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成華區有全國聞名的熊貓基地,如果將成華區改為熊貓區,你覺得如何?

用戶50522006582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是一個專門從事瀕危野生動物研究、繁育、保護教育和教育旅遊的非營利性機構。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位於成都市成華區外北熊貓大道1375號名為北郊斧頭山山側的淺丘上。

因一個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在成華區某處就改為熊貓區不妥。原因在於:

1、矮化了熊貓的品牌價值。將一個世界級國寶"區化",不是提升,是降低。

2、成華區基地僅是一個繁育研究基地,不是熊貓的原生地。要取名也要在原生地去取。

3、成華區取名熊貓區,承擔不了保護熊貓的歷史重任,因為熊貓真正繁衍壯大,要野化,要回到大自然中去,固化在成華區,是對熊貓的一種傷害,成華區僅是一個窗口,大自然才是熊貓的家。





一路紅眼


我覺得可以改,雙流就改成肥腸粉區、郫都改成豆瓣區、新都改成桂花糕區、溫江改成涼拌豬耳朵區、龍泉改成桃子區、彭州改成板鴨區、邛崍改成渣渣面區……


胖胖嗚喵喵


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的物種,現存的主要棲息地是中國四川、陝西和甘肅的山區。改名我覺得不妥。

1、往大了說,熊貓是中國特有的,世界其他地方沒有,想看還要找中國租。

2、都江堰基地、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臥龍基地 、雅安碧峰峽基地共同構建起大熊貓遷地與就地保護的三個示範平臺,在充分發揮大熊貓特色資源和國際品牌的基礎上,有效協調生態保護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係。

“一箇中心三個基地”格局的建立將顯著推進大熊貓這一瀕危物種長期保護和生態保護事業與生態經濟的發展。

成都熊貓基地和以上都是共同保護大熊貓更好的繁衍和生活下去。

3、成華區也不可能只有熊貓基地撐著,只是成華區內的一個地方,各種商業,房產,廠區等都是帶動成華髮展的要素。肯定都會考慮。

4、如果單獨作為區內一個特色發展也算一種模式,可以更多的吸引遊客提高發展。命名熊貓區的話,感覺太極端了。為了一個特色就把名字該了。

5、一個區改名涉及到很多東西,商家得去重新註冊,戶口,各種地址名字等等。勞民傷財的事相信沒人會同意去做。

謝謝閱讀,僅代表個人意見。





蜀遊指南針


這個建議非常不錯,不過大熊貓屬於國寶,主要生活區在龍門山,成華區只有一個繁育研究基地,所以估計很難行得通。此外,成華區對熊貓資源好像並不太重視,一年幾百萬遊客的熊貓基地周邊環境建設得一塌糊塗,完全是捧著金飯碗討口。所以從這角度看,成華區也不怎麼配有熊貓區的稱號。

不過成華區確實應該把熊貓作為一個戰略產業來發展,完全可以憑藉大熊貓資源把成華區打造成成都最熱門的國際旅遊目的地。

大熊貓基地可以擴大十倍,將動物園也合併進去,打造一個以大熊貓為主的野生動物園,一年吸引上千萬遊客也沒問題。然後可以在大熊貓傍邊搞個大熊貓樂園,借鑑迪士尼,當然還可以把美食也整合進去。然後還可以向全世界出售大熊貓小鎮市民身份,凡獲得熊貓市民身份的人,均有一次給熊貓餵食的機會。


龍首精裝科技


腦殘,這裡又不是熊貓原產地。養兩隻熊貓,就改成熊貓現可笑。 我們國家野生大熊貓最多的地方是平武縣, 改成熊貓線我還同意。


開心200091681


想多了,熊貓基地在成華區這麼多年,感覺就沒有被成華區當成一回事。真是浪費了一手好牌。


閃閃遇見牆牆


成都正在被一群急吼吼的人鞭打,一個底蘊深厚,幾千年文明的古老城市,一會兒引進羅永浩這種連李伯清洗腳水都及不上的人才,一會又要改成華區為熊貓區,真是不知所謂!成都市區要改名,所有的八九十年代成區的,東邊改為華陽區,西邊改為成都區,什麼金牛,武侯,成華,錦江,都撤併,改回成都和華陽,減少機構,至於高新區,撤併,難道高新區外就是低舊區了?


大章77


熊貓是中國的熊貓,不是四川的熊貓。我雖然是四川人,但是我不贊成改。


手機用戶ZHUA


改與不改都是成都說了算。我只是談一下我的看法。

成華區取自兩個已經被撤銷的縣,成都縣和華陽縣。四川有句俗話,成都到華陽,現(縣)過現(縣)。就是指的這兩個地方,成都市也是以成都華陽二縣的縣城為基礎設立的。所以這兩縣是成都的靈魂。如果有一天改名了,就好比徽州改名黃山一樣可惜。當然還是成都自己的決定最重要。


勇行萬里路


我看可以,首都改成烤鴨市,貴州改成茅臺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