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77 位 PM 和工程師,7 天幫助了 115 家醫院

關鍵詞:捐贈物資 產品經理 工程師

在疫情面前,我們可以做些什麼?這大概是很多人這些天曾思考過的問題。

而最近,一個由 77 名產品經理、工程師、設計師組成的微信群,交出了一份驚人的答卷:

從 1 月 25 日至 2 月 1 日,短短一週的時間裡,他們共幫助了 115 家醫院,募集資金 48 萬餘元,捐出醫用物資上萬餘件。

這 77 位 PM 和工程師,7 天幫助了 115 家醫院

其中一位參與者這樣說到:這個群,就像是糟糕日子裡面的一束光。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這是發生在微信群 Yo! 群的故事。

該群是一個組建了 7 年的微信群,原本是進行日常交流或者春節拜年發紅包的地方。稍有不同的是,這裡聚集了數位來自各大互聯網公司的產品經理和工程師。

而事件源自於,在除夕夜裡,群裡的成員看到一線的醫生護士們,面臨物資短缺的事實,而發起了要「略盡綿薄之力」的想法。

有了想法之後,便立刻付諸行動。

在大年初一早上,Yo! 群就發出了第一筆捐款,共計 86,700 元,捐給了武漢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

而後發生了一些事件,讓大家明白,最缺的相對來說不是錢,而是物資。於是,群內火速開啟了另一條道路,捐物資。

分析痛點,找準定位

像解決產品問題一樣,他們也在探索之中,把物資捐贈這個問題用解決產品的思維,進行了最優化的處理。

在這志願者看來,整個捐贈的流程,在於快速找到急需援助的醫院,以及可用的醫護用品。

任何一件事情,去細化和剖析後,就能找到它們的關鍵之處,而捐贈問題在於解決物資收集和分發優化,而 Yo! 群選擇了會被人忽視的後者。

於是,團隊開啟了非常明確的定位:針對容易被忽略的那些醫院,在統籌物資沒有到來之前,先為他們提供一些應急物資,避免醫護人員的風險。

而遵循的原則是「服務弱者、救急優先」,根據疫情嚴重程度來分配物資。

在這樣的方針之下,一個最初只是一些熟悉的朋友之間的發起的活動,也慢慢變成了一個發揮了巨大作用的平臺。

標準化流程,和時間賽跑

群裡這群產品經理們各顯神通,用最快的速度打通其中的環節。

第一批護目鏡在大年初二的中午,就送到了武漢市江夏區中醫院的醫生手上。

這 77 位 PM 和工程師,7 天幫助了 115 家醫院

武漢市江夏區中醫院的醫生收到了 500 個護目鏡

按照項目參與者的說法,這樣算是跑通了 MVP。但最重要的是找到標準化流程(SOP),讓這個模式跑得更快、更多。

為了能夠合理化成員的協作,保持更高的效率,在經過協商之後,逐漸理出來三條主線:

第一條線:安排專門的人去採購物資。通過自身的渠道和方法,儘可能地採購和匯聚物資。

第二條線:尋找合適的醫院,把物資分發出去。通過發佈消息,對接需要的醫院和醫務人員。

第三條線:負責與其他同類型的民間公益組織互換信息和資源,同步最新情況給其他人,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據群成員馬力介紹,支援武漢及周邊地區的志願者被分為「資源組」,「醫院組」,「財務組」和「物流組」。四個組的志願者的職責分別為:

  • 「資源組」負責對接各類資源,如捐助資源、物資廠商對接等;
  • 「醫院組」負責收集醫院信息,以及物資分配;
  • 「財務組」負責財務記錄與付款;
  • 「物流組」負責物流跟進。

具體來說,「資源組」的工作包括原始數據收集,他們會從外部收集主動提交過來的資源信息,包括物品品牌、型號、數量、生產標準、可發送時間、物品所在城市、配送是否需要協調等。

這 77 位 PM 和工程師,7 天幫助了 115 家醫院

資源組負責將收集到的信息整理、彙總

「資源組」負責人確認資源符合標準並廠商可靠之後,聯繫「財務組」購買,將信息移交「醫院組」負責人。

「醫院組」則是負責收集醫院信息,包括醫院名稱、等級、對接人名字、科室、職務、電話、接觸新冠相關病人的醫護人員在崗人數、確診病例數量,填寫信息,併為這些醫院分配物資。

這 77 位 PM 和工程師,7 天幫助了 115 家醫院

接下來,就是「物流組」來為這些收集到的醫院地址安排發貨。

這 77 位 PM 和工程師,7 天幫助了 115 家醫院

「財務組」負責的工作主要為將支出信息更新到財務表單當中,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設計表單。

通過將每個過程標準化,他們搭建了一套完善的系統,具體到每個細節都會建立接口標準。

在小組中擔任財務的成員介紹到「制定 SOP(標準作業程序),是因為想保證這些醫療器械能順利抵達一線。我們不希望我們白用功,也不希望我們寄出去的醫療器械有假貨。」

這群互聯網產品經理,拿出了做產品的思路,解決了統籌物資沒有完全分配到位之前的時間差問題。

他們努力的結果,就是在短短一週的時間裡,讓小小的微信群,爆發出了巨大的能量。

在這與時間賽跑的 7 天裡, Yo! 群共捐贈 6300 個 N95口罩、50000 個一次性醫用口罩、6375 個護目鏡,為疫情地區的 115 家醫院提供物資對接及援助。

通過這群可愛的人,不僅捐贈的物資準確到達了最需要的地方,同時也因為這次共同合作總結的方法,產生了一個能讓更多人受益的平臺。

轉眼到了開工日期,這群閃著光芒的人們,也要返回自己的工作崗位了。

而只用了一週時間,從孵化融資上線的項目平臺移交給了「轉轉」,進行相應的維護和開發,目前已經部分產品化:

這 77 位 PM 和工程師,7 天幫助了 115 家醫院

目前 Yo! 群的醫院端資源和數據,已經全部交接給轉轉

訪問地址:http://t.cn/A6Pl2CI2

另外,在這次事件中所產生的方法,還將讓更多人的人從中受益。據負責人表示,目前已有很多公益組織採用了這套方法。

讓世界變得更好一點

那些在此過程中,那些參與了其中的人們,也風輕雲淡地道出了自己的心聲:

第一次感受到小人物聚沙成塔也可以給社會實打實的貢獻,非常欣慰和感動。

@探探-VP-韓知白

很榮幸能跟各位更辛苦的老闆們一起做些事情,都是綿薄之力。最近看到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一句話,深感認同:我們只是想幫助人們,這是一種體面的人類本能。

@自由職業-產品經理-劉飛

產品經理的初心是什麼?我覺得是讓這個世界變的更好一點點,哪怕只有再多一點點的增量價值。

這次我們就做了三件事:1) 點對點為很多醫院提供應急物資;2)高效率尋找資源和提高分發效率;3) 將經驗和資源輸出給更多志願者和公益團體,賦能給大家。

我相信不僅是做了一次公益活動,而是做了一個產品的探索,為結構性解決現實中的難題提供了一點幫助。

發揮自己的能力,踏踏實實做事,用正能量來沖淡負能量,保持一腔熱血,創造價值,希望成為這樣的產品經理。

@知群-CEO-馬力

1、77 個互聯網產品經理決定支援武漢,這裡是他們的經驗

https://mp.weixin.qq.com/s/SUjGNSe_fm_R4WEtF1kaoA

2、知乎回答:普通人為了抗擊新型肺炎,還可以做些什麼?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7810004/answer/995245140

3、總結感想

https://mp.weixin.qq.com/s/ZxIJq0OxJg5mkUxnGgXtww




這 77 位 PM 和工程師,7 天幫助了 115 家醫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