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農的養老問題是個大難題,如何度過晚年呢?沒有經濟來源,力不從心啊?

藍天彩霞472


農村農民養老的確是個大難題,人口又眾多生了兒子還要城裡買房成家,房價又特高留著的養老金還不夠首付,六十歲以上年紀在城裡找工又很難,養兒怎樣防老子女怎樣孝敬?大家庭到底有多厲害和多強大?災難又不少只有人心齊泰山移!


用戶日鑄山水


看到有這個話題,我想起了我以前想到的一個解決方案,按照我國制度,在改革開放以前,我們國家的工人和農民是同等待遇的,只不過工人的所屬單位為工廠,農民的所屬單位為生產大隊,也就是後來的村,工人為工廠進行生產,農民為集體種糧,所以當年的農民和工人的退休待遇應該同等。所以我建議政府應該從財政拿一部分資金出來,作為農民年紀大了的退休養老金。當然,只要允許相應的退休養老金的人,應當將已承包的集體所有的承包地交還集體。 村委收回的承包地通過集中招標或者是流轉的方式,交由有經營土地能力的進行集中耕種土地資源管理。


鄒定林


關於農村養老話題,正天佔用頭條,沒用!反覆報道不願意看了,也不想再發表意見了!農民是大群體,是弱群體,是苦群體!當代有相當部分人剛剛走出農民的家門,住上樓,開上車,穿上好衣服,在高層看電腦辦公,一月七八千至一萬,雙休日,榮華富貴度節假,忘了他爺爺是農民,還有田間的媽!說話變了音,韭萊麥苗假不分,誰為農民來說話?誰問老農的養老金?!憶當年農民義務交糧義務工,好多積勞成疾含淚兩腿蹬!現活著的幹不動!農民生來命就苦,不問初一和十五,年復一年拼博幹,等來一月幾十元,買了米沒鹽錢,小病忍著痛,大病只能兩腿蹬!有好專家提出給老農漲的錢,個別城裡人就翻臉!從此不要再報道,佔頭條!老農的不值錢,沒錢花了去西天!


韓興水736


當年三線建設進廠支工、要是不回已是老工人、早都退休了、那麼退休金一月也七人千、 那舅至兒是單位上、的‘(公務員)有保障的、可以說是鐵飯碗吧!、到退休更\b高`一月有萬把元錢、大舅子在單位退休了、一月有有萬把左右的退休費、他說:生活夠了兒女都工作了、工資也高、都不要他的錢、反正兩老吃不完用不盡、就是怕有病、每天都要去走遊鍛鍊身體、他到鄉下來玩、我正忙、他說:七十多歲了你還在做、身體這麼好、我們閒著這點痛那點痛的、招呼他在院洛裡喝茶、他感確空氣比城裡好、輸服、他說:還是小院落好、房子不高不矮的好住進出方便、城裡那高樓就象他媽一個媽雞籠收在各層去關起出進一道門、閒談到開始吃飯了`隨便的幾個萊、涼拌的折耳根、清淡的姨媽菜、野琴萊佔辣湯、野生雞耙腿、嫩青鋼顛炒等、喝起小酒賞之味、說:怎麼那?而今家萊不及野萊香


潘江倒海


小編答覆的比較正確,大動腦筋,大家都難以表達養老問題,

我是那樣認為,過去做工的有工資,吃著農民的糧食,農民種地交的公糧,吃的毛糧360/520斤,一天是早三點,晚上八九點收工,出民工搞國家建設,也是為國家在做貢獻,沒有過高的退休金,職工現在月漲工資一二百元,您說我們才一百多,感覺不太公平吧!

其二社會的影響太重,有兒女的出來打工工資是有多有少,這個小家雖然有了生活條件,但是一有小孩過度呵護,什麼都是高標準要求培養,上學補課,參加有用沒用各種班,全部精力投放在這裡,別說問問家裡的老人,哪有時間吧!有的雙方父母都得來幫,您說這個小兩口有精力照顧老人嘛?等把孩子看到高中或大學,雙方老人也老了,手裡也沒錢,這部分老人的問題出現了!需要養老金

還要從問題看,農民目前養老金真的太少,說低的月108元,您說能有多大幫助吧。【是比沒有強】哪怕提到400元可以說的過去,

其二社會的影響重兒女,社會發展了,孝心老人問題出現了,部分心沒有爹孃,太普遍,吃不上,活沒有人幹,生活條件遠遠不如孩子,老人有話難言,有些孩子幾年不回來看看老人,平時沒有一個電話問長問短。這種尊老愛幼風氣,社會要引起重視,納入行政法規,社會及單位大力宣傳,普及教育,讓兒女們多多關照老人,平時電話經常溝通,用這種風氣彌補老人的養老心情及溫暖!提高他們的精神力度!


用戶97052484822


解決農村老農民養老的問題不能一刀切。要分年玲段來實適。城市退休幹部職工還分工玲.離休.退休。為什麼老農民不可以這樣做呢?把農民也分成四O後:五○後:六o後不也是很好嗎?安陽不是搞試點了嗎?六十五歲以上的老農民每人每月四百元的養老金,從一九年就開始執行了。其實真正的老農民們沒有太高的要求,如果給不了四百元,哪怕是三百元也是可以的。總之,目前中國六十五歲以上的老農民是十四億人裡最弱勢的群體。有一萬條理由應該得到國家的照顧和關心。


少利17


說話好像你到農村考查過了,以前交公糧,給多少錢一斤,把最好質量的糧食都交給國家了,有的自己都不夠口糧,交給公糧錢不夠扣農業稅提留等,還交民辦老師工資錢那,有餘錢他傻呀不交老保,農村打麻將的老人都是啥人,你知道嗎?又什麼生孩子多了,超生了,照樣交社會扶養費了,也為國你家做貢獻了,現在還沒人生了,你家好像沒有孩子嗎?!城裡又下崗就沒工作了!困難,你都說了老農民都能打工,下崗就不能打工了嗎?不能自己創業嗎?為什麼不自學點先進的科技那,為啥下的崗呀?看你說的話是不是沒吃過農民心苦種的糧食咋?


默默領悟苣蕒菜


農村養老問題是個非常嚴重的大問題。首先兒女贍養父母是應盡的義務,有時候不僅僅是錢就能解決問題。如果老人生活不能自理,那非要有孝心的兒女照料。

政府發給老人的養老金確實大少了,行政事業單位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15連漲,沒有退休金的老人才85元,這種差距越來越大。

以前生產隊分糧油棉柴老人是一樣的分,年輕力壯的都是生產骨幹,年紀大的做點輕鬆的事情,這樣也掙點工分錢。真做不動就在家乾點收收曬曬,帶帶孩子。就是病了,兒女在家,什麼都好辦。

我感覺農村老人養老是跟不上時代發展,年輕人都出去打工,農村留下婦孺老幼。老人能自理有錢就可以,老人生病那才是個難題,兒女不出去打工,別說小孩上學結婚買房,就是生活都混不下去。

利用農村現有條件,政府出部分資金,社會贊助部分,個人出部分,以村為單位,辦老年食堂,老年醫務室,老年服務中心,讓老人居家養老,這樣出去打工的也安心,居家養老的老人也可安享晚年!

至於老人養老金能有500左右就可以了。


美酒一杯聲一曲


有人吃人糧食不要臉,全世界都公認,農民最 辛苦,辛是勤勞,苦是生產的糧食供吃可以,一換其它生活品就不頂用了,如用糧對換:二斤換一瓶水,十斤換一包煙,十斤換瓶酒,五斤換斤汽油,醫療方面更嚇人,五十換瓶吊水,八九百斤換張習題,五六百斤換張化驗單,教育方面:有多少糧食換個漢字呢?,政法上,有多少糧食換個批准與答付呢?等等一切一切,這就是行者公正嗎?這就是社會公平嗎?是的,農民是不措,象有人說的農民的地位己成為天下最高了,如果這樣的話,只有博士生才有資格當上農民,象你一般學歷是當不上農民的,因為你的思想不配,你忘了衣食溫飽,就是忘了父母,如果想當農民與農民對換就可以了,何必亂說一氣。


自然學園地


老人本來想按老觀念養兒防老,沒想到到老了社會變化這麼大,現在都時興購買養老保險金了,遭到兒女嫌棄。和有養老金的比較,一下閃了腰!兒女嫌棄,社會拋棄。在市場經濟下,自己選擇走的路自己走,怨不得他人……

農民的養老觀念還是養兒防老直到現在,為何出現這些問題,主要是兒女不孝,認為老人沒有養老金,是兒女的負擔,所以大喊大叫,天天哀鳴的要打破國家的養老保險金制度,為沒有交錢的老人提供養老保險,或者用原來農民交公糧來低保險年限討要養老金。

92年可以交養老保險的時候怕吃虧不肯交,後來給機會可以一次性補交的時候還是不交!現在哭了喊了吧?天生要吃白食的主。

最不能理解的是,現在很多農民工還是不願交養老保險,甚至有個別農民工還與單位簽訂了“自願不交養老保險”合約!這些人60歲以後會怎麼樣?會不會象你現在這樣哭著喊著要退休金,要公平?但這是公平的問題嗎?

無解……

轉帖:你種地夠自己吃沒問題,你不種也沒問題!千萬不要以種不種地威脅城市,威脅國家!理由很簡單,地不是你的,是國家的,國家收回土地(還有三十年),你連做農民的資格都沒有。

不要以為只有農民才會種地,不要以為種地的都是農民。在東北,有很多產糧大戶,他們已經不叫農民,叫“產業工人”。

你就種那三兩畝地,還是延續了幾千年的耕作方式,刀耕火種,養活自己都難,對社會能有多少貢獻?說句你不愛聽的話,你這種農民以後是要被淘汰的。

你不種地,有很多人等著種。請記住:工人、城裡人的祖宗就是農民,他們都是能人,他們一旦種起糧食來,你連為他們打工都不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