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山民自發組織:七萬斤白菜“勇闖”武漢,致敬一線醫務人員

2020,庚子年,正月。

新冠肺炎疫情陰雲籠罩下的湖北省,尤其省會武漢:醫護力量,告急!醫療用品,告急!生活物資,告急!

2月7日。鄰省湖南,張家界市。

這座全世界聞名的旅遊熱市昔日火爆場景不再,城市分外清冷。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市旅遊協會民宿分會常務理事網絡虛擬會議室裡卻熱鬧非常。雖然幾乎每家民宿企業都受疫情衝擊巨大,但理事們此刻顯然已無暇顧及自救,大家一致熱議的主題是:兄弟省份的百姓遭此大難,張家界民宿行業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奉獻愛心?經過幾輪緊急商議,最終會議有了結果:採納常務副會長唐偉的建議,根據張家界山多、有機綠色蔬菜豐富的特點,動員行業成員的力量給武漢醫院的醫護人員捐贈一批高山蔬菜。協會會長陳子墨委託唐偉及秘書長熊隆初先生具體落實該任務。

張家界山民自發組織:七萬斤白菜“勇闖”武漢,致敬一線醫務人員


火速行動:找到武漢對口捐贈醫院 協會單位捐助熱情高漲

臨危受命,唐偉迅速聯繫了之前開民宿接待過的湖北省婦幼保健院的急診科主任趙慧醫師,得知一線醫院不僅防護物資奇缺,而且生鮮蔬菜常常供應不及時。唐偉拜託她聯繫她們院和其他醫院,趙醫生非常熱情,一天時間就聯繫好了武漢科技大學天佑醫院、武漢市兒童醫院、湖北省協和醫院、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和湖北省腫瘤醫院等五家醫院後勤管理部門及相關科室。在獲得對口支援單位之後,唐偉與熊隆初在協會理事群中進行了信息發佈,號召大家以各自力量參與和支持這次捐贈蔬菜的行動。五山號山谷首先表示,除捐菜之外還先行支付一萬元費用作為鋪底,緊接著大庸秘境、古韻溪山莊、溪布街客棧、水木瀟湘、梓山漫居、蝶念花民宿、武陵尋夢等單位紛紛響應,表示堅決聽從協會安排,保證完成協會前期制定的一次性捐贈六大車新鮮蔬菜的任務。

張家界山民自發組織:七萬斤白菜“勇闖”武漢,致敬一線醫務人員


水木瀟湘是2018年開張應市的一家高檔民宿,由於前期投資較大,不得不貸款融資保運行,加上最近幾年開工的武陵山大道建設,使該民宿不得不面對“開業即封路”的窘境,民宿主王小勇常常為業務和資金愁眉苦臉。好不容易盼來了2019年年底開通了道路,正準備在鼠年大幹一場的時候,武漢疫情的爆發使得本就捉襟見肘的資金狀況更加吃緊。但他與夫人唐寧英商量,表示武漢人是張家界民宿的近親,即便有再大的資金困難,而親人出現困難的時候,張家界民宿業主不能以自己困難而袖手旁觀。所以他們是第二個表示參與捐菜行動。緊接著大庸秘境張浪華、古韻溪山莊王章錦、梓山漫居老闆杜勇,蝶念花老闆林靜文紛紛表示全力參加,一定要在四天時間內把親菜送到武漢前線的醫護人員手中。一時間張家界民宿全行業成員熱情高漲,紛紛表態,只要協會一聲喊,要錢出錢,要菜出菜,要人出人,竭盡所能堅決完成愛心行動。

張家界山民自發組織:七萬斤白菜“勇闖”武漢,致敬一線醫務人員


問題接踵而至:收菜難,找車難,運輸難……怎麼辦?!

定向捐贈對象確定了,捐贈數量確定了,捐贈時間確定了,捐贈資金也沒有問題了,參與人員更沒有問題。

大受鼓舞之下,唐偉與熊隆初秘書長決定,在三天之內,先行組織6大卡車(不低於12萬斤計60噸)生鮮蔬菜緊急馳援武漢!

一切看似簡單,然而在非常時期,真正要把地裡的菜在四天之內順利送到武漢醫院的食堂和醫護人員的廚房,唐偉和熊隆初瞬間懵了圈:

張家界蔬菜是多,但都是碎片化的菜地,且農戶基本都在家不出門,一時間上哪去收這麼多菜?誰來幫忙收菜?

張家界山民自發組織:七萬斤白菜“勇闖”武漢,致敬一線醫務人員


解決辦法:五號山谷說捐贈一車,他山谷多的是新鮮蔬菜,隨時可採一卡車,此為當時確定的貨源一。唐偉第一時間聯繫了高峰土家族鄉富埡村黨支部書記趙清輝,他說他們村裡剛剛給長沙醫院捐贈了,再向武漢恐沒有那麼多貨源了,但他推薦了鄰村即該鄉雙星村春曉蔬菜種植合作社的殷軍理事長,唐偉立即聯繫殷,殷表示捐贈10000斤。接著古韻溪山莊的老闆王章錦回信,他接受大庸秘境、溪布街客棧、水木瀟湘民宿的委託,集中到高峰土家族鄉明風合作社採購20000斤捐贈。緊接著,張家界遠方的家瞿雙全老闆回覆,表示要單獨捐贈一車。秘書長熊隆初與秘書林水兩人一商議,只要找到貨源,就一定捐贈一車。唐偉這樣一合計,6車物資應該八九不離十了。

張家界山民自發組織:七萬斤白菜“勇闖”武漢,致敬一線醫務人員


貨源大致備齊,接下來是最關鍵的運輸問題:上哪去找大貨車?車主們按政府要求紛紛宅家,此時要找一輛貨車真是難上加難。

找順豐物流、向軍方、郵政部門請求支援、找鐵路貨運,來來回回想盡多種辦法聯繫車輛,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方案都一一被否決,幾位負責人四處聯絡,焦頭爛額,事情似乎陷入了死衚衕。怎麼辦?就此放棄嗎?所有人都不心甘。

第五次找車。抱著最後試試的心,唐偉找到了表弟養豬廠的黎兵初老闆,他正好有一臺大貨車,黎老闆倒是爽快答應了,表示車開去就是,只是沒有司機。隨後他介紹了後來參與實際運輸的卓康師傅,卓康是一名退役消防兵,懂得相關防化知識,他毫不猶豫地答應了。終於解決了一臺車,但距離計劃的六臺車還相差甚遠,唐偉委託卓康再幫著找車,又找到了他的夥伴張紅霞師傅,二話沒說都答應了。

令人特別感動的是,第六次找車,唐偉委託高峰土家族鄉富埡村趙清輝書記找車,他推薦吳平師傅,吳師傅先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而且價錢都不談,後來家人知道他要去武漢強烈反對出車,雖然知道逆行武漢的風險,但吳平堅決地說:“答應貨主的事,就必須不折不扣地完成,即便是上殺人場!”

人到中年,他們哪個不是上有老下有下的家庭頂樑柱?我們非常理解他們的擔憂。而卓康和吳平只是沒說出來而已。但好在卓康是退役軍人,他深明國難當頭,每一個老百姓都要勇敢站出來的道理。卓康師傅給張紅霞做工作,並先行於中午前趕到裝車現場,是第一個趕到的司機。後來吳平、張紅霞都頂住壓力陸續趕到戰位。

那一刻,使人想起了杜甫《兵車行》將士出征時的那種場面:“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爺孃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這要出行的車輛不也同咸陽橋一樣嗎?只有更甚,因為《兵車行》還只是牽衣頓足,而這是直截了當地攔路不允。所以我們能理解司機的矛盾心理。

那三臺車的司機與家屬的忐忑的心安頓下來了,車還是不夠。大家又分頭找了旅遊運輸協會等多家單位,但因為一些管控問題,都無功而返。最終決定,就先定三臺車,做好行程計劃,2月11日裝車起運。

張家界山民自發組織:七萬斤白菜“勇闖”武漢,致敬一線醫務人員


迎風逆行:無數的淳樸熱情匯聚成這一條愛的長河

看似一切都比較順利,但平靜之下的暗流湧動,卻是誰也意料不到的。

2月11日上午10點。按照通知,協會工作人員趕到高峰鄉高峰村準備裝貨,老百姓也都把蔬菜轉運到馬路上來了。可是,一清早,唐偉接到一位司機電話,說他是有心去,但受到家人的強烈反對,不得不取消行程。他的態度也直接影響到其他兩位司機,大家都能理解,哪個家庭沒有有這樣的擔憂呢?除了此去武漢的自身風險之外,按照政府規定“歸家後必須隔離十四天”這一條,是他們最大的顧忌。唐偉隨即緊急聯繫協會張浪華女士,她與文靜負責聯繫武漢中轉物流,在得知湖北省政府已設定專門中轉站,外來捐贈司機無需進城而且給外地司機開具健康證,確保回家不用隔離14天的消息後,三位師傅去意已定,都給家人解釋,不進城。尤其卓康是退役軍人,他理解國難當頭,每一個老百姓都要站出來的道理。頂著巨大的壓力,司機沒有再退縮,迎風逆行,成就了三位好漢子!

張家界山民自發組織:七萬斤白菜“勇闖”武漢,致敬一線醫務人員


裝菜的過程也是一波三折,鄉村羊腸小道多,車輛大,進出極為不便,好幾次輪胎都陷進了路沿,危險重重,現在想起來都後怕。農戶們在裝菜過程中表現出了非常高的覺悟,他們都自覺把收的白菜用揹簍等運送到大馬路邊。高峰土家族鄉雙星村村民胡國秀,出義務工到地裡砍白菜,忙到下午四五點都還沒吃中飯。她用揹簍負重近百斤白菜轉運至公路邊,由於又餓又累,支撐不住摔到了坎下,休克了幾分鐘,好在並無大礙。聽說是要捐菜去武漢,其他村民也紛紛把自家菜送到上車點,其中還有一位老奶奶把自己的100斤醃辣椒也捐贈了。感人的場景太多,無法一一回顧,但我們應該永遠記住以下數字:

高峰土家族鄉富埡村黨支部黨員與農戶捐贈27000斤;

高峰土家族鄉雙星村春曉蔬菜種植合作社理事長殷軍捐贈12000斤;

高峰土家族鄉雙星村明峰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周揚風及農戶捐贈6000斤;

溪布街客棧/水木瀟湘民宿在高峰土家族鄉雙星村明峰蔬菜專業合作社購買蔬菜捐贈5000斤;

古韻溪山莊在高峰土家族鄉雙星村明峰蔬菜專業合作社購買蔬菜捐贈8000斤;

大庸秘境民宿在高峰土家族鄉雙星村明峰蔬菜專業合作社購買蔬菜捐贈8000斤;

林水民宿與吖三民宿在高峰土家族鄉雙星村明峰蔬菜專業合作社購買蔬菜捐贈5000斤。以上合計:71000斤,約計35噸。

張家界山民自發組織:七萬斤白菜“勇闖”武漢,致敬一線醫務人員


通向勝利:武漢,我們終於來了

出發!向勝利的方向。

在武漢全面交通管控的前提下,援助車要辦哪些手續?過哪些關口?怎麼才能把菜運進城?又是一系列不為所知的問題。

經過多方打聽,才得知:所有援助武漢的物資,一是要有接受單位(接受單位開接受條),二是要在當地衛健委開具介紹信(也叫路條)。時不我待,火速找相關部門特批,辦理好了全部手續。

同時,由於捐贈的是生鮮蔬菜,時間長了不行,轉運多了不行,包裝不好也不行。因為是第一次運蔬菜,之前按照常規運白菜的方法都是散裝,以防蔬菜受損變質。但裝車前我們從武漢接受單位獲知,裸露的蔬菜有可能會遭受病毒附著,於是緊急購買塑料袋,每袋裝大概7-10顆白菜,重量50-80斤不等。這樣能確保上車與下車的速度加快,同時是小型包裝,也不容易造成變質損壞。後來證明,這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方法。

張家界山民自發組織:七萬斤白菜“勇闖”武漢,致敬一線醫務人員


隨後經過向武漢公安服務熱線(027-85396280)諮詢得知,當地政府在武漢中心城市以南約30多公里的位置設置了漢南寶灣應急物資轉運中心,專門接受外地援助武漢的物資。並有相應的配送公司,並在社會上招募了眾多志願者,專門負責把外地大貨車接手送到武漢市區。而外地司機到他們指定的接待站休息。所以進出車輛均進行消毒,司機出站進出均測體溫,返回時開具體溫正常證明,併發布通告,司機憑此返程後無需採用隔離措施。

大家可能還關心的一個問題:這麼大批量的菜一個時間抵達,如何在不干擾醫護人員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把菜送到指定的地點?

張家界山民自發組織:七萬斤白菜“勇闖”武漢,致敬一線醫務人員


在此非常感謝湖北婦幼保健院趙慧主任以及武漢天佑醫院劉華主任,是他們主動聯繫了當地的123志願者救援行動隊,志願者協助裝車卸貨,並協助醫生把物資轉運到醫院食堂。由於專業推車數量不夠,大家用醫院的擔架和病床轉運,場面十分獨特。

七萬斤白菜,就這樣經歷重重“磨難”,終於勝利“闖”到了武漢,順利到了醫護人員和病人的餐桌上,部分解決了多日來大家只能以土豆根莖類、瓜類等耐儲存食物為主、營養不均衡的困擾。

我們贈送的不僅僅是幾萬斤高山優質有機大白菜,更是張家界山民的勇敢、智慧、淳樸與善良!


後記

安全返回後,回想總結,有幾個很重要很現實的問題需要多加思考:在疫情不斷推高的背景下,組織類似愛心行動需要大量的人員齊心協力,怎麼減少人員聚集,不形成交叉感染,這是組織者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因此一定要加強安全防護,確保在萬無一失的前提下,有序組織,愛心捐贈的行為可貴,但不能因為很有可能出現的工作失誤而給社會添亂。其次,愛心活動需要理性地做足充分準備,提前規劃,摸清政策、路線。在此,我們也呼籲媒體,多對捐贈政策和程序加以宣傳,讓捐贈有序,社會的愛心力量找到最好的出口。

文章落筆的時候,協會又接到市政府電話,第二次捐贈要開始籌劃了,相信有了第一次成功的經驗,做好第二次的同時,還會有第三次、第四次……讓愛心永恆,天佑湖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