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帶來的職場新生態,正在蔓延


“95後“帶來的職場新生態,正在蔓延


每一代人剛走上社會的時候,都無一例外地以一種“被群嘲和被批判”的姿態出現,70後,80後,90後都是,95後更是。

第一批95後走出校園的時候,我們被他們“奇葩”的求職觀所顛覆,如今兩三年過去了,被批評“任性”的95後也漸漸在職場裡撐起自己的一片天。

我開始從許許多多的95後求職故事裡發現了新的可能性。


【1】我對星巴克怎麼衝咖啡好奇,於是就去星巴克工作了

彤彤是我在一個線上課認識的95後姑娘,現在在一家星巴克門店工作,一年半的時間從咖啡師學徒做到了主管。

她大學四年學的是工商管理專業,沒想到臨近畢業,她跑去衝咖啡了。

問起當初怎麼跑來星巴克當咖啡師,她隨性地說:“我對星巴克怎麼衝咖啡好奇,於是就去星巴克工作了。”

咖啡豆碰撞的清脆聲,瀰漫在空氣中淡淡的酸味與柔和的苦味,蓬鬆細緻的泡沫,以及巧妙的拉花,每一個步驟都比想象中更讓她著迷。

從甄別咖啡豆開始,到拉花上桌,甚至到沖泡工具的清洗維護,她認認真真充滿熱情地整整學了一年。閒下來的時候,她還自學了繪畫,以便幫助她設計出心目中想要的圖案,再把它實踐在咖啡杯裡。

如今她在門店裡也算是一流的咖啡師了,就連培訓她的師傅也說可以出師了,更是收到了無數客人的讚美。就在兩個月前,她被提升為主管。

我之前一直覺得像彤彤這樣的95後選擇職業的原因,多少有些隨意。

但是後來,我慢慢理解,我認為的這份隨意,其實更多的是我對他們的不適應,他們身上有我們不具備的特點:敢想,敢試,敢錯!注重興趣與自由,敢於定義自我價值。


“95後“帶來的職場新生態,正在蔓延


在長達40餘年時間裡,難道我們不應該選一份真正熱愛的工作,把每天的黃金八小時傾注其中嗎?

如果說70後80後不得不為了生存把更穩妥的工作作為首選,那麼對於95後,這個時代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允許他們以自己的興趣為出發點去踏入職場,探索世界。

95後也終將會結婚生子,過上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也終將會接受生活肆無忌憚的蹂躪。

人生總要一些試錯,好過在難熬的中年生活裡幻想”如果曾經...“,而最好的試錯時間就在人生剛開場的時候。

越往後,試錯成本越高。


【2】我希望忙一個月,就休一個禮拜,彌補生活中缺失的探索。

曾在網上看到一個HR的吐槽故事,對象依舊是95後。

小Q今年23歲,來到一家業內非常不錯的設計公司面試。雖然是應屆畢業生,但是小Q在大學期間的設計成就卻毫不遜色於設計公司的優秀員工,不僅課業成績優異,還積極參加各類設計大賽,積累了不少豐富成熟的作品。

面試時小Q也能明顯感覺到雙方愉悅欣賞的氛圍,幾輪面試下來,就連工資都談的差不多了。

臨近面試結束,面試官說:“不知道你對我們公司還有沒有其他期待和要求?”

小Q回答道:“我希望忙一個月,就休一個禮拜,讓我真正的享受生活,彌補生活中缺失的探索,而不是工作回家兩點一線。”

面試官顯然沒想到自己習慣性一問,會問出這麼個難纏的要求,先是一愣,隨後委婉做出瞭解釋。

大概除了95後,沒有人敢提出這樣的“奢望”。


“95後“帶來的職場新生態,正在蔓延


事實上,全球不少優秀的公司都在進行著這樣的“休假”。

美國有一個名叫斯特凡的設計師,曾在TED上做過一場關於“休假的力量”的演講。

他在紐約有一家設計工作室,每隔七年,他都會關閉自己的工作室一年,去休假,以恢復創作靈感,他管這個計劃叫做“七年之癢”。

斯特凡說道:

目前我們大概用生命的前25年學習,之後的40年用於工作,放到最後的是約15年的退休生活。我覺得更合理的可能是,拿走五年的退休時間,把它們穿插在工作的年頭裡。

我自己顯然因此很開心,更重要的是,休假那幾年的成果,可以回饋公司,回饋社會,而不僅僅是貢獻給一兩個孫子孫女。

“95後“帶來的職場新生態,正在蔓延

“95後“帶來的職場新生態,正在蔓延

斯特凡的七年之癢計劃,平均下來,相當於拿出了12.5%的工作時間用於休假或者尋找創作靈感。

而在全球的知名公司裡,3M和谷歌分別平均為員工提供了15%和20%的自由時間從事他們想要的項目。

“95後“帶來的職場新生態,正在蔓延

未來的社會中,大量的高重複性低創意的工作將會被智能設備和人工智能所取代,未來職場人的大部分時間將花在靈感創意和解決方案上,也就是說越來越依賴我們的感知,解讀,創造,靈感和思維的參與。

而這些工作是最需要“勞逸結合”的,自由工作,彈性工作,在休假中恢復創造力,未嘗不是95後帶給社會的一場先行和嘗試。


【3】面試為什麼不帶簡歷?這個問題應該不僅僅問求職者。

我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些95後面試不帶簡歷?

其中有一條回答是這樣的:

你叫我來面試,沒有看過我的簡歷嗎?

你既然看過我的簡歷,看的時候沒有打印出來嗎?

你說沒有。

那就說明你看簡歷並不需要打印出來,你更喜歡用電腦看。

那你為什麼要求我要帶紙質版簡歷?

面試為什麼不帶簡歷?這個問題應該不僅僅問求職者?也應該問面試者。

答主還講述了自己的一次面試經歷。

為了體現誠意他帶了一份簡歷,面試過程中準備拿出自帶簡歷的時候,面試官微笑著說簡歷我們都有。不僅如此,面試官還在簡歷上做了好多筆記,圈圈畫畫,針對不少小細節一一詢問。

用答主自己的話說就是,對方一個業界大佬從頭到尾對我這個95後剛畢業的小透明都非常尊重友好,簡直感動到哭。最後的offer更是一秒都不猶豫就接受了。

反觀一部分HR,求職者換乘兩三個小時從城市另一頭跑過來面試,結果HR忙起了工作,把求職者晾在一邊,連個道歉和解釋都沒有,更別說友好地遞一杯水。如果中途有求職者憤然離開,我們還應該單方面指責他不夠重視嗎?

不重視面試的求職者當然有,不僅95後有,90後,80後一直都有,不愛帶簡歷的95後,在飽受詬病的背後,也藏著他們對公司和職場的新認識。

他們要的是更加平等合作的態度,而不是一種渴求的低姿態,更無法接納明顯的歧視與討好,95後的“傲慢”裡藏著對合作共贏更為貼切的解讀。

而一旦這份“不帶簡歷”的傲慢被面試官以尊重友好回應,他就會獻出一心一意的認同和忠誠。


“95後“帶來的職場新生態,正在蔓延


很多問題之所以是問題,只是因為管理相對守舊的企業還沒有找到與觀念新穎的95後舒適相處的方式。

95後會像無數代人一樣,被社會和職場馴化,但同時我們也不可否認,95後也終將把職場推到一個新的趨勢。


“95後“帶來的職場新生態,正在蔓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