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胎壓打多少合適?

車業雜談


主駕駛車門下框處一般都有標記,按照那個來就行,一般標準胎壓2.5,到了夏天就放到2.3左右就行,因為高溫氣體膨脹,自己就變成2.5了。

還有網上一大堆說看花紋與地面接觸情況判斷胎壓的,基本扯淡,別學,一個胎壓表才十塊錢,隨車備一個


大箱子BB


不同車型和不同的輪胎標準氣壓是不同的,但大多數轎車使用的輪胎氣壓都比較接近,很多朋友都習慣把輪胎的氣壓控制在2.5bar左右。經常檢查輪胎氣壓尤其是跑長途和上高速前是一個比較好的習慣。

對於那些有胎壓報警,尤其是還能顯示胎壓的行車電腦來說就更加安全和方便了。只要時不時的關注下儀表提示就沒問題了。

不過不同類型的汽車輪胎胎壓相差是很大的,尤其是承載的汽車,例如很多貨車的輪胎胎壓要打到10bar左右才合適。尤其是輪胎比較多的大貨車最好安裝遙控檢測設備,這點花費還是很值得的,一來保證自己車輛和貨物的安全,大貨車輪胎氣壓很高一旦爆胎,對周圍車輛和行人都會造成比較嚴重的傷害。

說回來大多數人使用的轎車和SUV其實輪胎的氣壓也並不完全一定的,而是有一個範圍可以調整。如果平時經常滿載氣壓可以按照上限來打,而且氣壓稍高行駛阻力相對小一點更省油。如果基本就自己用,也很少拉重物,可以把氣壓打到比規定的下限稍稍高一點,這樣舒適性更好。

不同品牌的輪胎在胎的側面都有很多數據標註,其中也包含最大胎壓的標註,所以輪胎的氣打的足一些也不要超過這個數值。

我的座駕是一款短軸的依維柯,輪胎的氣壓基本上是在3.5-4.0bar,沒出保修的時候都在4S店保養,他們的工作規範是把前胎控制在3.5bar,後胎控制在4.0bar,這樣可能更便於承載拉貨,我每次都要跟他們提前打個招呼,因為我的車平時多是空載跑,所以前後都打到3.5bar,要不然市區過減速帶後面就老跳,不舒服。如果某些時候經常跑高速或路況好,我也會都打到4.0bar,能感覺到車子更輕快一些,稍微省點油。

對於經常走沙漠、玩越野的朋友,有時候經常需要把輪胎的氣壓放得低一些,增大輪胎的接地面積,提高一定的通過性。但是回到鋪裝路面儘快把輪胎的氣壓再打到正常的數值。

一些品牌的越野車可以改裝或者原車就帶有輪胎自動充放氣系統,可以在行進過程中隨時增加和減低輪胎的胎壓,幫助車輛在不同路面獲得最佳的行駛和抓地效果。


老倪DIY


↑點擊“車哥哥”頭像,立刻滿足你的汽車問題! “要先關注哦,不然以後找不到”

這邊先給大家普及一下小常識:車輛輪胎的標準胎壓一般都會標識在主駕駛位門邊或加油蓋的內側位置,並且分別標有空載和滿載兩種胎壓。

其實廠家推薦的標準胎壓最靠譜,考慮到這是廠家在車輛研發出廠時做了大量研發和測試,所得出的胎壓標準,可以相信這是保證車輛以最佳狀態行駛的胎壓。大家可以根據車輛的實際使用狀況來選擇,如果日常只是自己一個人使用的情況多,調到空載的胎壓標準就好了;如果時常要載滿人出行,那就調到滿載胎壓比較合適吧。

已經知道了胎壓該怎麼調整到最好的狀態,那麼胎壓高了或者低了又會有什麼影響呢?胎壓高了,輪胎的中間就會鼓起,輪胎行駛時接觸的面積減少了,使到磨損的面不平均,加快輪胎的損耗。因為輪胎接觸地面的面積少了,確實能省一點油,不過剎車距離長了安全性上也得不償失。同時,輪胎化解路面震動的能力會大大減弱,影響了乘坐舒適性。

反之,如果胎壓低了,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就會增加,行駛時胎內的溫度會有不正常的增加,增加爆胎的機會。同時也會增加耗油量,影響輪胎使用壽命。所以把高了低了都不好,還是標準的胎壓才是正道啊。

還有一些現實的例子,小編這邊給大家看看希望大家引以為戒;有許多修理廠或者經銷商都喜歡憑著老經驗,將車輛的胎壓打到2.5bar左右。而且一些新車出廠時的胎壓,可能考慮到運輸和庫存的時間較長,一般都比標準值高。有人試駕高爾夫7,新車回來原廠設置的前後胎壓竟然達3.1bar,而空載時的標準胎壓只是2.1bar。車主就覺得剛拿高7回來就覺得它的懸掛彈跳得非常厲害,而且對路面細碎震動的過濾也不好,幸好去測一下胎壓,不然真會錯怪高7,影響大家客觀地去評價一輛車的好壞。所以胎壓太高會對乘坐舒適性有明顯的影響,同時快去測一下你的新車胎壓是不是比標準值高很多,快放掉一點吧。

最後建議大家新車買回家可以測量下胎壓確保是在最佳水平。提醒要記得測量胎壓要在冷車時測,才有參考價值。如果把車都開熱了,胎壓就會有所上升,測出來的結果就不準確了。當然如果你的車有實時胎壓檢測系統,那輪胎的問題就比較不用擔心了。


車哥哥


要根據車型和環境等因素考慮,比如小轎車的標準氣壓是2.4-2.8㎏/cm2。避免關鍵時刻找不著,請關注:容濟點火器

一、汽車輪胎胎壓分兩種:

  (一)、低壓胎;

  充氣壓力為0.1471~0.490MPa(1.5~5kg/cm?);低壓胎一般適用在私家車上;

  通常家用轎車充氣胎壓在0.2~0.25MPa。

  (二)、高壓胎;

  充氣壓力為0.5~0.7MPa(5~7kg/cm?),高壓胎適用於大型載貨/載客汽車,充氣氣壓一般在0.5MPa左右,鋼絲胎可適當增高至0.6MPa左右。

  具體到每輛車胎壓應該打多少以車廠推薦值為準。

  這是因為胎壓的設定主要是考慮到車身的重量、底盤高度等車輛因素。

  與使用什麼品牌的輪胎無必然聯繫。

  標準氣壓通常可以在以下地方找到:車輛用戶手冊,駕駛室車門(B柱附近)旁邊的標籤,車輛駕駛座旁的抽屜,油箱蓋小門。

  注意:廠家推薦胎壓值是指車輛在冷車狀態下的胎壓值。

  定義如下: 停車後至少三小時後或輪胎行駛不超過2公里。

  如果只能在熱胎時測量胎壓,請將所測得的胎壓數值減去大約0.3巴(=4psi)就是輪胎冷卻充氣壓力。

  例如:車輛廠商建議的輪胎冷卻充氣壓力是2.1巴,如果熱胎時測量的胎壓是2.2巴,就須在熱胎時增加大約0.2巴。

二、需要參考的因素:

  1、季節性因素:

  a. 冬季:以汽車輪胎標準氣壓為原則適當進行調高 0.2 bar左右。

  b. 夏季:按汽車輪胎標準氣壓下限。

  夏天車子露天停放,氣壓一般可以比標準低0. 1 bar左右,以免高溫爆胎。

  2、裝載負荷:

  a.  空載/半載:按汽車輪胎氣壓標準下限(車輛標示貼紙上的胎壓可以作為最低胎壓參考值)。

  b.  滿載:滿負荷時按汽車輪胎氣壓標準上限(輪胎標示上的最大胎壓值可以作為理論最高胎壓的參考)。

  3、胎壓測量環境:

  a.  熱胎:涼胎與熱胎的胎壓不一樣,測時要注意。兩者差距約0.3 bar。

  b.  冷胎:停車後至少三小時後或輪胎行駛不超過2公里。如果只能在熱胎時測量胎壓,請將所測得的胎壓數值減去大約0.2bar就是輪胎冷卻充氣壓力。

  4、行車路況:

  a. 顛幅較大路面適當按汽車輪胎標準氣壓調低胎壓0.1-0.2bar。

  b. 顛幅較小,可以忽略,不必在意。

  c. 跑長途高速,胎壓不能太低,適當按汽車輪胎標準氣壓下限調高胎壓0.2bar左右。

  5、輪胎狀況:

  a. 新胎:胎壓可以按汽車輪胎標準氣壓調高0.2 bar左右。

  b. 舊胎:適當按汽車輪胎氣壓標準調低胎壓,如果磨損嚴重的按汽車輪胎氣壓標準的下限。

  c. 軟胎:即舒適性花紋的輪胎,按標準胎壓適當進行調高 0.2 bar左右。

  e. 硬胎:即操控性花紋輪胎,按標準胎壓的下限。

  6、備胎胎壓:

  備胎由於不常用,氣壓最好高些,免得用時由於氣壓過低失去應急的作用。一般應高於2.5。用時調整到合適的胎壓,用後充氣至高胎壓。2.5-3.0 bar。

三、我們要知道查看標準胎壓的位置:

輪胎標準氣壓(簡稱標準胎壓)通常可以在這些地方找到:

a. 車輛用戶手冊;

b. 駕駛室車門(B柱附近)旁邊的標籤;

c. 車輛駕駛座旁的抽屜;

d. 油箱蓋小門;

e. 小轎車的胎壓在車門柱附近或油箱蓋板上,或看看你車副駕駛車門側面。不同的車型,重量不一樣,輪胎不一樣。前輪和後輪一般不一樣。

四、瞭解汽車類型和具體胎壓關係:

不同車型的國產小車、私家用車、麵包車,他們的車身重量、底盤高度等車輛因素不同。出廠標準胎壓就不一樣。下圖為各品牌型號車型的常用胎壓值,供大家參考。

各品牌型號車型常用胎壓參考值


實際操作過程中還要結合目測輪胎外傾角參數來確定,見下圖:

最簡易的方法就是:看胎花。標準4個胎花著地,多了欠壓,少了超壓。

為什麼4S店經常將4個輪胎胎壓都加到2.5bar?

這是因為國際GBT 2978-2008標準中規定轎車輪胎充氣壓力符合表1-表15要求:

標準型輪胎:2.4-2.5bar

增強型輪胎:2.8-2.9bar

最高氣壓 :不應大於3.5bar

五、胎壓對行車危害及影響:

胎壓的異常使輪胎不均勻磨損,駕乘的舒適度降低,更關係到駕乘的安全。

1、胎壓過高:

a. 輪胎的摩擦力、附著力就會降低,影響制動效果;

b. 導致方向盤震動、跑偏,使行駛的舒適性降低;

c. 加速輪胎胎面中央的花紋局部磨損,使輪胎壽命下隆;

d. 車身的震動變大,間接會影響到其他零部件的壽命;

e. 會使輪胎簾線受到過度的伸張變形,胎體彈性下降,使汽車在行駛中受到的負荷增大;

f. 並使耐軋性能下降。當遇到路面的釘子、玻璃等尖銳物體時,很容易扎入胎內,衝擊會產生內裂和爆破,造成爆胎。

2、胎壓過低:

a. 與路面的摩擦係數便會增大,油耗上升;

b. 造成方向盤很沉,易跑偏等不利駕乘安全的因素;

c. 使輪胎各部位的運動量增大,過度的碾壓造成輪胎的異常發熱;

d. 使得簾線以及橡膠的功能降低,引發脫層或者簾線折斷與輪輞之間產生過度的摩擦造成胎圈部位損傷,異常磨損;

e. 輪胎與地面的摩擦成倍增加,胎溫急劇升高,輪胎變軟,強度急劇下降。車輛高速行駛,就可能導致爆胎;

f. 胎壓過低會使胎體變形增大,胎側容易出現裂口,同時產生屈撓運動,導致過度發熱,促使橡膠老化,簾布層疲勞,簾線折斷,還會使輪胎接地面 積增大,加速胎肩磨損。

胎壓對輪胎的壽命與油耗的影響表

輪胎氣壓計量單位的計算:

a. 氣壓的計量單位一般有五種:kg/cm2、bar、Kpa、Psi(磅)、大氣壓。

b. 它們之間的換算關係是:

 1kg/cm2=0.98bar=98.0665Kpa=14.2Psi(磅)

 1個大氣壓=1.03327 kg/cm2

1bar≈14.5psi(磅)

c. 為了容易記憶和換算方便,建議使用通行的kg/cm2、bar、Kpa、作為測量胎壓的計量單位,它們之間的換算關係可以簡化為:

 1kg/cm2≈1bar≈100Kpa≈1個大氣壓

d. 舉例:如前輪全載氣壓是200Kpa,可以表述為2.0公斤(kg/cm2 )或者2.0巴(bar)或者200千帕(Kpa)或者2個壓(大氣壓)。

4、安裝輪胎其他防爆設備

如輪胎防爆圈、防爆輪胎等。

5、確定胎壓平衡點:

根據目標適當調整,確認自己的汽車胎壓多少合適,但重點要以汽車輪胎標準氣壓為原則。

a. 追求省油,胎壓調高一點;

b. 追求舒適,胎壓就調低一點。


容濟點火器


所謂胎壓,嚴格意義上指的是輪胎內部空氣的壓強。以人體作比喻的話,發動機是汽車的心臟,發動機的損壞將導致汽車生命的耗盡,那麼輪胎胎壓則是汽車的血壓,胎壓的高低對汽車的性能和動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那麼車輛的“血壓”高低究竟多少合適呢?根據國際GBT2978-2008標準的規定和要求來說:標準型輪胎:2.4-2.5bar;增強型輪胎:2.8-2.9bar;最高氣壓:不應大於3.5bar。而因為車重分佈不同、輪胎使用規格不同,前胎、後胎、空載、滿載的胎壓推薦值都會有所不同。一般廠家都會給一個參考值。

但是這只是統一的規定,事實上還和很多因素有關係。比如季節,一般冬季可以調高0.2,夏季則以標準氣壓的下限或者再低0.1,以防停在外面高溫導致爆胎。再或者輪胎的種類和使用時長,新輪胎一般可以高於標準0.2,舊輪胎則略低於標準。至於備胎,由於不經常用,那麼在打氣的時候可以高於標準0.2,這樣可以彌補在長時間的放置中的放氣現象,不會導致需要備胎時備胎胎壓過低而無法使用。

至於檢測也是十分方便,只需要購買一個機械式胎壓表即可(一般不超過30塊),養成定期檢測的習慣。

如果車主是新手的話判斷不好什麼時候該檢查,也可以去購買內置式胎壓監測設備,一般價格幾百塊不等。雖說貴了些但好在可以實時監測胎壓狀態。

如果胎壓不足會對輪胎造成巨大的磨損,而且打方向的時候很沉重,而胎壓過高有可能導致爆胎。因此建議車主朋友每個月檢查一次汽車胎壓,一旦發現胎壓不正常,就要及時調整胎壓。


autocarweekly


遇到冬天、夏天胎壓之類的問題,被網上的各種說法弄得有點暈。請教了高人查閱了資料後,跟大家分享一下成果。當然,歡迎罈子裡的老鳥前來拍磚,一起交流。胎壓的重要性這裡簡單一說,過高或過低會傷胎減少使用壽命,這背後是安全隱患。合理的胎壓不僅可以保障最佳抓地力,還能降噪節油。不同的車輛、不同品牌的輪胎、不同的位置(前後軸),胎壓會有不同。這裡肯定要以汽車使用說明書上的胎壓值作為參考,在車門柱側也有胎壓建議值。現在,問題來了:前輪和後輪,胎壓一樣嗎?答案很簡單,遵“醫囑”。因為每輛車的懸掛和重力分配不一樣,根據說明書來調節是沒錯的。一般來講,冷車狀態下前胎2.2-2.3,後胎2.4-2.5都屬於正常範圍。(有的是反過來,前胎2.4-2.5,後胎2.2-2.3)具體以每輛車標註的胎壓為準。

問題又來了:夏天和冬天,胎壓一樣嗎?有人覺得冬天胎壓要低,這樣可以增加胎面與地面的接觸面。這點絕對是錯誤的,如果胎壓過低,胎側變形加劇會造成損壞和爆胎,而且費油。根據熱脹冷縮的原理,夏天可以比正常值調低0.1-0.2,冬天可以比正常值調高0.1-0.2。這裡的正常值需要參考汽車說明書。

問題還在:不同牌子的輪胎,胎壓一樣嗎?就拿我哥們來說吧,之前用馬牌輪胎,去了趟鄉下就給紮了(說實話馬牌胎就是胎壁太薄其他都還好),後來就換了兩條瑪吉斯的胎。這裡簡單一說,一般情況換胎至少同軸換兩條。如果兩個前胎或後胎花紋不一樣,由於輪胎花紋和特性不同,抓地力不一樣,甩水方向也不一樣,遇到雨雪天氣,你踩剎車的時候容易造成剎車跑偏。新換的胎最好放在同一軸,這樣能保證花紋的磨損和抓地力的一致。雖然馬牌和瑪吉斯兩個牌子的胎不一樣,但是胎壓還是應該按照汽車的建議值來調整,保持正常範圍。


汽車壹家


轎車輪胎的胎壓值,一般在2.3~2.8BAR,只要在這個範圍內,都是安全的。不過夏天氣溫高,汽車開動以後,本來在正常值範圍內的胎壓,實際可能會上升到3.0BAR以上。所以,夏天應在正常胎壓範圍內取偏低的胎壓值,2.3~2.5BAR之間比較合適。


東哥133938125


家用車胎壓一般在2.3至2.5 之間,這個區間是最適合家用車的氣壓!防爆胎因為本身輪胎比較硬,氣壓可以加到2.3也不影響輪胎正常使用。普通胎最合適氣壓就是2.5!一年四季通用


設置1切換2



家用轎車輪胎胎壓正常值應為2.3一2.8之間,子午線輪胎一般承受最高胎壓是3.2胎壓,所有裝配子午線車輛,在車輛說明書上或車身門B柱下面及油箱蓋內側,都有說明正常胎壓值是多少,在車輛出廠時廠家都以經加到胎壓正常值2.3以上,車型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輪胎胎壓都會升高0.2左右,胎壓升高屬正常現象,此時也是輪胎抓地力性能表現達到最佳時侯。


至於許多經濟性家用轎車,沒有裝配胎壓監測配置的車輛,怎樣知道輪胎胎壓是否正常或怎麼看,其實方法很簡單也很實用,在車輛未啟動前,首先檢查輪胎側面凹槽花紋與地面接觸處,車輛前輪冷胎正常凹槽花紋應壓5個花,因車前有動力總成等機件重量,後輪冷胎正常應壓3個花(空載標準),後排乘員滿載時壓花應壓5個花屬正常,每次停車和中途停車後,都要養成查看輪胎花紋習慣,或者加裝一個內置胎壓監測配件費用不大,就不會出現車輛行駛時輪胎的安全問題。


老蘿閒語


其實什麼胎壓是標準的,不同的車因應不同的車重配比、輪胎等級、輪胎規格等因素有不同的胎壓標準,車上都有一個銘牌標註的,一般在駕駛位B柱上、油箱加油口蓋上,說明書上也會說明。

平常到外面找人幫打汽的話,人家普遍都會打2.5到2.7的,但不一定適合你的車,不適合的胎壓不單影響舒適性,也會影響安全。我個人會習慣隔一段時間自己量一下胎壓,無論什麼時候,把胎壓控制在標準胎壓。

如果夏季的話就更要注意了,最好自己最好備一個量胎壓的,放到標準氣壓,畢竟夏季氣壓過高不僅影響舒適性,走長途的話隨著長時間摩擦會導致胎內溫度進一步增大,從而容易引致爆胎,這種爆胎將很可能是炸的那種,嚴重影響生命安全。冬季的話在標準胎壓基礎上+0.1也是沒問題的。

不要覺得打到標準胎壓,看見輪胎癟癟的總是缺氣,其實那是輪胎保護輪轂的設計,只要你的胎壓計是合格產品就可以相信了。

自己的生命自己負責,麻煩點不重要,重要是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