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小男孩,救森林大火犧牲後,被評為烈士,現在父母過的如何?


15歲小男孩,救森林大火犧牲後,被評為烈士,現在父母過的如何?

“世界上只有兩種生活方式:腐爛和燃燒。膽小如鼠、貪得無厭之徒選擇前者;見義勇為、慷慨無私之士選擇後者。” ——高爾基

1988年,四川省雅安市石棉縣海子山突發大火,一個小少年用自己的雙手,一次又一次的舉起松枝,為撲滅大火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山火最終被撲滅了,國家和人民的財產避免了損害,但這個小少年也隨著這場大火永遠離開了我們。

他就是我們的“英雄少年”賴寧,賴寧同志犧牲時只有15歲,還在讀初中二年級。到現在三十多年過去了,他的父母早已年過古稀,中年喪子的他們,如今過得怎樣呢?

15歲小男孩,救森林大火犧牲後,被評為烈士,現在父母過的如何?

小小少年,品學兼優

賴寧原名賴麟,出生於四川省雅安市石棉縣的一個普通家庭,他從小就對大自然充滿了熱愛。他小時候就經常一個人去山上玩,山上的小花、小草和小動物都是他的好朋友。賴寧最喜歡的還是山上的小石頭,他總是隨身攜帶著一個小榔頭,碰到個石頭就敲敲打打,<strong>立志長大後要成為像李四光那樣的地質學家。

由於他經常上山探險,上學後便與幾個玩的好的小夥伴組成了“金龍探險隊”,賴寧便是他們的隊長,每天課餘時間就帶著他們一起去探險。賴寧學習成績很好,課餘時間喜歡看各種書籍,地質、生物、無線電、化學等各個方面都有涉獵。賴寧在山上認識很多石頭和花花草草,所以同學們都喜歡和他一起上山玩。

15歲小男孩,救森林大火犧牲後,被評為烈士,現在父母過的如何?

他從小就表現出了極強的社會責任感。10歲那年,他在大渡河邊上發現有人非法捕撈野生動物,他年紀雖小卻明白這種行為的破壞性極大,於是就給石棉縣縣政府寫信,要求他們強烈打擊這些非法捕撈行為。他所在的石棉縣屬於火險區,附近的山上經常發生山火,賴寧經常帶著他的探險隊隊員去山上幫忙滅火。他和小夥伴去山上滅火的行為從來沒有和大人說過,直到林業部門的人把表揚信寄到他們學校,老師和家長才知道他做過的這些事。

山火爆發,英勇犧牲

1988年3月,正是春暖花開,萬物勃發的季節。一天下午,<strong>石棉縣海子山附近的一段電線由於老化造成了短路,瞬間引起了火災。熊熊烈火藉著猛烈的北風,眼看著山上大片的森林、附近的電視臺和油庫,將面臨巨大的威脅。此時正在家照顧生病媽媽的賴寧,一看到天邊紅紅的火焰,就跟媽媽打了個招呼,便急匆匆出了門。

15歲小男孩,救森林大火犧牲後,被評為烈士,現在父母過的如何?

離開家後,賴寧與小夥伴一起直奔起火點,用他們小小的力量不斷地揮舞著松枝,為挽救集體財產貢獻著自己微薄的力量。當時在山上指揮救火的縣領導,一再地提醒他們注意危險,並調來一輛汽車強行把他們送下山。在回家的汽車上,有一位小夥伴說了一句:“哎,今天看不成《再向虎山行》了!”賴寧便說,那我們就再向火山行。於是 ,不顧大人的勸阻和必須面對的危險,

賴寧又偷偷溜上山去救火了。

天黑風大,山陡路滑,藉著風勢野火越來越大,山上的樹枝和野草都被燒的噼裡啪啦作響。在縣領導的指揮下,和人民群眾的幫助下,熊熊大火終於被撲滅了。山上的森林和附近的電視臺、油庫都安然無恙,然而小夥伴卻失去了賴寧的消息。第二天清晨,大家在海子山南坡的過火林帶中,發現了賴寧的遺體。他的右臂緊緊挽著一棵小松樹,額頭靠著山坡,眼鏡丟失了,左手撐著地,右腿還保持著向上攀登的姿勢。

15歲小男孩,救森林大火犧牲後,被評為烈士,現在父母過的如何?

英雄少年,全民學習

賴寧為了保護國家財產而不顧生命危險勇於犧牲,國家對他的行為表示了認可。不久之後他便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為革命烈士,同時,共青團中央、國家教育委員會授予賴寧“中國少年先鋒隊小主席”、“英雄少年”和“全國十佳少先隊員”等榮譽稱號,並號召全國各族少先隊員向他學習。隨後,全國上下掀起了一股學習“賴寧精神”的熱潮,但是賴寧的父母,卻承受著中年喪子的悲痛。

在賴寧犧牲後的這些年,他的父母多次被邀請參加賴寧事蹟的巡迴報告。在演講中,

他媽媽常說的一句話是:“我寧願他不是個英雄,而是一個健健康康、平凡的兒子。”

這是賴寧母親的心聲,也是她內心最深處的希望。

15歲小男孩,救森林大火犧牲後,被評為烈士,現在父母過的如何?

學習賴寧精神

中年喪子,晚年淡然

賴寧的父親賴正剛,母親黃和榕都是綿陽人,由於工作調動才定居在石棉縣。賴寧犧牲後,他們為了方便照顧遠在綿陽的母親,便將工作調回綿陽,離開了石棉這個傷心地。

1993年,賴寧的墓往烈士陵園遷的時候,他們回去過一次,便再也沒有專門回過石棉了。一方面是由於工作忙碌,沒時間去看看;另一方面也是由於兒子犧牲在了那個地方,回去一次便是一次傷心的回憶。兒子犧牲後,他們把賴寧的照片,日記和試卷等遺物,全部鎖在一個箱子裡,一直帶在身邊。

如今,賴寧的父母都年過70,已經退休多年。他們低調地住在綿陽的一個小區裡,看起來和別的退休的老頭老太太沒有什麼區別,附近也很少有人知道他們就是小英雄賴寧的父母。提起兒子時他們會說,如果賴寧能夠長大,肯定會成為一名畫家,因為他小時候就特別喜歡畫畫,而且特別有天分,他曾經獲得過雅安少年比賽二等獎。

15歲小男孩,救森林大火犧牲後,被評為烈士,現在父母過的如何?

四川綿陽

三十年風雲變幻,三十年時代變遷,全民學習賴寧精神的熱潮已經過去,賴寧也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對於這一切,兩位老人看的很淡,他們說不管外界怎麼變化,賴寧始終是他們的好兒子,家裡一直留有他們的位置。就這樣,兩位七旬老人伴著賴寧兒時的記憶,

在綿陽老家過著十分平靜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