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肆虐的晝夜裡守著初心守著家

2月15日市林草局幹部職工值守社區一線疫情排查紀實

2月12日午夜,林草局政務工作群收到了幹部支援社區一線疫情排查任務,即刻部署開始。凌晨5點各分屬工作群開始報名,8:30分報名人員過百,9:30分40名受組織委派精幹力量嚴陣以待、各自待命,11:30已有部分先遣隊員抵達道外區值守崗位,15:50分40名隊員全面上崗完成交接並直接開展晝夜相連的疫情值守,分別值守道外區勝利街道辦事處大新街67號、水泥街道辦事處、黎華街道辦事處、化工路街道辦事處東棵北三道街、新樂街道辦事處等5處卡點。


——要打持久戰,不貪一時之功。值守無小事,分工要明確。5處卡點,共計涉及6個小區, 均為開放式小區,居民高達1200餘人,人員結構負責,排查量大,任務艱鉅。五個小組均由一級調研員帶隊守崗,優化老中青幹部年齡,幹部職責明確到位。歷經第一個24小時的值守實戰,15日所有隊員均按往返路線、工作家庭實際進行再次優化,確保守崗守時守紀律,嚴查嚴管嚴程序。前方在戰鬥,後方保供給。除去40名值守隊員,林草局單獨成立了聯絡協調保障組,為值守隊員持續提供口罩、消毒液、護目鏡、防護服等防護物資,手套、帽子、電熱墊、暖寶、保溫杯、快餐速食等生活物資。在這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戰鬥中,林草局將同人民群眾一同戰鬥,一同勝利。

——要講工作方法,不為一己之名。駐守在街道一線,就要緊密加強與街道辦事處、轄區派出所等單位的合作,要接地氣,要服從大局指揮。40名值守隊員不論級別、不論年齡接受街道辦事處的統一安排部署,並做好自我工作和生活的調整,全力聽從大局安排。在疫情防控值守工作中,不把自己看成獨立的個體,而是講團隊合作。積極向社區幹部瞭解居民職業構成、年齡比例、出行特點、老幼殘障情況,向基層派出所學習公告執行細則、適用條件,與人民警察一同維護社會安定。

——要密切幹群關係,不呈一時之快。值守在一線是為了保障群眾生命安全,隔絕病毒的傳染,不是去禁閉群眾的自由,更不是去吼群眾耍威風。在40名隊員紛紛到崗後,各組組長一再重申,工作中要語氣和善、態度誠懇、程序嚴密,不要讓老百姓覺得“國家幹部”派頭大、說話硬,要換位思考,要剋制情緒,不呈一時之快,不能輕易就將鬧情緒的群眾扭送公安派出所,處理問題不能簡單粗暴。要做好群眾的解釋工作,用更高的視角、更寬闊的胸懷去應對群眾的反常情緒,讓群眾更多的感受到被保護被關愛,更要讓群眾堅信疫情一定會被戰勝。


——2020年2月15日,一個普普通通的晝夜相連

14:22分,道外大新街267號卡點。57歲的唐麗娟是40名隊員中唯一的女性,已經當了姥姥的她仍然像青年人一樣查看入門卡、登記出入信息,腳踝骨的舊傷也沒能讓她安坐在家裡。她說:“外孫讓老伴兒看,自己晚上不值守,但是白天可以分擔大家的任務”在她說話間,我們才發現,她的口罩是用訂書器訂過的,為了能有效利用口罩,她把面巾紙釘在裡面,讓有限的防護物資能給更多的隊員用。

14:53分,道外區新樂小區卡點。短短的9分鐘內,這個負責31棟樓4000餘戶的小區卡點登記了14人、4輛機動車,平均0.7分鐘就要登記一次。殷明濤來不及和後勤保障組的同事說話,手裡拿著紅旗與社區人員分頭登記問詢。本就被困多日,又被多番登記盤問,少數群眾牢騷滿腹,而他依然在寒風裡不厭其煩的勸解。

15:23分,道外區黎華街道辦事處卡點。“別讓他走!對,就這個臺車”鄭偉、吳志偉順著文化小區仄仄斜斜的人行道追了出來,叫停了一輛白色寶駿。原來這臺車剛剛剮蹭了路邊的麵包車,雖然不是他們車,但是他們沒有坐視不管。實時值守在該卡點的還有樸常革、劉玉彪,這是一組年富力強的組合。該卡點地處南崗和道外交匯處,居民多為臨時僱工、小商小販,小區內有多處庫房,雖然只有831戶兩千餘人,卻極難管理。排查卡點地處斜坡,為了防止居民滑到,值守的幹部上午借來鐵鍬清理了冰雪並揚上了沙土防滑,小區五個出口圍堵四個,但是依然有群眾翻越柵欄,隊員們沒有生硬的制止而是友善的勸阻,並親手把鬆散的圍欄全部手工重新連接一遍。在這裡的值守隊員扮演了登記員、保安、保潔、幫工,甚至交警的角色。

16:03分,道外區化工街卡點。李海龍剛剛從局機關整理上報完財務報表,便一口氣從松北區駕車橫穿了市區到卡點履行值守任務。這裡是鐵路家屬區,509戶居民近2000餘人,人數不多可是因為臨街25個單元裡有16個是開放的。客流量大,圍堵的出口多,需要巡邏的範圍廣,但是他始終語氣平和,即便是抓住了要翻越圍擋回家的公交司機,依然有效的履行了排查程序。

19:30分,道外區水泥街道辦事處卡點。姜訓劍,一個為了一隻松鼠也可以不分星期禮拜,直接從松北區奔赴香坊區的人,他的日常工作是野生動物救護,有時他的行車裡程數堪比出租車司機。這次,他是第一個請纓的人,第一個收拾好行囊的人。他的值守夜班搭檔是邱碩,一個話不多,但是極為認真負責,堅持原則不動搖的人,就連紀委的暗訪組都不得不歎服他的堅持與彬彬有禮。讓組織看到了,值守隊員的自我要求與組織要求的高度契合。

20:15分,道外區陽光麗都小區卡點。陽光麗都小區大部分為鐵路職工、個體商販、企業職工和無固定職業者,平均日出入量近500人次,居民對政府公告知悉不到位,出入登記為群眾帶來不良情緒。馮鑫、黃忠民作為該卡點值守工作的中青年力量,與楊寶軍、許漢淵等老大哥一同迎風而立,在開展日常登記排查之外,把小區存在的排查漏洞、宣傳空白進行了逐一的紀錄,與相關工作人員一同交流研究辦法,讓小區的管理日益步入正軌。

21:40分,化工路辦事處卡點,穆成才、陸宏亮接受市紀委查崗檢查。

22:00整,吳志偉在喝咖啡提神,在湊近暖氣取暖。

16日凌晨1:06,劉玉彪在排查進入小區的車輛。

好多隊員因為值守班次不同錯過了採訪,他們有和死神掰過手腕、拔過河的劉利、趙長春,有即將退休的還駐守一線的王文立,有指點青年人帶頭報名的老處長王建國、顏廷剛、李風凱,有謝峰,有白天明,有王春鵬,有孫策……

這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個晝夜值守。


在潘振日的朋友圈裡有這樣一段文字:今天是市政府抽調進入社區參加疫情防控的第一個夜班。

凌晨1點30分,一名負責運送防疫物資的物流司機下班回家,這位司機回家休息幾個小時之後,一會兒5點多就得出來繼續運送防疫物資。

凌晨2點41分,一對環衛夫妻騎著電動三輪車準備外出收拾城市垃圾。這對環衛夫妻收拾完城市垃圾,還要給各個小區樓道消毒。

凌晨3點01分,又一名環衛工人從小區外出,清理城市垃圾。

凌晨5點23分物流司機休息完畢外出運送防疫物資。

在這場抗擊疫情的戰役中,各行各業都在儘自己所能為打贏這場戰役而努力,最辛苦、最危險的還是一線醫護人員,向一線醫護人員致敬!再過一會兒天就亮了,希望這場戰役早日煙消雲散。

在採訪的最後,風還是冷的,夜還是黑的,但是用不了多久,天就會亮;用不了多久,林草人就會在春風裡為哈爾濱栽下無數棵希望;用不了多久,我們的哈爾濱我們的祖國就會就會繼續向前。

一切皆因你我守著初心守著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