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紅保險一年交10萬,交5年,20年後給150萬,是真的嗎?靠譜嗎?

過去就讓它過去吧145


路人蟻:聊社保,侃商保,說財經,專業答疑,多多關注

答:不靠譜,保險公司不是慈善機構,警惕虛假高收益。

1 分紅保險的分紅指的是可以分享保險公司經營的成果,但這個分紅沒有寫進合同確定下來,可以為零,是不確定的,而且分紅也是險分給共同, 然後剩餘的利潤在按照不低於70%的比例給保單持有人分紅,有現金分紅和保額分紅兩種方式。一般不建議買分紅險,保險公司的理財保險安全性高,但收益低是其基本特點,把保險當理財,容易掉坑,和理財產品有本質的區別。警惕高收益宣傳。

2從題主的描述看是年金分紅保險,一般是用來儲備家庭養老金的,目前的合同保證利率只有1-3%。這個是你寫進合同確定的收益,不管保險公司虧損倒閉都必須按合同執行。而理財保險的實際內部收益水平3-4%,大部分保險公司經營的結果在2-3%,,平均及格線都沒有。那這個5年交50萬,20年翻3倍150萬的撿錢保單怎麼來的,瞎忽悠來的,這個是用宣傳的假定演算利率5% 6% 8%,甚至10%等超出市場真實利率水平的計算,誤導消費者,以為是高收益,結果入了坑。這個本金翻3倍是按照6%以上的利率演算的,明顯是忽悠。保持理性,銀行的理財和保險的理財是兩回事,理財保險實際低收益,走的是安全穩定的陸續,但市場為了成交保單,玩玩吧低收益的理財保險,包裝成高收益理財產品。

你覺得分紅保險靠譜嗎?評論區交流


路人蟻


一年十萬,交五年就是50萬,20年後給你150萬,也就是15年的時間賺了100萬!平均每年收益在5萬(100萬除以20年),那麼以你50萬的資產來看每年的收益率達到了10%!


看完這些數字,然後在看看目前的正常理財產品和騙子的理財產品的話,我更傾向於受騙類!首先每年10%的收益是非常高的,並且20年年年保持這樣的正收益絕對是不可能的!其次20年的時間你能放心把這個交給理財嗎,如果不是國有大型企業,真的不敢打著賭啊!


所以結論就是,別人看中了你的本金,而你只看中了它的利息!最後的結果一定是不美好的!我的建議不靠譜!!!


琅琊榜首張大仙


如果是抱著發財致富的心態買保險,那麼還是算了吧,趁早死了這個心思,買保險致富不現實。因為從保險公司賺到錢的人是付出了健康的代價,甚至是生命的代價。至於你說的保險年交保費10萬,繳費5年,20年後可以拿到150萬,到底是不真的呢?

我們先做道算數題,加入我們手裡有50萬,按照著名的72法則,用72除以投資回報率,就能夠輕易算出本金翻番所需要的時間。假如平均年回報率為10%,7.2年本金就可以翻一翻變為100萬,14.4年後變成200萬元,21.6年之後變成400萬元。


如此看來,20年後可以拿到150萬也不是沒有可能,但是,首先保險公司的收益能保險年回報率10%嗎?因為保險除了生存金是固定的,而分紅都是不確定的。其次,你又不是一次性躉繳50萬,而是分為5年繳費的。看到這裡,你還相信可以拿到150萬嗎?

我們就依保險公司的所謂理財產品,更是他們的拳頭產品來進一步揭秘能不能拿到150萬。

以30歲為自己投保為例,年交保費10萬,繳費時間為5年。

保險公司可以保證一定有的錢只有生存金,而分紅是浮動收益,其分配給保單持有人的比例不低於可分配盈餘的70%,這裡的可分配盈餘就是保險公司可以分配給分紅險客戶的盈餘。由於分紅是未來的收益,一般情況下保險業務員做的計劃書都是高檔分紅的收益。

我們以中檔分紅為例,觀察不同繳費時間的生存總利益的變化:

1.保單年度第3年,生存總利益是:294812元;


2.保單年度第5年,生存總利益是: 510629元;



3.保單年度第10年,生存總利益是: 444662元;



4.保單年度第20年,生存總利益是: 498524元;



5.保單年度第50年,生存總利益是: 661044元;



你還相信可以拿到150萬嗎?


保險保


天鵝肉是好吃,但不容易吃到,保險公司在我心裡就是一個騙子,我是吃了保險公司虧的,當時叫我買保險的人,說三十大疾病保險,每年七百,交夠十年之後,你不願入了,一次性可以連利息取1萬元,可我交了十年,孩子高考要錢急用,去取入的保險,保險公司只給我4200元,你說氣人不氣人,何況叫我入保險的人,死了,得的是膽囊癌,我說叫我入保險的人太膽大了誰的騙,說都哄,這個人該死,愛錢不要臉到及點了。我真想把那個叫我入保險的墳給刨了,碎死萬斷,那是我辛苦打工一份錢,一毛錢辛苦攢的,卻讓保險公司不要臉給錢💰了,誰不給我退錢💰,我就咒他得癌症,別想保險公司的簡直就是騙子公司。不退我我就罵保險公司是騙子。


用戶4139455673


我買的是人民保險的分紅型,每年交5萬,當時講課的時候說特別好。然後是我親姑賣給我的,先交的錢,過幾天給了我合同,收到合同之後咱也沒有看呀,相信親姑唄。這兩年你咋有錢了?不想交了,然後把合同打開看一下,看看能不能把錢退回來發現三年我虧了4萬多。而且合同上面說的利率複利,等等都沒有。基本上就是騙局,正在準備投訴保險公司和保監會呢。


義烏特手


不一定靠譜!

一年10萬,5年繳費,累計保費為50萬元。

20年後給150萬,應該只是保險公司的宣傳,這其中包括幾個方面的利益:

(1)未領取的生存金+生存金產生的利息;

(2)按照保單規定可領取的滿期金;

(3)現金價值及分紅;

若想達到保險計劃中的20年後拿到150萬,有幾個前提:

(1)約定的生存金從不領取,留在賬戶裡生息;

(2)被保險人必須活到滿期金領取的時間點;

(3)保單的分紅在穩定的水平之上。

保險產品的分紅測算一般有低、中、高三擋,其中中檔的分紅利率約為5%左右(不同的保險公司可能不同),某些保險計劃的測算甚至是按照高檔的分紅利率來進行,但實際情況確實,保險公司的分紅利率取決於其經營情況,是出於不穩定的狀況,不排除經營情況較好的可能性,但卻無法保障一定會處於中檔分紅利率之上。

此外,還需要考慮通貨膨脹和資金成本的問題,畢竟保險產品的流動性是非常差的。

如果在這20年內有資金需求,且無法通過其他途徑解決,只能動這張保單,那麼只有領取生存金、退保或者保單貸款這幾種方式,最後自然就達不到預期的150萬。

個人看法,僅供參考,不當之處,還望指正!好讀書不求甚解,尤喜武俠、推理,歡迎朋友們相互交流學習。

西天蝸牛


誰要是相信這個誰就是傻子,目前國內的保險公司預定利率除了天安人壽的是4.025%(4.025是銀保監會規定的最高3.5的1.15倍,利率都是國家定死的),其他的最高也就3.5%,咱們就按天安的算,根據七二法則,4.025的複利,50萬本金需要17.88年翻一翻,20年的時間裡,存夠50萬就用了5年,那麼還剩15年,15年是翻不了翻的,所以20年到期取出來也就90萬左右,跟150萬差了60萬。可能有人會說,還有分紅呢,我想說,你扯淡呢,保險公司的董事長都不知道自己公司一年能盈利多少,他能給你確定的150萬嗎?何況保險公司傻嗎,憑什麼掙了錢要分給你?看看條款裡的最低保證利率是多少,自己算算就知道能取多少錢了。


在下裝逼來遲了啊


分紅保險一年交十萬,交五年,二十年後給一百五十萬,這種事情沒有人敢說真假,反正我是不敢理這樣的財。二十年後對不了現,你去找誰說理去?人家這個企業沒有了,你去告狀也不知道該告誰,這種不靠譜的事情最好不要做。現在的人都不誠實可靠,嘴上說的在好那是空頭支票,真到現實算數的時候一日三變,這時候你就欲哭無淚了。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情,一般都不太可靠,誰也不想當傻子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現在好多人的財越理越少,人家說虧損了,你也不知道真假,有贏就有虧,你有理也說不清,這種好事情你敢賭一把就去做好了。


博愛小博士


有句話說得很好,寧肯相信魚長了腿,也不要相信保險公司那張嘴,這句話是我今天發明的。


分紅保險一年交10萬元,交5年,20年後給150萬元,跟本金相比淨增2倍,看起來自然是非常划算的。如果我們仔細計算,就可以知道年收益率能達到6.15%,這在當下是一個很高的收益水平了,乍一看非常合算。


2019年保本保息的理財方式中,民營銀行五年期存款利率最高,能達到5.5%左右。凡是能達到6%的,基本都很難保證本金安全。從這個角度講,這是很不靠譜的事情,畢竟保險公司不會做虧本的生意。


財智成功曾經說過,保險公司的賺錢核心在於超低的理賠率,以及低成本使用投保人的資金。


超低的理賠率很好理解,以重疾險、意外險為主,一方面需要理賠的比例本身就低,另一方面通過設置各種嚴苛的條款,把最終理賠率大大降低,從而確保保險公司利益。

至於低成本使用投保人資金,則是以高回報為誘餌,以較低或者乾脆沒有收益去長期使用資金,在投資市場上拿到更高回報,即使存到銀行吃利差,也能輕鬆獲得不菲的回報。


近年來互聯網保險開始崛起,新的形式,新的產品不斷湧現,較之傳統保險產品更加透明可信。以支付寶裡的全民保為例,我們可以對理財型保險做簡單分析。全民保有預期收益率,也有最低收益率,預期收益率在4%左右,而最低收益率為零,但是展示時會顯示預期收益。當動輒二三十年或者更久的時間,加上覆利的威力,看起來投資收益非常可觀,但是收益率為零或者遠低於預期收益率的概率要大得多,這就是保險運營者盈利的核心。


保險萬變不離其宗,通過種種條款,種種文字遊戲,首先確保了自身利益,將經營風險降到最低,之後才讓部分人得益,畢竟這也不賠那也不賠之後,總是要收買人心賠一點的。


就我們正在討論的產品而言,一定也是相同的邏輯。預期最高能拿到150萬元,但是實際要看保險運營情況,還有中等收益和最低收益。至於最終能拿到多少,一定是最低收益和中等收益之間,絕對不可能是150萬元。安全起見,保險合同中一定不會出現保證拿到150萬元的條款,是預期而非一定。


按照4%的年收益率,每年10萬元交5年,然後再存15年,這樣本息在20年後可以達到102萬元,這是個人理財能夠達到的收益。如果選擇民營銀行存五年期存款,按照5%的年收益率,則能達到121萬元。保險公司拿著鉅額資金可以到資本市場呼風喚雨,充當野蠻人,收購各類優質資產,能夠輕鬆拿到遠高於此的回報,最終卻可以在0與100之間做答案,心情好給100萬,心情不好給10萬,收發由心,完全合法合規。


最後還是那句話,寧肯相信魚會長腿,也不要相信保險公司那張嘴。


所謂的保本保息,也是在提供了多種選擇之後,根據經營情況來給,低了好說,高了沒戲。


財智成功


購買保險,有時候保險推銷員會利用你的理解缺陷,造成你的誤解。他講他的確實沒有錯,但是你理解錯了,確實就不是人家的問題了。

分紅保險一年交10萬元,交5年,累計投入50萬元,20年後就能夠分紅150萬元。簡單一算,非常划算。比如我一次性投入50萬元,按照每年5.6%的利率,利滾利20年,20年後也僅僅會擁有148.5萬元。

在現實情況下,每年能有穩定5.6%的利率的投資理財產品很少很少。畢竟“保險”是非常“保險”的,一旦簽訂了合同就要履約。但實際上等你一旦簽了合同,進入合約履行階段,你就會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第一,保單的現金價值。

當你購買保險以後,尤其是這樣的分紅保險,你可以去保險公司的APP或者網站查詢到你的保單以及保單的信息。

你會發現,你花10萬元購買的保單,居然現金價值只有8萬多元。那1萬多元會去了哪裡呢?那一部分錢用做保單的建賬費用、保險推銷員的佣金、萬一去世後的保險費等等。

如果我們不想履約,想立即退出保險的話,只要超出了15天的猶豫期,那麼就會只能夠退現金價值,甚至在現金價值基礎上額外再收取退保費。

第二,收益率居然是浮動的。

隨著持有保單時間的增長,你會發現確實保單的現金價值會有更多的收益,不停的變化。不過,首先保單的現金價值增長是在原先現金價值的基礎上增長的,並不是按照我們每期投入的金額10萬元計算。

利率是有浮動的,並不會每年都能夠實現原先測算時的高利率。因為國家規定,保險約定的保證利率一般在1.5%~3%之間,剩餘的是跟投資運營情況下的浮動利率。保險公司演示的利率測算情況都分為高中低三種,利率高檔是非常理想的狀態下才能實現的。很多情況只能實現中檔收益,有時候還會出現低檔收益。

第三,保險期限是不是20年?

20年後可以領取150萬,對於很多參保人理解都是到達20年時,保險公司會一次性給付我們150萬元。但實際上,往往保險合同上約定的可能是通過30年的時間,逐年返還給我們分紅,分紅累計150萬元。

我們每年投入的10萬元,如果按照每年3%~4%的收益率利滾利的話,到達20年後,我們賬戶現金價值能有80~90萬元。90萬元,每年支出5萬元作為分紅,分紅30年,只要每年的收益率能夠達到3.673%就可以實現。

因此,每年投入10萬元,連續投入5年,等到20年後,每年領取5萬元,連續領取30年。看起來還是非常划算,但實際上投資收益率並不高,一般也就在3%~4%。

收益率不高就沒有購買價值了嗎?

如果我們認為保險的收益率不高,就沒有收買價值的話,那就真錯了。

自己投資理財固然划算,誰能保障自己能夠在長達五六十年的保險期限內,能夠得到理想的收益?經濟越發達,各種投資理財的收益就會越低。日本、丹麥等很多銀行都實行負利率,包括美國也實行過零利率政策,誰能保證未來50年我們的投資理財利率還能達到3%~4%呢?

保險是以穩定回報著稱。而如果錢在我們自己手裡,會有各種支出的可能,比如子女結婚、買車買房,尤其還有一些不肖子女會惦記父母的養老儲蓄。另外,萬一做生意失敗,也有一份穩定的養老保障。

據說李嘉誠為他的每一個孫子孫女都購買了一份1億元的分紅保險,保障他的子孫能夠這一輩子是億萬富翁。

所以,保險是有特定的用途,說起來非常靠譜。很多情況下,還是不適合購買保險的我們,購買了不理解的保險才產生的誤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