脫落;在兩邊訂書釘的地方,貼上了愛心國旗貼紙,一方面防止被書釘劃傷,另一方面愛心和國旗都能給人力量。”施明潔說。


長汀村四代“飯圈女孩”自制防護面罩,“應援”白衣天使!


“醫護人員在第一線風險大,我們有時間就做一點送給他們。” 志願者們說。事實上,所謂的“有時間”,不過是犧牲了自己的午飯時間。疫情發生以來,長汀村的巾幗志願者們自發集結,每天早上7點半到下午6點,將近12個小時駐守在村裡的各個卡口。


2月7日下午,志願者們將20個防護面罩,送到了禮河衛生院。看到值守在大廳“涉及湖北及浙江進入本地健康篩查處”的吳雯潔,羅臘妹趕緊上前:“來,小姑娘,我幫你戴上,鬆緊怎麼樣,哪裡不舒服告訴我們,再改。”


長汀村四代“飯圈女孩”自制防護面罩,“應援”白衣天使!


吳雯潔說,從專業防護角度講,在物資急缺的情況下,這種自制防護面罩能一定程度起到阻擋飛沫傳播的作用。“戴口罩的時候還有半張臉露在外,戴上面罩以後整個臉都護好了,謝謝!”


差不多同一時間,醫生蔣娜正戴著此前收到的1.0版防護面罩,在騰龍路西側一個香菇種植大棚外,為居家隔離的人員測量體溫。她和同事特意發來一張現場工作照表示感謝。


長汀村四代“飯圈女孩”自制防護面罩,“應援”白衣天使!


聽取了反饋意見,她們又改良了3.0版本。“前兩個版本大家反饋容易起霧、影響視野,3.0版本在額頭處加了海綿條,增加舒適性,而且留點距離出來不易起霧。”施明潔說。


長汀村四代“飯圈女孩”自制防護面罩,“應援”白衣天使!

長汀村四代“飯圈女孩”自制防護面罩,“應援”白衣天使!


截至目前,長汀村巾幗志願者們已製作了50個防護面罩,一個都沒有自留。“能買到的材料有限,醫護人員優先,他們覺得有用、好用,我們就開心。” 羅臘妹說。


心靈手巧的她們

一起為自己關心的、擔心的人

親手製作防護面罩的樣子

像極了為愛豆製作應援品的追星女孩們


長汀村四代“飯圈女孩”自制防護面罩,“應援”白衣天使!


醫生、警察、環衛工人

社區工作者、各行各業志願者

……

他們

“逆行”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

他們

曾經與你我在城市的不同角落擦肩而過

平凡如他們,卻是此刻“最該追的星”

理解和配合,是我們此刻最好的“應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