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臺河:藥品經營機構 “小窗口”建起安全屏障

七臺河:藥品經營機構 “小窗口”建起安全屏障

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七臺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通過線上線下方式,指導轄區內所有營業的藥品零售企業實行“小窗口”售藥,在市民與藥企銷售人間員建起一道安全屏障,打好防疫攻堅戰。來聽七臺河臺記者張越的報道:

走進市總工會北側的天利醫藥連鎖店,裡層玻璃門緊鎖著,門上開了一扇小窗口,一位顧客正站在小窗口與裡面的藥品導購溝通自己要買的藥品。

對話:你好先生,需要什麼藥?兩瓶酒精。有。你在這等著,我去給你拿藥。你是現金還是微信?你等一下,我給你拿,你再掃微信哦。好好。

為阻斷一線藥店員工感染的風險,天利醫藥改變櫃檯藥品銷售模式,改建出售藥小窗口,銷售人員與市民可通過小窗口傳遞藥品,進行現金交易或手機支付,避免了導購和消費者的密切接觸。

利醫藥公司店長魯英才:啟用跟顧客隔離的銷售模式,不讓顧客進入售藥區域內,不直接接觸了,感染的幾率就小。

七臺河:藥品經營機構 “小窗口”建起安全屏障

與天利醫藥各連鎖店一樣,康眾大藥房也採取了隔離銷售模式,用一大塊塑料布把裡層門封閉上,留出一個銷售小窗口,加快買賣速度,減少消費者在室內聚集時間,保護經營者自身安全。

藥店業主於雪龍:沒有這個,有的不戴口罩就進來了。我們也不知道人家是什麼情況,身上有沒有病毒,我們也擔心這個。這麼隔離之後,我們心裡能踏實一些,自我感覺安全很多。

防控疫情是一場不能懈怠的賽跑。目前,我市300多家藥品零售企業中,除一部分停業外,正常營業的藥企均按照市市場管理局藥品稽查支隊的要求,實行“窗口”售藥,為市民與售藥人員建立起安全屏障。

七臺河市藥品稽查支隊副支隊長王磊:把進門的空間封閉了,避免了密切接觸和好多人在屋裡密集這種現象,有效防止病毒感染的幾率。

七臺河:藥品經營機構 “小窗口”建起安全屏障

文/七臺河廣播電視臺電臺新聞中心記者:張越

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