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野生的鬼芋頭,學名洋姜。有什麼神奇作用?怎麼做最好吃?

豔陽之美


鬼芋頭又叫洋生薑,是農村地區特有的一種小眾化的醃製菜品,其通常的食用方式就是和泡菜一樣醃製,是餐桌上一到特別的下飯菜。但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叫洋生薑的東西和一般的生薑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洋生薑是屬於菊科植物,而生薑屬於姜科植物。洋生薑最大的亮點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會長生薑的菊花。”

洋生薑含有豐富的菊糖,這是許多菊科植物的共性,將其中的菊糖提取出來後,可以有效的治療糖尿病以及治療便秘。洋生薑除了食用、藥用價值外,還具有很好的觀賞價值,因為本身就屬於菊科植物,其花朵具有花色豔麗、花型優美的特點,也是許多菊花愛好者的最愛。一般在農村地區,許多家庭的庭院裡面都有種植,開花的時候可以觀花,並且還可以收集種子,花謝後可以將土壤裡面的塊莖挖起來製作美味。

洋生薑的烹飪方法很簡單,主要用來素炒或者醃製,洋生薑醃製過後,表皮常常呈褐色。雖然沒有過多的烹飪方式可以開飯,但僅憑這兩樣已近足夠挑逗人們的味蕾,是農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開胃小菜。


Power泡兒


其他不說,它是入侵植物,種植需要小心,沒有神奇作用,吃法也簡單。

是姜?是菊花?在國外氾濫成災,入侵我國成“笑話”,靠種植供應

談到入侵動植物,很多人都會想到,牛蛙,小龍蝦,這些上了餐桌的美味,到後來,都要靠養殖才能供應。也可能有人會想到加拿大一枝黃花,不容易滅絕,還沒有多大可利用的價值,那麼,植物中有沒有在國外氾濫成災,在我國卻沒有那麼可怕的呢?

答案是:有的。

有一種植物,入侵我國就成了“笑話”

這種植物,根莖長得非常像生薑,也是生薑的樣子,如果單獨把它的根莖和長得有點兒圓的生薑放在一起,還真的非常像,很難區分。但它的莖卻不是生薑那樣的,而是一種帶木質化的草本植物,最有特色的是它的花,長得很像菊花,遠遠看去,和漂亮的菊花無異。

它是生薑?它是菊花?都不是的。

這其實是一種入侵植物,在17世紀的時候,由於一個德國人的原因,帶到我國當觀賞植物種植,後來流傳出去,成了著名的入侵植物,它的名字叫“菊芋”,由於長得像姜,又是外國人帶來的,也有人把它稱為“鬼子姜”或者洋姜。

聽到這個名字,可能很多朋友很難把它和入侵植物扯上關係,因為它入侵我國成了“笑話”。

但洋姜(菊芋)是入侵植物,這一點兒也不假,在國外,它氾濫成災,英國、美國、德國、加拿大等國家也深受其害,菊芋的地上植株可能並不是特別特別的發達,但它很喜歡長地下的根莖,根狀莖、根鬚向四周不斷的擴張,很容易就發成一大片一大片的了,而且它的地下莖很難清理乾淨,種植一次,你可能需要花幾年或者好多年的時間才能將它徹底的剷除,而且生長菊芋的區域,其他的植物很難長得好,它會限制別的植物生長,大量消耗土地的養分,因此在國外一些地少人稀的地方,菊芋氾濫成災,而且很難控制。因此在我國農村,以前是很少利用莊稼地去種植菊芋的,一般都是無法種植莊稼的陡坡,或者砂石堆,或者石頭旮旯,種植菊芋。

不可否認,菊芋是入侵植物,不單單在國外氾濫成災,在我國,它也有氾濫的風險,但我國的農民非常有智慧,把菊芋(洋姜)種植在一些無法向四周大量擴張的地方,比如我們村莊,人們一般是把洋姜種植在兩塊田中間的田壁上的一些緩坡上,而且種植的量比較少,一般夠人吃就可以了。

洋姜在我國有幾百年的種植歷史,除了人吃,種植多了還可以給牲口吃,比如用來餵豬,就是很好的豬飼料。而洋姜的味道,清脆爽口,特別是用來做泡菜,下稀飯,很好吃。

由於洋姜受到大家的歡迎,銷量自然也大,如今得靠種植供應,很多地方開始人工大量種植,種植出來的洋姜不是特別貴,一般在市場上的價格為三元左右一斤,但洋姜的產量非常高,比種植一些普通的莊稼更划算,最主要的是省去了留種、播種的麻煩(你種植以後能讓它第二年滅絕,也算是大本事,往往都是3年不滅或“永遠不死”),有的農民因此而發了財(入行慎重,做好花幾年時間鏟滅它的準備)。

洋姜還可以盆栽哦

有朋友可能會說“我讀了你的文章沒有用,你也不寫怎麼吃?”我還真不寫怎麼吃,因為這個沒有意義,家裡的老人,農村的親戚朋友會告訴你的,對於吃法,無需科普。但洋姜可以用來盆栽,而且很容易種植,隨便弄一點土壤,就能成活,適當澆水,就能長好,開花酷似菊花,非常漂亮。最主要的是,洋姜一旦成活,就會長根莖,它的地下根莖優先發展,不斷的長地下莖,一年四季可採挖,如果盆夠大,種植一顆一年四季吃不完。

這種長得酷似“生薑”和“菊花”的洋姜,種植一次,在地裡3年都不會滅絕,而且一年四季吃不完,做成泡菜兩年也不會壞掉。

您吃過這種洋姜嗎?如果喜歡,盆栽幾顆又何妨?沒有種子?不存在的,街上賣的挑幾個完好的埋在花盆裡就可以了。

這個姜就是一種普通食材,而且是入侵植物,種植需謹慎,吃法問家裡的老人或者親戚朋友,常規食材,不稀缺,很常見。


不羨風雲


農村野生的鬼芋頭,學名洋姜,有什麼神奇作用?怎麼做最好吃?

鬼芋頭在農村七星老農家鄉,大家都把它叫做洋姜,它屬於菊科類植物,靠收穫它的地下莖,但是在炎熱的夏天,洋姜苗上盛開著的黃色花蕾,勝似菊花之美,成為了我們農村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了。

洋姜味甜性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膳食纖維素,有清熱解毒,除溼,降血脂,美容之功效,同時還是我們農村人,冬季不可缺少的一道美味的蔬菜。

洋姜在農村七星老農家鄉,一般情況下都不用種植的,都生長在屋前屋後,菜地裡的籬笆邊長,山坡坎下,溝土邊,生命邊極強,就算是你家沒有洋姜,只用等到春天4月份洋姜發苗生長的時候,去野地裡拔幾根洋姜苗回家,象插紅薯苗一樣,用鋤頭挖個小洞之後,把洋姜苗放進去培上泥土之後再踩上一腳就得了,一不用放底肥,二不用去澆水,洋姜所以說在我家鄉被鄉親們稱之為"懶人菜"了。

洋姜靠根系發育生長,收穫的是它的地下莖部分,就算是你拔除它們土壤上面所有的苗,但是它們的地下莖仍然在生長髮育,而且一根連著一根,根根相系,所以大家平時收穫洋姜時,只需要順著它們的那土壤中生長著的白色根兒去尋找洋姜,你就會收穫滿滿的了。

據七星老農平時挖洋姜的經驗得知,洋姜由於皮薄肉嫩脆,所以大家挖洋姜時必須要輕拿輕放,不要把它挖爛了,或者是用腳去踩到它們,用水清洗時必須要輕拿輕放的,否則會導致你洋姜肉裡滲透進沙子,吃起來洋姜裡面會有沙子的了。

至於說到洋姜怎麼做最好吃,在七星老農家鄉,洋姜一般情況下在十至十一月份收穫,也就是說等到洋姜苗乾枯死了以後,再去挖洋姜吃,因為洋姜老一點兒地下莖就越大,吃起來就感覺到越甜越脆了。


洋姜收穫回家以後,有兩種美味的吃法,第一種吃法就是把它們洗乾淨濾幹,切片小炒著吃,第二種吃法就是把它們洗乾淨濾幹了之後,切成兩瓣兒,用太陽曬至半乾,按10:2的比例醃製一點鹽巴,辣椒片,剁辣椒也可以,放一點花椒粉,五香粉拌勻,然後再把它們撲到罈子裡去醃製20天左右,等洋姜醃製透了,熟了,然後再把它們用筷子夾出來切成薄薄的片兒,炒肉吃,與其它的罈子菜混在一起做乾鍋吃,味道兒棒棒噠。

所以,七星老農個人認為,洋姜具有清熱解毒,降血脂,美容之功效,收穫洋姜可以新鮮的炒菜吃,也可以把它們洗乾淨濾幹了之後,切成兩大塊,用太陽曬至半乾之後,接照10:2的比例加入一點鹽巴,辣椒,花椒粉,五香粉攪拌均勻了之後,再把它們醃製到罈子裡面去,大概估計醃製20天時間之後,就可以用它們生吃下飯,或者是把它們解解刀,切成片兒用來炒新鮮肉,炒臘肉吃,味道兒非常不錯的了。大家認為呢?歡迎大家都在評論留言,看看大家對於洋姜還有一些什麼美味的吃法,讓大家都相互交流學習一下吧!謝謝大家了!

[熱愛生活,喜歡交流,請大家多多關注七星老農回答,不勝感激!]


七星老農


洋姜農村最地道的吃法是醃了當鹹菜吃,小時候經常吃,現在農村也少了,醃完切絲,放點香油、香菜,又香又脆,以前冬天沒什麼蔬菜,天天鹹菜饅頭,能放點香油就算改善伙食了。

洋姜還可以這樣吃?

洋姜還可以當水果吃,這是真的,脆脆的,水分特別足,有種洋姜特有的味道,對於物質匱乏的那個年代的孩子來說,就算不錯了,不知道有多少人生吃過洋姜。

上小學的時候,學校有一片空地上種滿了洋姜,秋天開的小黃花,放眼望去金黃金黃的,挺漂亮的。到了秋天,也沒人挖,洋姜就那樣靜悄悄的隱藏在地下。下完小雪,土地凍了厚厚的一層,突然有個好奇的同學,挖了幾顆洋姜,拿小刀把皮削掉,吃了起來,他發現挺好吃,就和同學們分享了,他的新發現,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同學們知道生吃還挺好吃,沒過幾天那一片洋姜都被“洗劫一空”,剩下一片狼藉。現在農村洋姜也不多了,都不怎麼吃了。





我家的那二畝田


農村野生的鬼芋頭,學名洋姜。有什麼神奇作用?怎麼做最好吃?

洋姜,在我們這裡叫做鬼子姜,很多人都喜歡在田間地頭的空地上種上一些,到了秋天鬼子姜收穫的時候,爺爺便會帶著我拿著鋤頭去地頭上挖鬼子姜,可以挖出小半筐。當然了,在挖的時候肯定會挖不乾淨留下一些,彆著急,到了第二年春天便會又長出好多鬼子姜。

在我們這裡吃鬼子姜,多是醃成小鹹菜,我家每年都會醃上一小罐鹹菜,雖然現在冬天的蔬菜也很多,但是每年冬天的飯桌上還是少不了鬼子姜開胃菜。鬼子姜從地裡挖回來後先在院子裡晾上幾天,將表皮的水分蒸發一些後清洗乾淨,然後在準備鹽、大料、花椒、桂皮和涼白開,在將晾乾水分的鬼子姜和調料白開水一起倒入罐子中密封好放到陰涼的地方,十幾天後便可以食用了。我家在吃醃鬼子姜時喜歡將鬼子薑切片或切絲,再澆上點香油,醋和醬油,攪拌均勻就可以吃了,和大米粥一起吃最好吃了。

雖然鬼子姜在農村很常見,人們也不把鬼子姜當成寶貝,其實鬼子姜是有很高的藥用價值的。鬼子姜含有豐富的氨基酸、維生素、澱粉和糖,常吃鬼子姜有調節胃腸功能,提高免疫力,排毒養顏,提高脂肪新陳代謝、利水祛溼等作用,所以特別適合減肥的女性,腸胃功能不好的老人以及長身體的小孩子食用。

鬼子姜多對環境的要求很低,像我們這裡一般種在田間地頭,所以基本不用澆水施肥就可以長的很好。鬼子姜也多是野生,所以也不用擔心有農藥殘留的問題。

雖然吃鬼子姜很好,但是也不要多吃,因為食用生的鬼子姜吃多了容易引起腹瀉,所以最好是吃通過醃製的鬼子姜比較好。


悠悠鄉村路


農村野生的鬼芋頭,學名洋姜。有什麼神奇作用?怎麼做最好吃?

農村野生的鬼芋頭,又名鬼子姜,洋姜,其實阿兮更喜歡它的另一個名字“菊芋”,覺得更能準確表述出其特性:菊科,向日葵屬,花朵金黃豔麗,如大朵菊花,小朵葵花,塊莖如芋。

鬼子姜是最省心最潑實的植物,任你丘陵荒地,山地瘠薄,又或者乾旱少雨,冬季寒冷,都能夠栽培生長。最主要的是,基本沒什麼病蟲害,甚至也不需要施肥管理,按照農村人的說法:“挖個窩丟進去,培土踩一腳,就能瘋長”。

這也是為什麼說它野生的原因:因為你只要這個地方種過洋姜,算是挖不盡了,以後哪怕你繼續種別的作物,仍會有洋姜頑強地萌發長大,生命力強大的讓人驚歎,而且產量很高。

那麼,洋姜有什麼神奇作用呢?

要說洋姜最神奇的作用,那應該是它對糖尿病的雙向調節作用了。據醫學專家說,洋姜最強悍處在於,不管你糖尿病患者是低糖時還是高糖時,吃洋姜都非常好。也就是說,低糖時,吃洋姜能調整均衡糖分,高糖時也能調整均衡糖分,沒有什麼忌諱。因此,洋姜被作為糖尿病患者最安全的選擇食物。

洋姜怎麼做最好吃?

阿兮兒時農村條件差,農村娃看什麼都好吃,在山上看到洋姜,挖出來洗洗後直接生吃也是常事,脆脆的,有點甜味,不難吃。但更多的時候,還是醃鹹菜。現在生活好了,物質生活豐富,農村人也注重養生,洋姜的吃法也就更多。

1、涼拌鬼子姜。洗淨切片,倒點味極鮮等稍微醃製十幾分鍾,就可以上桌吃了。清鮮脆嫩,喝稀粥就著最好。

2、鬼子姜炒肉。就像炒山藥、土豆一樣,鬼子姜洗乾淨切片,蔥薑蒜爆出香味,放五花肉煸炒,再加鬼子薑片炒至斷生,很不錯的一道菜。

3、鬼子姜熬粥。阿兮熬粥經常放一些其他食材,比如紅薯,山藥,南瓜,等等。鬼子姜洗淨切丁,熬粥時放入,也算是藥膳的一種,尤其對糖尿病患者來說,很有補益,喜歡的朋友不妨一試。

4、醃製鬼子姜。當然,這仍是鬼子姜最主要的吃法,不能像農村人一樣自己醃製,直接買現成的鬼子姜鹹菜,也是多得是。

總之,菊芋(鬼子姜)是深受農村人喜愛的一種作物,常常在小菜園邊角地方種植,高高的芋杆,金黃色的花朵,除了好吃之外,也是很美的一道風景,很符合農村對植物的預期要求:能吃,也能看。

您還知道哪些關於鬼子姜的用途和故事?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交流!


阿兮隨筆


農村野生的鬼芋頭,有什麼作用?怎麼做好吃?

鬼芋頭在我們這裡的山坡上、地堰上到處都有,長的特別茂盛,枝幹很高,葉子寬大,每年到了霜降前後,差不多和地瓜同時成熟。如果喜歡吃鬼芋頭,刨地瓜的同時可以直接刨一些鬼芋頭。第一次感覺鬼芋頭好吃,是群裡組織去爬山,大家都自帶午餐,群主哥帶了自己醃製的鬼芋頭給大家吃,那次我才發現原來鬼芋頭真是好吃,比一般的醃製鹹菜清脆,容易入味兒。

我們農村人多數只知道鬼芋頭可以醃製鹹菜,不太瞭解其它的用途。鬼芋頭的學名叫洋姜,長的也有點兒像大姜。如果說到姜,大家都知道姜對身體的各種好處,其實洋姜和姜一樣,也對身體健康有很多作用。



鬼芋頭性寒涼,除了有清熱涼血的作用,還能夠調節血糖,因為鬼芋頭本身含有一種類似於胰島素的成份,我們都知道糖尿病患者離不開胰島素,體內胰島素的多少直接影響血糖的高低,而鬼芋頭正好含有這種豐富的類似成份,所以高血糖病人可以在秋後多去山裡挖點兒鬼芋頭吃。
前些日子,去山裡刨地瓜,正好地邊上長了好多鬼芋頭,順便刨了一些帶回了家。鬼芋頭必須細緻的清洗,否則夾縫中總會有些許的泥土,洗乾淨後切成片,放在盆裡,倒上味極鮮、醬油、鹽,再切點兒香菜加上,當時就可以吃。如果想長期吃的話,也可以放在鹹菜甕裡和其它鹹菜一塊兒醃製,那樣就不必切開了。


一品小十六


長期生活在農村的人,誰不知道洋姜呢?我們這裡叫做洋芋頭,它生命力比較強大,不用人們的照料,就能茁壯長大,它在秋季會開出美麗的黃色花,其中最讓人懷念的就是刨洋姜,一顆洋姜就能結一大盆啊。

一,洋姜奇妙的作用

洋姜別看其貌不揚,其實它的作用還很大呢,洋姜作用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首先可以把過剩糖分轉化為熱量的作用,改善體內的脂肪平衡,所以對肥胖症病人也有一定的功效。

當然,洋姜還可以調節人體腸胃功能,提高人體免疫力,也可排毒養顏,不過最值得人們稱道的是,洋姜對血糖具有雙向調節作用,即一方面可使糖尿病患者血糖降低,另一方面又能使低血糖病人血糖升高,所以各類血糖患者都可放心食用。


二,怎麼做好吃

在我們家鄉主要是醃製洋姜,方法如下先用清水洗淨洋姜; 再把洋姜切成塊狀或者片狀,攤開後放到太陽下曬蔫。不要曬得太乾,將表皮水份曬乾後再曬至摸著軟軟的即可;最後把小米辣剁碎、姜蒜剁碎,將花椒、鹽、辣椒碎、姜蒜碎放到盆中攪拌均勻。也可以加入八角、山奈、桂皮、草果等其他香料。做好之後,就是最好的下饃菜,可以說與醬豆一些,陪伴了我們的童年。

洋姜用來煮粥喝也是非常不錯的,在做粥時,可以先將洋姜去皮切成小丁,再把米洗好與洋姜一起放入鍋中,加入適當的清水進行煮開,然後文火慢慢熬。待到粥軟糯粘稠,就可以關火燜一會。

三,總結

其實農村的許多東西都是寶物,缺乏的發現和利用,像桑葉、婆婆丁等等都是很不錯的寶貝,不知道大家的家鄉還有什麼讓你一直難忘呢?歡迎留言區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吧!

謝謝大家!


愛花草的農人


農村野生的鬼芋頭,學名洋姜。有什麼神奇作用?怎麼做最好吃?

洋姜學名菊芋,俗稱鬼子姜、鬼芋頭,據說當年是小日本帶過來的舶來品,加上地下塊莖長相和老生薑頗為相似,從而得名鬼子姜,其原產於北美洲,但並不是從北美傳過來,而是歐洲,所以也叫洋人的生薑,洋姜。

洋姜名字雖然帶一個姜字,塊莖長相也酷似老生薑,但兩者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科屬,一個姜科一個菊科,洋姜花期8-9月,朵朵小黃花,和菊花有幾分相似。

洋姜作為外來物種,似乎也缺乏天敵,其繁衍能力超強,有“萬年髒”之稱,種過的地任你怎麼刨地,總刨不乾淨,來年你總能看到它的身影,部分地區的農村,屋前屋後、水溝山坡、菜地院子,都佈滿了它的身影。

有什麼神奇作用?神奇真的談不上,如果很神奇,農村也就不會常見了,它主要具有藥用、食用、飼用、工業四個應用價值,看似應用廣泛,但又並不是屬於不可或缺。

藥用價值:洋姜中的菊糖成分,提煉出來後對糖尿病有一定幫助,民間也有對應的食療偏方,取洋姜塊莖,清洗乾淨切片,用來煮粥食用,對糖尿病,小便不利有不錯的輔助治療效果。

食用價值:洋姜的塊莖具有食用價值,它香甜適口,菊糖含量高,是糖果、糕點等製作較好的原材料,有取材方便的優勢。它還可以作為蔬菜食用,素炒、醃製口感都非常不錯,最為簡單又好吃的食用方法,取洋姜塊莖,清洗乾淨切片瀝水,小炒來吃。

飼用價值:洋姜的塊莖富含澱粉,在農村,常用來餵養兔、豬、羊、馬等家畜,不僅如此其莖葉也可以作為飼料。

工業價值:洋姜中的菊糖,經過一系列的水解、發酵等工業處理,能製成酒精,有“綠色石油”的美譽,不過目前的應用並不廣泛。


農人解說


對於洋姜,小編還是有很深的印象的。雖然我們那裡很少有人專門種洋姜,但是由於他的生命力比較強,所以小時候我們村子還是經常可以看到的。我們那裡的洋姜長得有點像向日葵,高高的植株,上面開著黃花,葉子比較大,葉子還有比較硬的絨毛。

雖然也叫姜,根部的根莖果實更生薑長得也有點像,但是味道卻不一樣。生薑辛辣,洋姜脆甜,並且洋姜中的水分比較大,長得好一些的根莖果實非常大塊。小時候吃的比較多是因為在我爺爺我爸他們那兩輩人住的房子的後面,長了很多洋姜。每年也不用怎麼打理,到時間了去拔一些回來,然後稍微留一點,第二年又是一大片。

我們那最常見的吃法是醃製著吃。把洋姜拔回來,上面的杆子留著燒火,下邊的根莖塊取下。先掰成一塊塊的(因為本身是長在一起的,分開是為了方便醃製入味),然後洗乾淨把表面的水晾乾,之後放入罈子中加入鹽和一些大料進行醃製。一般我們還會在罈子中放一些小辣椒、韭菜、蘿蔔片、白菜一起醃製,這樣會更好吃一些。

等醃製好了,基本上就到冬天了,因為小時候的時候反季節蔬菜不是很多而且很貴,吃醃菜還是比較多的,現在想起來感覺還能聽到洋姜嚼起來的那個脆脆的聲音。現在長大了,過年回家的時候,還是能在親戚家吃到醃製的洋姜的,還是原來的味道。

冬天的信陽雞公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