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小孩智商很高,有時學會撒謊了,把責任推到大人身上,你們怎麼看?

小一620


孩子撒謊並非跟大人所學,沒有誰會教給孩子撒謊,孩子撒謊是本能,屬於應變能力比較強,為應付突發不利於自己事,害怕捱打,編出謊言掩蓋錯誤,矇混過關,孩子撒謊責任不在大人。


念戰友情


以我家的小孩為例,我的寶寶才一歲八個月,你如果問這個東西是誰弄壞的,他就說是爸爸,就不說是自己我分析是這樣有時孩子做錯事,家長覺得好玩就說打,他大一點就明白什麼意思了,這樣的孩子一般自尊心都很強,這樣的寶寶你問他這件事情的時候不要有任何情緒特別是不要發怒,多問幾遍就說真話了


a中醫博大精深


在我們說孩子撒謊時,我們需要先捫心自問一下,我們是不是從來沒有撒過謊。如果我們自己都做不到完全不撒謊,那麼我們就不要過於苛刻地要求孩子不能撒謊。我們需要思考孩子為什麼要撒謊。

我認為孩子撒謊,剛開始是語言敏感期的內在驅動,後面則是想逃避壓力,以及逃避大人的責怪。



天下沒有不撒謊的孩子。

絕大部分孩子都會撒謊。我們這一生也是活在無窮無盡的謊言之中的。

科學研究發現,小孩子兩歲就開始撒謊。並且是年紀越大,孩子撒謊的比例會越大。直至最後,所有的孩子都撒過謊。

孩子剛開始撒謊是因為語言敏感期的內在驅動。

我認為孩子在剛剛撒謊時,是受到語言敏感期的內在驅動。他們會體驗到撒謊所帶來的極大樂趣,所以他們反覆嘗試撒謊。

這個時候,孩子顯然不知道撒謊的壞處。他們只是被語言敏感期生命內在的那股神秘力量所推動,而嘗試性地撒謊。所以,我們不能盲目制止孩子撒謊,尤其不要去壓制孩子毫無惡意的撒謊。

事實上,科學研究表明,會撒謊的孩子,在記憶、語言表達、執行能力方面都比不會撒謊的孩子分數要高。

多倫多大學教授李康,在《兒童為什麼撒謊》的演講中說到:“說謊越早說謊越好的孩子,情商越高,自我控制能力越強。”

所以說,正確體驗過撒謊的孩子,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再進一步,孩子會因為想要逃避壓力而撒謊。

孩子越大,他們感受到的壓力就會越大。

好多時候,孩子的壓力是源於我們所問的各種各樣的奇葩問題。

比如說,我們經常會問孩子這樣的奇葩問題:

“你最喜歡誰啊?爸爸?媽媽?爺爺?奶奶?”

“爸爸對你好,還是媽媽對你好?”

“爸爸長得帥還是醜?”

……

這種比較性的奇葩問題,雖然在我們的本意是想以此為樂,但對於孩子卻是一種壓力。雖然說童言無忌,但是孩子是聰明的,他們誰都不想得罪,所以他們會選擇撒謊。



最後,孩子是因為想要逃避大人的責怪而撒謊。

隨著危險的升級,孩子的撒謊也從逃避壓力變成逃避責怪。

尹建莉說:“孩子掩飾和撒謊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逃避大人的責怪。如果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是真正被尊重、被愛的,他對父母有全然的信賴,有十足的安全感,他就不需要在闖禍後慌亂,也不需要隱瞞——沒有害怕就沒有謊言。”

這個世界太危險了,所以孩子需要撒謊來保護自己。

如果告訴父母他摔壞了杯子會得到一頓痛批,那麼孩子就會選擇撒謊。

如果告訴父母他考試成績不理想會得到一頓痛打,那麼孩子就會選擇撒謊。

所以,是我們讓孩子覺得活著太危險了,才逼迫他們學會撒謊,並撒謊成性的。



我們應該知道,謊言一切心理疾病的根源。所以撒謊對孩子而言,並不是什麼好事。尤其是那些惡意的不良的謊言,它對孩子的破壞性會如鬼魅魑影一般,纏繞他們一生。

保護好孩子,別讓他們感到很危險,他們就會放下謊言的外套,換上誠實的外衣。


我是@爸爸來陪伴 。育兒紅海,如何突圍?重拾中國傳統文化,從《論語》、《老子》等書中重新發現有價值的育兒方法,給孩子種上中國文化的魂。歡迎您的關注!


爸爸來陪伴


不曉得問主的小孩幾歲了,不同的年齡階段出現的撒謊原因不一樣,有的需要家長的干預,有的則不必擔心。

幻想型撒謊

這主要發生在幼兒期,3歲左右的樣子。這種類型的孩子比較容易想象,而且天馬行空脫離實際,比如“這個蘋果好大呀,有狗狗的頭那麼大”,像這樣的撒謊家長不必擔心,反而要鼓勵孩子想象。

還有一種情況是會把渴望當成現實,在一定條件下,這樣的話就會被當成謊言,比如“孩子看到別人的玩具汽車很好玩,於是就會說我爸爸也給我買了一個,其實爸爸壓根就沒有買,這只是孩子的一種渴望”,對於這種無意識謊言,家長也不用擔心。

虛榮型謊言

這在幼兒期和兒童期都有,有的孩子在幼兒期就出現了,有的要到兒童期才出現。這種撒謊是源自孩子喜歡聽別人表揚自己或獎勵,如果得不到滿足,就會編造故事來使大家表揚,比如“編造成績以換取表揚或獎勵”。對於這種類型的孩子家長要注意了,要引導孩子接納自己,不要盲目的攀比,更不要吹噓,做真實的自己。家長可以在生活中多肯定自己的孩子。

自衛型謊言

為了逃避懲罰而說謊,比如“杯子碎了,就會在媽媽面前說是爸爸弄的,其目的就是害怕父母批評”。對於這種類型的孩子,家長要正確看待孩子所犯的錯誤,看看是不是自己懲罰過度了,建立適度的懲罰制度。幫孩子建立起敢於承擔責任,犯錯不可怕,怕的是不敢承認錯誤,鼓勵孩子下次犯錯了勇敢說出來並改正。等孩子改正錯誤之後,家長要對其有適當的鼓勵,慢慢消除孩子怕被懲罰的恐懼心理。

放寬心態平靜對待

不管孩子說了什麼樣的謊言,家長都要耐心找出起背後的原因,不要輕易給孩子扣上“愛撒謊”的帽子。因為有的時候孩子並不是有意為之,有的只是惡作劇,或者受周圍人群的影響,家長要針對不同的情況選擇不同的方法,讓孩子慢慢擺脫“撒謊”的行為。


報告爸媽


首先想想,孩子為什麼要說謊?

—因為擔心被大人批評。

那為什麼會擔心大人批評(責怪)?

—孩子做錯事的時候曾經被批評過,他不喜歡這種被批評的感覺。為了避免被批評,他想盡辦法,而以她的年齡和經驗,說謊是個比較容易和可行的辦法。至於說謊之後的後果,其實孩子不會像大人想這麼遠,對他們來說走一步算一步。

所以,孩子撒謊,主要問題不在孩子,而在於我們平時怎樣對待孩子的錯誤,特別是無意的失誤。

其實大多數情況下,不管是弄壞雞蛋,還是摔碎碗,肯定都不是孩子故意的。只是他們方法不對,而能力有限,把控不好所以才會失誤。

那麼,這個時候批評或者責備孩子,既不能挽回損失,也不能讓孩子下次做得更好。因為我們在批評孩子的時候,孩子的愧疚和難過佔據了大腦,很難再去思考下次怎麼做得更好。而且,單純的批評,也沒有讓孩子獲得更好的方法和成長,只會讓他下次遇到同樣的事情的時候,想起這一次的恐懼感。

建議當孩子不小心犯錯或摔碎東西的時候,很平靜的跟孩子描述當下的情景:“哦,碗摔碎啦,剛才寶寶想自己拿碗,但是小手力氣不夠大,走路的時候沒注意到旁邊有個凳子,不小心碰到了,所以碗就掉下來了是嗎?我們把碎碗掃乾淨,免得一會兒不小心踩到就受傷了”

這樣,孩子就能意識到,碗為什麼會掉,下次我要怎麼做,才能不掉。當事情已經發生之後,冷靜的想辦法接下來怎麼防止更大的傷害和損失。

那麼,下次當她不小心再犯錯的時候,腦子裡想的就不是我會不會被批評,而是怎麼更好的處理,如果自己處理不了,就請大人幫忙。

這樣既能解決問題,又讓孩子得到成長。

對於這個問題,強烈推薦跟孩子一起讀繪本《我不敢說,我怕被罵》


童心媽咪


孩子之所以撒謊,那就是害怕被家長責備甚至打罵。


最好的方式就是,在你知道孩子撒謊了的時候,幫孩子分析一下孩子撒謊的那件事到底是什麼事,怎麼引起的,到底是不是孩子的錯,如果真是孩子的錯,要引導孩子下次怎麼避免犯錯。



不要先發脾氣指責怒斥孩子


久明教你管孩子


撒謊其實不分小孩和大人,和智商情商也沒直接關係,我們要深層次分析撒謊的原因,人為什麼要撒謊?背後的原因是恐懼,換句話說是怕安全感遭到破壞,所以才會撒謊。在孩子撒謊時,可先給到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後再引導孩子說出事實的真相,並和孩子一起承擔責任和找出解決的辦法,這樣就能很好的將孩子的犯錯變成學習和成長的機會。


精熟familyf


要鼓勵孩子勇於承認錯誤,要做一個有責任的好的小朋友,承認錯誤是有勇氣的表現!不要鼓勵他將責任推給大人,不要給鼓勵的表情,雖然有時候小傢伙很有意思,但請家長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家有一雙兒女


會引導才是智慧的父母。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418000cdd9dcbe7104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