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是藥"向社會吹哨珍惜大自然贈予我們吸到的每一口新鮮空氣

"藝術是藥"向社會吹哨珍惜大自然贈予我們吸到的每一口新鮮空氣

黃藥觀念:”換個角度看世界-自然與我同在”行為 2019

通常,大眾會認為藝術無用,藝術家的藝術實驗不過是社會中的邊緣地帶,但是,正因為身處邊緣,才能保持獨立敏感,並更早地發現問題。

在某種程度上,藝術家就像社會系統的吹哨人,用作品警醒只顧生計奔忙於日常生活而精神麻木的人們。

當下人類頻發的各種天災人禍都是與過渡開發地球資源及破壞自然生態有關。一直以來,人類都以萬物之主自居,導致其他物種被不斷地被侵蝕,然而這樣的後果只能是迎來大自然的報復。人類似乎早已忘記了,自己也是自然中的一個物種。

無論是古人所說的“天道輪迴”,亦或是《聖經》中的“十誡”,都在勸導人們敬畏地活著,尊重內心,尊重自然,而今天更應該如此。

食物填飽肚子,藝術治癒精神,飽腹的需求與精神食糧缺一不可。否則人類就像走肉般活在透支完自然資源的副作用中。

藝術家敢於用作品向社會吹哨的例如:

"藝術是藥"向社會吹哨珍惜大自然贈予我們吸到的每一口新鮮空氣

黃藥作品 “讓靈魂多一口呼吸”裝置 2017


"藝術是藥"向社會吹哨珍惜大自然贈予我們吸到的每一口新鮮空氣

黃藥 “藝術是藥” 行為綜合


"藝術是藥"向社會吹哨珍惜大自然贈予我們吸到的每一口新鮮空氣

黃藥 “曬一曬發黴的靈魂” 裝置 2018


"藝術是藥"向社會吹哨珍惜大自然贈予我們吸到的每一口新鮮空氣

黃藥觀念:”換個角度看世界” 行為 2015


"藝術是藥"向社會吹哨珍惜大自然贈予我們吸到的每一口新鮮空氣

黃藥觀念:”活著” 行為 2018


"藝術是藥"向社會吹哨珍惜大自然贈予我們吸到的每一口新鮮空氣

黃藥觀念:”面向黃沙 白雲朵朵”行為 2019

音樂家、聲學家伯尼·克勞斯,是一位用自己的親身力行記錄了近5000小時的自然之聲:從亞馬遜森林到深海,從草原到近人類居住區。每處生物的聲音都在屏幕上有一個獨特的點位,所有的合鳴組成了壯麗的聲音圖景。他想要告誡的是:

由於人類活動的介入,在某些地域中的動物聲音的多樣性和活躍度都趨於下降,有些甚至陷入永恆的沉默。

"藝術是藥"向社會吹哨珍惜大自然贈予我們吸到的每一口新鮮空氣

伯尼·克勞斯 在記錄自然之聲


"藝術是藥"向社會吹哨珍惜大自然贈予我們吸到的每一口新鮮空氣

伯尼·克勞斯 把記錄自然之聲組成了壯麗的聲音圖景

藝術家內萊·阿澤維多,用作品“紀念碑縮印”, 這些小雕塑被直接放置到地面上,而製作這些雕塑的材料,沒有選擇一般的耐用性材料,而是採用了冰,只能留存大概40分鐘的時間,冰最終會融化成水直至最後消失。內萊希望以這樣的形式來提醒人們,人類不是永生的,當災難降臨時,人類也無力應對。

"藝術是藥"向社會吹哨珍惜大自然贈予我們吸到的每一口新鮮空氣

內萊·阿澤維多“紀念碑縮印”

無論是地域、種族還是性別,人類社會中充斥著眾多偏見。《密特拉》是黑人藝術家馬克·布拉德福特針對美國社會種族、階層等不公問題創作的一件作品,它由卡特里娜颶風殘骸中的風化木板製成。(2005年,卡特里娜颶風登陸美國西岸,並對新奧爾良市造成了嚴重的破壞。更糟糕的是,政府的救援人員和救援物資遲遲不能到位,10萬人被困避難所,暴徒衝上街頭,搶劫、放火、殺人……一場天災轉變成為了人禍。這場災難將美國長期以來的種族、階級、教育等社會問題暴露無遺。《密特拉》就如諾亞方舟般象徵著希望與重生,同時回應著仍生活在災後創傷之中的人們所歷經的悲痛。

"藝術是藥"向社會吹哨珍惜大自然贈予我們吸到的每一口新鮮空氣

馬克·布拉德福特 “密特拉”

希望大家能從藝術家的創作中學會一種批判精神,居安思危,珍惜大自然贈予我們吸到的每一口新鮮空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