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理工大學與長春工業大學合併為吉林理工大學的話,其實力如何?能進入一流學科高校嗎?

預知人生211


吉大合併就是吉林省大學合併最大的敗筆,把各個學校的特色都弄沒了,有特色的學校還是要從自身謀發展,合併不是出路


幼本高材生


縱觀吉林省內,雙一流的大學僅有吉林大學,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有吉林大學。延邊大學、東北師範大學。長春理工大學和長春工業大學合併後能否進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不僅僅學校綜合實力要強,而且學科優勢要明顯才能進入。本文主要通過對省內的大學以及東北地區已進入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排名相對靠後的高校進行比較。


一、長春理工大學優勢


長春理工大學的優勢學科有哪些呢,長春理工大學優勢學科主要有光學工程、機械工程,其中光學工程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評為A,同時也是國家一級重點學科;物理學、儀器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和機械工程為吉林省重中之重的學科,機械工程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評為B。一級學科博士點有8個。


二、長春工業大學優勢

長春工業大學優勢學科主要如下,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專業為吉林省重中之重的學科,機械工程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評為B-。一級學科博士點3個。


從兩所高校不難看出,在重點學科中,優勢互補的學科僅有機械工程,目前兩所高校而言,機械工程均僅為省級重點學科,雖然是王牌學科,但暫時還沒進入國家隊,沒有進入國家重點學科序列。


三、與東北進入世界一流建設學科的大學比較


拿延邊大學來說,所在的世界一流學科為亞非語言文學,本身學校就存在照顧,而且學科獨特,因此,沒辦法跟其比。


跟東北師範大學比較,目前東北師範大學4個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擁有國家重點學科5個,吉林省重中之重學科8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2個,根據合併後的學科與東部師範大學比較,差距還是較大。


再來看看東北地區的其他大學,東北林業大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2個,其中高校擁有2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2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再來看看東北農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世界一流建設學科1個,該學校擁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3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結合以上分析,即使長春理工大學和長春工業大學合併了,雖然在同學科方面有所增強,但是在優勢學科互補的相對較少。不考慮重疊的學科,合併後一級學科博士點有11個,吉林省重中之重學科有6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個,機械工程學科互補後,估計進入國家重點學科還是有可能,但是進入國家一級重點學科還是有難度。充分比較東北農業大學、東北師範大學、東北林業大學,長春理工大學合併後在實力上,特別在頂級學科數量方面均難以超越這些高校,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的序列中還是有難度,即使能進入,那肯定是光學工程。


老吳跟你談教育


可別合了,為了成就吉大,犧牲了白醫大,老工大,長春郵電,地質學院。這麼些個有特色的高校全都淪為了吉大的附庸,真是讓人扼腕。


大君看新聞


不建議兩校合併,即使合併實力也不會增長,更不會進入一流學科大學行列。至於改成吉林理工大學其實意義不大,大學的實力靠的是學校的學科基礎和師資力量的,不是合併後改個名字就能提升的,兩個饅頭片放在一起無非是一個不完整的饅頭,無論如何也變不成麥當勞的!

吉林省的高等教育比較奇葩,整個吉林省就是一個吉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其他大學。一句話就講完了。人家當地人都說長春市就建在吉林大學校園裡,可見這個巨無霸佔據了吉林省高等教育多大的分量和資源。你就是把除了吉林大學剩下的所有大學都合併了也無法超越吉林大學,而且100個耗子放在一起也是喂貓的貨,沒多大意思,對發展高等教育也沒有多大幫助。

長春理工就是光電+精密機械而且實力今不如昔,長春工業大學就是原來的吉林工學院,拿得出手的學科也沒有,兩家合併最多也就是長春理工大學虛胖了點,其他的沒有多大提升。

現在東三省都在爭剩下的唯一一個高大上的大學ID就是“東北理工大學”,但是即使爭到了又如何?東北科技大學被黑龍江礦業學院爭取到了,也沒見它有多大出息。在盲目合併和改名上下功夫是高等教育發展的誤區,腳踏實地做好學科建設和師資力量培養才是關鍵。


財富雄鷹


長春理工大學與長春工業大學短期內不會合並,單獨進入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可能性有,但真的不大。理由如下:

1、高校合併是國家高等教育戰略佈局的具體舉措。高校拆分、合併是隨時隨地就要進行的,而是隨著國家高等教育戰略佈局的重大調整而實施的。如建國初期,許多高校拆分是仿前蘇聯的專業大學模式,前南京大學被拆分成多所行業特色學校。2000年左右,因國家高等教育實施985工程,很多高校為進入985工程而合併,這也是國家鼓勵的,這些高校的合併才能實施。這些特殊時期特殊政策下出現的合併,在平時很難得到教育部的支持,也很難再發生。討論其合併後如何如何,不如去考慮些更有意義的事。

2、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確定因素是多方面的。雙非學校成為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全部集中在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廣東和四川。這些地方的特點是經濟條件好和高校基礎好,這兩個方面是吸引資金和人才有利條件。這其中四川的經濟稍差,但成都高校實力很強,之前就有5所211了,“雙一流”增加到8所了,這也是國家加強西部地區高等教育的一個措施吧。未來國家選擇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還會從這些角度出發來選。東北地區經濟不好,國家考慮的可能性小。長春理工光學很強,可能性大一些;長春工業特色不明顯,可能性太小了。

我是吉林省高考志願諮詢師,歡迎評論區交流不同意見。關注交流更多高考志願問題。


高考第一志願


咋合都是三流大學,大學不是靠規模宏大,靠的是要有更多的一流人才,組織架構的先進性,校長的管理能力,一流教授們的頂級科研成果,而不是湊數的自己花錢買版面發表的“論文”“著作”。現在它們都是200名開外的三流大學,合完了估計會有更多的庸才混雜在這裡,也許300名都找不到。


浪覺瓊波


工業大學和理工大學都不在一起,距離那麼遠,校區都夠不到,根本不可能。

就算合併了,還是自己交自己的,老師也不容易交流上課,誰能驅車去另一個區上了,時間路程等等都沒辦法滿足。

最重要的資源分配,要知道理工科院校都要科研經費的,誰能為主校區?誰分配資源。


一十一來日方長


每次都有問人類似問題,一杯60℃水和一杯50℃水混合會不會沸騰?不拉低好學校就不錯了,什麼是雙一流估計都沒弄懂,以前看綜合,誰大誰有優勢。好比是你有四科,每科60分,總分240。你兩科,每科

100分,總分也就是200分。但是現在,雙一流按照學科給投錢了,多學科不意味著多投錢,所以許多學校出現了大幅度砍專業,就是把沒有優勢的學科去除,避免拉低整體學科精度。


zjbhn


大學合併是發展的必然趨勢,防止學科重複,更合理佈局。同類大學應該合併,以加強管理,隨便把什麼電大,經幹院這樣的雜牌軍也一起合併,做大坐強


破解人類健康之謎


傳統學科已接近尾聲了,理工大的和光有關的還好,工業大沒什麼意思,看看現在高薪職業哪有傳統行業,都是高科技,軟件計算機人工智能,這些恰好不是工業大學的強項,合不合沒什麼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