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疫情影響,孩子們在網上學習,效果理想嗎?

鳳凰屯勇仔


孩子每天早晨起來說是早讀,根本起不來,不如在學校看的嚴一些,再就是平時上課時用手機,在家裡很習慣了,根本沒有心思去上課,有時候寫作業也完成不好,再就是晚上自習也不行,我覺得效果根本不好。


章魚哥美食記


疫情這個月,我家孩子的學習,我覺得是非常理想的。

我們家孩子是大一學生。

如果不是疫情,我估計這個寒假,他就會找朋友去玩,用來學習的時間會很少。

疫情來了,不能出門了,除了吃喝睡,玩遊戲就是學習了。

春節前他跟我說,爸,我在今日頭條寫文章,我要一個星期拿兩次青雲。

我笑笑,青雲那裡那麼容易拿的,你還一週拿兩個。你那裡來這麼多材料?

兒子說,不是時間多嘛,上網找就是了。

到了六號,寫了四篇,四個青雲。

拿了四個青雲,兒子跟我嘚瑟,你看,我的網絡學習能力還行吧?

是啊,我兒子是語言類大一的學生,文科生。他寫文章的素材,基本上都不是學校學的,他就靠在網上搜資料,網絡的文章,就是他的老師。他現在寫文章的很多材料,來源是外文的。

在網上自我學習,把自我學習的東西變成文章寫出來,最後還賺了錢。

這個疫情,對於我家這個大一的放寒假的大學生,我覺得效果非常理想。


春暖花開003


本人從小學到博士畢業經歷了無數個課堂和自學的循環,可以在這裡分享一下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首先,作為一個自學愛好者我想說明一個要點:好奇心比知識更重要。很多人糾結於網絡課堂和教室課堂的優劣,其實並未涉及到學習的本質。有效的學習是由內而外的,如果你足夠好奇,在哪都可以找到你要的答案。回顧我20多年來的上學經歷,進步最快的階段都是在網絡上自學的時期。我的雅思成績在1個月內由7分到8分,源於我每天早上看最新的英文新聞與網絡論壇。久而久之,這樣的英文閱讀習慣讓我有了想了解每日新聞與觀點的渴望,已經不僅限於學英文,而是像一日三餐一樣滿足自我內在需求。內在渴望比學習形式更重要。

其次,網絡學習和教室課堂都一樣依賴於自制力。很多人覺得教室課堂可以解決自制力差的問題,其實不然,沒有自制力的人在老師的監控下一樣開小差。相信每個人都有很多正襟危坐,思想神遊的上課經歷。

總而言之,是否在教室或是在網絡學習並不重要,要幫助孩子建立對知識的好奇心,了、廣闊的世界觀以及自律的習慣。其實,我們想成為怎樣的人已經決定了我們的生活和學習方式。雖然已經博士畢業,但我並不覺得學歷可以衡量人的知識水平。好奇並努力尋找答案的人才是真正有才學的人。

圖片上是我最近在家讀的書,和我工作的領域並不很相關,我每天花很多時間在網上搜索書裡的東西,一切均源自好奇,但我相信它們會讓我成為一個更言之有物的人。




Joyce快速學英語


從我切身感受來說,網上上課有一定的效果!

一、對於小學生來說,他們沒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因此在上網課的過程中,如果學習態度不端正,思想開小差,就很難達到學習的效果。 因此家長要陪伴,要盯住學生學習的過程,才能保證學習的效果。

二、對中學生來說,他們自我的控制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學習完全靠自覺,只要認真去聽講,老師講的效果良好,應該說收穫是比較明顯的。

三、對於大學生來說,他們已經形成了良好的學習觀念、學習習慣以及良好的學習態度,也掌握了較好的學習方法,對於網課學習方法,應該說效果非常明顯的!

在教育部應對疫情提出了停學不停課,倡導網上授課。我認為不是所有的課程都要進行網上授課,也不是所有的老師參與到網課中來,一定要確保網課的質量,學生和家長要利用有限的時間,積極參與到網課中來,確保學習的效果!


魏海利


這個問題認真說起來就有點片面了,孩子學習有沒有效果有兩大方面的因素:一是老師的貨存以及卸貨能力,二就是學生囤貨的能力及意願。

打比方說的就是,老師是水壺,水壺裡的水就是貨存也就是老師的個人素養;學生是水杯,這個水杯的容積就是囤貨能力也就是學生接受理解的能力

其次,這個水壺裡的水能不能倒出來,怎麼麼個倒法(老師的教學能力),以及這水杯願不願意接這壺裡的水(學生對學習的主觀意願)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效。

那麼置於網絡授課

從老師的角度來說,無論是名師授課,還是學校自己開辦的在職老師授課,老師的個人素養應該不用存有疑慮。但是讓老師由線下突然轉至線上,形式上發生巨大轉變,對教學質量的影響肯定是有的。

若說老師作為成年人,做著一份有使命感的工作,即使有再大的不適、困難都會盡力去克服。學生端就不好說了,假期無限延長,心態鬆弛,老師鞭長莫及,若家長再管不住這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當然啦,這都是考慮的一些不好的情況。也可能網絡授課不僅給了老師更大的發揮平臺也給了學生更大的展示平臺也算說不定呢。

這些都只是我個人想法,如果諸位有孩子在上網絡課,那麼除了跟老師配合好也可藉此機會培養孩子的自律性啊!

疫情當下,最壞的情形,做最好的打算!


Teacher速


這個問題個人認為從三個層面回答。

(一)是義務教育(含幼兒園);

一,幼兒,幼兒可以看動畫片從中得到啟發和教育。教師授課不可太長,十五分鐘內為宜。但網絡授課缺少直觀和互動。

二,小學,網絡授課,監管和自律較差,需家長靠上抓,另外多數教師缺少直播經驗,學生的學習態度及情況不能及時撐握,更不能及時指出和更正學習出現的問題。即利大於弊。

三,中學,中學生理解能力較小學有很大提高,自制力強的孩子還可以吧!但遠不如在校學習。

(二)大學,網絡學習還是不錯的,值得提倡的。

總之,據不同年齡學段,根據學生實際適當參加網絡學習,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還是可取得,但低年級要審重考慮。


老周147170528


在家學習效果,理不理想?

這個問題,我認為是這樣的,說了了不要不開森!

追本溯源,學習效果一定不是形式限制的,你可以在線學習,在學校學習,也可以在培訓學校學習,但效果是孩子決定的。

清楚的知道孩子是第一位,那麼再說網上學習,可能一直沒有接觸過網上學習的形式,所以您加了一個疫情期間,這是一個特殊的時間段,將大量的孩子聚集在了網上,但只要孩子可以,效果不受影響。

當然,面對新的方式,很多方面也要做出變化,監督好孩子,做好時間的規劃,強調學習的效率等等。

選擇任何方式,都不是撒手掌櫃


混不吝的大叔


受疫情影響,網上授課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但有些網課把學生學習時間按在校一樣安排,一是成了家長負擔,二是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增加學生心理壓力。以前開學季,還有收心教育,假期迴歸學校的過渡教育期,何況疫情環境下,學生也存在不安的心理!

其次,網課倉促上陣還有系列家庭設備不足,網絡不通,家長文化程度不一的影響,對網課中學生的個性差異無法及時調控,作業評價,學校管理等都是新生事物,對於教無定法的教育個體來說,效果肯定好不到那裡去!


預祝預柱


或許不是很理想,但是有比沒有要強。

1.加強孩子規律作息。有網課的時間和規律限制。可以避免孩子們。對作息和學習時間沒有安排,平白浪費時間。

2.調動家長的監督作用。有學校的課程安排和網課安排。讓對學。生學習情況不瞭解的家長可以監督學生具體的學習內容。

3.以免學生太過放縱,開學後難以進入學習狀態。疫情當前,學生大多完全禁錮在家中,補習班也不能去。如果閒散時間太長的話,孩子容易找不到學習狀態。不利於開學後緊接著面臨的升級和升學考試。

4.家長要多配合,適當期望。根據自家孩子的情況,適當實行。網課受各種環境的影響較大,在學校中,老師的大力監督下,可能學生的學習成績都不太盡如人意,何況是考驗學生自控能力,家長監督力的網課。

重點:家長的監督作用很大,特別是小學生,大家一起努力吧!


任木木的草根育兒經


網上學習的效果理不理想,要因學生用心程度而異,因家長督促能否到位而異,還有老師的監管嚴不嚴而異。

就我自己的學生來看,心裡沒有一點底,因為他們是未成年人,自律性自覺性不足,家長也辛苦。我們在學校面對面教學都不敢奢談效果理想,何況是不能見面的網上。

從我孩子來看,還是比較我理想。孩子在北京培訓,本以為可以繼續,一月二十六號當地政府下發通知,所有學校教育機構解散,學生遣返。他於二十七號返家,休息了兩天 ,網上的教學就開始了。每天早晨八點半,任務就發到空間,他就做 一個程序後,發完成進度照片到朋友圈。如果有問題老師會馬上指點。十一點半到十二點,完成的作品發區,每個人都能看,老師一一評點,不足馬上改,完後照片再返。下午一點半到五點,與上午程序一般,訓練內容科目有變。這樣十來天,還是很有收穫的。原來放假,自己計劃要做什麼做什麼,結果這樣那樣,一切都成了空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