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和公婆住一起,老公就不和我住一起,咋辦?

小余9777


還是保持距離吧,如果公婆生活能自理。夫妻之間尚且需要磨合,再加上公婆,對初涉婚姻的女人來說簡直是災難。等於你一下子要同三個陌生人磨合,而他們三個還是“同夥”。老公還好說,床頭吵架床尾和。公婆就不同了,吵一次就是一道不易癒合的疤。

我剛結婚時跟公婆不住一起,工作原因,常住孃家,很羨慕那些跟公婆處得好的女人,每每和老公提前,讚不絕口。然後老公就認為我一定是一個很好處對公婆很好的人。不住一起啊,公婆需要什麼,我比老公想得還周到,比老公還捨得給公婆花錢。

然後婆婆去世後,公公過來住了,我才知道道理是一回事兒,事實又是一回事兒。老人的衛生習慣說難聽點讓你作嘔,廁所從不沖洗,很少洗澡,衛生紙放身邊都捨不得用,鼻涕眼淚到處塗。爺倆緊著在我前面吃完飯,我上桌子都無法下筷。老公為了顯示他的孝順,動輒呵斥我,說我服侍不到位。我哪裡甘心,奮起反擊,生活過得一地雞毛。我好想姑子能把公公接去一段時間,讓我緩幾天都好,但是公公堅決不去……

真的,不是迫不得已,不是情商足夠,不要和公婆同住。老公如果堅決要和公婆同住,那麼,離婚吧,沒有男人無所謂。


棲夢苑


說下我年輕時犯下的大錯,我談戀愛時,就孝順這個問題我們是一致通過的,甚至於我比我老公還要激進,為什麼,這樣的認知來源於我有一個好奶奶,20年代的大家閨秀,知書達理善解人意,我一個76後和奶奶有說不完的話,很多人無法去想法,她的思想觀念,思維能力不亞於我們當時這一代,自然而然地就認為:哪家老人都會愛自己的孩子,天下無不是的父母!說起來可能沒人會相信,奶奶和爸爸從沒有呵斥過小孩,有事情就是約談,我們就是在這種氛圍中成長的,我碰到我老公的時候,我爸第一次不同意我的選擇,河南農村,又是遠嫁,我奶奶面露輕笑說:不成熟,以後會吃虧,我媽說:沒錢不要緊,年輕人可以去掙,關鍵是他對你好才是好,我選擇了聽我媽的"對我好"現在想想,太TM蠢了,談戀愛的時候誰不會對你好?

婚前有些端倪,因為一年才見1到2次,總是忽略過去,她和她的孩子都合不來,見面就起衝突,孩子生的孩子在一起也起衝突吵架,和大兒媳水火不容,我竟然天真的認為,這是年齡的代溝,母親面對自己的孩子初衷都是好的,只是有些孩子不接受而己,我做好我自己就行,我老公是正常人就可以了,桀桀桀桀……我為我的天真愚蠢付出了一生的代價,我這個年輕時對人一見面就露笑容的人終於會刻薄人,終於會狠心了,也學會了破口大罵,雙面膠這些手段在她面前太小兒科了,你們這些什麼不給彩禮,不帶孩子,不服侍月子的糾結也太平凡了,黑白顛倒,汙衊在我們身上都是常見的,她要是能有個好身體,她都能藥個男人放你床上,這歸根結底就是有個愚孝的兒子給她撐腰壯膽提神,希望樓主細品下,這種男人值得託付終身嗎?


我愛熙仔


這個談談我自己的經歷吧,純屬各人經驗之談……

我婚後一直就跟公婆住一起的,只不過呢是前屋後院一家一層樓的套房……老公跟公公小叔子在外工作時間長,所以我和婆婆相處時間長點……總體上公婆一家人都還不錯的……說相處久了,矛盾有是有,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關鍵是要理解一個人的本性……有時候就是個人習慣問題產生的摩擦……我比較隨意,在外跟誰都處的來,在家也差不多,因為我很少發表意見,很少說別人的不是!婆婆其實人挺好的,偶爾說我這那的也都是在她的立場,比如什麼女人的內衣褲要藏起來曬,男人的衣服要先洗還要曬在女人衣服前面等等……後來我直接把衣服晾我家樓上陽臺上!婆婆沒什麼事很少到樓上我家去的……有時候婆婆也總抱怨……這些我老公也瞭解我婆婆……我老公跟公婆相處久了也會吵架的[捂臉]……我老公人很自強的!他說有錢了還是要買房搬出去住,哪怕房子買小點.父母的就是父母的,留給父母養老……我公婆在老公結婚前開發自己建的樓!4套房3套門面,打算就是兩兒子一人一套的吧……誰知道呢,我認識我老公的時候他家的錢全在房子上了,就毛坯房結婚了,什麼彩禮什麼都沒有……奮鬥到現在已經買了車……小叔子也快30了,他把錢看得緊,公婆把錢都拿出來給他裝修好了房子花了15萬左右,車子給了5萬,小叔子自己拿了3萬首付買了車……就缺個媳婦了……我有時候心裡會有點不平衡,我結婚什麼都沒有,到時候娶小媳婦還不知道給多少彩禮……但又想吧,我也不跟公婆過一輩子,他們想怎麼樣我也管不著,我跟老公自己有能力賺錢,也不能想著佔他們便宜,小叔子一直談不到女朋友公婆都操碎了心了……我們現在都在外工作也就過年才回家呆幾天……小叔子其實人也是好的,只是對錢比較那個,就是給車加油還找公公報銷,在外對他的朋友借出去幾萬的那種……家裡門面房租一年能純收5萬,今年收的錢全拿去給小叔子裝修房子了!電話費沒得繳了,還找我老公繳的……


波煙月漉


如果你老公真說的這話,兩個離婚,還有就是如果父母要求給自己一起住,就國情而言那是天經地義的,尤其是獨生子女,公婆年紀大了需要照顧,我跟公婆也不合,在我結婚坐月子帶孩子,都沒幫忙,公婆現在還自己上班,如果我公婆說要退休了,需要給我們一起住,我是接受的,可能我還是比較傳統,覺得養老是應該的!


時光如梭1314


我也是和公婆住一起,婆婆會表現特別挑剔,生活過得壓抑,我上班也遠,老公死活不同意另外租房住,後來同意在村裡租房[打臉],在農村,自己家不住租在村口有意思嗎?我老公始終覺得父母在,不跟他們住會被閒話(農村人無聊就很會拉家常),懷孕期間由於趕上家裡翻新,整個孕期倒是和老公出來住了,離她們不近,婆婆忙,很少回去。孕期也上班,雖然累點,但是上班有人說話,下班心情也輕鬆些。產假結束後也開始和公婆住,孩子所有吃用我買,然後她各種嫌棄,我就當沒聽見


柚莉生活


婚後和家婆一起住過程中,發生的小摩擦,家婆雖是深明大義之人,但是即使這樣,我也有頭疼的時候,我不喜歡家的氛圍,特別是每當公公婆婆吵架的時候,坐在旁邊的自已又不知道怎麼說,只能默默低頭,不吭聲,那一刻的空氣就像凝結了一樣。而且老一輩的人,因為幾十年的習慣,吵架的時候總會喜歡爆粗口,每次聽到他們這樣吵來吵去,聽著就難免會覺得很煩躁,如果是在自已家裡,自已的父母這樣吵還會上來勸說,但是在家婆家,還是少說話為好,因為不管你說什麼都裡外不是人。除了他們吵架這件事讓我接受不了之外,還有一點也令我特別尷尬的事情,那就是週六日,大家都在家休息的時候,由於自已不太會做飯,做了又擔心自已做的不好吃,不做的話等著他們做也會特別尷尬。







恍如夢境


我老公父母都去世以後,他就跟我的父母提出接過來一起住,我爸媽不同意,理由是婆媳也好,翁婿也好,保留一個舒適的距離是最好的。你來我往客客氣氣挺好。長期住在一起親生的都有摩擦何況還不是親生的。當然,年紀大了需要照顧除外


手機用戶54470532802


從古至今,在中國婆媳關係都是很棘手的一個問題,但要看大家都怎麼去想怎麼去處理。和公婆住一起有利有弊。但我始終相信,利大於弊。古話說家有一老強如一寶,你看像我婆婆,我是遠嫁女,她們都把我當女兒一樣對待,早上我要是起晚了,她就會來問我是不是那裡不舒服,問這問那的,心裡慢慢的幸福感。我們在外面工作的時候,她把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還有就是你老公是他兒子,他知道自己的父母撫養自己長大不容易,你也要理解他,在婆媳之間,老公是最難的一個,兩者都是最愛的人,所以我們做為妻子的,多理解,多包容,家和萬事興,父母也不容易。


彝家胖胖姐


你就那樣討厭公婆?沒有父母嗎?記住永遠是親情第一,友情第二,愛情是第三的。要想愛人愛你,你就要愛他的家人,一個人通情達理,賢惠,你才有一生一世的幸福!


寬容是福292


2020-02-15

說說我的看法。你的提問透露了三個信息。一,你不想和公婆同住。二,你老公很孝順,堅持要和父母住一起,甚至拿分居來要挾(用詞不當請別介意,我想不出別動詞彙了,將就一下)。三,你很愛你的老公,所以你很為難。不知分析對否?

我的建議是:一 ,堅持你自己的想法,不要輕易妥協;二,讓你老公明白,你不是不下盡孝,更不是逃避,分開住並不影響盡孝心。

你不妨跟你老公平心靜氣協商一番,給雙方一些時間,同意他去跟父母住一段時間,或十天半月或一個月兩個月都可以。這樣做一是尊重他的想法和選擇,成全其一顆孝敬之心。二是讓他明白,女人並不是離了男人就過不下去。動輒拿分居說事兒,沒意思。

我是不提倡和公婆一個屋簷下生活的。遠香近臭,距離產生美,亙古不變的真理。

首先呢 ,各人的生活習慣不同。一家子只有一個主婦怎麼都好說。兩個小家合在一起,就有了兩個主婦。家務活如何分工,大事小事誰說了算?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婆婆想喝麵條,媳婦兒想吃米飯,聽誰的?誰遷就誰都可以,也都說得過去;但是,一次兩次可以,天長日久總會心裡不舒服的。日積月累,小委屈攢成大委屈 ,遲早會爆發矛盾。

再者比如家務活,婆婆習慣吃完飯立刻洗碗,媳婦兒呢胃不好,飯後總要休息一會兒刷會兒手機再收拾。也許婆婆看不下去就洗了。活是幹了,心裡會不會不舒服?媳婦兒不好意思於是搶著洗碗,然後胃疼難受了,肯定會委屈。還是那句話,一次兩次無關緊要,忍忍就過去了。可是常年累月,這日子還能過得舒心嗎?過日子,最要緊的 不就是圖個舒心嗎?

其次就是,兩代人,成長環境不同閱歷不同,難免觀點不同,就難免有摩擦。

打個比方,一家人輕鬆愉悅的聊著天看電視,忽然播出一條新聞。婆婆和媳婦兒看法不一致 ,聊著聊著吵起來了,怎麼是好?吵來吵去親情吵沒了矛盾出來了,再翻個舊賬啥的,這不是沒事找事嗎?

再者還有一點也很關鍵,年輕人和公婆住在一起,生活中確實有許多不便之出。

我一個表姐,老公是家裡的幼子,結婚後就沒人分家,跟公婆一個大院住著。表姐夫聰明能幹會疼人,公婆人厚道實誠人品好的沒話說,拿表姐真是當女兒疼。當女兒可不是誇張,老太太一生養了四個兒子沒有女兒,就喜歡女兒。最疼的是小兒子,愛屋及烏自然也最疼小兒媳婦。

讓人不解的是 ,婚後不到一年,大著肚子的表姐哭著鬧著非要分家,態度那個堅決,哭得那個兇啊。親戚朋友都不理解,都勸她,生下孩子出了月子再分也不遲啊。婆婆也是這個意思。

表姐偏等不及,最後被追問不過才道出苦衷:太不方便了,上個廁所還得先派表姐夫去瞅一眼裡頭有沒有人。這回勸的人都閉嘴了。你說這……

就算院子大,再蓋一間廁所就完了。還有別的事兒呢?夏天衣服都穿的少,洗個澡啥的……細想想不方便處真是太多了,許多還是難言之隱。

還有一點開頭也說了,需要跟你老公說明白,分開住照樣可以盡孝心。該給錢給錢該買東西買東西,該幫著幹活幹活,隔三差五一家子去老人屋裡坐坐聊聊天,有什麼不好?就算說話不留心引起一點不愉快,忍忍也就過去了,很快又能釋懷,過後還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還是說非要攪在一起弄到相看兩厭才算孝順嗎?拿委屈自己去換一個孝名,有必要嗎?換不換得來還兩說。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希望能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