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型企業都設中醫衛生所,藥房都配中醫師,中醫發展會好嗎?

笨笨姐上海


以前大中型企業都有醫院,現在都不讓有了,其實可以有,要不然你看現在大醫院人滿為患。


開拓進取者123


中醫需要傳承,像我們的先輩那樣帶幾個徒弟,從小就跟著,耳濡目染才能更好的掌握草藥的藥理藥性,而不是在學校裡只能學習而不能實踐,更沒有機會按觸各種各樣的病患,等到大學畢業再跟個醫生實踐幾年,然後正式上班,耽誤大好年華。我認識一個醫生,跟他老師了一段時間,自己坐診,沒啥病人找他,看病也可以呀,挺細心一人兒,就是年輕,三十來歲吧大概。說來也奇怪,五六十歲的老醫生忙不過來,看病也不讓人問,切下脈馬上開藥,望聞問切只用了一個診斷的切就開藥,哎…一言難盡!那年輕的偏偏無人問。我要不舒服就找那個不太忙的,看病也要看個心裡暢亮:


張230027


要求不現實,上午發文說了,現在社區醫院耍配全科醫生,對中醫也懂點皮毛,知道中成藥治感冒很好,防疫情選用哪些中成藥。

中醫赤手空拳,一人看百病,西醫,百人看一病,一個科室只看一種病,還有大批先進檢查儀器,過度治療,費用奇高。

現在實行分級治療,弄個全科醫生都未配齊,還想配中醫大師,?在基層配中醫大師?那是夢想,夢想成真,我準備為你們實現夢想,我自己都是外行,還能培養中醫隊伍,?我準備使用現有成熟科技,用到西醫診斷上,減少普通醫生勞動強度,低中端醫生(西醫)過剩,他們就要選學中醫了,中醫隊伍擴大了,我說的已有可行設計方案。

對中醫也有設想,中醫國寶級大師,越來越少,把他們的脈診經驗,記錄下來,現有科技手段,心電圖血壓,數據,與大師脈診結論對比,找出規律,用儀器的精度,大師的經驗相結合,保護這批國寶,這些人年事己高,知識經驗都儲存在腦袋裡,我總有點擔心,不知國家可考慮到了?



中醫學院的畢業生淘汰率都很高。主要原因是學習中醫要求的,學習素質非常的高。並不是考入中醫大學學習相關專業務就能夠成才。一般來說中醫大學畢業的學生大概也就是10%,最終能夠成為各大醫院裡面的中醫,即便如此,各大醫院裡面的中醫的水平仍然參差不齊。

很多中醫學院的畢業生最後沒有成為中醫,只是成為了中藥材的批發商採購商或者是銷售人員。能夠自立門戶開診所的更是少之又少。

學習中醫需要什麼技能呢?首先語文要學的非常好,特別是文言文,因為中醫的很多術語古方等等全部都是用文言文寫的,還有一些辯證的思維方法也是用文言文記錄的。如果在文言文方面沒有良好的素養,很多中醫方面的書籍都沒有辦法做到正確理解。

其次,就是邏輯思維能力。中醫的辯證思維實際上就是邏輯思維,陰的用陽去克,寒的用溫的去補,這些內容不單單是要靠大腦去背,還需要有邏輯思維去理解。所以,那些只會死記硬背的中醫很多時候是沒有辦法成為優秀的中醫的。

第三,就是良好的記憶力,每一種中藥的藥性,可以和他配合使用的藥,種藥的使用量這些都要熟記在心裡。遇到需要靈活運用的時候,還要懂得調整。比如說經常在中醫裡面提到的一人一方。

如果中醫學習的方向是骨傷科,還需要很強的實際的操作能力。它實際的操作能力就包含了手的靈巧程度,感覺的靈敏度還有手部肌肉的力氣。

中醫在各方面要求的很高,名聲好並且有技術的中醫生意真的是非常的好。但是目前大多數的中醫風評都不怎麼好,究其原因還是每年進入中醫學院學習的生源質量不夠好,成才率本來就低,加上生源又不好,所以才讓名醫現在越來越少。

單純的讓企業增加中藥房是不靠譜的想法,這種攤派式的做法不是市場經濟。但是,實際上如果你去觀察那些有中藥的藥方,如果有人可以把脈這樣的藥房,基本上生意都是非常好的。

中醫藥有發展最重要的還是要靠教育,如果沒有良好的培養機制,想要讓中醫有發展那是不可能的,畢竟買單的是病人。

中醫必須比西醫更有道德,那些能根治的疾病就不要把它們變成慢性病。有些中醫就是學習了西醫那種不道德的行為,把本來可以根治的疾病變成慢性病,讓病人持續用藥,久而久之就會讓病人產生不信任感。


外語那點事


這個提法很正確,是切實可行,各企業,單位,鄉村,設置中醫診所,可幫助中醫畢業生就業,吸收民間中醫,可壯大醫療隊伍,可方便職工,百姓就醫,可減輕醫院負擔,可以做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現代不喜愛中醫行業的人居多,中醫行業責任大,壓力大,地位底,收入少。那些能爭錢的是有執業師資格,實為行西醫事。所以應幫助中醫業。中醫人也要爭氣,精益求精,努力提高醫術,能治病,才能保住中醫不失傳承。

如果不重視發展中醫行業,中醫斷了根,那這次防疫,這個關就很難過。


無憂草2775


首先我贊同!


任重而道遠黃


問題是你的有中醫人才,你有嗎?應該開放全國的民間中醫備案制註冊行醫帶徒才能培養中醫。中醫藥大學的中醫師是純垃圾級。


中醫奇效良方


像日本那樣,要求所有的醫科大學把中醫納入教育核心課程設置,經過嚴格考試合格之後再頒發執業醫師證,於國於民於業者有百利而無一害。如此中西醫都可以得到發揮。


揚帆2219


大家看看中醫粉現在都成什麼樣子了,急不可耐啊,什麼樣的法子都能想出來。前些日子我看到有一箇中醫粉說在中小學校開設中醫課,讓中小學生們開始學習中醫。現在又出了一個主張讓大型企業內部都開設中醫衛生所的。我明確無誤地告訴你們這些人,這些想法純屬夢想,無稽之談。希望你們不僅要把中醫科學對待,也把自己的科學觀提高一下。弄懂什麼叫科學。


王文錦


中醫能不能發展起來,要的不是形式,要的是國家能夠提升到戰略上來。一是要宣傳推廣中醫,而不是打壓和邊緣化。二是要培養中醫人才,和吸收轉化有特色中醫特長的中醫人才,經過培訓,發證,讓他們大大方方走向前臺,光明正大地行醫治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