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價太高,得管!一系列的組合拳,豬價沒有理由不跌,你信嗎?

先看一組數據,據農業農村部監測,2月14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為136.61,比昨天下降0.04個點,“菜籃子”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為142.18,比昨天下降0.06個點。

截至14日14:00時,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50.09元/公斤,比昨天上漲0.5%,豬肉價格太高了。

豬價太高,得管!一系列的組合拳,豬價沒有理由不跌,你信嗎?

豬價為什麼這麼高?我們心裡也多少略知一二,無非就是這兩個原因,我們一起來看看,和你分析的一樣不。

一是受疫情的影響,運輸受到限制,生豬運輸犯了難,很多地方的生豬拉不出來,不能供應到市場上,這樣一來,豬肉供給就面臨著短缺,甚至斷貨的境地,由於年前家家都購買了豬肉,在疫情的第一個14天估計都消耗殆盡了,隨著第二個14天的限制,居民家中的豬肉已基本見底,急需補充,多數人是處於吃睡玩的狀態,從而導致豬肉的消費迎來一波漲價潮。

另一個就是,我國的生豬產能雖在恢復中,但總的來說,還是缺豬,在大的環境影響下,前有非瘟,後有疫情,再加上多地禁止活禽交易,減少了可代替豬肉的禽肉,屠企開工率不足等等,間接促使豬價又出現一定程度的上漲。

那麼,既然豬價太高,就不得不管了,豬糧安天下,所以有關單位採取了相應的措施,全方位的,儘可能的確保豬肉供給的穩定,價格保持在合理區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

“一系列的組合拳”打出後,豬價沒有理由不下跌,你信嗎?

一、豬價太高,會抑制豬價再上漲

這個說理解,也好理解,說難理解,還真有點拗口。舉個例子來說,當你去超市買豬肉時,一看價格十二元一斤,這個時期買個五斤十斤的不在話下,如果一看價格四十元一斤,估計你買三斤就得考慮考慮吃不吃了?然後轉身去買些別的來吃,這就是高豬價,反過來抑制豬價再上漲。

豬價太高,得管!一系列的組合拳,豬價沒有理由不跌,你信嗎?

二、疫情關鍵期,防控仍繼續

當下正處於第二個14天,仍然處於疫情的關鍵期,一些對豬肉消費大的單位群體,大多都是在歇業、停工狀態,譬如餐廳、酒店、學校、食品廠等等,另外,居家的能減少外出就不出去了,減少了購買頻率,這從消費端來講,也就相當於減少了豬肉需求,有助於豬價下跌。

三、復工延遲,降低消費端需求

目前,基本上除了民生,醫用物資,以及一些重要單位在正常運營外,其他的相關企業或個人,都在結合實際,按要求、按規劃有序的開始復工,甚至延遲復工,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相當於減少了對豬肉的需求,有助於降低豬價。

四、開放“菜籃子”綠色通道,生豬調運變通暢

新冠疫情發生後,各地為了更好的防控疫情,但採取了一些不託的“一刀切”做法,真正的封村封路,不管你運輸的是什麼,都不讓進出,有的甚至要隔離14天。這可害慘了不少養殖戶,飼料、仔豬運不進來,生豬運不出去,生豬及飼料運輸一度受到很大影響。

隨著國家開放“菜籃子”農產品綠色通道,以及各地運輸暢通,天氣逐步轉暖,生豬調運市場將逐步趨於正常,北方生豬大量進入南方市場後,豬價會隨著供應量的增加,而步入回調通道。

五、加強市場管理與調控,投放儲備肉

據悉,華儲網14日公佈,將會向市場上面投放2萬噸的儲備凍豬肉進行交易,這是自2020年以來的第6批次的儲備豬肉投放,累計投放量已經達到了13萬噸。

豬價太高,得管!一系列的組合拳,豬價沒有理由不跌,你信嗎?

雖然這次2萬噸的儲備豬肉,對於龐大的消費市場來說有點杯水車薪,但對於緩解當前疫情下的豬肉消費,還是有一定的幫助,“震懾”作用或許更多些,另外,加強市場管理,嚴謹哄抬物價,漫天要價,維護市場秩序,有利於豬價進入回落期。

總的來說,隨著國家一系列政策的實施,像目前生豬運輸已經恢復了一部分,正在逐步向市場上擴大供應,這樣一來,豬價想要上漲就有一定的難度,更沒有不跌的理由。

此外,作為養殖戶也不用過多的擔心,豬價下跌了,因為現在的豬價仍處於一個較高的水平,回想2017年的時候,豬價八九元一斤就讓人欣喜,更何況現在有的地方20元以上,低的也在15元以上呢?

對於豬價沒有理由不跌,不知道大家是怎麼看的?歡迎下方留言,說說你的看法,我們一起“知豬事論行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