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大家沒上班的以什麼心態度過的?

A祥


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享受假期

雖然不能出門吃喝玩樂,但是難得的假期可以在家睡到自然醒,刷劇吃零食,吃喝睡躺很開心。

第二個階段,開始無聊

吃多了胖,躺多了懶,睡多了暈,劇刷完了,遊戲打膩了。開始數日子,在家待了幾天,還有多久能出門。抖音一刷刷半天,發現優秀的人太多,努力的人更多,覺得自己太荒廢了。

第三階段,思考接下來的安排

雖然只能在家待著,但是難得有那麼長的帶薪假期。突然覺得這是一個難得的,自我提升的好時機。後悔浪費太多時間了,快速買了幾本一直想看的書,決定在家好好思考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如果你想過辭職,想過要做自由職業者或者自媒體,這段時間千萬不要荒廢,利用好或許對你是一次轉變…


白乎乎的糰子


新型肺炎疫情期間,28歲的小李在老家閉門不出,雖然天天吃著父母準備的豐盛大餐,雖然天天有大把的自由時間,但他一臉的焦慮和憂愁,深受失眠困擾……

特別是最近幾天疫情呈現井噴的態勢,公司又發來延遲上班的通知。看著花唄和銀行卡的數字,小李感到很糟心、很堵;本來打算在春節期間做的事情,由於疫情影響都還未做成……

本來就生活不易了,即使在平時,內心也未得輕鬆。

年輕人不堪承受的壓力和內心無法丈量的焦慮已經寫到了他們的身體上。許多20多歲的年輕人,便漸露中年之態,還被脫髮、肥胖、失眠等問題所困擾。

①工作壓力大,超負荷工作成為常態

小A,女,25歲,畢業後在一家互聯網公司上班。平時工作特別忙,沒時間和朋友聯繫,也沒時間和家人溝通。

有一次太過勞累還生了一場大病,家人、朋友非常心疼,紛紛勸她辭職。她自己也無可奈何,至於家裡人操心的男友問題,更是無暇顧及,唯一的愛好就是宅在家裡看個片子,睡個覺。

公司有末位淘汰制度,同事們都很優秀,自感壓力很大。

②想要個家,卻找不到知心愛人

看朋友、同學一個個買房、結婚生子,很焦慮,而自己隨著年齡的增長,好像一無所有,沒房沒錢沒人愛。

③經濟窘迫,想要更好的生活

面對現實卻深感無力

尊嚴、工資、房產、家庭、理想、未來,這些已經悄無聲息地壓在雙肩上,讓20幾歲的年輕人喘不過氣來。

年輕人發現,每次交完房租,好不容易達到5位數的銀行卡餘額又重新變回4位數;每次回家過春節,發現歲月又無情地在父母的額頭上刻下幾道新疤痕。

④在信息社會,每個人都在

主動或被動對比著

很多人已經很努力了,但仍然沒有過上理想的生活。而很多同齡人已經運籌帷幄、光鮮亮麗。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尤其在互聯網時代,當別人的富足和成功,通過朋友圈、微博、知乎來彰顯時,不僅會給人刺激,使人成功欲強烈,更常常讓人陷入深深的焦慮之中。

⑤平庸生活帶來的困頓和迷茫

最怕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我們每天匆匆吃著早餐,擠公交地鐵,上下班打卡,經常被信用卡賬單嚇到,灰頭土臉,渺小而世俗。

日子普通得就像一張舊唱片,日復一日波瀾不驚,深感人生枯燥,歲月無聊,找不到生活的樂趣。

▍在這個焦慮的時代,如何讓自己內心輕鬆一些呢?


認清自己的需要


很多人認為,如果能掌控自己的工作、金錢、伴侶、小孩、情緒與意見主張,就能順利地掌控自己的世界。

有人說,若能夠掙到滿意的數字買得起房子,焦慮就應該可以減少很多吧。

實際上,物質追求是個無底洞。為了金錢、地位、名譽,或者各種亂七八糟的幻想、無休止慾望使得自己的心靈一直處於焦灼狀態。

也許是社會太浮躁了,我們緊跟著周圍的人,很少靜下心來,看看鏡子裡的自己。

若沒看清楚自己身上的問題,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就妄想通過換一份工作、找一個伴侶或賺更多的錢擺脫目前的困境和焦慮、迷茫的狀態,結果只會重蹈覆轍。


學會接受自己平凡

但並不平庸的事實


願你所得過少時,不會終日憤憤;

願你所得過多時,不必終日惶恐。

——東野圭吾《解憂雜貨店》

我們這麼努力,也只是為了做一個普通人。一個人最好的狀態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後,卻仍然向上努力地活著。就像當年央視的公益廣告《感謝不平凡的自己》中說的一樣:“平凡的生活中總有順流、逆境,但,我們依然努力前行。”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的小平凡,平凡卻不平庸地積極向上地活著,那一刻,我們就會發現舊的自我離開,新的自我誕生。


調整認知,不早早固化自己的生活


社會對於成功的衡量標準單一,似乎只有“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才能證明自己,似乎只有“年薪過百萬,迎娶白富美”才是人生巔峰。

如果我們過早地給自己加上了條條框框,我們很可能就一直活在他人和自我的限定裡。

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也值得選擇最符合自己特質的生活方式。

我們每個人在內心都渴望有所不同,或者讓生活更有趣一些。

然而,真正把生活過得有趣的人往往只是少數。很多人不滿現狀,內心有很多想法,但常常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最後都不了了之。


學會釋放焦慮,自我保養


你上一次全神貫注地墮落並快樂,是什麼時候?

忘我的努力之外,我們同樣需要忘我的“墮落”, 給自己一個身心放鬆的空間去修整。這不僅僅對我們的快樂有意義,對於努力,也同樣有意義。

這種必要的放鬆是心理保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畢竟人和彈簧一樣,有松有馳才能保持最大的彈性,規律的自我保養會對工作中遇到的壓力和焦慮起到非常好的緩衝作用。

具體的自我保養方法因人而異:有人喜歡去健身房,有人喜歡去戶外散步,有人喜歡抽時間讀書或者悠閒地泡個澡,有的人喜歡呼朋喚友聚在一起,有的人則喜歡安安靜靜刷個劇。必要時也可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幫助。


接納自己的焦慮,活在當下


人們有各種各樣的焦慮,為過去也為將來。

很多人只看到焦慮帶來的消極影響,其實它有很多積極的一面:焦慮能夠給人提供一種行動起來的動力,有助於解決問題。

危機感和焦慮感,可能來自於你正在見識更大的世界,而這本身是成長的過程。

你之所以焦慮,是因為沒有活在當下,把握當下,珍惜當下,一旦掌握了它,意識就會從時間轉到臨在,所有的事物才會變得鮮活。

英國詩人威·布萊克寫過一首詩《天真的寓言》:

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雙手握無限,

剎那是永恆。

活在當下,我們更能體驗到當下的幸福、快樂,感受到自己的難過與傷心,從而從此時此刻來改善狀態,在此時此刻發揮自己的潛力,不僅讓自己活得更自在,也讓自己的能力不斷得到提升。

最後,相信疫情會早日過去,願大家都能夠平安、健康,過上想要的生活。


李建學心理諮詢


應該是放鬆的心態吧!這是我個人最大的感受。我正式放假的時間是1月23日,正式上班的時間是2月10日。這段時間,其實是我上班這幾年裡唯一一次在家裡待這麼長時間,所以特別的珍惜。我和妹妹每天陪一陪父親,我教他使使電腦,他陪我們練練牌技,時時關注疫情發展狀況,做好疫情排查工作,思考思考每頓吃些什麼,打聽打聽哪裡能買到口罩等等,說實話,感覺每天的時間都不夠用勒,但是又比上班輕鬆,因為不費心力,簡簡單單的,很幸福勒。因此,請各位好好珍惜在家裡的時間吧,上班狗真的羨慕你們喲。


公司法務小萌新


疫情期間,很多人都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出門,無法上班,度過了一個特殊的超長假期。筆者也和很多人一樣,到目前為止,已經在家過了二十多天。那麼我們這些在家的人都是什麼心態度過呢?我想萬能朋友圈告訴了我們答案。

1.珍惜享受心態。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大多數人都在為自己的工作事業打拼,忙忙碌碌一年又一年,很少有這麼長的期間停下來陪家人,思考自己的過去和未來。因為這次疫情,快進的生活一下慢了下來,回到了“以前車馬慢,一生只夠愛家人”的生活。朋友圈裡那些陪孩子做遊戲,陪家人包餃子做小吃,陪老公老婆看看想看的電影,給自己一點時間閱讀寫作,這些都是活在當下,珍惜享受假期的人。

2.煩躁不安心態。當然,也有一部分人,不習慣這種生活,每天面對單調的人,單調的事,還有無止境的各種矛盾……於是,漸漸的開始煩躁,開始抓狂,深嘆一句,何以解憂唯有工作!

3.害怕擔憂心態。凡事都是兩面甚至多年的。面對疫情帶來的超長假期,有人歡喜當然也有人憂愁。比如各類企業老闆,他們擔心疫情遲遲不能結束,導致企業入不敷出,甚至面臨倒閉破產風險。還有不少工薪階層,擔心疫情波及自己的工作穩定,面臨失業斷薪的危險。當然,還有很多人,擔心自己被傳染上新型肺炎,危機自己和家人生命安全。

其實,還有更多人是各種情緒摻雜,有喜有憂,有苦有樂,有愛有恨,有舍有得。面對無法改變的疫情環境,我們唯有合理調適好自己的心態,活在當下,珍惜眼前,感恩祖國和那些為我們負重前行的人,不負韶華,只爭朝夕!





叩扉


本來安排孩子上學後,準備找工作的。現在談不上找工作,即使有工作由於疫情工作期間肯定也不順利。就先不考慮,早晚會有上班的一天,現在最重要的是出來買菜吃飯外出活動是都做不到。

我覺得疫情期間身體最重要,要熬到勝利的一天,其他的追求先放一放,別說不給國家增加負擔,如果萬一感染是非常可怕的,誰也不敢保證百分之百能抗過去,有一定的死亡率,運氣不好就不好說了,任何事物都有不定性,先不說萬一有後遺症了。可怕的上有老下有小,為了家人的安全我們一定要堅持忍著。對與已經上班的,儘量做到保護自己,保持距離,注意消毒衛生。



雅繪


一直在上班



茗茶幽香


這次的疫情呢是給人類一個警告,俗話說人造環境,環境造人,從現在開始,我們要拒絕捕殺野生動物,每天看著確診肺炎的病例飛速增加,心裡也有幾分恐懼,面對生活也倍增壓力,但是身為中國人,背後有強大的祖國,我信心十足,我相信一定會早日解除疫情!



自由野性


基本上不出門,出門也是極度恐慌的狀態,不考慮錢的問題,此時只想活著就好,只要活著就有希望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44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403000b65b2c8a4dfb6\

曹飽飽閃亮生活


一,這是一個很難得的與家人相處的機會,趁這個疫情的緊張節奏,與家人的矛盾得以緩和。

二,這段時間可以動手學習一些做飯做菜的手藝。

三,看一些喜歡的書或者電影,陶冶情操,增長知識,為工作學習增強源動力。

四,每天與朋友們痛痛快快的玩一場網絡遊戲。

五、陪孩子瘋玩,找機會引導然孩子自己提出學習看書。

六、其他的能讓自己打發時間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