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C平臺過車規,華為自動駕駛“快馬加鞭”,行業參與者被逼向路口?

MDC平臺過車規,華為自動駕駛“快馬加鞭”,行業參與者被逼向路口?

安全、可靠是整個汽車供應鏈必須貫徹始終的。儘管沒有100%可靠,但車規級是始終如一的標準。

2月13日,華為官方宣佈,其MDC智能駕駛計算平臺獲得了德國萊茵TÜV集團頒發的ISO 26262功能安全管理認證證書。

該標準是全球電子零部件供應商進入汽車行業的准入門檻之一。

目前,已通過ISO 26262功能安全認證的自動駕駛芯片僅有Mobieye的EyeQ系列,英偉達的Xavier及華為的昇騰310。特斯拉自研的FSD芯片通過AECQ100認證,而不是ISO 26262。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和英偉達都有自動駕駛芯片通過了ISO 26262認證,但兩者區別在於,英偉達通過這一認證的僅有Xavier芯片;而華為通過認證的是整個MDC 計算平臺。

最強入局,華為MDC平臺過車規

MDC平台过车规,华为自动驾驶“快马加鞭”,行业参与者被逼向路口?

對於自動駕駛來說,要上車必須先過ISO 26262。

雖然目前整個汽車產業,各家的技術路徑不斷變化、但不變的是對安全可靠的嚴格標準。

ISO 26262汽車功能安全標準是國際標準化組織於2011年制定的一項全球性標準,並於2018年12月正式發佈其最新版本。

該標準涵蓋功能性安全需求規劃、設計、實施、集成、驗證、確認和配置等方面,旨在通過完善的開發流程,將汽車電氣或電子系統故障的風險降到最低,是全球電子零部件供應商進入汽車行業的准入門檻之一。

也就是說,ISO 26262是汽車行業的“高准入門檻”。

對於自動駕駛從業者來說,無論是高級駕駛員輔助(ADAS),還是計算平臺和芯片,都需要經過其車規認證。

2018年,在HUAWEI CONNECT 2018大會上,華為發佈了支撐其自動駕駛戰略的重要載體——涵蓋芯片、操作系統和開發框架的使能自動駕駛的移動數據中心(MDC,Mobile Data Center)平臺。

接著,華為通過AI與雲的優勢,打造以華為昇騰芯片為基礎的、加上智能駕駛操作系統以及自動駕駛雲服務的MDC智能駕駛平臺。

MDC平台过车规,华为自动驾驶“快马加鞭”,行业参与者被逼向路口?

據雷鋒網瞭解,當前MDC智能駕駛平臺支持L2+~L5級別自動駕駛的平滑演進。

同時,基於自動駕駛實際應用場景的需求,華為通過增減昇騰310芯片的數量和激光雷達,開發出能夠算力與之相匹配的MDC智能駕駛平臺產品。

如今,華為MDC智能駕駛平臺過車規級認證,這是全球範圍內,首個獲得ISO 26262功能安全管理認證證書的智能駕駛計算平臺。

有業界人士向雷鋒網分析,ADAS輔助駕駛滿足ISO26262相對來說是“較容易”,而L3+以上高級自動駕駛滿足ISO26262目前來說就是一個”不可能“事件。

“原因也很簡單:在HARA(HAZARD ANALYSIS AND RISK ASSESSMENT)分析時,需要對Severity(嚴重程度),Exposure (潛在發生概率)和 Controllability(可控度)來進行評價。

但是,高級自動駕駛沒有駕駛員,Safety Goal不僅要覆蓋縱向加速度,還需要覆蓋轉向機構,還要清楚道路的具體控制情況,測試就變得無比複雜。以目前的標準,L4/5自動駕駛基本無法保證完整的安全。”

華為智能駕駛平臺通過最高級別車規認證,讓國內自動駕駛從業者看到了希望。

此外,華為已把MDC智能駕駛平臺開發版提供給了合作伙伴,合作伙伴在這個平臺上做智能駕駛應用。

加速商用,國產車規級自動駕駛迎來轉折點

此次華為MDC智能駕駛平臺過車規級認證。一個直觀感受是,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運營加速,國內車規級自動駕駛計算平臺迎來轉折點。

自動駕駛已經進入1-1000的發展階段,靠一個demo就敢宣稱落地的時代過去了。

行業著力走向工程化階段。符合、達到、滿足、遵從......的“車規級”套路行不通。要實現自動駕駛大規模量產交付,標準化、車規級認證是必備條件。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傳感器、芯片等新的汽車電子產品導入到汽車行業,車規級也開始變得亂象叢生。

有些公司不僅在車規級三個字之前加上“眼花繚亂”的定語,還在車規級後面緊跟著“臆想”的“量產”字眼。

當然這是一種市場PR的需要。

自動駕駛企業即將迎來一場“量產與交付”持久戰,如何告別“手工作坊”式生產的樣本車輛,形成規模數量與規範化、車規級的生產流程,這是現階段各家正在重點解決的問題。

華為已經先人一步解決了自動駕駛車規級量產問題。

通過ISO 26262功能安全認證,意味著掃清了量產上車的車規級認證障礙。

目前,華為MDC智能駕駛計算平臺已攜手合作夥伴,與18家主流車企及Tier1建立合作,覆蓋乘用車、商用車、特種作業車等多種智能駕駛應用場景。

例如,在乘用車領域,華為與奧迪合作進展迅速;在特種作業車領域,新石器等低速車輛有使用華為MDC產品。

這意味著,整個MDC 計算平臺開始了全面量產上車。

MDC平台过车规,华为自动驾驶“快马加鞭”,行业参与者被逼向路口?

行業參與者怎麼應對?

華為MDC智能駕駛計算平臺過車規,是最大限度的發揮了華為的三大優勢:智能汽車將成為為消費者帶來智能體驗的關鍵門戶。通過感知、計算,形成了從數據採集到分析處理的巨大數據價值。以及向合作伙伴充分開放自動駕駛平臺,並基於該平臺開發各種算法和應用。

似乎華為在汽車圈是無所不能的,實際上並不是。

基於在ICT領域,尤其是芯片、5G以及操作系統等方面的長期積累,華為已經形成了“智能駕駛、智能網聯、智能電動、智能座艙、智能車雲”五大汽車業務矩陣。

當然,我們不難看出,華為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根本,就是其MDC智能駕駛計算平臺。其對於華為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按照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的是說法,華為MDC智能駕駛計算平臺並不是一個閉環的封閉產品,而是一個開放平臺。其在對外的態度上一直非常明確,即合作共贏。

換言之,華為並不直接向車企或自動駕駛公司出售芯片,而是提供包括AI芯片、操作系統、算法、支持服務框架、設備管理、開發工具鏈、信息安全、功能安全在內的MDC智能駕駛計算平臺。

車企和自動駕駛公司可在上面開發符合自身需求的自動駕駛應用,或整合來自供應商們的應用軟件。

對於整車企業而言,在 MDC開放平臺的基礎上,只需聚焦於整車技術及決策、規劃、控制算法插件等,其中與自動駕駛相關部分可交給華為。

對於Tier 1來說,可主攻傳感器、線控等關鍵技術,而自動駕駛創業公司則可聚焦於算法。

也就是說,他們使用工程化程度極高的 MDC開放平臺以後,可以將自動駕駛進程簡化,縮短量產週期。

值得注意的是,自動駕駛相關技術都交給華為來做,車企可能不會接受的。但同時讓車企從零開始開發一套智能駕駛計算平臺也是“勞民傷財”的舉措。

為了解決車企的“後顧之憂”,按照華為的官方描述,MDC智能駕駛計算平臺是一個開放的、標準化的、系列化的平臺產品。

這意味著,開放的、標準平臺,可以使不同基因的車企提供定製化服務和產品。

事實上,就華為在智能駕駛的一系列佈局上,其市場邏輯就是打造“利益共同體”,有錢大家賺。

因此,對於產業鏈的參與者而言,華為不是競爭對手,而是加速產業發展的助推劑。其更多需要考慮的是,是否加入華為的生態?

(雷鋒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