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說現在農村有三種現象:地裡全種樹,房子空氣住,汽車全是土,這是為啥?

看農村說農事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大千世界,說到怪事,那是無奇不有,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這幾年農村的怪事也是層出不窮,像現在在農村:地裡全種樹,房子空氣住,汽車全是土。這些以前沒有不存在的事是什麼意思?

朋友們在閱讀前,請點擊我名字“三農的心聲”下方的藍色字體“關注”我,贊同我觀點的朋友歡迎留言評論,以後我會繼續努力,向大家提供更多的三農知識。

地裡全是樹

我國地大物博,地域跨度大,所以氣候相差也大。正因為有此原因,南北方種植的作物不一樣,北方以種植小麥為主,南方以種植水稻為主,因此有“南稻北麥”的說法。

可是現在到農村一眼望去,這些糧食作物在田裡很少見到了,基本上都是一棵棵果樹這些經濟作物了。我們南方這裡火龍果、葡萄、楊梅、獼猴桃等比較常見,北方以蘋果為多。

所以現在在農村,現象之一就是:地裡全是樹



房子空氣住

要說的房子當然是住人了,現在隨著改革開放,農村裡原來的泥瓦房慢慢減少,在有些地方甚至已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棟白牆紅瓦的別墅小樓。

可是仔細觀察一下,房子裡去空空蕩蕩,沒有人居住。也只有在過年過節的時候,才有一些人。綜其原因,大部分的人都外出打工或經商,因此才導致房子鮮少有人居住。

所以現在的農村,現象之二就是:房子空氣住。



汽車全是土

汽車買來是用來開的,他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的便利,現在農村很多家庭都買了汽車。可是我們在許多小院子裡卻看到許多汽車上覆蓋著一層厚厚的土。

難道農村現在都是泥濘的道路嗎?當然不是了,現在農村的道路不比城市的差,平整的柏油路,我們這裡的農村每天都會定期讓人清掃乾淨,汽車上的土,自然不是開車粘上的灰塵,而是長久沒有人使用汽車,汽車長年累月地停在家裡,導致上面覆蓋著一層突然。

所以現在的農村,現象之三就是:汽車全是土。



為什麼在農村,會出現這幾種現象?我認為是經濟發展導致的結果。

要是在以前幾十年前,這些現象根本就不會出現。那時候人們吃不飽,哪有閒情種植果樹,就算種了大量的水果,也很少有人購買。因為人們首要的需求就是先填飽肚子。可是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溫飽問題得到了解決,人們對飲食有了更高的要求,飯後一點水果成了許多人都習慣。

並且現在人們不止限於只居住在村裡,他們更向往於外面的世界,在一些經濟發達的地區或國家,用自己的努力來為家庭增加經濟收入。因為有了這種經濟的需求,才會導致農村裡的人都外出打工。房子也很少有人居住。

以前在農村,如果有一戶家庭買了汽車,那是村裡的一件大事。可是現在農村裡,到處可以見到汽車,雖然汽車上都是土,可是從側面也反映了家庭經濟收入的提高。

近年來,農村出現的這些現象,與以前相比,應該是一個質的飛躍,是一種好現象。可是也凸顯出一個大問題,就是農村留不住人。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農村會發展得越來越好,人們自然會回到自己的家鄉。


三農的心聲


農村有三種現象:地裡全是樹,房子空氣住,汽車全是土。

題主說的這三種現象基本涵蓋了目前廣大農村的亂象,非常的寫實,題主研究農村很深。

本人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和題主說的一樣,我這邊的農村不外乎也是這三種現象,今天我和大家說道說道,發表下我的看法。

首先地裡全是樹:小主家裡有曾經有幾塊水田,後來被集體流轉土地挖了魚池,集體先後養了魚,後來看到小龍蝦賺錢,又改造成養小龍蝦,都沒有成功,現在還是被人承包著養龍蝦。就這樣我家的水田沒有了。旱地也有幾塊,後來我到縣城裡定居,爸媽過來給我帶小孩,家裡的旱地都荒了,沒有人願意拿去種,土地不容許荒,後來乾脆在自家旱地裡種上狗血桃子樹、香李子樹、還有臍橙樹。就這樣我家的旱地葉就華麗轉身地裡全種上樹了。我家不是第一家在地裡種樹的,我灣田畈裡到處可以看到原來的良地都北樹覆蓋了,栽種的樹種也比較統一,一般是各類果樹,還有香樟樹、刺槐樹。我也分析了我灣地上種樹的原因:



1、像我家一樣,暫時搬到城市裡生活,家裡的農活幹不過來,又沒有其它人願意拿去幹。

2、家裡勞力都出去做事,或者就近做事,沒有時間做農活。

3、有德農民覺得種莊稼划不來,一年到頭累死,沒有什麼收成,還不如做點其它的事,划算。

其次房子空氣住。如今的農村,水泥道路乾淨,農家的房子是越做越大,越漂亮,原來做房子最多是兩層,其實兩層人也住不滿,還有多餘的。現在農村做房子最低三層,不管家裡幾口人,都成風氣了,並且是越做越氣派,總想把別人家給比下去。房子是越做越多了,但是真正在家裡住的機會有多少呢?有的家庭把房子給做了,欠下好多債,如是舉家出去打工,幾年都捨不得回家,家裡的新房子眼看都被風吹日曬雨淋變舊了。這種現象並不是個例,但是農民還是一如既往的做房子,這是農民畢生的大事。



最後汽車全是土。不知道什麼時候,農村也流行購買汽車熱了,一到逢年過節的時候,灣裡的道路都會被堵塞,不管是外地回來的車,還是本灣自己的車,總之感覺灣裡是個大停車場,各類小汽車、麵包車、貨車等等,顏色各異,時不時有三五成群的小夥伴聚集在一起聊哪個車子高檔些。就是熱鬧幾天,有些家庭看到大家都買車了,也要提輛車回來,最後家裡工作難找,也不能不去外地工作,於是汽車成了擺設,成為停在家裡的鐵架子,一年到頭,車身滿是塵土。



農民生活好了,我們都高興,但是我們有時候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跟風座房子,買高檔汽車消費,還欠一身的債。

我是365平凡之路,歡迎大家留言點贊關注。


三六五平凡之路


我這幾年在農村是看著村裡的房子一棟棟都搞的像別墅一樣。我14年去農村發展水果種植時,一個自然村(分三個村)裡就一輛不到10萬的小車,還有幾輛拉客用的小麵包車。現在至少50輛以上了,都在10萬左右一輛。房子今年算是最後一批建了。因為都是新房子了。

農村的攀比心理比城市重多了。我問過很多人,我說你們花這麼多錢房子搞這麼大有什麼用,農村又沒有增值,我說你用一半的錢去縣城買套房不是兩邊都有房子了。他們都說去城市吃什麼?那時他們的城市房價才2800一平方,現在差不多漲1000一平方了吧!

錢都花完了當然要去外面打工什麼的了,在家裡的都是老人和小孩。土地基本上荒廢了,種上樹的算是好的了。還有一個人在工廠裡上班的,為了面子去分期買車就是為了過年開回家有面子。年後車就開去停工廠邊上,用都用不到,發的工資都還車貸了。可以說現在去農村很多車都穿上車衣在家裡睡覺的。


程正興


老人說的也不假。

這種現象我最近在重慶區縣的農村打工看到了這種現象,有好多房子都是空起的,由於南方氣候溼潤,房子的門前長滿了雜草,門口的枇杷成熟了都被過路的行人摘了。

而在我們老家,有的鄉鎮家家戶戶都種有果樹,果樹是重要的經濟來源,不管是是桃樹,還是梨樹,尤其是蘋果樹,一家挨著一家.



記得我剛結婚那陣,村裡只有一兩家是磚砌的房子,有車的幾乎沒有,就是這幾十年發生了變化太大,可以說家家都修了兩層的樓房,,差不多的家庭都買了車,雖然不是那種特別貴的車輛,出門代步,遮風擋雨是沒有問題的.

修的二層樓房,很少有人居住,因為農村的院落大,下面的的房子就夠居住了,二樓基本是堆放的雜物,快要過年的時候打掃衛生都是一回事。

平時地裡的農活忙,沒有時間開著車轉悠,還有一種現象就是開車的技術都不是很熟練,在家放起的不在少數,好多都是孩子結婚時買的,過了年年輕人出去打工了,車子自燃放在那裡沒人開,灰塵和土都覆蓋在上面,還得老人天天抹洗乾淨。


這一點我舅家幾個表弟就是例子,當時結婚,舅舅給他們都是起的兩層樓房,沒有一家在上面居住,平時都出門在外做生意,舅舅和舅媽兩個人要看三家的院子的。

目前這種現象在農村很普遍,修了房子樓上空起,結婚買了車子放在家裡,家家果樹都有幾畝,但我感覺即使是這樣,老人覺得這一切也是心滿意足的。

就是這樣,我個人都羨慕現在農村的生活,記得有一年鎮上參加縣上舉辦的元宵節節目,有一個村子一下去了個一百輛轎車的方隊參加比賽,平時這些車子都是在外地,回來都沒有一個是家裡的牌照的。



只能說明一點,農村生活比以前大有改觀了.


黃曉紅果果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在也不是過去的面貌,樓房林立,汽車也是很多家庭都有的交通工具,很多人都會在過完年之後出去務工,憑自己的辛苦努力,賺取著家庭的開銷,大年過後,農村又恢復的了往日的平靜,過年期間的熱鬧場景,只有等到下一個過年才能再次看到,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外出務工,家裡的農田耕種也確實成為了難題。

我們村的老胡,一直在外打工,兒子成家之後也是跟隨著老胡一起出去闖蕩,父子兩人一年辛辛苦苦的努力,收入還算過得去,只不過由於老胡媳婦身體一直不是很好,而小胡的媳婦還要照看孩子,家裡的幾畝地真心無法在種植下去,前幾年老胡就把家裡的地流轉了出去,只不過隨著包地的退租盛行,老胡的地也沒人在包下去,老胡在去年的春天,把自己的地,全部都種成了樹,其實這一現象很普遍,在我們村就有很多這樣操作的,農田無人耕種,只能種樹,作為一種簡單易於操作的方式,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至於耕地能不能種樹,只要沒人管,大家都會去種。

在農村還有一個現象,就是空房子越來越多,有的是因為一些老宅子的主人,去另一個地方發展,家裡的老宅給空了下來,有的則是一些嶄新的房屋,剛剛新建的房屋,也是空蕩蕩的無人居住,有的是為了孩子當做婚房使用,到時候在做裝修,有的則是一些已經在城市之中安家落戶的,故土難離,為了回家之後有個落腳的地方,還是要把房子蓋起來,也有的是為了以後宅基地的歸屬,雖然也在城市之中安家落戶,也是要不得已的把房子蓋起來,哪怕是不住。

還有一個常態就是農村的大門、或者是庭院之中,會經常看到好久好久沒有開動的汽車,有的還會使用車罩蓋住,有的則就暴露在陽光之下,經過風吹日曬,車上灰塵遍佈,這些車大都很新,為啥不開呢?其實道理很簡單,開車的人沒在家,大都出去打工了,那麼這車不浪費嗎?作為交通工具,和一種臉面上的事情,汽車開不開,是必須要買的,尤其是現在一些農村結婚,房、車都已經屬於標配,沒車沒房,誰會嫁給你做老婆呢,哪怕這車買過來不開,但說明的是:咱有車就行。

其實這些農村常見的事情,都是我們平時經常看到的現象,也都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存在,存在其實就有道理,這也是農村發展之中很正常的現象,在農村也是在普通不過的事情,對於這些現象,你的農村老家多見嗎?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謝謝。


棒奔霸


問題:農村老人說現在農村三種現象:地裡全種樹,房子空氣住,汽車全是土,這是為什麼?

地裡全種樹

地裡全種樹指的是,土地無人耕種了,農戶一家人都去城市裡打工了,然後土地閒著也是閒著,所以就拿土地種滿樹,種樹呢不需要什麼人工管理,就是週期長,而且現在種樹有不錯的利潤,所以,對於一家人都外出打工的農戶,種樹這種方式在適合不過了!等到三五年之後,種的樹又可以收穫,又有一筆收入。



房子空氣住

房子空氣住指的也是外出打工的農戶,全家人都外出打工,房子建好了很票亮,但是卻無人居住,這是一種情況,還有一種情況是,有些農戶農村有一套,城裡也有一套,偶爾會村裡玩一玩,,所以他的房子多數時間是無人居住的,所以就出現了房子空氣住的情況了唄!



汽車全是土

現在村裡有些條件好的農戶,家裡是有小汽車的,為什麼會出現汽車都是土的情況呢?因為,在農村,小轎車並不想城裡一樣每天都要使用,在農村,最常用的車是拖拉機,或者是貨車,小汽車只有在趕集或者是有事的時候才會使用,農民每天都已種地為工作,很少有很多城裡的朋友約出去玩,所以,汽車都是停在家裡,灰塵佈滿了也不開動一次,所以就出現了汽車全是土的說法!



小菜說三農,分享農村事,幫助到您點個贊,關注小菜說三農,瞭解更多農村農民農業知識!


小菜說三農


歡迎點擊關注按鈕,關注我的頭條號【三農的高度】,一起探討更多關於鄉村的事兒。

農村有些地區,老人說的三種現象,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一下,不足之處,大家留言評論補充。


地裡全是樹:為什麼地裡全是樹呢?我認為這樣的農村大致情況如下,才把地裡種植上各種樹。第一種情況,就是人都去打工掙錢去了,種上樹也算沒有荒廢田地,可以當做經濟林用;同時也算是佔地做標記吧,長年不在家,有的後代都分不清自己家的田,具體在那裡,有多少?種上樹後代就是不經常回家,也很好找到自己家的田。第二種情況,就是有的地方有可能面臨著開發或者修路,種上果樹的田地,被佔用補償相對高一些。還有一種情況,也許是有些人種樹賣苗木吧,從題主的提問裡看不出有這方面所指,種樹賣苗木的可能性最低。



房子空氣住:很明顯是人去樓空。以我小家族為例,堂兄弟十二人,都成家立業了,老家都有房子,但是大家都在各地定居了,上輩人還有幾位老人在老家生活,總共管理十二套農村房子,有十處房子被空氣住。留守老人每當過年貼對聯,貼完這家貼那家。最尷尬的是逢年過節大家相聚,後代的小孩都互不認識――真是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了!

汽車全是土:閒置率太高了。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一些打工的人也掙到些錢了,買輛車逢年過節回家開,出門打工走,有的人把車閒置在家,放置一年半載,如同殭屍車了。還有一些人,結婚需要買車,或者有些人買車充面子,有些攀比之風:“買起馬配不起鞍”,買一輛普通的汽車沒有多少錢,但是汽車屬於消耗品,一年各種費用下來,以普通農村農戶田地裡糧食的收入,還真不夠一輛汽車一年的消耗費用。因此也只能把汽車閒置著,當初買回來是為了面子,現在就是閒置著也說明我家有車,不能賣掉丟面子。

這三種情況,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前兩種情況都是人們去更好的地區發展,才出現的情況;汽車全是土,說明有些農村地區的攀比之風比較嚴重,買輛汽車就是閒置不用也要買,閒置率太高了。


三農的高度


看到這個問題,首先給我感受的就是這位老師對於農村近幾年發生的變化是深有感觸的,所以才會總結出如今農村存在的“地裡全種樹,房子空氣住,汽車全是土”的這種常見現象。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局面呢?我們大家一起來看一看。

過去曾有句話叫做“要想富,先修路”,如今我們這邊農村實現了村與村之間、村與鎮之間的公路相互連通,農民富起來了,手中有錢的農民開始修房蓋屋。有的家庭鳥槍換炮,摩托車換成了小汽車。按說,這日子越來越好了,但為啥有人卻看出其中的問題呢?蓋了新房自己不住,讓它現在那裡。買來的汽車平日裡不開,放在門口,上面厚厚的一層灰塵。

地裡全種樹

像我們膠東農村這邊,別說,你到村外轉上一圈,所見之處地裡大部分還真是樹,啥樹?蘋果樹、梨樹、櫻桃樹、藍莓等等,各種果樹真是應有盡有。有的時候,一個村有一個村的特色,因為農民種植糧食,收入不高,前些年的時候,上級號召發展特色農業,所以各村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了適合本村的果樹進行規模種植,以此提高了農民的收入。果樹見收益以後,農民的腰包也就鼓起來了。

房子空氣住

腰包鼓起來的農民,就會改變自己的生活環境。原來的房屋矮了、舊了,怎麼辦?蓋新的唄。於是打一申請,上級有關部門批覆以後,按照村裡的統一規劃,村民的房屋蓋的越來越氣派。


可後來人們發現,很多氣派的房屋平日裡都是鐵將軍把門,並沒有人居住。因為農村很多年輕人結婚後都在城裡買了樓房,為的是讓下一代接受良好的教育。這不,平日裡年輕人或者忙於生意,或者上班,接送孩子的任務自然而然就落到了當父母的肩上。平日裡接送孫子孫女上下學,住在城裡,等週末的時候才會來家住上一天半天的。時間長了,這房屋一年中有大半年閒著。

汽車全是土

年輕人在外打工有了錢,總覺得再到哪裡去出個門,騎著摩托車不是那麼一回事。況且村裡誰誰家都買汽車了,怎麼說咱也得買輛吧。於是,拿出積蓄就買上了車。可開著開著,就覺得這錢花起來緊巴了,一個月下來,不算折舊,光油耗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索性讓它閒置著吧,放在了老家門口,也算是個門面。只有過年過節的時候,偶爾才開一開,平日裡風吹雨淋地放在那裡,可不就一身土啦。

地裡全種樹,是為了賺錢,這無可厚非。房屋蓋個新的,雖說平日裡閒著,到頭來總歸是自己的落腳之處。就是買輛車放在那裡,真的有些可惜了,因為汽車是個消費品,開著吧費用大,不開吧老化快。為了面子,買個用來裝門面的汽車放在門口,當個擺設,是真的不值當。


建行漸遠


這個現象之前只是在一些城鄉結合部比較厲害,近幾年也開始蔓延到比較偏遠的農村,這主要是因為農民的壓力不增加,不是在農業生產上的壓力,是農民朋友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太大了,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姐夫就詳細的說一下。



一、地裡的全是樹

這種景象要是在以前的話,家裡肯定會被老祖宗罵死,因為土地是根本,以前的時候都是到處找地種,現在倒好,地裡不種糧食反而種的是樹,這是什麼原因呢?!其實這個主要是現在種地的收入遠不如在外打工的收入,很多人乾脆把地裡種上樹,等成年後直接賣木材,平時的時間在外邊打工或則做點生意,這樣地也不會閒著,人也忙活起來了。整體下來比種糧食收入要高不少。


二、房子空氣住

其實這個很好理解,像第一條說到的,大家都出去打工了,家裡自然就剩下一些沒人會住的房子,其實這也是無奈之舉,農村不像城市,閒置的房子很難通過出租來接價格空閒的問題,如果不能改變第一種現象的話,對於農村房子閒置的問題也很難解決。


三、汽車全是土

這個在農村來說,不管是有人開的車還是沒人開的車,由於農村路況不好,加上有很多鄉間小道沒有完全硬化,塵土的事情很難解決。這裡說到的主要是閒置在家的車輛,常年沒有人開的話只能是一次能塵土了,這個也是沒有辦法的,現在在農村有車不開沒事,沒車的話就感覺矮人一頭,這個是一個觀念問題,暫時沒有辦法改進。

通過以上三點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農村絕大部分的年輕人都外出務工了,這個也是一種生活態度,哪裡能賺錢就到哪裡去。這個將會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所緩解,農村政策的不斷利好,再就是到時候很多年輕人已經變兩大了,在城市的生存空間變小,也會回家務農的。

歡迎大家點擊關注按鈕,關注我的頭條號【呂家姐夫】,我們一起探討更多關於農村的問題。

呂家姐夫


農村老人說,現在農村有三種現象:地裡全種樹,房子空氣住,汽車全是土,這是為舍?

關玉良回答.題主說的這三種現象都有,是農村極個別現象,它不是農村的全貌和縮影!!

不能用一葉暲目的狹礙觀點,以點帶面,擴大事實,把農村看的一團糟,寫的極為瀟條冷落!!這是對現實新農村的一種歪曲,是對國家三農政策的不理解!

一,地裡全種樹。

極個別地方地,土質不太好,地塊又很小分散零星,個別戶栽了景觀樹,淮備賣給小城市歸劃區,或旅遊景區,數量極少,如果面積很大,村委會也不會充許,這種.口糧田上種樹是違犯土地使用用途的。如果是幾分地幾畝地,村裡也就默認了,照樣給種糧三項補貼。這不是普遍現象,如果是大面積,幾十畝,幾百畝口糧田都栽樹,那縣長,鄉長,村長,的鳥紗帽都得給摘下來!

二,房孑空氣住。

這種情況哪裡都有,因為全國人口人均土地1,35畝,一般小農戶也就五,六畝地,全家人種這幾畝地,一年去了種子,化肥,農藥,農機種地,秋收,以玉米為例,每畝淨利潤也就200到300元左右,加上國家種地綜合補貼一年只淨利4000元左右。所以很多農民出去打工,家中那點地二天就種完了,這種外出打工現象,會延續很久,因為農村既便實現土地大模流轉,成立大農場經營,或農業社,家庭農場,由於機械化,現代化水平高,所用農民工很少,仍有富裕勞動力去外地打工。如果夫婦二人外出打工每年可淨掙3到5萬元。過年前後,才能回家,所以房子空氣住也屬正常。

三,汽車全是土。

汽車沒人開,沒人保養,淨是土也很正常,不值得大驚小怪,目前有很多130車,大貨車,大掛車在家閒著,國家經濟發展,不能永高速度,總是會調整.,轉型,過渡,所以車輛閒置是暫時的,不知什麼時候又火起來!四,全國人民要用宏觀經濟的心態,去看待社會進步,經濟發展。京津冀開發區己見成果!廣卅大亞灣開發區正在進行,上海,重慶開發區也在進行,國務院第十三個五年計劃期間,全國要完成l9個省市開發區,國防,軍工,高科技領域成就碩果累累!三航母戰鬥群,即將實現,航空,航天世界一流,。人民生話得到極大改善,教育,住房,醫療得到保障,經濟在一帶一路引領下,正走向復甦和輝煌,三農政策,扶持農民,合村並鎮讓很多農民集體搬入標準樓群,農民自己花很少錢,大部分田由國家買單,農民也過上城裡人一樣的生活,土地己集中連片,搞規化,集約化,現代化大農業土地流轉生產,將推動農村經濟,業主,農戶,都增收,!

在黨中央關懷下,扶持下,今後城鄉一體發展,城鄉互補,人,財,聯動,城鄉一體繁榮,未來的農村好於城市,農民好於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