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外,有些事還的確是個事


疫情之外,有些事還的確是個事

2020,

何苦?

何歡?

何難?

又何解?


疫情之外,有些事還的確是個事

【渡劫】

一場不期而至的疫情,哀怨成了主色調,憂慮成了主題色。

這個劫,我們何時渡過?

這個扣,我們怎麼解開?

靠自身強大的免疫系統?

還是靠千軍萬馬來相見的白衣天使軍團?

一切似乎不可知,

一切似乎也可知。

不知的,是我們還要戰鬥多久,付出多少代價?

所知的,是我們必將取得勝利,山河仍將巍峨。

無論懷疑什麼,埋怨什麼,現在的劫難得認真面對。

這場劫,我們不分彼此,都是輸不起也不能輸的芸芸眾生。

所以,咬出血淚也得守望相助渡劫!


【警戒】

幾乎去年入冬以來,級別不高的地震,總是不時出現在一些地區。有些是常年所處的地震帶,有些則是比較罕見的板塊。關於地震,科學理解,既是正常的地殼運動,幾乎每日每刻都會發生,但也是值得注意和防範的自然災害。

也是去年年底,鼠疫這個多年不曾出現的傳染疾病突然冒出來,儘管處置及時,沒有帶來什麼大的影響,但也值得警惕。

而就在最近,我們的鄰國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出現了蝗災,這種昆蟲導致的災害曾在歷史上禍害已久,甚至造成農民顆粒無收的慘境,也值得警惕。

早春北方多雪,似乎也不經常。氣候天象的變化,對全年的水利、航運、民生都有影響,同樣需要警惕。

站在科學的立場,對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應該觀察研判,有準備有預案,就能應對任何風險和挑戰。


【綢繆】

自然界發生的偶然事件,甚至發生在鄰國的某些災害,我們要不要防範和研究?

答案不言自明。

未雨綢繆,原本就是我們這個民族的傳統智慧。

此時此刻,有許多衛生領域、醫療領域的專家、學者奮戰在一線,以期找到新冠肺炎的來龍去脈,解決這個全新病毒帶給全球人類帶來的新難題和巨大風險。

我們始終希冀,曾經經受洪澇、地震、颱風等諸多災難的祖國,別再受更多的傷害。也正是如此,我們需要從災難中總結經驗,汲取教訓,做好準備應對所有的挑戰和風險。

所以說,做到未雨綢繆,給決策者提供正確的參考信息,給普通民眾帶來幸福生活的樂土,應當是各行各業專家學者的天職。

現在,圍繞目前出現的一些小概率、小範圍、小規模的災害徵兆或是現象,我們是不是把這些事情的準備工作也做好。

——我們的地質、地震、天文專家學者,是不是也做一些學術探討,圍繞目前一些徵候以務虛的研討帶來實實在在的應急成果。

——我們氣象、水文、自然界的學者,和水利等主管部門,是不是也要進行一些智庫的研討,對出現的一些氣象變化、氣候異常進行研判。

——我們動物學、植物學、昆蟲學的學者,是不是也要從某些不尋常的現象中尋找規律,踏勘異常,有足夠的認知。

當異於尋常的任何概率事件出現,都需要專業領域的人士提前關注,預判研究,這是我們最好的應對。

我們之所以受到災害的不斷侵襲,不僅是我們對宇宙萬物的認知遠遠不足,更有我們的麻痺大意和僥倖心理帶來的教訓。

災害或者災難面前,人類也是弱者。

我們能做的,就是做好某些準備。

難道不可以嗎?

天佑中華,但願我們經此一劫,今年不要再有什麼紛擾與災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