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以後,為了防控疫情,學生的座位該怎麼安排?

梁景發奧數中考高考


哎,家長的心吶,真的是自己寶貝孩子,怎麼保護都保護不過來。


不過,我覺得這件事情想多了。因為,要開學的話,疫情已經平穩了。疫情沒有平穩前,沒有哪級部門會貿然宣佈開學的。


原因是為什麼?

因為學校是一個人口密集的地方。經過專家們的多次科普,現在新冠的傳染途徑確鑿的有兩條,第一飛沫傳播。飛沫傳播一般人的安全距離是1米。這是一般情況,還有非一般的,咳嗽、打噴嚏,那10米也不安全。大家都呆過中小學教室,是知道里面的情況的。你們覺得教室能安排得開嗎?即便安排得開,你覺得學生們能老老實實地待著,戴著口罩嗎?大家難道沒有見到小朋友一堆腦袋湊一起的樣子?難道沒看到中小學生唾沫橫飛在狂說過?


第二,今天鍾南山和李蘭娟的團隊分別從病人的糞便中分離出了新冠病毒,說明糞口傳染成立。大家想想中小學生的廁所。能保證乾淨,不沾染糞便、尿液嗎?而且,中小學生的衛生習慣大家也是知道的,那些小男生們會認真洗手嗎?

這些都是問題。


所以,學生的座位真的想多了。


只能等疫情平穩了,學校才會開學。

我覺得家長們也不要太胡思亂想,要有靜氣,遇到大事不要亂分寸。現在情況不穩,我們就安排孩子好好在家,好好趁這個機會學習。我總是呼籲,機會難得,大家要利用好這個機會,好好學自己喜歡的東西。我說的學習不單單是課本知識,還有其他的東西。


家長們行動起來!


五道口的顏學姐


我是一名小學老師,我明確的告訴各位,小學生的管理難度非常大,並不是我們想當然的安排座位就能解決問題。

社會人員流動可以嚴格的進行管理,帶學生在學校到管理可就沒那麼容易,要知道小學生天生活潑好動,孩子們戴著口罩,想要他們全程保持著正確的佩戴方式是幾乎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另外,現在小學生的班級人數至少40到50人左右,實際上這個人數已經很多了,教室裡面已經塞得滿滿當當,無論座位如何調整,教室裡麵人員都是滿的,都不可能達到人與人之間保持兩米左右的距離。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現在的城市學校基本上都是在擴招,教室資源非常有限,不可能把一個班拆放成幾個班來上課。

那麼錯峰上課行不行呢?我認為也是不行的,師資力量有限,課程教學時間有限,家長接送的時間固定,有太多的制約因素,最關鍵的是還不能保證100%的安全。

與其這樣折騰,為何不能等到疫情徹底控制之後再決定開學上課呢?只要等到疫情徹底控制,開學後上課我認為風險就很低,這和座位排列沒有關係,學校要做的就是做好學生健康的觀察與日報,教育和監督孩子注意個人衛生。

你覺得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覺得有用的話,歡迎給個贊哦


美蛙英語


先說我的看法,我覺得開學以後,學生的座位不會有什麼變化,還和現在一樣,理由如下。

第一,教育局能做出開學的決定,一定是充分考慮過學生的健康和安全後綜合的結果。因此,我認為開學一定是在疫情得到本質上的解決後採取的措施,我相信沒有哪個地方的教育局會要求學校倉促返校的,所以說,開學返校之日,當地的疫情一定是得到了根本的控制,甚至完全沒有確診病例。

第二,從目前學校的教室配置上來看,根本不可能採取其他什麼措施。教育部關於貫徹《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央編辦、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制定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意見的通知》的實施意見指出,中小學根據教育教學規律和教學要求安排班額,並根據班額組織教學班級。原則上普通中學每班學生45~50人,城市小學40~45人,農村小學酌減,具體標準由各省(區、市)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實際上,現在的教室設計標準都是45人左右的,小學高年級由於孩子個子都長了,學生坐在這樣的教室裡本來就已經很擠了,很難再騰出足夠的空間實行隔位就坐,因此,從實際情況來看,也無法做到對座位進行調整。

第三,學生在教室裡的座位是一個重要的“資源”,老師不會輕易打破這種平衡。一般來說,個子小的學生坐在前排,個子高的同學坐在後排,但哪些同學坐在中間?哪些同學坐在旁邊?坐在旁邊的同學又分為靠窗位置和靠門位置,這些不同的位置對學生實際聽課效果產生了顯著的影響,實際上,很多學校為了平衡都採取了輪換座位的方法。但在實際操作中,仍然存在座位資源的配置問題,比如說誰和班級成績最好的同學坐同桌?誰和最調皮的孩子坐同桌?很顯然,成績好,比較安靜,還願意給同學講題的同學最受青睞,而那些成績不是很好,上課小動作不斷的孩子是大家避之不及的。開學返校後,如果對座位進行調整,又涉及到這一系列“利益”問題,我覺得學校和老師都不願意因為座位配置而引發新的矛盾。

總而言之,我認為,開學返校後,學校不會對學生的座位做出什麼調整,一切都會恢復往常。


優博數學


這個題目的提問者是一個老師,道一聲你太用心苦了,為你點贊。

為了防控疫情,避免傳染,開學以後學生的座位該怎麼安排?我覺得可以放大一點來講,本著教育部的“錯峰、錯區域、錯層次”來理解,來安排。

應該說,學校既然安排了開學,就充分說明疫情得到了有效防控。作為學校管理者,作為學校老師應做到防微杜漸,從細節上去把控。

01學校可以這樣來安排學生開學後“錯峰、錯層次”。

學生上課密集是最大的安全隱患。我覺得可以這麼做:高年級的學生可以提前20分鐘上課,低年級的依次類推把上學時間往下排。假如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可以把五、六年級分為一批,三、四年級分為一批,一、二年級的分為一批。要求學生不能提前到校,規定時間要求學生只能提前15分鐘到校。下課時,不允許老師提前下課。

另外,學校不組織課間活動。下課時,學生可以出教室,但是不允許亂串,不允許學生在走廊過道上嬉笑打鬧。

通過上述方式,達到學生上學時間不交叉,錯開上下學高峰期;達到學生分層次,錯開上下學時間密集期,保證學生的學習。

這就是我所說的學校“錯峰,錯層次”的開學做法。

02安排學生座位“錯區域”。

其實當學校開學以後,安排學生座位,並不是防控疫情的關鍵要素。但是為了有效的避免交叉感染,可以在學校每天對學生活動區域消毒以後,儘量的把學生座位分開一些。也就是說,相對的給學生錯開區域。

最關鍵的是,每天都要叮囑學生要打開教室窗戶,保持空氣流通,叮囑學生要戴口罩,要勤洗手。雖然說,現在的大班額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因為很多客觀原因,有的學校還保留有少部分的大班額,比如說:我所教的班級就有2個班68人的。假如學生不保持教室空氣流通,不注意衛生細節,座位之間不最大可能拉開距離,還是不好的。


當然,上面所說的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不管怎麼說 ,疫情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前,學校都不可能開學。就算是學校和老師想盡一切辦法,家長和學生都不可能放心。


憂優縱橫侃教育


沒想到,現在家長們的焦慮都到這種程度了?都焦慮到學生的座位安排了?我認為:如果疫情沒控制住,班上有學生感染了病毒,那麼這個座位怎麼安排都是沒有用的!


用“安排座位”的方式來“防控疫情”:簡直是荒唐!

事實上,學生的座位安排,跟疫情防控,還真沒有多大關係。這意味著:疫情防控的重點不在於座位如何安排,而在於排查病毒感染源!

每個班的教室,總共就只有那麼大,不可能按照“安全距離1米”的標準來安排座位吧?

按照目前的班級規模來看,一個班級最少也是40人左右,最多的話可能60-70人左右,這麼多人,按照一米的安全距離,恐怕只有操場才能坐得下了!

所以,我們可以發現,如果用“安排座位”的方式來防控疫情,這是極為“荒唐”的做法。

正確地做法應該是:排查和控制好病毒傳染源!

學校如果都宣佈開學的話,我相信各省市的疫情摸排工作早已結束,對新型肺炎的患者、疑似患者都已經做了很好的控制和治療,學校宣佈開學,說明已經沒有潛在的病毒傳染者了!

在這種情況下,該開學開學,該上課上課,該怎麼排座位,就怎麼排座位,大家都不用擔心。因為病毒源已經被排除和隔離,學校是一個安全的場所。

為了預防萬一:家長、學校、醫院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

1.首先確保學生在家庭裡面不被感染,家庭成員無一確診病例;否則,一律不許上學。

2.學校做好消毒措施,對教室、寢室、辦公室已經公共場所進行定時消毒;保證學習環境的衛生和安全;

3.每個學生必須準備足夠的口罩,養成少說話、勤洗手的良好習慣;

4.醫院也需做好準備,如果有疑似病例,必須在第一時間配合學校將相關接觸者隔離起來;學校則立即放假,做好緊急應對措施。

結束語:

總覺得,像這種“學生怎麼安排座位”的問題,表現出一種人為製造的過度的緊張和焦慮,這十分不利於人們對生活和學習的信心恢復!

在疫情面前,家長和學生都不能過度緊張,應該相信國家和政府,相信醫院和學校!建議各位家長稍安勿躁,時間會證明一切!


飛魚勸學


中小學開學,一定是在各省經過科學判斷後,慎重做出的判斷,所以開學後,座位調整基本上不受影響。但是,即便是教育部,也沒用絕對的把握保證學生的絕對安全,在這種情況下,必要的防範措施還是要有的。

一旦開學,學校就將是重點防控對象,但是學校防控疫情的難度,是非常大的,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的座位問題。但是,這是一個幾乎無法解決的問題。

一、單人單桌,基本上不可能實現

雖然各地都在推行”小班額“政策,但是現在多數學校,一個班級的人數也在50人左右,這些學生以兩人一桌為主,教室小的,也有三人一桌甚至是四人一桌的。

以我所在的學校為例,教室比較大,平時考試時,單人單桌,有一定的距離,一般可以放30個學生,如果稍微擠一些,也可以坐45人,但是坐50人甚至更多,是不可能的。

二、單人單桌,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即便學校有這個條件,能夠讓學生單人單桌,那麼就能防控疫情了嗎?這次肺炎病毒,傳染性極強,如果學校出現一例,後果不堪設想,這絕對不是單人單桌可以解決的問題。在寄宿制學校,一個宿舍裡的學生就會”中招“,一個教室裡的學生一會”中招“,一個餐廳吃飯的同學也可能”中招“,單憑單人單桌,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三、學校應該如何防範肺炎病毒?

學校也不可能在疫情完全消失後開學,尤其是中小學,根據教育部的最新回應,中小學可能會早一些開學,因為學生都是來自同一區域,相對是安全的,而大學、技校等,難度更大,可能會晚開學。

中小學要平衡疫情和學習之間的關係,就不會等到疫情完全消失才開學,那麼中小學應該如何做好防範呢?

1、提前摸排學生的健康狀況和出行狀況。這個工作多數學校已經開展了,學校通過班主任,密切掌握每個學生的情況,這是開學的一個必要前提,對於有發燒咳嗽症狀的學生,不能讓其返校,對於接觸過重點疫情地區的學生,必須重點關注,確保安全後才能讓其返校。

2、每天對學生進行測體溫。如果發現咳嗽發燒症狀的學生,應該注意防範,及時上報,把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學校也需要建立專門的隔離場所備用。

3、每天對教室等場所進行消毒,由學校統一進行消毒,有條件的學校,也可以購置紫外線消毒燈進行消毒,但是要注意保護學生的健康,消毒時間應該放在學生放學後。

4、如有需要,可以讓學生和老師戴口罩上課。雖然戴口罩上課時非常難受的,但是出於安全考慮,學生可以戴口罩,尤其是那些打噴嚏、咳嗽的學生,要戴口罩上課。

教育無小事,學校無小事,如果開學,必須注意防範,但是調整座位,並不是最主要的。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開學成了眼下全國各地家長們都在關注的事情,何時能開學,在具備什麼條件下才能開學,這應是教育職能部門始終在考慮的事情。教育部已經提出了:錯峰、錯區域、錯層次開學的原則,這就給各學校明確了思路。

那開學後,為了防控疫情,學生的座位該怎麼安排呢?下面我來談一談。

第一,開學一定是在疫情得到完全控制的前提下才能實現,學生座位無需成為考慮的重點。

由於學校是高密度且皆為易感人群場所,為了防控好疫情,必須要在完全控制住疫情的情況下才能開學,這是基本前提條件。學生返校後,各學校的消毒清潔會一直持續進行,同時也會加強進入校園的師生檢查。這樣一來,實際上學校裡反而是一個很安全的環境,學生可以像以往那樣正常座在自己的座位上。

第二,學生座位可能會盡可能拉開距離,但不需要隔座位就坐,因為空間有限。

在防疫期間,像高鐵、航班、公交車等交通工具為了避免乘客交叉感染,於是就採取隔座位就坐的方法。但是學校開學後,學校本身已經很安全,傳染源基本上被消滅,傳播途徑也被切斷,因此,就不必讓學生隔座位就坐。更何況班級教室的空間就那麼大,最大的可能就是將課桌間距離儘可能拉大。

第三,如果不能隔座位就坐,學生是否需要學生戴口罩上學,從而增強安全性呢?

儘管疫情得到控制,但是對於廣大家長和教師來講,肯定仍然會心有顧慮,為了讓家長和老師們安心,在不能隔座位就坐的情況下,學生上課時初期可能都需要戴口罩。如此說來,這既是生理防護作用,又是心理安全的需要。但是老師不可能戴口罩上課,因為戴上口罩上課的話,會影響聲音,影響學生聽課效果。

結束語:不管怎麼說,在疫情完全沒有被消滅之前,學校不可能開學。相比廣大師生的生命安全而言,晚開學一段時間是最佳選擇。晚開學,晚放暑假,這樣做可以讓家長們更加放心,讓孩子們更加安心坐在教室裡學習。


寒石冷月


讀罷此題,老穆忽然想到了教育部在2018年印發的《關於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

《通知》提出,要確保2018年底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額,2020年底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額。

是啊!倘若班級人數眾多,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老穆認為,小學最好不超過40人,中學不超過45人。

此次疫情後,學校開學,班級人數少就體現出一定的優勢了,尤其是鄉村地區。


2月12日,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登峰介紹,目前教育部已經明確要求各地要延遲開學,要進行錯峰、錯區域和錯層次的開學。

【錯峰】就是在同一個地區錯開不同時間來開學。

【錯區域】就是疫情嚴重地區和其他地區要錯開時間,

【錯層次】就是大學,包括高職高專、中專和中小學也要錯開。

從教育部的應對策略來看,並沒有說班級學生要錯開上學。

是啊,同一個班級,倘若再分開上學,不僅學生累,老師也累,對學校的管理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老穆認為,倘若學校開學了,一定是疫情得到了較好的控制,且得到了上級領導的批覆,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是相對安全的。

再加上學校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學生的安全,不是問題。

當然,如果班級人數少的,只有十幾個人,那麼,同學與同學之間拉開距離坐,開窗通風,或許是最好的辦法。

最後,老穆要提醒各位家長,記得提前備好口罩哦!

朋友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老穆說語文


首先我認為全國任何一個地方,如果做出開學的決定了,那就意味著我們已經全面、徹底打贏了這場疫情保衛戰!

到那個時候學生們開學就不必為病毒的事情而擔心了。

至於“座位”的問題,跟疫情沒有一點關係。

簡單來說吧,就學校教室那麼大點地方,假設還有病毒,那麼就這病毒的傳染性,你躲在哪個角落裡也沒用啊!

所以等到了學生們能返校了,那就說明真的沒事兒了。

至於到時候的“座位”問題,那幾純粹是教學管理上的問題了。

老師怎麼排自然有怎麼排的道理,和原因。

比如最常見的排座方式就是按照高矮個的方式排。

高年級尤其是初中、高中的階段就比較容易出現成績差的會往後一些(成績好的未必能往前)。

當然也有學校尤其是小學可能會搞那種“小組”的模式,即學生不是按照從前往後一排一排的坐,而是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能力(多為成績和紀律)分成多個學習小組。

每個組的座位是拼桌的方式,即這個組的學生們會把自己的書桌拼到一起,然後圍上一圈。

反正怎麼排都有怎麼排的道理在裡面,當然,自然也就會出現總有人覺得不合理、不滿意的情況發生。

大家多諒解吧,畢竟這點事兒不算什麼大事兒。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現在各省份都在往後推遲開學,誰也不肯做第一個吃螃蟹的,因為現在開學冒著極大的風險,就算是教育部門想開學,多數家長也不會買賬。

具體的開學時間先來看還很不明朗。

前幾天國務院召開了專題會,其中就對開學以後的學校防疫工作進行了部署安排。我認為這屬於未雨綢繆,提早做打算而已。至於什麼時候開學,在會上並沒有明確。

但是,一直不開學也不行。



根據我的理解和體會,學校開學會有這麼兩個時間和節點:

一是全國疫情基本結束的時候開學。每天新增的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很少的時候,可以認為疫情只在小範圍內存在,不會影響到開學;

二是全國疫情徹底消失以後再開學,做到萬無一失。

如果是第二種情況的話,疫情徹底消失了,也就無需考慮防疫的事宜了,學校的教育教學恢復到正常的節奏即可。

如果是第一種情況,疫情並沒有徹底消失,就開學了。這對學校的防疫工作帶來很大的壓力——

■封校的做法不可取

有人提出學校實行封閉式管理,想的很容易,實際操作起來非常困難。

走讀生需要回家吃飯的,你能封閉得了嗎?

如果讓走讀生全部住校,餐廳有嗎?宿舍有嗎?

如果走讀生繼續走讀,那對住校生來說同樣存在疫情傳播的風險。

也就是說,封校的做法實不可取的(除個別私立學校)。

■教室內學生數量不會變

一所學校的學生數量已經固定了,教室數量也是固定的,教師數量也是固定的,不要指望開學後實行單人單桌,校舍情況不允許,師資力量不允許。如果全部開學的話,教室內的座位只能照舊。

■門口阻不斷病毒的進入

有人建議凡是進入校園的人,進去之前必須經過盤查、量體溫等手續,我認為形式是有了,但是你怎麼知道一個體溫正常的人有沒有攜帶病毒呢?如果這個攜帶病毒的人進了校園,那就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

■師生戴口罩預防不現實

兩個方面:一是定期更換口罩,口罩數量很難滿足。二是喝水、吃飯的時候必須摘下口罩,摘下口罩的時候是不是就存在被感染的風險呢?

我認為,企業、工廠復工可以儘早,但是學生開學不用那麼焦急。因為學校是一個人員密集的場所,一旦發生疫情,後果不堪設想。
何時開學?需要政府部門對疫情的發展進行綜合評估,把風險降到最低才行。



我是朗月寒雪,歡迎關注,一起聊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