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時期,不能出門,年輕父母是怎麼解決愛玩好動孩子的日常?

香檳奇緣


前一段時間,也是放縱孩子,想著還是過年期間嘛,她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吧,可是一段時間,發現日常規律完全亂了套,之前學得東西也是忘的一乾二淨,整天就是瘋瘋鬧鬧的,心想這也不是辦法,總不能這樣放縱孩子一直到疫情結束吧!於是就給孩子制訂了一個一日流程表:

8:00—8:30:起床,洗漱

8:30—9:00:吃早餐

9:00—10:00:自己玩耍時間(我好趁機做點事情)

10:00-10:30:洗手,上洗手間,吃水果

10:30—11:00:講一本繪本,或者自己看會兒書,閱讀時間

11:00—11:30:看會兒電視(我準備午餐

11:30—12:30:午餐時間

12:30—1:30:自己玩耍時間

1:30—3:30:午睡

3:30—4:00:吃水果,零食

4:00—5:00:學習時間

5:00—6:00:玩耍時間(親子玩遊戲)

6:00—7:00:晚餐

7:00—7:30:看電視休息

7:30—8:30:親子自由時間

8:30—9:00:洗澡,準備睡覺

9:00—9:30:講故事,睡覺

孩子的一天時間基本是這麼安排的,孩子不會嚴格按這個時間來,但是基本上每天都是比較有規律的,希望能有一個好的作息 ,也可以增強孩子的抵抗力和自律能力。


瓜與籽


寶媽你好,我們家孩子現在一歲3個月了,因為疫情已經一個月沒出門了,一直呆在家裡孩子也煩躁,我和寶寶爸爸是這樣陪他一起玩的。

1把以前的玩具重新拿出來,全部好好玩一遍。我把寶寶所有的玩具都整理了一遍,有很多寶寶好多天沒玩的他就又有興趣了,拿出來很開心的玩了起來。還有就是有一些滾落到沙發下面,床下面的玩具我也找了出來,清洗後重新給寶寶拿去玩。

2利用家裡現有的材料自制玩具。比如一般家裡都有海洋球,可以拿膠帶把他們粘起來.懸掛上,讓寶寶拿著筐一個個去摘下來。再比如可以找一個大的紙箱,一面挖洞,畫太陽,讓寶寶往裡面塞東西。鍛鍊寶寶的手部協調能力。

3對寶寶的遊戲區進行佈局調整。寶寶老是在一個地方玩,會沒有新鮮感,我在家把房間的擺設重新調整了,把寶寶的娛樂區換了地方,把他所有的玩具集中到了一起(原來是分開的)寶寶特別興奮,感覺很新鮮,最直接的反應就是連續兩天白天都不睡覺了,上躥下跳的,感覺和發現了新大陸似的。

疫情期間,不能出門,正是我們陪伴寶寶的好時期。讓我們放下心來,和寶寶坐在一起,陪他看繪本,玩積木,滑滑梯,娃高興我們也開心。

以上,希望能幫到你。我是吉米媽媽,我們一起對付熊孩子哈。





錯埠嶺小曼


這也是我需要面對的問題。我基本是這麼安排的,看看是否對你有幫助!

1.規律作息,早上七點半到八點之間起床。晚上八點半之前睡覺。我的小娃不睡午覺的

2. 上午:

一個小時左右畫畫,用紙打印出來塗顏色或者自己即興亂塗亂畫。

一個小時左右玩積木或者過家家,各種遊戲

一個小時左右看電視,學英語或者純粹動畫片

下午:

一個小時左右玩氣球,打球或者吹氣球

一個小時左右玩打架遊戲

一個小時左右看動畫片

晚上:

在床上打個滾,互相撓撓,講個故事,說說話,就睡著了!

就這樣一天天度過,基本就是這幾個事情。

孩子只需要爸爸媽媽放下架子,做個孩子陪他們,他們就十分高興啦!


Alice-小地瓜


您好,我是Knice寶媽成長社群,Keep Nice 共同成長,非常高興能夠回答您的問題。

疫情是2020年的一隻黑天鵝,我們的生活都因為這隻黑天鵝發生了變化,所有人都在適應與調整中,家長與孩子也不例外。不期而至的長時間親子時光,年輕父母與愛玩好動孩子要如何和諧相處,希望接下來我的回答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不期而至的長時間親子時光,如何度過取決於如何看待

關於黑天鵝帶來的不期而至的長時間親子時光,年輕父母和愛玩好動孩子都是如何看待的呢?父母與孩子是都認為時間太長希望儘快結束?還是都希望珍惜這段難得的長時間親子時光,把這段時間變成孩子成長路上全家珍貴的回憶呢?如何看待這段時光,對這段時間如何預期,直接決定了我們要如何度過。

相信伴隨時代發展的快節奏,年輕父母處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都在為了給家人更好的生活而奮力打拼,平時陪伴孩子的親子時光相當有限;與此同時,孩子對父母是有依賴的,特別是0~6歲。藉著不期而至的長時間親子時光,年輕父母和愛玩好動孩子可以一起好好籌劃一下這段時間如何度過,讓限量版的每一天都過的精彩。


順應孩子發展規律在家開展親子活動

著名心理學家加德納在其多元智能理論中談到,人的智能不是單一方面構成的,而是多方面構成的,且個體內部各方面智能發展不平均。多元智能具體包括九大方面:語言、數理邏輯、空間、身體運動、音樂、人際、內省、自然探索以及存在。下面就這九大方面智能,分別舉例親子活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 語言:家庭圓桌派

* 智能簡述:該智能指有效地運用口頭語言及文字的能力,即聽說讀寫能力,表現為個人能夠順利而高效地利用語言描述事件、表達思想並與人交流的能力。

* 活動概述:每天可以組織家庭活動策劃會,父母和孩子共同確定第二天家庭圓桌派的話題。家庭圓桌派的主持人可以父母和孩子輪流擔當,然後大家圍坐在一起,各種零食備好,大家邊吃邊聊。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多分享,可以是孩子自己的想法,可以是孩子身邊的故事等等。特別說明的是,這個過程中除了口頭表達外,如果孩子願意書寫、繪畫等,各種形式都可以,目的是引導孩子更多的自我表達。

* 活動意義:鍛鍊孩子表達力的同時,增進父母與孩子彼此的瞭解。


2. 數理邏輯:家庭數字觀察團

* 智能簡述:該智能指有效運用數字和推理的智能。表現為個人夠順利而高效地尋找事物的規律及邏輯順序。

* 活動概述:數字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家庭數字觀察團活動可以每日定一觀察主題,如廚房、書房等大空間,也可以是書桌、電視櫃等小空間。家庭成員說出觀察空間內的一項數字信息及規律。

* 活動意義:開發孩子數理邏輯智能以及觀察力。


3. 空間:構建類玩具武林大會

* 智能簡述:該智能強調人對色彩、線條、形狀、形式、空間及它們之間關係的敏感性很高,感受、辨別、記憶、改變物體的空間關係並藉此表達思想和情感的能力比較強,表現為對線條、形狀、結構、色彩和空間關係的敏感以及通過平面圖形和立體造型將他們表現出來的能力。

* 活動概述:構建類玩具(積木、樂高等)包含空間智能元素的方方面面。父母和孩子可以在家定期舉辦構建類玩具武林大會,需要有比賽主題、比賽時間、評獎頒獎環節等。特別說明的是,雖然這個活動是以比賽形式開展的,但活動的本質不是為了輸贏,而是引導孩子開發空間智能,建議評獎不是一二三等獎,而是最佳色彩搭配獎、最佳建造獎等,讓孩子每次都能收穫不同的獎項,增強其自信心和參與感。

* 活動意義:開發孩子空間智能,讓孩子更多的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欣賞。


4. 身體運動:家庭運動會

* 智能簡述:該智能主要是指人調節身體運動及用巧妙的雙手改變物體的技能。表現為能夠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體,對事件能夠做出恰當的身體反應以及善於利用身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

* 活動概述:身體健康很重要,即使疫情期間不能外出,也要力所能及的在家開展運動。可以在家定期舉行家庭運動會,每次運動會的主題不同,如走路、乒乓球、套圈圈等。活動主題可以是全家共同討論確定,同樣可以設立各種獎項。

* 活動意義:疫情期間也要盡力讓孩子強身健體,同時讓孩子更多的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欣賞。


5. 音樂:家庭音樂會

* 智能簡述:該智能主要是指人敏感地感知音調、旋律、節奏和音色等能力,表現為個人對音樂節奏、音調、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過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達音樂的能力。

* 活動概述:唱歌跳舞是人的天性,無論天賦如何,音樂都會讓人產生愉悅感。可以在家定期舉行家庭音樂會,每次主題不同,如卡通歌曲音樂會、家庭版廣場舞秀等等。活動主題可以是全家共同討論確定,同樣可以設立各種獎項。

* 活動意義:疫情期間難免會有負能量,全家人可以藉助音樂增加愉悅感,同時讓孩子更多的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欣賞。


6. 人際:家庭會議

* 智能簡述:該智能指能夠有效地理解別人及其關係、及與人交往能力,包括四大要素。①組織能力,包括群體動員與協調能力。②協商能力,指仲裁與排解紛爭能力。③分析能力,指能夠敏銳察知他人的情感動向與想法,易與他人建立密切關係的能力。④人際聯繫,指對他人表現出關心,善體人意,適於團體合作的能力。

* 活動概述:家庭會議本身是家庭教育中非常好的方法之一。通過家庭會議,大家把日常家庭生活中需要討論的事情、存在爭議的問題、家庭生活規則以及週末娛樂安排等通通納入會議日程,父母和孩子共同確定方案。這樣有助於孩子遵守自己制定的規則。疫情期間,這項活動可以搞起來並逐步形成家庭傳統活動。建議家庭會議由孩子組織,增強其參與感和主人翁意識。

* 活動意義:開發孩子人際智能,同時有利於家庭生活更加有序的展開。


7. 內省:自畫像

* 智能簡述:該智能指認識到自己的能力,正確把握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把握自己的情緒、意向、動機、慾望,對自己的生活有規劃,能自尊、自律,會吸收他人的長處。會從各種回饋管道中瞭解自己的優劣,常靜思以規劃自己的人生目標,愛獨處,以深入自我的方式來思考。

* 活動概述:自畫像活動是讓父母和孩子每個人進行自我描述,需要注意的是描述而非評價。自畫像形式可以是簡筆畫也可以書寫也可以口頭表達等,形式不限,重點是內容。通過自我描述更好的認識自己,也使家庭成員之間增加了解。

* 活動意義:開發孩子內省智能,同時增進家庭成員間的瞭解。


8. 自然探索:環遊世界

* 智能簡述:該智能指能認識植物、動物和其它自然環境(如雲和石頭)的能力。

* 活動概述:由於疫情非常時期,不能出門感受大自然,好在互聯網的普及,我們可以足不出戶領略世界的精彩。父母可以找些優秀的紀錄片,由孩子選擇內容,在家播放共同觀看,通過影像環遊世界、認識自然。

* 活動意義:開發孩子自然探索智能。


9. 存在:家庭書房

* 智能簡述:該智能強調錶現出對生命、死亡和終極現實提出問題,並思考這些問題的傾向性。

* 活動概述:由於這項智能側重的內容更為深刻,活動開展取決於孩子年齡大小。不過無論孩子年齡多大,閱讀對孩子是有益的。可以每天固定時間成為家庭書房時間,這個時間段全家人都在看書,可以加入分享等。

* 活動意義: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


祝福大家可以好好把握這段不期而至的長時間親子時光,成就父母與孩子一段珍貴的親子回憶。


#戰疫必勝##防疫養娃日記#


Knice寶媽成長社群


疫情防控期間,孩子不能出門,年輕家長應該如何解決孩子好玩好動的日常呢?

眾志成城抗擊疫情,武漢封城,道路設卡,假期延長。減少外出隔離在家,是阻斷疫情交叉感染的最好辦法。這一切對於大人來說還能理解和接受。可是對於孩子們來說,一時還不能理解和接受,因為已超出孩子的認識範圍。

孩子天性好動,長時間待在家裡,如果家長沒有采取相應的措施,和採取有效的方法對孩子加以正確的引導,那麼將會給孩子身心健康造成傷害

家長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讓孩子認識瞭解疫情對人的危害,和極強的傳染性。

可以通過新聞了解疫情狀況,用繪本的形式告訴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們應該怎麼做。讓家庭的每個成員從我做起,響應國家的號召。那麼對於不能出去玩,他就不會有這麼大的抱怨。

2,杜絕用恐嚇的方式阻止孩子外出

家長不要用恐嚇的方式回答孩子為什麼不能外出。孩子的情緒在極度的恐慌和驚嚇中,容易出現行為反常,精神會出現異常。

3,延期不延學,合理安排一日活動。安排有趣的親子活動,增加孩子娛樂時間。

在家不外出的情況,也給了家長更多陪伴孩子的時間,可以制定計劃,合理安排孩子學習時間。做一些親子游戲,親子閱讀等。

4,增強體質加強鍛鍊身體,多做體育運動。

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家長和孩子一起做運動打卡活動。比如,跳繩,打羽毛球,跑步,做操等。為了增加孩子的興趣,可以安排親子運動比賽,獎勵制度。如果家裡有院子就更好的開展活動啦。

5,安排孩子共同做家務,提升主人翁意識,提高動手能力。

增加孩子的責任感,共同承擔家務勞動。收拾自己的房間,玩具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等。教孩子做飯,安排孩子每天做一道菜,這樣可以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學習技能的同時讓生活更加有趣,還可以加深親子關係。

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日常活動,孩子每日活動時間安排的滿滿的。不僅能充實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又讓孩子感覺到,雖然不能出去玩,但是生活一樣充滿樂趣。


小魚育兒簡筆畫


我們家孩子平常也是非常非常喜歡運動的

這段時間在家裡,我們兩口子一起制定了他的每天玩的項目,跳蹦床,做操,看書,玩積木,畫畫,七田真練習冊,科學實驗,線上邏輯狗練習,奇妙世界365問增長知識,聽兒歌,看兒童電影……

還算是豐富不煩悶

喜歡運動的小朋友,每天要安排時間讓他們儘量動起來,否則待不住啊

爸爸媽媽合理分工,多陪伴孩子,尤其是家裡只有一個孩子的,別指望著他可以自己一個人靜靜的玩[害羞]

我們家做飯也會讓孩子參與幫忙,擇菜啥的,小朋友很喜歡的

佔大部分時間的,是看書,積木,做操運動項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和啟發


羅滿花hua


我是趙小雅,首先很榮幸回答你這個關於疫情防控期間,不能外出,怎麼陪愛玩好動的孩子一個日常的問題


首先呢,疫情的到來讓假期變長了,正好可以讓年輕的家長去彌補平時沒時間陪孩子的一個缺憾
,愛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首先家長朋友要先平復自己的心情,心平氣和的去給孩子溝通,告訴孩子,新型冠狀病毒的情況下,外面的世界有多危險
其次,家長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和孩子一起學習啊,閱讀啊,鍛鍊孩子的智力和專注力嘛,也能開闊孩子的眼界,也能更瞭解外面的世界。
也可以和孩子們一起做做家務,搞搞衛生,參與到一些簡單的做飯中去,鍛鍊一下他的自主能力。
最後,也可以利用空閒時間和孩子一起去做做鍛鍊,做一下親子活動,練練瑜伽,打打遊戲,更能促進你們之間的關係。
我是趙小雅,希望能幫到你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dc4c4c0f6d9e4c57ae4ababe34a60cf9\

愣滋的趙小雅


你好,我是舒欽親子教育,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孩子愛玩好動是天性,特別是在這個特殊的疫情期間,孩子不能出門,很多戶外活動不能進行,在家中難免會造成一些混亂,這時候,年輕父母首先要能夠體諒孩子的心情,不要直接指責孩子,而是要有耐心和孩子講解不能出門的原因;其次,合理規劃好孩子的一日生活,引導孩子過好每一天。

那麼,如何管理好孩子的假期時間,做好一日日常呢?

01 培養孩子的勞動意識

孩子一旦放假就容易掉進甜蜜的溫室裡,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許多家長為了省事,紛紛對孩子採取“寵溺”“包辦”模式,容易讓孩子養成事事依賴別人的習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學會生活的第一步,孩子在幼兒園學會的技能,在家中要繼續保持,如小班孩子自己吃飯、穿衣、收拾玩具等;中、大班孩子自己疊被子、整理衣物、收拾餐具、洗襪子等。

疫情期間,也是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健康習慣教育、引領精神成長的契機。只要採用適當的方式,向孩子解釋病毒及防控間的聯繫,就能引導孩子正確認識疫情,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02 寒假生活也要保持規律

放假前,家長就要跟孩子一起規劃好假期生活,不是說要精確到每一時刻,但幾個關鍵的時間節點,一定要確定並執行好,比如晚上如何睡、早上何時起、一日三餐大概時間、上下午的安排……

尤其是作息時間,不睡覺的“夜貓子”或賴床不起的“小懶豬”這兩種生活方式對孩子帶來傷害很大。處於生長旺盛期的孩子,他的許多成長過程是在睡眠時間裡完成的,有規律的作息能讓孩子緩解疲勞、放鬆身心、健康成長,更好地抵禦病毒侵襲,而不規律的作息可能會導致孩子免疫力低下,引發各種疾病。

03 創造激發多元智能的遊戲時間。

吃過晚飯後再帶孩子是很容易“偷懶”的,忙活一天下來,不少父母想著看個動畫片糊弄一下算了。但你一定也發現了,哪怕是玩同一件玩具、同一個遊戲,家長是否參與,孩子的高興程度絕對不一樣。當你投入到與他的互動中,進入那個小小世界,給予充分的肯定和回應時,你會發現,他看你的眼神都會發光。

同時,對孩子來說,遊戲才是最好的學習方式。當孩子把泥巴分成五塊,均分給每個家人時,那是幾何圖形和數學等分概念的最初啟蒙。陪伴孩子一起遊戲,不僅能滿足孩子愛玩好動的個性,也是孩子的學習之路。

04 創造溫馨的親子閱讀時間

閱讀是一個人看不見的“精神地圖”,在默不作聲的“導航”著我們的人生,左右著人生的格局,而親子閱讀則是打開孩子閱讀興趣的最好的方式。

晚上睡覺前,是最適合開展閱讀活動的時間。那一刻,孩子偎依著媽媽,媽媽繪聲繪色地給孩子講故事,共同經歷一段奇妙的時光,這本身就是一幅動人的畫面。多年以後,孩子可能已經忘了故事的內容,但這幅畫面卻能映入孩子的心底,成為他永恆的溫馨回憶。

疫情當前,我們在選擇繪本題材時,可以為孩子選擇一些“認識病毒和細菌”的繪本故事,如《病毒小子威力》《細菌不是用來分享的》《流感大人》等,幫助他們更生動地理解病毒,理解這個春節究竟發生了什麼。

最後的話

愛玩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對於這個不平凡的寒假,年輕父母要面臨更多面對孩子的時間和機會。不要把愛玩好動當成一種負擔,家長要有意識地去規劃孩子的生活,多去陪伴孩子一起“愛玩好動”,你會發現,這個寒假真不簡單!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


舒欽親子教育


很高興收到邀請回答問題,
我們是初二去買了一次菜,那時小區還沒管理,看新聞報道說武漢挺嚴重的,然後多買了些日常用品,青菜小區都有,放冰箱也不新鮮。
至於孩子在家裡也是想出去玩,有時也鬧著想出去,我就抱著她從玻璃往外看看,一會就好了,實在沒辦法就帶上口罩,做好防護,帶著孩子到小區樓下適度活動。避免人多的時候去,小區門口實名登記,出去一趟也不方便,能不出去就不出去吧,希望疫情趕緊過去,天也暖和了,好出去玩!
解決孩子的日常我們是這樣做的,
1看看電視動畫片,2.玩玩她喜歡的玩具,3陪她看看書或者有聲讀物,4任由氾濫(這一點看視頻我家牆上的傑作)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4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455000a9d53aeeb267a\

帶電清洗


疫情防控時期,不能出門,年輕父母是怎麼解決愛玩好動孩子的日常?

1.對於上學的孩子,每天都有老師佈置的作業和在線學習,這段時間讓孩子自己學習,不需要打擾,只負責檢查作業就好。而我們的小寶寶特別好動,就需要我們有耐心的陪著玩耍。

2.讓孩子自己尋找樂趣,看抖音做遊戲,要求父母一起參與,在這過程中盡情遊戲,結束以後讓孩子總結感想,自己用筆記錄下來。

3.必須要求孩子觀看晚間新聞,讓他們知道外面發生了什麼,國家是怎麼解決的,電視裡的叔叔阿姨都在幹什麼,從而培養孩子的社會責任感。

4.剩餘的時間孩子可以自由支配,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看看動畫片,畫畫,聽音樂,甚至做運動等等。

不管什麼情況下,孩子愛玩好動是天性,我們要做的是正確引導,不是泯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