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且有多重要?為啥龍且一死,西楚霸王項羽就知道自己離滅亡不遠了?

鐵錘文史


英布是項羽的貼心小棉襖,打仗打頭陣,鉅鹿之戰當先鋒;髒活全是他,坑降卒殺懷王。

但是,小棉襖還是衣服,啥時候想脫就脫,沒有就光著膀子穿大衣,總不至於沒有就凍死。

但是,龍且就不一樣了,他是項羽的真手足。

首先,感情到位才能彼此信任,這是忠誠的另一個底層邏輯

為人謀事而盡忠,員工為老闆謀事是為了工資;合夥人為公司謀事是為了分紅;謀臣為主公謀天下是為了富貴。但這都是利益忠誠,沒了利益也就沒了忠誠,甚至還能反目成仇。

所以,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卻有永遠的利益。

但是,人是講感情、講對錯、將倫理的,所以除了利益忠誠,真得有感情忠誠。龍且對項羽就是感情忠誠。

兩個人都是硬漢,還是發小,小時候一起玩、長大了一起造反,而且龍且早把自己的人設定位成了項羽的小弟。

對於這樣的人,項羽必須的留在身邊,就是能封出去當王,在亂世的時候也得考慮一下。因為主公身邊必須得有使著順手的兄弟。

所以,打九江,龍且帶著十萬大軍就去了;打齊國,龍且帶著20萬大軍就去了。獨自領軍,這非常危險,要是他帶著兵造反了,咋辦?能力不重要,龍且有忠誠、項羽有信任,這是最重要的。

英布很能幹,看上去也很聽話,但項羽從不敢分給他一支軍隊,讓他出去獨擋一面。擋不擋得住沒關係,重要的是英布這小子會不會擁兵造反。

其次,龍且真得很能幹,濰水之戰不能說明他無能

龍且肯定比英布能打。項羽在滎陽幹劉邦,英布卻在九江國造反了。於是,項羽趕緊讓龍且帶著十萬大軍去收拾英布。

龍且一到就把英布打得落花流水,要兵沒兵、要地沒地,然後灰頭頭臉地跑去投靠劉邦。所以,戰力上說龍且一點兒都不比英布差。

能帶十萬人的將軍,並不是有多勇猛,一個打十個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人有組織十萬人作戰的能力。這種指揮才能太重要了,整個楚漢爭霸期間也沒幾個人有這本事。所以才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這種將軍真得很難求。

濰水之戰,之所以失敗,不是龍且太無能,而是韓信太厲害。陰謀詭計、戰場使詐,韓信是秦末第一人。而且這種手段專克以兵形勢為主的楚國軍團。

另外還有兩個因素:一個是龍且太驕傲,他從骨子裡就沒把韓信當棵蔥,但是韓信不僅是蔥而且是棵山東大蔥。另一個是急於求勝,就是想趕緊打完山東之戰後,再帶著兵返回中原戰場,楚國集團不能分兵太久。

第三,龍且全軍覆沒,楚霸王確實感受到了恐懼

原因是項羽將面臨腹背受敵的窘境,沒有形勝之資的西楚國,扛不住兩線作戰。

項羽一直在進攻。成皋滎陽不是西楚之地,他是越國千里追過去、打劉邦的。齊地也不是西楚之國,龍且也是追過去、跟韓信較量的。

為什麼?

形勢者,雷動風舉,後發而先至,離合背鄉,變化無常,以輕疾制敵者也。

兵形勢為主要作戰特色的楚軍,就是善於進攻,就是要追著敵人打,防守不是他們專長。

另外,西楚之地根本就沒法防守,除了背後的大海,處處受敵。所以,楚霸王必須把西楚集團打造成一個刺蝟,就是四面出擊、打服四面。

但是,龍且戰敗直接產生了三大影響:

一是有生力量被報銷,項羽已經無法組織四面出擊了,因為兵不夠了。

二是沒了獨自領兵且絕對信任的將領了,即便有兵,誰能帶著去跟天下諸侯較量。西楚集團就剩下項羽這個大將了,至於鍾離眜可能有能力但項羽信不過,而信得過的項氏子弟又真心沒啥本事。

三是西楚門戶大開,韓信的齊國軍團可以直接南下掃蕩整個西楚,而且後來韓信就是這麼做的,垓下戰前,西楚已經不再姓項,被灌嬰的騎兵軍團來回掃蕩。

所以,征戰八年、從無敗績的項羽真心感覺到了恐懼。於是,趕緊答應鴻溝議和,趕緊回兵西楚,晚了就會被人端了根據地。

所以,早被項羽打怕的劉邦,才敢那麼囂張,鴻溝議和筆墨未乾,就帶著兵追過來、打項羽。

至於項羽是不是知道了自己離滅亡不遠了,那倒未必。因為有至少三個變數:

一個是韓信,韓信不要說投降項羽就是再在齊國多磨蹭一年,項羽迂迴獲得極大的迴旋。而且韓信敢磨蹭,立即就會失信劉邦,所以肯定也就得天下三分了。

另一個是成皋滎陽戰場出現變數,劉邦不再學烏龜,出來野戰,然後被項羽一戰報銷,那也可以了。

再一個是英布和彭越這兩個變數,英布打不進九江國,彭越趴在梁地起不來,也可以。但是這些變數都沒有出現。原因就是項羽軍事太厲害,厲害到沒朋友,而政治上搞聯合,動手又太晚、手腕也不硬。


減水書生


因為龍且死後,漢強楚弱的局面已經形成。


背景介紹:公元前205年,劉邦抓住項羽在齊國平叛,深陷齊地,不能分神的機會,聯合其他幾路諸侯,率領56萬聯軍,東出函谷關,攻打項羽的西楚國。聯軍一路上勢如破竹,迅速佔領彭城。正在齊地平叛的項羽聞訊後,親率3萬精兵殺回彭城,並且大敗劉邦。劉邦在彭城戰敗之後,本就鬆散的聯軍迅速瓦解,西魏國、代國、趙國先後叛漢。於是劉邦便派韓信北伐,韓信在滅了西魏國、代國、趙國之後,又迫使燕國投降,並且滅了齊國。韓信滅了齊國之後,齊王田廣逃到了高密,並且連夜派人向項羽求救。於是項羽派大將龍且帶領20萬軍隊到齊國幫齊王田廣打韓信。


龍且戰敗

龍且帶領20萬軍隊到達齊國之後,有人向龍且建議說韓信的軍隊遠道而來,兵鋒正盛,我們不能硬打,我們應當深挖戰壕,堅守城池,暫不出戰,然後派一個特別有號召力的齊國大臣,到齊國的各個城市去散佈消息,告訴他們齊王田廣沒有死,楚國的救兵已到。只要這個消息一散佈出去,已經投降韓信的70多個齊城,會集體造反的。韓信是遠道而來,齊國各地的城市都反了,到時候我們再和韓信決戰,韓信必敗無疑。

但是龍且卻說用不著,因為龍且認為韓信膽小怕事,非常好對付,並且如果韓信最後被迫不戰而降的話,龍且他自己沒有功勞。於是就要和韓信開戰。

開戰前,兩軍是隔著濰水列陣的,韓信頭一天晚上,派了一萬名士兵,帶著布袋,到濰水的上游,每一個袋子裡邊裝上沙子,做成沙袋,然後在濰水的上游攔住濰水,把水堵住之後,下游的水就變得很淺了。第二天,兩軍一開戰,韓信便帶著軍隊殺過來了(此時的濰水很淺),殺到一半,韓信就裝作一副怯懦的樣子逃跑了,韓信一逃,龍且非常高興(因為他的猜測沒有錯,韓信果然是膽小怕事),就帶著軍隊殺了過去,等到龍且的軍隊一進入濰水中,韓信就下令讓上游的一萬名士兵把沙袋全撤了,堵了一夜的濰水傾瀉而下。此時龍且只帶領少量的軍隊渡過了濰水,大部分軍隊還沒有過濰水。波濤洶湧的濰水迅速就將龍且的軍隊分隔成了兩端,過去的一少部分,未過去的一大部分,中間還有部分被河水沖走了。然後韓信就率軍包圍住了龍且和他帶領的已過河的少量的部隊,以多打少,將這些楚軍包括龍且在內全部殺死。沒過河的楚軍看到主將被殺後,全部潰散,然後韓信率領漢軍過河,迅速地消滅了20萬楚軍。就這樣,韓信徹底的佔領了齊地。

龍且

為什麼龍且死後,項羽就知道自己離滅亡不遠了?

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 整體戰略包圍已經形成

龍且戰死後,韓信徹底平定齊地,而項羽也徹底的處在了劉邦集團的整體戰略包圍之中。

西邊:劉邦在彭城戰敗之後,可以說是被項羽追的是一路狂逃,直到在滎陽建立起防線,這才抵禦住了項羽的進攻。此後雖說在滎陽的戰場上,劉邦是敗多勝少,滎陽城也是幾番易手,但是最終,劉邦還是在滎陽擋住了項羽的進攻,項羽的進攻也停在了滎陽這裡,再也沒有向西更進一步了,雙方形成對峙的狀態。

北邊:項羽的北邊一直不安穩,劉邦在撤到滎陽的時候,彭越並沒有跟著一起撤退,而是回到了河上(今河南濮陽),後來彭越趁項羽在南陽攻打劉邦,後勤補給線拉長的機會,突然率軍南下,切斷了項羽的後勤補給線。迫使項羽回兵來打通補給線,這樣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劉邦的正面戰場上的壓力。

後來韓信北伐滅了西魏國、代國、趙國、燕國和齊國之後,項羽就不僅僅是要面對糧道被截的危險了。因為齊國就在現在的山東,西楚國的國都彭城就在今天的徐州,山東被韓信佔領,那麼徐州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如果此時韓信率軍南下攻佔彭城,那麼項羽的運糧通道將會徹底癱瘓,而且項羽也要直接面對韓信的軍事進攻了。

南邊: 南邊是九江王黥布,黥布曾是項羽手下的悍將,後被項羽封為九江王,統治九江、廬江二郡。公元前204年,黥布叛楚歸漢,雖然項羽後來派遣龍且率軍十萬將其擊潰,但是黥布的勢力還是存在的,後來黥布派人到九江招攬了自己的一些舊部,再加上劉邦撥了一些軍隊給他,黥布的勢力又恢復了一些。

東邊:東邊是黃海;

由此可以看出,龍且一死,項羽就處在整個劉邦集團的包圍之中了。

劉邦集團對項羽的包圍

二: 軍事實力的削弱

龍且是項羽手下的第一猛將,與季布、鍾離眜、英布、虞子期同為楚軍五大將。龍且自幼與項羽一起長大,情若兄弟,後隨項梁起義,曾在東阿大破秦軍,拯救反秦義軍田榮。英布背叛楚國後,項羽派龍且帶十萬楚軍去攻打英布,大敗英布,迫使英布逃離九江。後來韓信滅了齊國,齊王田廣向項羽求救,項羽派龍且前去營救,韓信詐敗,利用濰水,將龍且打敗,龍且也戰死了。龍且一死,可謂是斬斷了項羽的一臂,對項羽的損失不可謂不大啊。

而且龍且戰敗,損失的可不只是楚國的一員大將,還有他帶去的20萬楚軍。龍且戰敗後,20萬楚軍全軍覆沒。這樣一來,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楚國的軍事實力驟然下降。此時,劉邦有20萬軍隊,韓信滅齊後,手下的軍隊達到30萬,僅這二人,漢軍的兵力就超過了50萬,這還不算彭越和英布手下的軍隊。而此時項羽只剩下10萬楚軍。以10萬對50萬,即使是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勇的項羽恐怕心裡也在打鼓啊。

龍且戰死

三:軍心不穩

項羽與劉邦在滎陽對峙期間,雖然楚軍勝多敗少,但是劉邦就像打不死的小強一樣,屢敗屢戰。而且項羽後邊還有彭越在不斷的騷擾著項羽的後勤補給線。前有劉邦對峙,後有彭越威脅,劉邦和彭越就像是貓戲老鼠一樣,來回調動著項羽,使本來就疲憊的楚軍更加的被動。現在韓信又佔了齊地,滅了龍且,隨時可以揮軍南下,直接攻佔彭城。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楚軍就不止是糧道被切斷,而是整個後路都沒有了。在這種情況下,楚軍的軍心怎麼會穩定呢?

彭越和韓信直接威脅著項羽的糧道和國都

四:漢強楚弱的局面已經形成了(最重要的原因)

韓信佔了齊地,那麼就意味著漢強楚弱的局面已經形成了。僅從軍事實力的對比來看,當時的情況是劉邦有20萬軍隊,韓信有30萬軍隊,項羽有10萬軍隊。所以韓信佔領齊地對項羽的威脅是非常大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項羽採取了空前絕後的一種行動:派說客。項羽一生都很迷信武力,派說客來解決問題是項羽此前從來沒有用到過的手段,但是這次項羽卻這麼做了。由此可以間接的看出項羽害怕了,因為漢強楚弱的局面已經形成了。

項羽

綜上所述:無論是整體戰略的包圍,還是軍事實力的下降,或者是軍心不穩的緣故。龍且死後,真正讓項羽感到自己離滅亡不遠的原因是漢強楚弱的局面已經形成了。


微觀歷史


項羽在得知龍且死後,可沒有覺得自己要滅亡了,還沒到那個層面,不過項羽的確已經是十分擔憂、害怕了。害怕到什麼程度呢?項羽還特別命人去遊說韓信,不過韓信沒有聽從。


這在《史記.項羽本紀》裡有記載,項王聞淮陰侯已舉河北,破齊、趙,且欲擊楚,乃使龍且往擊之。淮陰侯與戰,騎將灌嬰擊之,大破楚軍,殺龍且。韓信因自立為齊王。項王聞龍且軍破,則恐。使盱臺人武濊涉往說淮陰侯。淮陰侯弗聽。

這其中項王就是項羽,而淮陰侯則是韓信,項羽聽到龍且兵敗,是恐慌的狀態。不過即便是恐慌狀態,也可以得知龍且在項羽陣營的重要性,畢竟能讓霸王項羽害怕的事情,這天底下還沒幾件!

我們先來了解下龍且,龍且是項羽手下大將,他與曹咎、周殷都是楚國大司馬,各分掌楚軍部分的軍權。


劉邦謀士王平曾說過:“忠於項羽的人只有范增、龍且、周殷等幾個人而已,其他人都是可以被拉攏的。”這也可以看出龍且忠於項羽是出了名的,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加上龍且勇猛,所以項羽也是十分看重龍且。

在公元前205年,也是彭城大戰(此戰項羽以少勝多打敗劉邦,也是劉邦起兵以來最大慘敗)後,項羽更是將手頭的樓煩騎兵悉數交給龍且統帥。這個樓煩騎兵可以說是當時的特種部隊了,項羽彭城之戰以三萬精兵千里突襲,最終速戰速決大敗劉邦五十六萬諸侯聯軍,這三萬精兵有不少大概率就是樓煩騎兵了。在《史記·灌嬰列傳》也記載,楚騎來眾!可以知道項羽當時來的是為騎兵。能夠讓項羽託付給自己手下最剽悍的部隊,這足以見項羽對龍且的看重程度!

公元前204年,龍且統兵十萬攻打叛楚的九江國英布,最終打的英布大敗,英布逃亡到劉邦那。龍且獨自打的英布大敗,這也可以得知龍且的能力是多麼強悍。

公元203年,項羽得知韓信已攻下齊、趙,馬上要對楚用兵,於是令龍且率軍二十萬應戰韓信。


這場戰役是二把手之間較量,龍且是項羽最看重的大將,而韓信則是劉邦最得力的助手,兩軍對陣於濰水,不過此戰龍且被韓信打的大敗,就連自己也是被韓信部將灌嬰的手下丁義給斬首。

龍且會敗,還是敗在自己過於輕敵與急躁了。當時韓信派人做好沙袋,將其堵住濰河的上流。隨後率部分兵馬涉水攻打龍且,之後韓信假裝敗退,騙龍且過將來追。龍且以為韓信怕了,果然追過來,於是韓信立即命人決開堵塞濰河的沙袋,河水衝了過來,而龍且的軍隊還沒有完全渡過去,楚軍大亂。於是韓信乘機出擊,打的龍且完敗,龍且身死!



龍且是項羽最器重的將領之一,他死了,項羽又少了一名獨當一面的大將,也見識了韓信是多麼強,項羽如何不後怕!

而龍且大敗,更讓項羽的二十萬大軍全部損耗殆盡,其中樓煩精兵也估計是所剩無幾,如此巨大的損失,項羽如何能不懼怕!

當初項羽不親自去對抗韓信,而是自要龍且去,就是因為他自己要對抗劉邦,還有反叛的彭越。龍且兵敗,不僅沒有達到阻止韓信的目的,而且還讓韓信聲勢大增,而之前被龍且打敗英布也是乘機恢復了過來。龍且身死,導致項羽最終處於腹背受敵的困境,這讓項羽如何能不畏懼!

龍且身死導致了項羽慢慢處於下風,最終確實是逐漸走向了滅亡。不過我想項羽自身在當時肯定是不會承認自己要滅亡了的!


夏目歷史君


龍且是項羽手下第一猛將,對項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更難得的是他還是項羽身邊少有的忠臣。今天筆者圍繞龍且戰死的濰水之戰來為讀者解釋一下為什麼龍且戰死會讓項羽如此沮喪。

先介紹一下龍且,龍且在楚國的地位很高,被譽為項羽手下第一猛將,與季布、鍾離昧、英布、虞子期合稱為楚軍五大將,和曹咎、周殷一樣是楚軍的大司馬,共同節制楚國的軍隊。而且龍且自幼和項羽一起長大,從項梁起義就一直跟在項羽身邊,可以說是項羽最信任的人。龍且的能力也是不容小覷,英布背楚投漢的時候,就是龍且帶兵擊潰了同為楚軍五大將的英布。<strong>

提到濰水之戰,我們通常會稱它為楚漢之爭的轉折點。在濰水之戰以前的局面是楚強漢弱,直到濰水之戰,劉邦的老婆呂雉和父親劉太公還在項羽手裡押著呢!到了濰水之戰後,楚漢之間的實力對比就發生了變化,劉邦的優勢就逐漸開始顯現。

首先,我們要知道龍且去濰水去做什麼?當時韓信攻打的是齊國,項羽和齊國是盟友,接到齊國的求救之後,項羽就派龍且帶二十萬大軍去救援齊國。當時劉邦和項羽正在滎陽打的熱火朝天,這時分兵去救援齊國足以看出齊國在項羽心中的分量。站在項羽的角度,齊國是他的最後一個盟友了,如果齊國戰敗,齊國的大片土地和人口、資源可就全都落入了劉邦手中。龍且戰敗被殺後,這些都成為了現實。<strong>

其實在濰水之戰的過程中,龍且是有可能取勝的。龍且剛到濰水,手下的謀士就建議龍且說,我們應該以逸待勞堅守陣地,然後讓齊王派人帶著信物去策反漢軍中的齊人。因為漢軍遠道而來,再遇到後方齊人的不斷襲擾,糧草供應必然出現問題,這樣就可以大破漢軍。但是龍且非常驕傲,希望用正當實力打贏韓信來證明自己,最後卻被韓信用計打敗了。

我們再來從戰略層面看一看這次的濰水之戰,在項羽大舉進攻滎陽的時候,韓信提出了歷史上非常典型的迂迴戰略。韓信建議劉邦憑藉有利的地形在滎陽和項羽周旋,自己帶兵東進,消滅趙、代、燕、齊等割據勢力。再從齊國南下,進攻項羽的後方,從而完成戰略迂迴。濰水之戰後,韓信的目的基本達到了。這種戰略上的失敗才是項羽真正感到害怕的地方,項羽甚至一度希望向劉邦求和。

綜上所述,正是因為此戰影響甚大,雖然不在正面戰場,但還是被看做楚漢爭霸實力對比的轉折點。同時作為項羽手下第一大將的龍且也在這一戰中隕落,這使項羽大受打擊。從此項羽的後花園不再安全,項羽的糧食供應基地淮河南北直接暴露在韓信的兵鋒之下,就連都城彭城也無險可守,直接暴露在漢軍的攻擊之下。<strong>


鄧海春


龍且作為項羽的五大將之一,非常勇猛,他和項羽從小一起長大,感情非常好,項羽對他也非常的信任,龍且對項羽也是最為忠心的!項羽是楚國皇族,龍且是楚大夫之後,地位也很顯赫。他為西楚立下赫赫戰功,一直跟隨項羽,直到戰死,從一而終,可敬!

我們知道龍且是在同韓信淮水之戰,韓信用誘敵之計殺死了龍且,按說韓信才區區幾萬人,是不可能打敗二十萬軍隊的龍且。這裡我們不得不說驕傲會使人失敗的道理。龍且心裡一直看不起韓信,總用老眼光看人,韓信是吃過漂母的餅,也受過胯下之辱,從軍後跟隨項羽也沒有立下什麼戰功!但不代表韓信沒有才華,只是跟隨項羽時沒有機會展現自己。龍且的輕敵導致了他濰水之戰的大敗,而且送了生命,當項羽聽到消息後,幾乎暈倒。一向馳騁天下的霸王何至如此!

龍且、項莊、鍾離昧、季布、英布五人合稱‘’西楚五大虎將‘’!龍且被稱為之首,他一直跟隨項羽南城北戰,有很多的戰功,由於同項羽的私交特好,項羽對他也是絕對的信任,所以我認為龍且和范增是對項羽沒有任何私心的人,他的死對項羽來說失去了左膀右臂!

項莊是項羽的堂兄弟,也號稱西楚第一劍客,他和項羽都是由叔父項梁撫養大的,鴻門宴上范增就是安排他刺殺劉邦,但由於項伯的通風報信,張良安排樊噲攪了局!

鍾離昧是在韓信投軍後加入楚軍的,而且他和韓信私交甚好,鍾離昧武功高強,也為楚軍立了很多戰功,後來由於韓信投靠劉邦,項羽開始不信任他,打擊他,鍾離昧沒有辦法,只好離開項羽,但他並沒有投靠劉邦,而是隱居了,直到劉邦統一天下後知道鍾離昧在韓信處,劉邦逼韓信交人,韓信不交。劉邦非常不滿,鍾離昧為了不連累韓信,自殺身亡!也是一豪傑!

季布英勇神武,項羽曾親自拜訪,而且同他切磋功夫,項羽打敗英布,兩人惺惺相惜,季布跟隨了項羽。在鍾離昧離開後也離開了項羽,劉邦統一後,在很多人的勸說下,並沒有殺死季布,而且還給了他官做,他一直活到漢文帝時期,也算是落個善終!

英布原來是秦國的囚犯,後來投靠了項羽,英布為項羽做了很多貢獻,但他認為跟隨項羽沒有前途,就投靠劉邦去了,後來為劉邦立了不少戰功,開始膨脹,後來英布造反,被劉邦誅殺!

還有一個人我們不得不說,陳平,他背叛項羽後,為劉邦獻了離間計,離間了項羽和亞父范增的關係。這為劉邦奪取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

我們看完項羽身邊的這些人就知道,龍且是項羽的忠實戰士,他的死無疑加速了西楚的失敗,但項羽的剛愎自用,生性多疑也是西楚滅亡的根源!





一本夏


龍且是項羽手下大將,他與曹咎、周殷都是楚國大司馬,各分掌楚軍部分的軍權。

劉邦謀士王平曾說過:“忠於項羽的人只有范增、龍且、周殷等幾個人而已,其他人都是可以被拉攏的。”這也可以看出龍且忠於項羽是出了名的,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加上龍且勇猛,所以項羽也是十分看重龍且。

在公元前205年,也是彭城大戰(此戰項羽以少勝多打敗劉邦,也是劉邦起兵以來最大慘敗)後,項羽更是將手頭的樓煩騎兵悉數交給龍且統帥。這個樓煩騎兵可以說是當時的特種部隊了,項羽彭城之戰以三萬精兵千里突襲,最終速戰速決大敗劉邦五十六萬諸侯聯軍,這三萬精兵有不少大概率就是樓煩騎兵了。在《史記·灌嬰列傳》也記載,楚騎來眾!可以知道項羽當時來的是為騎兵。能夠讓項羽託付給自己手下最剽悍的部隊,這足以見項羽對龍且的看重程度!

公元前204年,龍且統兵十萬攻打叛楚的九江國英布,最終打的英布大敗,英布逃亡到劉邦那。龍且獨自打的英布大敗,這也可以得知龍且的能力是多麼強悍。

公元203年,項羽得知韓信已攻下齊、趙,馬上要對楚用兵,於是令龍且率軍二十萬應戰韓信。

這場戰役是二把手之間較量,龍且是項羽最看重的大將,而韓信則是劉邦最得力的助手,兩軍對陣於濰水,不過此戰龍且被韓信打的大敗,就連自己也是被韓信部將灌嬰的手下丁義給斬首。

龍且會敗,還是敗在自己過於輕敵與急躁了。當時韓信派人做好沙袋,將其堵住濰河的上流。隨後率部分兵馬涉水攻打龍且,之後韓信假裝敗退,騙龍且過將來追。龍且以為韓信怕了,果然追過來,於是韓信立即命人決開堵塞濰河的沙袋,河水衝了過來,而龍且的軍隊還沒有完全渡過去,楚軍大亂。於是韓信乘機出擊,打的龍且完敗,龍且身死!

龍且是項羽最器重的將領之一,他死了,項羽又少了一名獨當一面的大將,也見識了韓信是多麼強,項羽如何不後怕!

而龍且大敗,更讓項羽的二十萬大軍全部損耗殆盡,其中樓煩精兵也估計是所剩無幾,如此巨大的損失,項羽如何能不懼怕!

當初項羽不親自去對抗韓信,而是自要龍且去,就是因為他自己要對抗劉邦,還有反叛的彭越。龍且兵敗,不僅沒有達到阻止韓信的目的,而且還讓韓信聲勢大增,而之前被龍且打敗英布也是乘機恢復了過來。龍且身死,導致項羽最終處於腹背受敵的困境,這讓項羽如何能不畏懼!

龍且身死導致了項羽慢慢處於下風,最終確實是逐漸走向了滅亡。


野史共享


龍且是項羽手下的一員悍將,是當時著名的萬人敵,與英布、季布、鍾離昧、虞子期四人合稱西楚五虎將。龍且率二十萬楚軍北上援齊擊韓信,結果被韓信水淹大軍,趁他們半渡而擊,楚軍折損大半,龍且被漢軍當場格殺。龍且一死,項羽十分震恐,深知敗亡不遠矣,其原因有三:其一、龍且戰死後,韓信取得齊地,三分天下漢已有二,西楚整體實力弱於漢了;其二、龍且一員虎將戰死,項羽折損了一條臂膀;其三、二十萬精兵作了鳥售散,西楚兵力空虛了。

項羽手下有五員虎將,皆有萬夫不擋之勇,其中龍且、季布、鍾離昧是項氏家將,忠誠不用懷疑;英布是驪山刑徒軍,勇力過人卻最終背叛了項羽;虞子期是項羽小舅子,忠誠亦不用懷疑。五虎將之首是龍且,此人智勇雙全,兵法卓著,可以獨擋一面,也算是當世名將,曾經擊敗了英布叛賊。項羽攻擊劉邦的時候,唯有龍且領兵在外單獨作戰,韓信攻掠齊地,也是龍且領兵救援齊國。能力超群又忠誠無比,因此龍且是西楚國的一大支柱,損失了他意味著西楚軍事力量損失一小半。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何況大將與精兵都折損了,這豈能不讓項羽膽戰心驚。

龍且戰死齊地,韓信收復齊魯大地全境,且有分兵北擊燕地,南掠楚地之勢。當時秦國、韓國、魏國、趙國、齊國五國的領土已屬於漢國了,西楚已經勢單力薄了。韓信攻掠諸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其聲勢有超過項羽之實,龍且的大軍被韓信的一支弱旅擊敗,這意味著韓信完全有實力與項羽一戰,且戰勝的可能性極大。項羽後來派人誘降齊王韓信,說三分天下,劉邦、項羽、韓信各得其一,但是韓信拒絕了項羽的這一要求,他忠於漢王劉邦,誓滅項羽。

西楚國兵力強盛之時有四十萬之眾,在四年的楚漢戰爭中此消彼長,楚國兵力空虛,盟友皆叛,楚國實力已經弱於漢國了。龍且親統二十萬楚軍北上援齊,就是想一舉擊潰韓信,然後收復齊趙之地,結果韓信利用濰河之水擊敗龍且,不僅如此還擒殺龍且,招降楚軍。龍且的失敗代表了楚國一半的軍力損失,楚國敗亡之勢已經不可逆轉。垓下之戰時,項羽的楚軍僅十萬之眾,而劉邦的聯軍卻有四十萬之眾,楚軍作為一支疲師殘兵,再無法譜寫鉅鹿之戰的輝煌!


大秦鐵鷹劍士


龍且是項羽手下最猛的一員悍將,在項王帳下有五員大將,鍾離昧,虞子期,季布,英布,在推翻暴秦後,龍且被封為王,令鍾離昧心生怨意,龍且對於項羽就是鐵桿粉絲,穿一條褲子也不肥。時值韓信領十幾萬大軍攻打齊國,齊王田橫向項羽求援,項羽令龍且領十幾萬大軍前來救授,韓信令將校封掩了一條大河,在河對岸嚴陣以待,當龍且,周殷領大軍到來時,周殷勸龍且探明虛假在渡河,但龍且自以為是不可一世,領三萬大軍強渡而擊,但見韓信帥令一揮,滔天的巨浪奔襲而至,只有少數人馬過河,大部皆死於洪災,龍且也驚慌失措,被漢大將曹參斬於馬下,當項王知龍且死訊後,不免大驚失色,乃令人前往齊國歸勸韓信助力於項王,被韓信俱決了。武涉言齊王助漢漢興,助楚漢亡,莫不如自立為王,可免除刀光劍影之災。


94310417小云


因為,伴隨著龍且的死,項羽的西楚僅存的最後一支有生力量,也被漢軍消滅了。使得楚漢之間的局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勝利的天枰徹底倒向了漢軍。

公元前204年(漢四年),劉邦派酈食其出使齊國,說服其歸順漢軍。誰知,酈食其前腳剛踏入齊地,韓信的大軍後腳就對齊地發起進攻。漢軍很快就攻陷齊國都城臨淄,齊王田廣逃往高密,齊相田橫逃奔博陽。

無力抵擋漢軍的齊國,只好轉而嚮往日的死敵項羽求助。於是,楚漢之間一場決定性的戰役——濰水之戰爆發。

此戰,項羽派麾下大將龍且,率楚軍二十萬援救齊國,在高密與齊軍會師。當時,齊、楚兩軍隔濰水擺開陣勢對峙,韓信命人連夜趕製一萬多個袋子,裝滿沙土,投堵濰水上游。然後,通過佯敗引龍且追擊。等龍且率部強渡濰水追擊漢軍時,韓信當即命人挖開堵塞於濰水上游的沙袋。最後,大水頃刻間便奔瀉而下,將龍且的部隊給吞噬了。此戰,韓信全殲龍且的二十萬楚軍,並一舉平定齊地。

而這一支楚軍實際上已是項羽最後一支有生力量了,此戰的失敗,損失一個龍且事小,可最後的有生力量都打沒,這才是最致命的。

並且伴隨著齊地的平定,漢軍也完成了對西楚的戰略迂迴。至此,項羽其實已經徹底失去了與劉邦爭奪天下的實力了。此後,劉邦的漢軍開始進入全面戰略大反攻時刻,並開始準備發動對楚的最後決戰——垓下之戰。

所以,其實這就和那句“傳庭死,則明亡矣!”差不多。龍且的戰死,對於項羽而言,不光是失去一位得力干將,也不光一場戰役的失敗那麼簡單,而是整個大戰略和局勢的徹底失敗。



這些歷史要讀


(濰水之戰)

  • 首先,我們先了解下事件發生的歷史背景。

彭城之戰後,劉邦統領的五十六萬諸侯聯軍被項羽打的丟盔棄甲。劉邦在穩腳步之後,當時魏國、代國、趙國等先後背叛劉邦大漢朝,劉邦派遣韓信進行討伐、韓信不愧是“兵聖”,傑出的軍事家,以裝備低劣的數萬軍隊,先後平定收復魏國、趙國、燕國。在韓信征戰燕國之後,劉邦下令韓信南下進攻齊國。


韓信在南下行軍途中,就已經聽說劉邦已經派遣謀士酈食其去招降齊王,齊王也同意歸順漢王了,共同抗楚,齊國也放鬆了戰備,可此刻韓信並沒有接到劉邦停止伐齊的命令。於是韓信在謀士蒯通的建議下,下令果斷進攻齊國,一路勢如破竹,很快攻陷齊國的首都臨淄,齊王蒼茫出逃,並且派人向項羽求救。

楚國的首都彭城,韓信佔領齊國之後,猶如在項羽的心臟鑲進一顆釘子,項羽深知戰略上的重要性,並且派出自己得力虎將龍且統領二十萬人馬,星夜馳援齊王。

公元前203年十一月,雙方軍隊在濰水對陣,龍且自視有恃無恐,藐視韓信,從前只不過是楚軍執戟郎,自然從骨子裡瞧不起韓信。龍且準備一戰滅掉韓信,準備大勝而歸,雙方在濰水擺開列陣。

此刻的韓信早已經在濰水上游,命令士兵築起數萬沙袋,慢慢築壩蓄水,準備水淹龍且,造成濰水下游下游水位降低,隨後與龍且進行決戰,在與龍且的決戰中,韓信下令士兵假裝敗退假象,龍且乘勝追擊,在龍且的軍隊過河之際,韓信下令決堤上游沙袋,造成濰水河流奔流而下,淹死正在渡河的楚軍無數,韓信趁機反攻楚軍,殺死龍且,楚軍大敗而歸。



龍且兵敗濰水對項羽影響如下:

  • 一、軍事上

龍且是項羽手下的得力虎將,龍且戰死,等於斷掉項羽一個手臂,可是龍且統領的二十萬楚軍更是佔據項羽的半壁江山的家底,濰水之戰,龍且損兵折將楚軍二十萬,自此,項羽實力被極大削弱。


  • 二、戰略上

濰水之戰,楚軍戰敗,齊地盡歸大漢所有,劉邦集團從戰略上形成對楚國包圍。漢軍從戰略防守轉為戰略進攻態勢。

總之,小姐姐認為,濰水之戰,項羽在軍事上,戰略上都失去先機,自古就有驕兵必敗,加之項羽有勇無謀,所以龍且死後,西楚霸王項羽就知道自己離滅亡不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