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東方朔有多厲害?

用戶58543469150


在這個世界上從來不缺少的便是美麗的景色,甘醇養人的泉水、以及聰明絕頂的人才。在歷史的泱泱大河中,人才是輩出的,他們有的出生在遠古時期的原始部落,也有人出生於有亂世之稱的戰國,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物則出身於西漢的漢武帝時期。

東方朔

他於公元前161年的時候出生在平原郡厭次縣,就現在來看應該是在山東省境內的德州市,具體的區縣為陵城區。他的去世日期有專家認為是在公元前的93年,但是對於這個日期,很多人卻持有不同程度的反對意見,這是因為記錄時間的不明確,以及史料的殘缺所造成的。根據史料和他所做過的貢獻,人們將他稱呼為西漢武帝時期較為厲害的文學家、政治家以及理論家。他本來只是一介平民,但是因為漢武帝的求賢若渴、廣招賢士,使得他寫了一封長文前去自薦,武帝通過他的長文認為他是一個具有抱負和才華的人,所以在後來將他留在了朝廷內,雖然他在一開始的時候官位平平,甚至是很不如意,但是他卻沒有亂撒脾氣和抱怨,而是採用了一系列睿智的辦法取得了皇帝的“關注”,從而使得他在後來從最初的“郎”官,慢慢成為了常侍郎和太中大夫。

可能是因為那個時候的人才輩出,或是他的主張非“帝想之想”,所以即使他很是優秀,但是武帝就是沒有在後來重用他,僅僅只是將他放在身邊,不以重用。

很多人在看待東方朔的時候,總是一味的運用“有色的眼睛”去看待,他們認為武帝是那個時候丈量和評測人才的尺度,如果那個時候有的人被武帝委以重用,那麼這個人便是擁有才能的,可如果一個人在他的一生中都沒有被武帝重用,則說明他是沒有能力的、不是人們口中的人才。其實這樣的評測辦法便是一種錯誤,因為君王的不採納有時不是因為該人的能力不夠,而是有多種原因的。

這就好比在戰國的時候,一個資歷深厚的儒家去遊說正準備強大的秦國,秦國的君王自然不會將這樣的一套思想在自己的國家運用,因為這個時候的他們需要變得強大,需要變得有能力,所以他們自然不能去聽從“安邦定國”的儒家之策。

在這個時候秦國所需要的便是嚴厲的“法家思想”,因為想要讓一個國家變得強盛必須要有“猛藥去痾”的思想以佐。

但我們不能因為這樣的原因就去說“儒家思想”是錯誤的和無能的,當中的原因是因為接口的問題,以及是不是相匹配的問題。這就好比在大一統的國家時,儒家的溫和主張便比法家的思想更為科學和有效。

東方朔的厲害

很多人在介紹東方朔的時候,都介紹他是如何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讓武帝認識的,而我今天說的便是一件鮮為人知的事情。

根據歷史記載,東方朔不知是因為高興,還是因為傷心,所以在有一天晚上的時候喝大了,這喝著喝著便喝的越發的糊塗,也越發的尿意襲來,這時的他因為喝醉了,所以他居然將宮殿當成了自己的茅廁,只見他一邊解著褲子,一邊扶著牆小便。話說這個行為要是沒人看到還好,畢竟在古代的時候也沒有監控,但是萬分不巧的是,他的這個行為居然被一個官員看到了,這個官員可能是嫉妒他常常辦在皇帝的身邊,所以便趁此機會彈劾了他,在知道了此事後,武帝也下令將他貶為了庶人。正巧在這個時候武帝姐姐的兒子因為殺人被抓,畢竟“天子犯法和庶民同罪”,武帝不想因為他是自己的外甥所以亂了規矩,但是因為姐姐生前有所託付,所以武帝很是苦惱。

這個時候還沒有被罷官的東方朔出現了,他拿起一杯酒就要敬武帝祝壽,並向皇帝闡述了喝酒能夠排解人們的情緒從而達到養生的作用。因為聰明的東方朔已經看穿了皇帝正因為外甥一事犯愁,再加上自己之前才因為喝酒犯錯,為了彌補自己的前途和博得皇帝喜愛,所以便想用“酒”來讚歎和表達武帝的剛正不阿,而另一方面便想讓武帝以此消愁。後來武帝聽得心思一順,便當即讓他官復原職了。


木劍溫不勝


漢武帝是個好大喜功的千古一帝。群臣多數只會諂媚逢迎,東方朔則會時常上前勸諫。他滿臉飛眉毛的表情,以及帶著戲謔的語氣,總讓漢武帝又好氣又好笑。正因如此,東方朔一生沒做到什麼大官,而被認為只會在漢武帝身邊說個笑話,變個戲法,和伶人無異。這讓本有一腔抱負的他,反而在諧星的路上回不了頭了。

這一切,似無奈,似有意。

東方朔有兩件事兒一直被人們詬病:

1.東方朔是有情有義有原則的好色之徒。他一年娶一個美女,還必須是長安本地戶口,可他不是妻妾成群,而是把從皇上那兒訛詐來的錢財都散給妾們,讓她們找人再嫁。

2.有一次,東方朔在大殿上喝醉酒了,在皇宮大殿撒尿,漢武帝得知後,一怒之下將其貶為庶人,一夜回到解放前了。

當然,不久後又被漢武帝重新啟用了。

那麼,智聖東方朔為何這麼做呢?

剛才說了,似無奈,似有意。

東方朔深知自己投靠的這個漢武帝是千古一帝,勢必是要帶領著公司走向全世界的大人物。他十分清楚,漢武帝不會只看到自己的戲謔,而看不到背後的文韜武略的大智慧。自古君王多猜忌,一個大臣的智慧過大,如若不能為我所用了,必成大患。

東方朔則不斷地“訛詐”漢武帝的錢財,把自己打扮成為利為色的“小人”,還時而出一些紕漏,讓漢武帝放心。

東方朔,就是大隱隱於朝的代表,是一個情商智商極其高的人。

雖然仕途不順,但在老百姓心中,東方朔是個智慧的化身,都稱他為智星。相聲演員更是尊奉他為祖師爺。東方朔雖未贏得生前名,但是身後之名,又有幾許人能及之?


大唐雷音寺


東方朔有多厲害呢?事實勝於雄辯,我們講幾個故事吧! 1,自薦書中露奇才。漢武帝即位初年,徵召天下賢良方正和有文學才能的人。於是一時間各地士人、儒生紛紛上書應聘。東方朔更是寫了三千片竹簡,而武帝花了二個月的時間才讀完了。


在自薦書裡東方朔說:“我東方朔自小失去父母,依靠兄嫂的扶養。十三歲開始讀書;十五歲學習擊劍;十六歲學《詩》、《書》;閱讀量達到二十二萬字。十九歲又開始學習兵法,也讀了二十二萬字,總共四十四萬字。如今我已二十二歲,身高九尺三寸。雙目有神像珠子,牙齒潔白像貝殼,勇敢像孟責,敏捷像慶忌,廉儉像鮑叔,信義像尾生。我這樣的人,應該能夠做天子的大臣吧!”。武帝讀後認為東方朔氣概不凡,便命令他在公車署中等待召見。

2,為求召見嚇侏儒。東方朔做公車令始終未得漢武帝召見,為了儘快得到漢武帝的召見,東方朔故意嚇唬給漢武帝養馬的幾個侏儒:“皇帝說你們既不能種田,又不能打仗,更沒有治國安邦的才華,對國家毫無益處,因此打算殺掉你們。你們還不趕緊去向皇帝求情!”侏儒們聽後大為惶恐,哭著向漢武帝求饒。漢武帝問明原委,即召來東方朔責問。


他風趣地說:“侏儒身高三尺,我身高九尺,然而我與侏儒所賺奉祿卻一樣多,總不能撐死他們而餓死小臣吧!”漢武帝聽後捧腹大笑,於是命令他在金馬門待詔,東方朔稍得些微親近。

3,射覆猜謎世無雙。漢武帝有一次玩射覆的遊戲時把壁虎藏在盂中,卻沒有人猜中。東方朔向武帝自請說:“臣曾學《易》,請允許我猜猜是什麼。”於是他將蓍草排成各種卦象,回答道:“我認為說它是龍卻無角,說它是蛇又有足,肢肢而行脈脈而視,善於爬牆,這東西不是壁虎就是蜥蜴。”於是漢武帝賜給東方朔十匹帛。



後來武帝又讓東方朔猜其它的東西,而東方朔每猜必中,皆有賞賜。東方朔也因此被漢武帝寵幸的伶人郭舍人嫉妒。郭舍人給東方朔出謎語,然而東方朔應聲就答,沒有謎語能夠難倒他。東方朔做為“射覆”高手,民間多有關東方朔相術占卜方面的傳說,而占卜的盲人對其更是備加推崇,占卜技藝代代相傳,每年三月三對其供奉。

4,諫阻上林顯忠貞。漢武帝想修建上林苑,東方朔就向武帝諫言上林苑所處之地的物產富饒及地勢險要,若修以林苑則是不恤農時,非富國強民之計。並列舉殷紂王、楚靈王、秦始皇大興土木導致天下大亂的例子。最後獻上《泰階六符》希望漢武帝能夠觀察天象的變異而自省自己所做的事情。漢武帝因此拜東方朔為一千石太中大夫之官職,並賞賜黃金百斤。

5,酒能誤事亦成事。東方朔有一次喝醉了酒,進入殿中後在殿上小便,而此舉被其他官員彈劾。因犯下大不敬之罪,漢武帝下詔免其官職,將東方朔貶為庶人。後來漢武帝為處罰了她的姐姐而感到煩悶,這時東方朔卻舉杯向武帝祝壽,漢武帝認為東方朔的話說的不是時候就現行離開了。傍晚的時候才詔見東方朔問其原因。東方朔便用陰陽五行說明酒能消解哀愁,自己在為皇上解悶。漢武帝很高興,又任命東方朔為中郎之職,並賞賜布帛百匹。



6,臨死不忘進忠言。東方朔老了,在臨終前他規勸武帝說:“《詩經》上說‘飛來飛去的蒼蠅,落在籬笆上面。慈祥善良的君子,不要聽信讒言。’‘讒言沒有止境,四方鄰國不得安寧。’希望陛下遠離巧言諂媚的人,斥退他們的讒言。”武帝說:“如今東方朔說話竟如此正經。”並對此感到驚奇。過了不久,東方朔便生病去世了。古書上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鳥之將死其鳴也哀。”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7,割肉遺妻顯辯才,東方朔做常侍郎的時候,漢武帝有一次在伏天賞賜肉給侍從。東方朔自作主張的先割了一塊肉,後來漢武帝責可他,他卻說:“東方朔呀!東方朔呀!接受賞賜卻不等詔令下達,這是多麼無禮呀!拔劍割肉,多麼豪壯呀!割肉不多,又是多麼廉潔呀!回家送肉給妻子吃,又是多麼仁愛呀!”漢武帝聽罷笑著說:“讓先生自責,沒想到你竟反過來稱讚自己!”於是又賜給他一石酒、一百斤肉,讓他回家送給妻子。

8,風流倜儻歲更婦,東方朔任郎官時,漢武帝時常給他賜食。東方朔每次吃完後便把剩下的肉揣在懷裡打包帶走,衣服髒了之後漢武帝又賞賜他綢絹。東方朔便將漢武帝賞賜的財物全部用於娶長安城年輕漂亮的女子。然而每位女子都是娶回來一年就被拋棄,再重新迎娶。


9,大隱於朝無人及。漢武帝身邊的郎官大多數人認為東方朔是瘋子,武帝則認為東方朔若是不行荒唐之事,身邊的郎官沒有人能比得上他。而東方朔自己則說:像我這樣的人就是所謂隱居在朝廷中的人。古時候的人皆隱居深山之中。東方朔時常在酒席中飲酒暢快之時便唱:“隱居在世俗中,避世在金馬門。”

10,騶牙歸義善占卜

有一次建章宮出現了一隻長的像麋鹿的動物,但是沒有人認識這隻動物。漢武帝便命令東方朔來看。於是東方朔說道:“這隻動物叫騶牙。當遠方有前來投誠的事情,騶牙便會先出現。它的牙齒前後一樣,大小一致而沒有大牙,所以它叫騶牙。”後來過了一年左右,匈奴混邪王果然帶領十萬人來歸降漢朝。武帝於是又賞賜東方朔很多錢財。

11,善哉瞿所多幽默 漢武帝游上林苑時看見一棵好樹,問東方朔樹名,東方朔說:“此樹名叫善哉。”漢武帝暗中讓人標記這棵樹。過了數年之後,再次問東方朔此樹之名,東方朔回答說:“此樹名叫瞿所。”武帝於是說:“東方朔欺騙我很近了啊,此樹的名字為何與之前說的不一樣呢?”東方朔回答道:“大為馬,小為駒,長為雞、小為雛,大為牛、小為犢,人生為兒、長為老,昨日的善哉今日已長成瞿所。生老病死,萬物成敗,哪有定數呢? 這就是東方朔,與眾不同,博學多識,能言善辯,詼諧幽默,同時又是占卜大神,大漢忠臣,是不是很厲害呀!


好,今天我們就說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們,也歡迎多多參與,謝謝!


發現歷史


東方朔在歷史上留下了非常多的傳說故事。不過,這些傳說故事大都不是真的,只是後人借東方朔的名字,演繹出了非常多的傳奇故事。不過,為什麼後人沒有借別人的名字來演繹,而會借東方朔的名字來演繹呢?其實這已經說明,東方朔的一生,給世人留下了多麼深刻的印象。

(東方朔劇照)

那麼,歷史上真實的東方朔,究竟是怎樣的呢?

東方朔被司馬遷放在《滑稽列傳》裡,主要的原因,是東方朔在漢武帝的眼中,其實只是拿來解悶逗趣的人。但是,東方朔肯定不喜歡自己作為逗趣解悶的角色。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先來看看,漢武帝是怎麼使用東方朔的。

東方朔是在漢武帝繼位後,下詔“徵天下舉方正賢良文學材力之士”的時候,通過自薦,被徵召起來的。東方朔的自薦信非常特別,那時候東方朔22歲,他說他讀22萬字的詩書,又讀了22萬字的兵書。除此外,他還說自己身長“九尺三寸,目若懸珠,齒若編貝,勇若孟賁,捷若慶忌,廉若鮑叔,信若尾生”。東方朔用了三千多塊竹片來寫信,漢武帝看了兩個月才看完。看完後,“上偉之”,覺得東方朔氣概不凡,於是就讓他去公車署,等待召見。

東方朔的這個自薦信,從東方朔的角度來說,其實是想向漢武帝展示一個文韜武略,樣樣精通的美男子形象。他肯定以為漢武帝三觀很正,一定喜歡這種形象。不過,漢武帝看到的卻是另外一方東西,覺得這東方朔有點好玩,從“22”的數字,從一連串的排比句,都是個好玩的人。

(漢武帝劇照)

不過,漢武帝也就是覺得有點好玩,並沒有引起特別的注意。所以,把東方朔放在公車署,他就忘了。

東方朔呆在公車署裡,總覺得不是滋味。公車署薪水又少,連飯也不夠吃,這離建功立業,實在是隔得太遠了。同時,從漢武帝喜歡侏儒這樣的人,東方朔似乎才明白過來,漢武帝需要的,顯然不是那種滿腹經綸、文韜武略、翩翩風度、玉樹臨風的美男子,而是需要有趣與好玩的人。也因此,他才嚇唬那些侏儒,對他們說,漢武帝打算殺掉他們。等侏儒哭著求漢武帝別殺他們,讓漢武帝驚異而召見東方朔的時候,東方朔才說出“朱儒長三尺餘,奉一囊粟,錢二百四十。臣朔長九尺餘,亦奉一囊粟,錢二百四十。朱儒飽欲死,臣朔飢欲死”這樣的理由,把自己滑稽逗笑的一面,展現在漢武帝面前。漢武帝因此讓東方朔在金馬門待詔。雖然還是沒有重用,但是這裡離漢武帝已經很近了。

東方朔真正獲得漢武帝封賞的官職,還是在漢武帝玩耍的時候。有一次,漢武帝玩射覆的遊戲。當時漢武帝把一隻壁虎藏在盂中,讓人猜。當時很多人都猜不到,東方朔找到了機會,說自己學過《易》,能猜到。漢武帝就讓他試一試。東方朔把蓍草擺出很多卦象,一番演算後,說:“臣以為龍又無角,謂之為蛇又有足,跂跂脈脈善緣壁,是非守宮即蜥蜴。”因為猜到了,漢武帝很高興,賞賜了他很多金銀玉帛。

(郭舍人劇照)

實際上,東方朔玩這個猜物遊戲,我認為,與他用蓍草擺卦象沒有任何關係,更多的應該是一種心理分析。畢竟之前已經有人猜過很多次,東方朔心裡已經有譜。而且他在猜的時候,我們從他的言語可以看出,他不是直接說出結果的,採用的是排除法。他在排除的時候,肯定不斷地在觀察漢武帝的表情和反應。最終不斷接近目標,最終把目標說出來。同時,他這樣的表述辦法,也讓猜物的這個過程生動有趣,因此獲得漢武帝的喜愛。

東方朔在掌握了射覆的訣竅以後,他就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在猜物上無往不勝,最後還打敗了另一個深得漢武帝寵愛的郭舍人。因此,東方朔最終獲得常侍郎的官職。

此後,東方朔把有趣好玩發揮到極致,利用這一點,有效地勸阻了漢武帝修建上林苑。同時,還當了一回漢武帝的心理醫生,對他進行了一番安慰。東方朔最高升到了一千石太中大夫的職務。

不過,東方朔似乎並不喜歡自己這種利用“滑稽”來當官的做法。當他就要去世的時候,正兒八經地給漢武帝上了一回奏摺。當時漢武帝驚異地說:“今顧東方朔多善言?”意思是說,東方朔說話,怎麼變得這麼正兒八經了?因為正兒八經,因此漢武帝並沒有採納他的建議。

司馬遷在《史記》中對這件事做出評價說:“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其實,不是東方朔不想發表“善言”,是漢武帝不需要這樣的“善言”,這也是王朝社會里大臣們的悲哀啊!


張生全精彩歷史


很多人對東方朔的印象可能來自於中學語文課本里面魯迅的文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不知從那裡聽來的,東方朔也很淵博,他認識一種蟲,名曰“怪哉”,冤氣所化,用酒一澆,就消釋了。”

不過,魯迅沒講完整,所以魚丸老師往往要解釋下背景。漢武帝去甘泉宮的路上,看到一種奇怪的蟲子,像人一樣長著牙齒、耳朵和鼻子。他很奇怪,問身邊的人都搞不懂,就讓人找東方朔來問——東方朔號稱什麼都知道嘛。東方朔說這蟲子叫怪哉,是人的冤氣化成的。說漢武帝的地盤上有冤氣自然不好,所以東方朔補充道,這裡以前一定是秦朝的監獄。漢武帝讓人查地圖,果然如此!

你覺得這故事可信嗎?

當然不可信。關於“東方朔-漢武帝-怪哉”的故事,記載於南朝梁時期的一本小說,具體見南朝梁·殷芸:《殷芸小說》(卷2·週六國前漢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64頁。小說,自然是編造很多。

題目問“歷史上的東方朔”有多厲害?漢武帝看到這個問題,估計就笑了。漢武帝眼裡的東方朔和東方朔眼中的自己,完全是錯位的。東方朔覺得自己很能幹,這樣評價自己:“用之則為虎,不用則為鼠。”(班固:《漢書》(卷65·東方朔),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第2162頁)可他做到最大的官不過是太中大夫,從四品上而已。在漢武帝眼裡,東方朔就是搞樂子的,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逗比”,所以在《史記》裡,司馬遷都沒有為他單獨作傳,而是灑在“滑稽列傳”。從他一生的表現來看,沒有為西漢做出過實質性的貢獻。

像東方朔這樣自視甚高,但皇帝有又覺得他們眼高手低的人不少,比如李白。所以,李白對東方朔很同情,感覺同病相憐,曾寫過一句詩:“世人不識東方朔,大隱金門是謫仙。”


腦洞大開的歷史


東方朔的厲害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文采好。

東方朔從小就勤學苦讀,愛好儒家經術,博覽諸子百家的書,很快就胸懷滿腹經綸。他剛到長安時卻屢吃閉門羹,眼看盤纏將要用盡,東方朔便向漢武帝寫一封自薦信。別人的自薦信要錢,東方朔的自薦信要命,他的自薦信很長,竟用三千片竹簡寫成,這些竹簡要兩個人才扛得起。

因為自薦信寫得太有水平了,嚴謹而不失活潑,幽默而不失文采,漢武帝看後眼前一亮,大呼:人才。於是叫他在公車令處(衛尉的一個下屬單位,相當於官方招待所性質)靜候佳音。

第二,才智高。

這個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東方朔思維敏捷。東方朔接到漢武帝的回函後,欣喜交加,但結果等了兩個月也沒有消息(他沒料到漢武帝花了二個月的時間才讀完他的推薦信)。為了能見漢武帝一面,東方朔故意嚇唬給漢武帝養馬的幾個侏儒:“像你們這樣的人,當官當不好官,做農民又幹不了農活,成天只知道白吃白喝,濫竽充數地過日子。皇上召集你們到宮中來的目的不是為了看你們的表演,實際上是想把你們召集到一起,然後再慢慢殺掉。這樣既掩人耳目,又為國家節省了糧食。”

侏儒們聽後嚇的屁滾尿流,哭著向漢武帝求饒。漢武帝問明原委,便召東方朔進行“對質”。東方朔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贏得了和漢武帝“交流”的機會。

另一方面東方朔口才一流。漢武帝召見東方朔後,東方朔充分發揮良好口才,風趣幽默地說:“那幫侏儒們身長三尺,每月領米一袋,錢二百四十文。臣身長九尺多,每月亦是領米一袋,錢二百四十文。侏儒們吃得滿嘴流油,脹得上吐下瀉,幾乎要撐死;而臣卻因為不夠吃,肚子裡常常鬧革命,幾乎要餓死。陛下如果認為臣可以用,就應該讓臣有不同於他們的待遇才對。如果不能用,那就放臣回去,也省得臣在這裡白捱餓,活受罪。”

漢武帝聽後捧腹大笑,任命他為郎中。

後來,東方朔又因為獻上《泰階六符》,希望漢武帝能夠觀察天象的變異而自省自己所做的事情,更得漢武帝賞識,被拜為一千石太中大夫之官職,加給事中之銜,並賞賜黃金百斤。

總之,東方朔性格詼諧,言詞敏捷,滑稽多智,是漢武帝時一位不可得的人才。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在很多影視劇,或者是民間傳說中,東方朔都是半仙一樣的存在,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甚至能夠預測未來。然而歷史上真實的東方朔,根本不是半仙,只是一個影響到漢武帝的特殊民間藝人。

▲東方朔劇照

東方朔,字曼倩,西漢時期平原郡厭次縣人,自幼喜歡讀一些古代書籍,研究儒家學說。漢武帝繼位之後,下達了徵召天下有才之士入朝為官詔令,此時,各地的儒生和士人紛紛上書,而咱們東方先生也給漢武帝上了一封書。

這封書整整用了三千多片竹簡,需要兩個人才能抗的動,漢武帝整整讀了兩個月才讀完。至於內容,完全是咱們東方先生自吹自擂的話語。據《漢書》記載,東方先生毫不客氣的對自己從頭到腳進行了一番驚天動地地誇讚;

臣朔少失父母,長養兄嫂。年十三學書,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學擊劍。十六學《詩》、《書》,誦二十二萬言。十九學孫、吳兵法,戰陣之具,鉦鼓之教,亦誦二十二萬言。凡臣朔固已誦四十四萬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長九尺三寸,目若懸珠,齒若編貝,勇若孟賁,捷若慶忌,廉若鮑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為天子大臣矣。臣朔昧死再拜以聞。”



年少父母雙亡,靠著兄嫂養大。讀了三年書之後就覺得非常夠用,然後開始練習擊劍,之後學習《詩》《書》,閱讀了20多萬個字,然後又學習兵法。

如今,我已經20歲了,不僅文武雙全,而且身高九尺三寸,兩個眼睛像明亮的珠子一樣炯炯有神,牙齒像編好的貝殼一樣的整齊。勇猛若孟賁,敏捷似慶忌,廉潔好像鮑叔,誠信好比尾生。

像我一樣有才能又長得帥的人,如果陛下不用我做大官,那簡直就是您和天下的損失呀!

在東方朔的上書中,東方朔簡直就是神一樣的存在,然而,咱們漢武大帝看了這封信之後卻笑了,當然也看出了東方朔是個什麼人,於是劉徹下令僅讓東方朔做了一個八品公車令。



公車令俸祿微薄,根本經不住東方朔大手大腳的花費,而且關鍵的是,紅車署的人員都是侏儒。顯然是劉徹故意羞辱自吹自擂的東方大神!

為此,東方朔非常不高興,那是絞盡了腦汁向上爬,希望脫離苦海。某一天,東方朔終於想到了一條計策,他對身邊羞辱們說:“你們這幫人,沒有治國安邦的才能不說,而且還不能種田、也不能打仗,所以皇帝準備處死你們。你們呀,還是趕快去向皇帝求情吧!”

眾侏儒們信以為真,所以趕緊哭天喊地的跑到了漢武帝跟前。

劉徹看到眾侏儒後,問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所以憤怒的召見了東方先生。東方先生終於有了見到了皇帝的機會,當他見到漢武帝時說:“我堂堂九尺男兒,卻和一眾侏儒領一樣多的俸祿,這也太不公平了,陛下您是打算餓死小臣嗎?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您還是放我回家吧。”

幾句話說完,漢武帝樂了,所以把東方先生留在了身邊。至於工作,那就是在皇帝身邊做俳優,負責逗笑,這也是為什麼堂堂東方大神被認為是相聲祖師爺的原因。




在其後的歲月中,東方先生經常陪伴劉徹左右,負責猜謎、逗樂、搞笑,讓劉徹笑的前仰後合。不過,東方先生的舉動卻影響了別人的飯碗,那就是劉徹身邊原來的倡優郭舍人。

俗話說,同行才是赤裸裸的冤家。東方先生到了郭舍人碗裡搶食兒,那人家郭舍人能幹嗎?於是,一場同行之間沒有硝煙的大戰開始了,雙方約定,在漢武帝面前以猜謎語的方式一決雌雄。結果東方先生技高一籌,徹徹底底贏了郭舍人。

事情結束之後,劉徹知道了東方先生才是相聲界的鼻祖,所以對他更加寵信,還讓東方朔做了太中大夫。由此,東方先生從一個俳優做到了大臣。



做了大官,東方先生的行為開始放蕩,經常酗酒,而且依靠著鉅額收入,每年都換一個年輕漂亮的女子做老婆;

徒用所賜錢帛,取(娶)少婦於長安中好女。率取婦一歲所者即棄去,更取婦。所賜錢財盡索之於女子。

歲更其婦,這種荒唐的行為終於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於是有人上書漢武帝,說東方朔的行為怪誕,壓根就是一個“瘋子”,希望陛下秉公處理,讓東方朔這種違背社會道德的行為消失。

不過,當時的漢武帝非常寵信能夠逗自己開心的東方大神,所以對上書告東方朔的大臣一頓劈頭蓋臉的訓斥;

人主聞之,曰:“令朔在事無為是行者,若等安能及之哉!”

什麼意思,意思是說,假如東方朔沒有做這些出格的事,你們又拿什麼本領去追趕他。言外之意是說,東方大神簡直就是一個完美的人,有資格隨意換老婆!你們根本管不著!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東方朔終於還是因為過於荒誕而失寵。原因是東方朔有一次喝醉了酒,然後因為尿急,在皇宮中偷偷摸摸的小了一次便。結果被人發現了,這也讓武帝大怒,最終免去了職位,後來復職,也只做了一箇中郎。


我是越關


看多了影視劇裡面的東方朔,就把這位老兄當成了完人和能掐會算的神仙,那就大錯特錯了,還原歷史的真相,看到一個更真實的東方朔。


博覽群書,見聞廣博

東方朔是西漢時齊地人,他人生的第一個愛好是讀書,特別是古代流傳下來的書,尤其以對儒家經書的研究最為突出。在熟讀儒家經典,儒術瞭然於胸的基礎上,他還博覽群書,先秦諸子百家的書都有閱覽。

東方朔是個閒不住的人,為了入仕,他來到了長安到了公車府,開始給皇帝上書,由於當時沒有紙,因此東方朔用的是木簡,共用了三千多根。公車府在把東方朔的奏章交給皇帝的時候,用了兩個人剛好能抬起來,漢武帝在宮中閱讀東方朔的奏章時,如果中間有事需要處理,就在自己當前閱讀的地方打個記號,回來之後繼續閱讀,前前後後用了兩個月的時間才把東方朔的奏章讀完。漢武帝下詔任命東方朔進宮為郎官,時常陪伴在自己的左右。

隱居於朝,離經叛道

漢武帝和東方朔交談的時候,從來沒有過不高興的時候。漢武帝經常讓他在御前用飯,東方朔吃完後總是用衣服把剩下的肉帶走,把衣服都弄的髒兮兮的。漢武帝每次賞賜給東方朔綢絹,東方朔都肩擔手提的拿走,然後用這些來迎娶長安城裡年輕漂亮的女子,不過基本上都是迎娶過來一年左右就拋棄了,然後再去迎娶一個,因此很多漢武帝身邊的近臣都說東方朔是個“瘋子”。

漢武帝聽到之後說如果東方朔做官沒有這些荒唐的行為,你們哪有一個人比得上他呢?東方朔後來還推薦自己的兒子做了郎官,又升為侍中的謁者。一次東方朔在宮中行走,郎官們對他說:“大家都認為您是個狂人!”東方朔說過去人隱居都選擇在遠離人群的地方,認為那樣可以讓自己的心寧靜下來,而我不這樣認為,我在朝廷裡的狀態就是隱居,我選擇了朝廷來隱居,這就是我和他們不同之處,也許世人都會非議我的做法,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東方朔喜歡飲酒,時常在喝的興起的時候,便會大聲吟唱道:“隱者不需要在窮鄉僻壤,其實朝廷裡就是很好的隱居之所,為什麼讓自己過得清苦貧困呢?有酒有肉不是很好嗎。”

舌戰群儒,鎮定自若

朝廷召集學宮裡的博士參與議事,這些飽學之士集中起來把矛頭指向了東方朔,想讓東方朔難堪。他們說:“昔日蘇秦和張儀因為僥倖遇到了明主,而得到了相國之位,恩澤後世。您熟讀諸子百家的文章,通曉先代明君的治國之道,又有文章流傳於世,您的聰慧機敏可以說是天下無雙,但是您殫精竭慮的侍奉皇帝幾十年了,為什麼還只是一個小小的郎官而不能身居卿相之位呢?看來還是您的能力不夠,有很多事情做的不好,人品上也存在問題的緣故吧?”

東方朔有點無奈,看著這些飽學之士,還不如回到家裡和老婆孩子熱炕頭來的自在開心。對於這些自認為高明的人,要迎頭痛擊讓他們閉嘴就好了。


東方朔說不同的時代,對於人才的定義和評判標準是不一致的,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變才是事物的常態,這就是為什麼秦法可以讓羸弱的秦國變得強大而統一華夏,也可以讓人說成是嚴刑酷法而成為秦朝被高祖消滅的原因之一,因為時代變了方法就要進行相應的調整,秦就是因為不變才導致了滅國。說到蘇秦和張儀受到重用,那是當時的歷史背景和大環境所決定的,但是諸侯並起,天下是大爭之世,誰擁有更多的人才或者說大才,誰就有了問鼎天下的實力,因此蘇秦和張儀才會得到重用,可以說這叫生而逢時。

回到現在來看,當今天子雄才偉略,國家四海昇平,百姓安居樂業,國威遠播於海外,諸侯都沒有對朝廷構成威脅的能力,這樣一個太平盛世下,就算是蘇秦、張儀也同樣沒有用武之地,他們到了本朝,估計連個郎官都做不了。

獨善其身,聖賢之論

況且賢與不賢是依據什麼來判斷的呢?古人說過天下太平的時候,即使有聖人的才能也沒有用武之地。君臣上下和睦同心,即使有聖人也沒有他的位置。因此真正分賢者應該追求自身的修養,眼睛向內看,多關注自己的成長而不是他人的是非。姜子牙親身施行仁義了七十多年,最後被文王啟用,封在齊國,他的思想傳播了七百年也沒有斷絕。這就是很多人孜孜不倦,日以繼夜的研究學問的原因。真正的隱者都善於獨善其身,注重自身的修養和品行,有機會了就用盡全力保國安邦,沒有機會就繼續修煉,儘管寡朋少友,這本來就沒有什麼好奇怪的!聽了東方朔的話,這群飽學之士竟讓無言以對,我想這就叫做自慚形穢吧。



回想到自己工作的十幾年裡,總是關注別人的是非,而忽視了自身的成長,自怨自艾說著豪不負責的話,做著對自己對他人沒有任何意義的事情,我們成就了別人,委屈了自己,但是很多人窮其一生都沒有意識到,就和這些攻擊東方朔的飽學之士一樣。

先見之明,洞察先機

東方朔既然博覽群書,那麼《周易》、《山海經》他一定是看過的,所謂能掐會算也得肚子裡有貨才能噴的出來吧。東方朔見聞廣博,一次宮裡跑進來一個動物,大家都沒有見過,漢武帝問遍了身邊的人也沒人知道,於是他就去問東方朔。

東方朔說我知道,不過我現在肚子有點餓了,請賞賜我美酒和美食,等我吃飽了之後再說。於是漢武帝就贈給東方朔美食和美酒,酒足飯飽以後,東方朔又說聽說某處有幾傾土地,請陛下也賞賜給我吧,漢武帝說好吧,於是將幾傾土地也賞賜給了東方朔。

東方朔說這種長的像麋鹿一樣的動物叫做騶牙,他出現預示著有人會從很遠的地方來投靠您,這種動物的前後牙一樣大,因此才叫做騶牙。過了一年之後,由於內部鬥爭匈奴的渾邪王帶領十萬人來投靠漢武帝,請求得到庇護,漢武帝十分高興,認為東方朔有先見之明,便賞賜給東方朔很多財物。

奸人勿近,讒言勿信

東方朔到了晚年的時候病重不治,便規勸漢武帝說《詩經》上說飛來飛去的蒼蠅,會落到籬笆上面,善良仁慈的君子,不要聽信讒言。讒言盛行的時候,就是國家混亂的開始,希望陛下能斥退巧言獻媚的人,這樣就能遠離讒言,接近事物的真相了。

漢武帝很好奇的說大家都認為先生是和輕狂之人,他們聽到了您的話一定會認為很奇怪,其實這才是您的真性情,只不過是大多數人不瞭解你罷了。不久之後東方朔果然去世了,古人說鳥到了快死去的時候,叫聲就會十分悲涼,人將要死的時候,他的話就會十分善良,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關於東方朔的故事很多,至於是否厲害,如果漢武帝都認為他是神仙,那就是真的厲害了。從“東方朔偷桃”這個小故事,我們可以從一個側面觀察這個人的神奇之處。

東方朔偷桃的故事出自於西晉張華的《博物志》。“秦帝始求仙”,漢武帝和秦始皇有一樣的愛好。《博物志》寫漢武帝祭祀名山大澤終於感動了西王母,於是西王母遣使乘著白鹿來告訴漢武帝,讓他夜晚在九華殿等待王母降臨。

到了約定的七月七日夜漏七刻的時候,西王母果然乘著紫雲車降臨到九華殿前。西王母頭戴玉勝,以三足青鳥為使,她還帶來了七個仙桃。西王母把五個仙桃送給漢武帝食用,自己食兩個。

漢武帝吃完了仙桃把桃核留下,小心翼翼地放置在膝前,非常珍惜。西王母不解地問他,留下桃核做什麼用?漢武帝告訴西王母說,他想用桃核來種植仙桃。對於凡人的這點小慾望,西王母覺得有點好笑,她告訴漢武帝,仙桃三千年才會結果。言外之意就是:你根本等不到它結果成熟就會死。漢武帝的悵然之情可想而知。



這時西王母忽然發現南廂雕刻了朱鳥的窗外居然有人在偷窺。九華殿內外都不許人進來,這個膽大的凡人又是誰?漢武帝沒想到,西王母向他笑道:那個窗外偷窺的小子我認識他,他已經三次偷我的仙桃了。



西王母的話讓反映神速的漢武帝大驚。剛才西王母說仙桃三千年才會結果實併成熟,那麼東方朔如果偷桃三次,豈不是至少活了九千歲以上?於是漢武帝非常驚訝,從此世人都覺得東方朔是神仙。


沅汰


歷史上的東方朔出生在公元前154年,西漢平原郡厭次縣(今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人。他是個非常幽默的人,就像我們現在的小品相聲演員,一張嘴妙語連珠,包袱不斷,他所到之處就會讓那裡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海洋。

如此一個自帶笑點的人卻有一個悲苦的童年,他幼年時父母雙親都去世了。



歷史上的東方朔到底有多厲害?

一、寫自薦信的能力很強很厲害

東方朔的的自薦能力令現代人也自愧不如。漢武帝時期面對天下廣招人才,22歲的東方朔抓住這個機會給漢武帝發來了一封自薦信,他直接應聘漢武帝身邊的大臣。東方朔給漢武帝的這個自薦信,竟然用了3000片竹簡,用兩個人合力運過去的。漢武帝讀完這些信用了2個月,這在當時千千萬萬的應聘者中可謂一枝獨秀。

據《漢書》記載,東方朔自薦信部分是這樣的:

背境:從小孤兒,兄嫂養大

年齡:22歲

外貌:身高九尺三寸。雙目炯炯有神,像明亮的珠子,牙齒潔白整齊得像編排的貝殼,勇敢像孟賁,敏捷像慶忌,廉儉像鮑叔,信義像尾生。

人生履歷:

“13歲開始讀書,苦讀3年,讀的書籍已經夠用;在15歲時學習擊劍;16歲學《詩》、《書》;閱讀量達到22萬字。19歲又開始學習兵法和做戰常識,懂得各種兵器的用法,以及作戰時士兵進退的鉦鼓。這方面的書也讀22萬字,總共44萬字。”

偶像:子路 我欽佩子路的豪言。

應聘職位:“我這樣的人,應該能夠做天子的大臣吧!”

關於東方朔的身高,西漢時一尺是0.231米,1寸=1/10尺=0.0231米。可推斷,九尺=2.079米,三尺=0.0693米,那麼九尺三寸大約2.1米多。這身高在古代確實罕見,估計東方朔有點吹。

東方朔善於推銷自己,他把自己的長相和氣質方面描述的也很完美,很雷人。廉儉,講信用、勇敢、帥氣的帽子一頂頂扣在了自己頭上,些許幽默風趣。總起來說,他把自己誇得異常醒目,引起漢武帝的注目。

這封沉重的自薦信給漢武帝留下很深的印象,也因此他在天下眾才子中脫穎而出,正式踏進皇宮的大門,開始在漢武帝身邊做事。


二、善於觀察,思維敏捷,猜物方面很厲害

東方朔陪伴漢武帝玩猜東西的遊戲。漢武帝吧一隻壁虎藏在盂中讓臣下猜測時什麼,沒有一人能猜中。東方朔說自己學過《易》,他竟然猜中。得到十匹帛的獎勵。漢武帝玩這種遊戲上癮,他經常讓東方朔猜他偷偷藏起來的東西。東方朔從來沒有猜錯過,因此得到漢武帝的喜愛和信任。有的同僚妒忌他。有個叫郭舍人的,懷疑東方朔是個騙子,想出難題讓東方朔出錯,降低東方朔在漢武帝心中的位置。他用樹上的寄生出題,沒想到也被東方朔猜中,他又出各種謎語也被東方朔猜中,所有人都對東方朔心服口服。漢武帝命東方朔為常侍郎,漢武帝對他更加信任和喜愛,認為他是半仙、神棍人物。東方朔之所以能有這方面的能力估計和他平時的觀察和讀書多有很大關係。


三、在直諫方面很厲害

漢武帝非常喜歡外出遊玩打獵,常常一去就是5天,漢武帝為了以後更加方便遊玩,就打算建上林苑。

這是一項很大的工程,勞民傷財是一定的。東方朔就對漢武帝諫言,列舉修建上林苑的種種弊端,又拿出殷紂王、楚靈王、秦始皇大興土木禍國殃民天下大亂的例子,勸漢武帝自省,也因這件事東方朔被封為一千石太中大夫的官職,還上次了100斤黃金。 一直到臨死的那一刻東方朔還在向漢武帝諫言,勸告其斥退、遠離諂媚的小人,他說:‘讒言沒有止境,四方鄰國不得安寧。’

四、詼諧幽默智商方面很厲害

一個三伏天,武帝給朝臣賞賜肉食。大殿內熱得像個蒸籠,大家都大汗淋漓地再那裡等,可負責分肉的官員卻遲遲不見。東方朔真得怕中署了,他說: “按照上朝規定,三伏天可以早退,我先領了天子的賞賜回去了。” 說罷,他便拔下劍,切了一塊肉,瀟灑而去。太官丞將很生氣,立刻向皇上告了狀。 面對武帝叱責,東方朔把官帽一摘,跪在地上謝罪。漢武帝對他說你起來說說你具體錯在哪裡吧 。東方朔站起來,大聲說: “東方朔呀東方朔,沒等陛下分賞,就擅自拿走賜品,好無禮呀!拔劍切肉,多豪邁呀;面對大塊肉,只取小小一塊,好清廉呀!自己不吃,全給老婆,愛情楷模呀!”




此刻的武帝早已笑得不行了,大臣們也哈哈大笑,整個皇宮沒有了壓抑,呈現出一片歡樂的海洋。漢武帝一高興就賜了東方朔一石酒和一百斤肉帶給老婆,讓他繼續當個寵妻狂魔。

據說,有一次,漢武帝得到進貢的"不死酒",說是喝了可以永生,漢武帝很高興,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東方朔。沒想到東方朔端起這杯長生酒就喝了一口,說是替漢武帝嚐嚐。漢武帝龍顏大怒要殺死東方朔,東方朔說:“陛下如果殺了臣,就證明這酒是假的;如果是真的喝了能夠不死,那麼陛下就殺不死臣。”漢武帝一想是這麼個理,就饒他不死。如果不是東方朔的思維敏捷,智商高,早就小命不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