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30女職員,沒前途,每天混日子,但是福利好,舒服,要不要換工作?

周南筠


正規外企當然有職業規劃了,沒有的,猜都猜得出是啥崗,這種崗到那裡也不需要職業規劃。這種崗一定歲數肯定裁啊因為老人工資高。工作就這樣,你今天的舒服要用你明天的不舒服償還的~


大樂金剛


以我在外企的個人經歷來看,這份工作必須要換,但不是盲目的離職,要有策略的換。


策略之一:一般公司招聘員工的最高年齡限制在35歲,女性求職者更特殊。所以,建議你儘量趕在35歲這個年齡節點前換好工作。

策略之二:騎驢找馬式找工作,不輕易裸辭。

策略之三:做好職業發展規劃,在成長與安逸,忙碌與休閒中儘早做取捨。


還有一些策略,我將結合案例具體說明。

我在外企安逸的工作經歷,福利好,工作輕鬆,領導重視,可這一切變得比小孩的臉都快。


我曾在一家一線城市的美資企業工作了兩年時間,在這幾年中,除了起始半年在業務上有突飛猛進的發展之外,其它時間都是在重複用著積累的經驗。用一些自媒體作者的話說就是:有著幾年工作經歷,卻只有一年工作經驗。


另外,公司的假期有15天,因為領導人好,10天病假也可以變相的當做是年假請。工作很輕鬆,一週的工作量,差不多兩三天就能完成。我們團隊的女性多,剩餘的工作時間就是聊八卦,購物。我曾天真的以為,我的職場生活真的是太幸運了,好的環境,好的領導,好的福利,我都擁有。


可是,一個人事變動,把所有的一切都收回去了。團隊的好領導被調往公司總部工作,新來的領導工作方式和為人處事的態度與之前的根本沒法比,連自己的年假都不能隨便請。現在的我,非常感謝這段工作經歷,讓我切身的感受到時間的價值,在有限的工作年限中,放鬆自己選擇安逸容易,可安逸的風險係數太高,未來的我可能“消受不起”。


其實,外資企業並不如有編制的事業單位一樣是鐵飯碗。今年初著名的外企甲骨文也加入了裁員大軍。在職場拼的是硬實力,混在安逸的工作環境裡的穩定只是一時的,並不可能一世。相信提問的你,對這點也是有思考的。說得直白些,要麼我們不在乎行業,公司,技術等未來的變動,只圖現狀,不問未來;要麼趁著能力還可再塑造,為未來的職業化發展提早鋪路。

有離職想法前,先了解下求職市場現狀和女性在求職中將要面對的問題。


按理說,一些公司招聘人時,見到30歲出頭的女性,會放鬆“警惕”。不過,這是過去的狀態。現在,國家鼓勵生二胎,HR在電話面試時一定會旁敲側引的尋問你,是否要二胎,孩子由誰照顧。其實無外乎就是想聘用你的成本是否比別人要高。所以,女性離職再換工作的成本絕對大於同等年齡的男性。


另外,一般公司HR收到簡歷,會自動篩除年齡大於35歲的求職者的簡歷,有一些外資合資企業也是不例外的。所以,如果離職,最好儘量避開這個年齡段。更不輕易的選擇裸辭,在沒有生活來源,沒有如醫療保障的情況下找工作,如果再接連碰壁,會大大的挫傷求職自信心的。

既然決定要為未來的自己早打算,又瞭解了求職市場的現狀,要如何做出改變,跳出現在的舒適圈呢?


首先,做好現在的工作,並認真梳理在工作中應用的職業技能。尋找創新和迭代的機會,並深度運用到工作中。


其次,業餘時間多瞭解同行業,同一職位或類似職位的職業需求。和自己擁有的職業技能橫向,縱向比較,橫向比較是指技術的廣度,縱向比較的是技術的深度。比如有哪些技術在同行業不同公司應用,你卻不瞭解。哪些技術你在工作中會用到,卻不瞭解原理。


然後,一個快速提升的方法是可以報一些職業發展的學習班,這種培訓班很多網絡平臺都有,利用業餘時間多多充電學習。


最後,多打聽前同事的去向,身邊朋友離職後的選擇。讓他們幫助留意有好的機會推薦給你。


總之,一方面做好本職工作,不給現在領導落下話柄,不讓現在的同事們對你將要找工作有所查覺;一方面用行動積累技術能力,為離職時刻準備著。

結語:

外企的安逸與個人職業技能上的停滯與不成長,讓你對未來很迷茫。迷茫歸迷茫,別讓迷茫的現在鑄就未來。應該用思考力對現狀有思考,勇敢的活在未來,用行動力,學習力鑄就未來發展的路。


如果喜歡回答,不妨關注和點贊來一波,謝謝!

我是@潔然不同007,高級研發工程師,專注於技術人職場領域的內容創作。

潔然不同007


曾經我也是外企30的女職員,工作輕鬆,福利還不錯,但是沒有上升的空間。跟領導談了幾次都說這公司的晉升規則,幾年內都不可能給我升職。

面對沒有升職空間,只能做一顆螺絲釘,我跟你一樣陷入了迷茫。陷入了焦慮中,因為30歲,對於一個女生,是一個關卡。很多HR都偏向於選擇30歲以內的。

於是我的選擇是,提升自己,選擇時機跳槽。在跳槽時,我還經歷了掙扎和痛苦。

一、自我提升&完成生娃任務

不知道題主是否完成了生娃任務。在明確知道自己沒有前途的情況下,我選擇了生娃和自我提升。

因為福利待遇好,對於女生生娃尤其有利,生完之後還有媽媽室可以休息。於是在這段時間,我就完成了生娃的任務。

同時自己也沒有閒著,選擇了網絡學習。在孕期以及生娃之後,我參加了很多的課程,並且慢慢地摸索適合自己的。

當時選了很多課程之後,我專注到了練習口才上,並且開始做兼職教練。

二、選擇時機跳槽

在我選擇做兼職的過程中,我的能力慢慢得到提升,也慢慢得到了學員的認可。

同時在口才訓練營發展的過程中,也開始需要更多的教練。

在這時,創始人提出邀請,讓我做全職教練。這時,我開始思考著,是否要放棄當下舒適的工作環境,去挑戰更有難度的工作。

三、艱難抉擇

抉擇是最難的事兒,因為這涉及到你今後的職業發展。當時經過了很長時間的猶豫,最後下定決心,是因為問了自己以下這個問題。

我問自己:如果我離開這個公司,我會損失什麼,這些損失我能夠承擔嗎?

我回答自己,損失的福利是,有那麼多的假期以及有公積金社保等等。

這些對我而言,其實是可以承擔的。沒有這些福利,但我有更大的競爭力,並且能夠賺更多的錢,這也變相地掙回了這些福利。

同時,我有更加美好的發展前景。這是我所看重的。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我不希望在一個安穩的環境中度過這一生,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當有一天公司不要你了,你就會落魄到無力去尋找一個更好的工作,那時後悔已晚。

就想那個一輩子都在高速公路上收費的女職工,當被單位辭退時,哭著說:我只會收費啊,我不會其他的,該怎麼辦呀?

所以,題主如果你已經想好了,那就馬上行動,去思考你能做什麼,並且開始行動起來。




陶子演說教練


這條件,標準的外企女白領。即便工作沒有前途,我也建議不要隨便換工作,原因有三。



一是你目前屬於大齡未婚女員工,如果貿然跳槽,很可能找不到工作。因為你現在已經30歲了,還未婚,你想換工作的話,就要做好被拒絕的心理準備。現在的招聘市場上,太多的企業都很抗拒大齡未婚女員工的,只要你到了結婚的年齡還沒結婚,你跳槽找工作很多情況下企業都不想要你的,因為它們會考慮到你以後結婚、生育都要請假耽擱工作,所以我勸你最好不要現在換工作。要換工作也要等幾年,等到你結了婚,生了小孩之後,換工作反而容易的多。



二來即便你成功的找到了工作,也很可能還不如你現在的公司。除非你跳到更好的企業裡面,否則的話大多情況下必然越跳越差。我身邊很多的同事大多都是這種情況,換的工作一次比一次差,是因為他們每個公司的內部情況一點都不瞭解,隨意跳槽,結果無論是待遇還是職業發展都很糟糕。你現在雖然感覺沒前途,但起碼待遇不錯啊,工作很悠閒舒服啊,起碼佔兩個優勢的,外面很多的企業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好的,待遇差還很累的,經常加班還沒有加班費的,你如果進了這樣的公司,肯定不習慣的,也待不長的。還有就是現在就業壓力很大的情況下,大多企業提供的崗位都不是特別好,好崗位沒人願意走,所以你目前最好不要換工作。



三者你應該利用現在的條件(外企資源)把你的業務能力和管理能力提升上去,為日後的跳槽做準備。你自己感覺目前的工作沒有前途,那麼我問你,你本人目前是領導崗位嗎?如果你不是領導,那麼你依然有前途和潛力,你要做的就是跟領導學,學領導如何管理、管人管事,學領導的工作技能和思維方法。總之你就是要時刻想著領導會怎麼開展工作,領導要做哪些事,如果你是領導該如何開展工作。如果你已經是領導了,那麼不妨嘗試“騎驢找馬”,怎麼著也不能裸辭。



所以你作為一名大齡未婚外企女白領,雖然感覺工作沒前途,但與工作相比,你的個人婚姻問題才是重中之重。甚至可以說,如果你的個人婚姻問題不解決,它時刻都是你職場上的絆腳石,因為有太多的企業很在意大齡未婚求職者這個身份的。所以,我個人的建議就是,如有可能還是先解決個人婚姻問題,然後再解決工作問題,這樣也許麻煩會少一些。

以上僅僅是我的一點個人看法,具體怎麼做還是看你自己的決定。


Sir聊HR


舒服一秒是一秒,抓緊時間享受當下,至於有沒有前途,見鬼去吧!

誰能預料,將來會發生什麼?恐怕只有先知知道,但問題在於,這個世界沒有先知,只是湊巧瞎貓碰到了死耗子而已,還真以為自己有了預測未來的能力,患上了一種“全能自戀”,見個人就想“傳道”,好為人師,很令人討厭!

所以,別被那些嚇唬人的話真的給嚇住了,什麼“現在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什麼“說不定哪天會失業”之類——這些都分明是赤果果的嫉妒啊。

我倒很想擁有這樣一份工作,可是命苦,沒有機會碰到,或者說沒有資格達到要求,所以只有羨慕嫉妒的份。

所以對那些勸你努力好好幹的、認真學習的、有危機意識的,凡此種種……只會讓你徒增焦慮,不會帶來任何實質的幫助。不信你看看結果,那些每天看上去在努力學習,深夜還在看乾貨文無數的人,有沒有進步呢?收入有沒有暴增呢?恐怕一大部分都被割了韭菜吧。

這就是真相,雖然你不想承認,甚至還會說我是負能量。但我看得太多了,也不想多什麼,只想說一句:很多時候,不是你想怎樣就怎樣,環境的力量是異常強大的,如果你能夠改變,那不是每個公司都變成了華為,不是每個人都成了成功人士嘛。

可現實始終在打臉,因為你在外企工作,一大部分人都很安於現狀,做自己熟悉的工作,打著螺絲,你真以為不混日子就一定更好嗎?

事實上,很多人工作很努力,廢寢忘食還996,可以說真的是“奮鬥不止”了,可到頭來不還是一樣失業?

所以,要我說,你的工作有沒有前途,你是閒還是忙,跟以後是否失業根本沒有任何必然聯繫,該失業還是得失業!真的想不怕失業,那趁早就為自己幹,即便失業了也不怕。

不要老想著打工,打工不能打一輩子,能享受一會是一會,能賺點快錢最好,如果碰到了華為這種願意給錢的,就抓緊時間多賺點工資和獎金,趁年輕拼幾年,積攢夠了就可以辭職了——即便你不辭職,華為也要攆你走人!

真不是我負能量,而是很多人根本沒有想清楚,只會人云亦云。每個人的情況和麵臨的環境都不一樣,能用一種藥包治百病嗎?

可能只是妄想。

作者:喻派職言,今日頭條簽約作者,15年人力管理經驗的職業導師,關注我瞭解更多。(出版有《績效管理頂層設計》、《互聯網+人力資源管理新模式》等專著)。

喻派職言


“職入龍門”觀點:人太順利時往往就是樂極生悲的開始!也許有一天裁人的‘屠刀’放在你脖子上,你再後悔莫及就晚了!為了不讓自己被動出局,從現在開始你必須升級3種思維模式!



思維模式一:在職場發展的越順利,越要警惕自己跌入‘樂極生悲’的陷阱。

樂極生悲:形容一個人快樂到極點轉而發生悲哀的事情。它代表了事物發展恆定規律:凡事超過一定限度,就會向相反的方向發展!

對照我們在職場的發展軌跡也是一樣!

“職入龍門”認為:職場永遠有三種人,用不同思維模式走出不同的職場命運:

第一種:居安思危、步步為營的人!

你會驚歎他們每一步選擇都正確!同樣時間內,你還是員工,他已經升職到高管位置或者跳槽到更大平臺。無論是薪資收入還是業內影響力都是呈井噴式增長!

第二種人:形勢所逼才學會步步為營!

這種人往往最開始因幸運或真才實學進入比較好的公司,但順利,滋生他們惰性和自滿。所以,沒有繼續提升的動力!當公司突然提高要求時,他們才感到恐慌。為了生存,他們開始努力改變,尋找力挽狂瀾的機會!

第三種人:完全沒有危機的概念,總是後知後覺。

這類人屬於職場‘樂天派’。他們不是沒有經濟壓力、就是壓力過大自暴自棄,反正每天開心混日子,不在意工作要求。如果哪天被裁,他們頂多鬱悶1天,然後又開始隨心隨性了!這類人幾乎與好機遇無緣,不過人家也不在意。


【總結】通過題主的問題,我相信題主屬於第二種人。因形勢所逼,才學會步步為營!這麼推測不是說題主不夠優秀,只因每人的性格和思維模式不同,職場考驗的能力也各不相同。

比如:題主必須先由由樂極生悲的困局‘澆醒’,才能學會深刻體會危機的可怕,才有強烈想改變現狀、提升自己的決心。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人的某種能力短板,只有在合適的環境中才能暴露無疑!

我相信題主當初能進好外企,是憑藉個人專業實力所得!至少在當時你的個人綜合能力是得到公司高度認可的!所以,你才有接下來幾年安逸、滋潤的工作體驗!

在外界甚至題主本人看來:自己能進這麼好的公司,說明自己很強大了。人在極度順利的環境中,就會暴露自負、驕傲的弱點。

水滿則溢!人一旦覺得自己很強,就會失去危機意識、拒絕成長。

此時,如果題主還沒意思到危險,那麼這個高福利、高薪資、安逸的工作環境就是‘甜蜜職場陷阱’!

危險可能不會當時找你,但經過一段時間醞釀後,危機會以你無法承受的式‘虐’你!

因為這是你自己釀下的苦果,必須自己喝完!

安逸的環境待久了,你早已喪失了對危機的敏銳判斷力、也喪失了發現問題及時調整的魄力和膽識。你只能像一隻弱小的小草一樣,任憑擺佈!

更可怕的是:你曾經獲得的職位光環、權力財富等這些年你一直引以為傲的東西,統統都被收回。這對於在高位或大平臺工作的朋友來說,簡直是職場噩夢!

“職入龍門”深刻提醒題主:太順利拿到的機會,並不代表你的真實力。只有從嗅到危機氣味開始,你有一顆強烈想改變現狀的決心,並勇敢去面對、解決每個問題,你才得到真正蛻變!


思維模式二、能夠擁有長遠發展的人,一定具備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能力!

提到居安思危,好像是父母輩才有的‘落後’思想!

像現在很多名牌大學畢業,又有最先進技術‘傍身’的職場新人,壓根不care~!

反正各家公司都搶著要自己,年薪動輒就幾十萬,甩開同齡人幾條街。這些都是自己強大的最好證明,為啥還要居安思危呢?累不累!

沒錯,現在來看,這些天之驕子確實意氣風發、炙手可熱!

但,請不要忘記,事物發展有個恆定規律::凡事超過一定限度,就會向相反的方向發展!

別看年輕人對科技、潮流、時尚很熟悉,但實際上對於評估自身綜合實力的標準上還很片面。

片面到,以為自己只有眼前的技能就可以一直升職加薪到退休;甚至覺得自己身體會一直能支撐自己加班熬夜工作!

殊不知,一個人想從將近40年的職業生涯中一路升職加薪,需要有幾個硬性條件:

1、專業技能必須以行業要求為最高標準,持續更新!

堅決不能懈怠、吃老本!


2、健康管理能力是每位職場人必須終身保持的重要競爭力。

你必須保持健康、科學的生活習慣,讓身體硬件始終保持最佳狀態,抵消掉30、40、50、60歲的健康‘紅線’風險!否則,沒有好身體,心氣再高、技術再牛也會自動淘汰!


3、心理(情緒)能力也是職場人的重要競爭力。

這是對抗強敵和高壓環境的重要根基!


4、學會在工作中找到幸福感!

一個人收入再高,如果你的工作都是在難以忍受的狀態下完成,那即使工資再高,也會是過眼雲煙!因為你根本堅持不長久!一旦實現財務自由,你就會迷失、想逃離!

但一份能找到幸福感的工作,即使困難重重,也會讓你擁有堅持到底的勇氣和動力!這是保持長久競爭力的關鍵秘訣!


5、恢復自律和自控能力。

這兩種能力是保障我們駕馭弱點、走出困境的關鍵能力!


6、格局遠大,視野廣闊。才能幫助我們一步步完成職業目標!

【總結】以上6種‘職場常青樹’的能力,需要職場人工作多年才有可能全部收穫!有些人也只得其一。這樣職業命運走向就有很多變數。

所以,我們必須讓自己養成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思維能力。先能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中生存下來,再謀求更好發展的機會!

比如:題主雖然工作滋潤,但常年缺乏健康管理,導致30歲上班就感覺很累、困、乏。再加上需要照顧家庭,工作表現更是糟糕,領導對自己臉色都不好,何談升職呢?

再加上新人心機深、專業強還個個年輕漂亮,眼看自己能升職的機會越來越渺茫……


可見,由於題主從入職開始因缺乏對健康、專業和心理等能力的管理和提升,導致30歲職業‘分水嶺’階段,一下子暴露出諸多問題!令自己措手不及,競爭力直線下降。

只因貪婪公司環境好、福利好還捨不得離開,更不願改變現狀,爭取留下來!

這才是題主的真正問題所在!

思維三:只要想改變任何時候都不晚!從現在開始,題主應痛定思痛,從3方面改變!

1、確定清晰職業目標!不再做混子日的糊塗蟲!

也許你當初有目標,也許一直沒有,但現在為了未來幾十年的職業發展考慮,你必須設立一個自己喜歡又能堅持達到的職業目標!

這個目標可以細化到:進入什麼行業?從事什麼職位?多長時間完成……越細越好!這樣你才清晰知道自己每一步要做什麼!


比如:題主想成為某領域高級設計師。而且必須先經歷初級、中級的考核或認證,於是你就可以細化出目標完成的時間。

入職1~3年,做好初級設計師工作、4~6年做好中級設計師工作、7~10年成為行業內高級設計師……


有目標就好衡量去留的問題了:這家外企是否符合個人職業目標呢?

如果符合目,那就逼自己努力獲得留下的資格;如果不符合,就果斷逼自己離開,努力找符合目標的工作!

反正,去或留,都要逼自己擺脫缺乏自控力和自律性的惰性工作狀態!

2、制定可執行計劃。要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精神,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當初你能靠實力進入公司,今天就能再靠實力證明你依然是強者!而不是被安逸腐蝕到失去鬥志的‘懦夫’!更不要因為害怕強敵,在各家公司當朝不保夕的逃兵!

切記:制定計劃一定要符合自身實際情況!不可好高騖遠、不切實際!


比如:題主目前是初級設計師,為了留下來制定3個月速成高級設計師的目標。

但高級設計師需要有資質認證和項目參與經驗。這些都需要時間和機遇。所以,這個計劃就不可行!我們必須及時調整,防止把自己逼急、逼死。這樣會完全喪失機會!


3、盡人事聽天命!

職場人要有一顆進取心,更要修煉一顆平常心,面對努力過後的失敗和挫折!

這世界上永遠沒有一努力就能得到自己預期回報的好事!

起碼,你在努力的過程中看到自己從未激發的潛能。這樣,你才能能接住下次機遇!

但,如果不努力就肯定沒有回報!

事物發展永遠是好事變壞事、壞事變好事。關鍵看你從中得到哪些提升。

“職入龍門”最後總結一下: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同理,想享受安逸的工作勢必要給公司更大的付出!

公司暫時沒向你索要,只是時候未到!

所以,為了避免因沒用被公司冷血踢出局,我們再苦再難也要與安逸、懶惰‘劃清界限’!努力成為公司需要的有價值的人!

大家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END----


職入龍門


1.福利好,待遇還不錯,確實從某一方面講還是不錯的,畢竟人人都追求舒適安逸,但是這同時也蘊藏著危機,安逸的環境很容易讓人失去學習和前進奮鬥的動力,能力增減不多,一旦公司發生變革,可能最先裁掉的就是這樣的人。就像之前的“唐山收費站的阿姨”,只能被迫接受裁員,但是這也不能全怪公司,畢竟可以做到給你該有的福利,他並沒有保證你可以長久地待在這個位置上。

2.可以不選擇離職,但是要保持學習的慾望,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能力,最終受益的還是自己,而且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抵抗職場裁員風險的能力,讓自己獲得持久的生存能力才是王道,才可以不懼怕危機,走到哪都可以很好地生存下去,畢竟能力是自己的,別人沒有辦法褫奪,而公司的待遇和福利等等都是公司提供的,保障性和穩定性並不是100%。


南昌悟想悟道


性格決定命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如果你是個安於現狀,對事業沒有什麼企圖心的人,在這種環境挺好的,舒服安穩度日,找一個靠譜的老公,買完社保,四十多歲不上班了。我的一個朋友就是這樣,在外企做了8年,直到公司解散,拿了二十多年賠償金。

如果你對事業有強烈的企圖心,時間是最貴的成本。你在蹉跎個雞年,屬於你的工作機會越來越少,不能在“溫水煮青蛙”的環境坐以待斃。

一、邊工作邊學習

在你描繪的場景中,你應該有很多空閒時間,這些時間你可以用來學習,提高自己的能力,為下一份工作作準備。

二、時刻尋找新的工作機會

多瞭解職場行情,多收集你想去的公司、你想做的崗位信息,時機成熟,果斷的跳槽。

我是丁泳心,如果能幫到您,我很開心。我在職場20年,深度洞察職場本質,直指問題核心,持續分享乾貨,歡迎關注、點贊、評論、吐槽。


丁泳心職場老梗


我認為題主的心態出現了大問題,你該考慮的不是工作沒前途,但日子好混該不該換工作,你該考慮的是過幾年公司把你開除了,你有什麼一技之長能找到下一份工作。

你發現了問題所在,但是卻安於現狀想混日子,這樣的想法可是很危險的啊。

我可以和你分享一個例子:

我在事業單位的那幾年,遇到太多和你想法一樣的同事了。工作沒前途,但是日子好混,福利又好,工資一個人不大手大腳也夠花了。但是有一年改革,把所有臨時工全開除了,你沒看錯,就是全開除了。第二年就面向社會招聘一批新的臨時工,為什麼這樣做,因為就是混的人太多了,年紀又大了。開除了之後招聘要求年齡最低35,一大批原來的員工沒有資格報名。最後這批進不去的,關係硬的找關係進,沒關係的只能去自謀出路了。你想想整天只會在辦公室喝茶打屁的中年人,去社會上那個公司敢要。

外企更加嚴格,你如果不能勝任工作,該開除就開除,你現在想著混日子,過幾年千萬別後悔。

小明想給你幾點建議

一、珍惜工作環境

能去外企工作,證明你能力應該很強,多少人想進去都沒這個能力,你該好好珍惜這份工作。至於你說沒前途,我不知道你具體說的是哪個方面,就沒有辦法幫你了。

如果是晉升方面公司規定只能提拔外國人,那你可以在外企提升你其他的能力啊。這對於你以後的跳槽也有很大的幫助,這家沒前途,不代表另外一家沒前途。

二、福利只針對有用的人

公司肯發給你福利,只能證明你現在對公司有用,當你不勝任工作的時候,這份福利就是別人的了。

現在你當然覺得公司福利好不捨得離開啦,這種想法就和小明當年一樣,各種節假日福利,工作又輕鬆,混了幾年發現和同齡人差距越來越遠,當年他們工資比我還低,現在卻是我的好幾倍。

雖然說攀比工資不對,但是上面的故事一巴掌打醒了我。我在這麼混幾年下去,當我被單位拋棄掉,我還真的找不到另一個同等條件的事來做。

我花了1,2年時間充電,最後才勉強趕到別人的腳後跟,要想趕上同齡人是不可能了,但至少沒了這份工作我還有能力找到其他同等條件的工作。

三、趕快給自己充電吧

既然覺得這家公司沒前途,那就趁著現在趕快給自己充電,邊拿工資邊充電,這是多少人追求的狀態。

你現在的安逸只是一時的,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是你現在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何況30歲剛好是戀愛結婚的最佳時機,不知道題主這方面的事情解決沒有。

30歲以上的女性求職者,最大的阻礙就是婚姻,這真的是一個現實問題。

我在公司也做招聘工作,30歲以上如果還沒結婚生子的女性,我都不考慮,真的怕招進來一個“紅色炸彈”加產假。可不是嚇你,你可以問問做人事的朋友,這是老闆交代的事情,HR也無可奈何。

總結

安逸是最容易把一個人搞費的生活狀態,每天新事物那麼多,稍微放鬆就容易被別人淘汰掉。每天進步一點點,才能繼續享受現在的生活。

題主覺得目前的工作沒前途,那就提升自己的能力,儘快換一份工作,不要等公司覺得你不行了,那時才著急。

小明親身經歷過一次這種無奈,才有這些體會,不希望別人也經歷過一遍,“後悔藥”出門左轉可是沒有賣的喲。

我是王小明,一個職場領域的創作者,只分享職場乾貨,不說職場雞湯,希望能和每一個職場人做朋友,有空點個關注吧~

職場新人王小明


外企30女職員,工作要不要換。笇姐的答案是要換,但是要有準備的換。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分析:

一、 從外企的性質和發展趨勢來看,換是必然趨勢。


笇姐也是從外企出來,發現外企有兩個主要阻礙員工發展的兩個特點。一是外企的分工很細,你只要負責一個流程中的一個部分。比如物料中的主料,就有負責技術的,有負責對顏色的。分工細的話就會技能單一,選擇狹隘。並且內部職位調動的幾率不高。因為每個崗位分工細的話,每個人都是崗位的熟練工但是對別的崗位就不甚熟悉。

二是內部晉升機會比較少。外企更信奉外來的和尚好唸經,有職位空缺都更傾向從外面聘請人。


從發展趨勢上來說,現在外企因為國內人工高漲加上貿易戰的因素,部分企業尤其是製造業都往外遷移,所以外企也越來越壓縮在中國的支出。比如裁員,或者在東南亞國家再開分公司,相應的在國內的職位需求就會變小。照這樣趨勢下去的話,,即使題主以後自己不離職,可能這個環境也會逼得你也需要去考慮離職的事情。

2、從能力和經驗上來說,因為外企的這種工作性質和特點決定了你在職場上的競爭力其實是不強。要換工作也只能是找類似的公司或者職位。但是類似的公司都有類似的問題,也就說整個生存環境都變窄了。所以題主要提早做準備以防萬一。

3、從 題主本身的生涯階段來看做造作準備。題主是處在建立期還是維持階段。根據舒伯的“生涯彩虹圖”建立期一般是指20-30歲這個階段。這個時期重要的任務是發現、確認自己的職業興趣並初步建立自己的職業道路。既然是探索就要在發現好不合適的時候果斷找個合適的賽道。


而維持其一般是30-45歲這個階段,這個時期早期的積累的收益顯現並且由於角色的增加比如成家,生孩子,更多的是要求穩並且儘量做到生活和工作平衡。

尤其對女性來說,生孩子階段是職業生涯上的一個暫時停滯階段,更需要規劃好放在哪個階段合適。

所以如果題主是處在建立期,別猶豫,馬上著手換工作;如果是在維持階段,那麼以穩為準,同時做相關準備。

二、不管換不換,都要做準備,該做哪些準備呢?


1、 信息收集。測試下你在市場上的行情怎麼樣,如果去找工作能找到什麼樣的工作。或者有自己意向的職位,去看你意向職位的要求對比自己的差距在哪裡。檢測自己的行情可以在人才網上更新自己的簡歷信息,看有什麼樣的公司會邀請你面試就知一二。


2、 題主的個人問題準備。如果有計劃生育小孩或者結婚的話,趁著還在外企工作的時候,把這些事情都完成。因為外企相對來其他單位說,各項福利比較正規也更符合勞動法的要求,有足夠的保證對生孩子階段的媽媽來說也說一個很安心的保障,能讓你更從容。


3、 多學習,考一些相關的證書。沒有什麼能讓你在職場上永遠立於不敗之地,除了保持學習。事實上各行各業的大咖也都是終生學習的踐行者,即使成功了還在不斷的吸收新知識,只有這樣才能保持一直進步。

最後,題主還要改變一個觀念---混日子。看起來你是在混日子,小心最後變成日子混了你。再平凡的工作也能做出卓越,所以改變混日子的心態,認真對待工作,同時認真對待自己的時間。多學習,多主動承擔一些責任甚至多幫助一下別人都好。千萬別在最好的年華里蹉跎自己。祝題主順利!


我是@生涯笇姐,歡迎關注,每天學習一點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