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旭東:心理支撐,讓方艙醫院化身愛的方舟

趙旭東:心理支撐,讓方艙醫院化身愛的方舟

為了緩解新冠肺炎患者數量和現有醫療資源的矛盾,最大限度擴充收治患者的容量,武漢市在短短几天的時間內建成了幾所能夠收治幾千名患者的方艙醫院。這裡患者人員多、密度大,居住和醫療條件卻相當簡陋,很多基本的服務功能都不具備。在這樣的特殊環境裡,患者和醫務人員的情緒狀態如何?可能會面臨哪些心理問題?有沒有落地見效的化解之策?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連線採訪了我國著名精神醫學、臨床心理學專家、同濟大學醫學院教授趙旭東老師,以下是專家採訪實錄。

記者

作為精神醫學、臨床心理學專家,您如何看待建設方艙醫院這一舉措?

趙旭東:方艙醫院是從野戰醫院這個名詞發展而來的。最初的野戰醫院很多都是便於移動的帳篷,後來因為技術裝備進化了,可以放在車輛裡面的方艙裡,所以就叫方艙醫院。

最近,武漢市在幾天之內,爭分奪秒建成了幾所能夠收治數千名患者的方艙醫院,目前已經有很多患者入住。這是我們不得已採取的前所未有的重大舉措。我們擔心的是,這麼多確診病人在一起,可能會有一些心理行為方面的問題伴隨而來。

我們都知道希伯來神話中諾亞方舟的故事,在這個古老的故事中,諾亞製作的方舟是一條從洪水中拯救世界的大船。後來,“諾亞方舟”就演變成了人類從災難當中獲得拯救的一種象徵隱喻。所以我希望,通過給方艙醫院內的患者提供及時和必要的心理援助和支持,通過我們的人性化管理,能夠使方艙醫院化身成為愛的方舟。

實際上,在我們的中國文化裡,也有很多鼓舞我們勇往直前、奮勇拼搏的神話故事。夸父追日、女媧補天、大禹治水這些故事都記載著中華民族堅韌不拔,適應和改造自然的精神。這是我們華夏民族世代傳承不逃不躲的文化基因,是推動我們中華民族前進發展的原動力。

記者

目前有沒有心理方面的專業工作者進入方艙醫院?已入住方艙醫院的患者狀態如何?

趙旭東:疫情發生以來,我一直在關注著武漢,為整個武漢的情況心急如焚。尤其是武漢封城以來,我和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的朋友每天都要通好多次電話。同時,我也和一些同道一起,在外圍開展力所能及的救援活動。

2月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心理救援組的兩位專家——北京安定醫院的西英俊教授和北大六院的石川教授來到了武漢市洪山體育館武昌方艙醫院東區。他們在方艙醫院裡對210名患者進行了情緒狀態巡查,傾聽他們的意見建議。還向一些患者提供了病情解釋、情感支持、指導用藥和康復諮詢等方面的服務。同時,他們還指導患者通過App獲得心理方面的指導、評估自我心理健康以及獲得簡單可操作的自我調適方法。

據西英俊教授和石川教授介紹,患者們多數都是很安靜地在病房裡休息、治療、參加護理活動。有準備考研究生的患者在看書之餘也會玩一玩遊戲。患者向他們反映,現場的醫務人員都是在盡職盡責地工作,他們在療愈著病人,也陪伴著病人。患者當中還有一位央企領導,他的身體條件比較好,也比較活躍。考慮到醫務人員每天需要挨個詢問患者的身體狀況,太過勞累,他提議患者每天把自己的身體情況寫在紙上,放在床頭,節省醫務人員的精力和時間。他還建議醫院內每天動態播報患者的總體情況,讓患者們瞭解每天有多少人體溫恢復正常,有多少人康復出院,給大家增加希望。

在這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還設置了廣播站,有專業人員通過廣播帶領大家放鬆身體、平復情緒。

這兩天,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醫師分會秘書長劉忠純發來好消息,他說武漢市洪山體育館武昌方艙醫院的運作情況漸入佳境,患者經歷了初期的不適應、慌亂、不方便之後,現在生活設施、醫療設備、器械配備越來越多,患者情緒基本平穩,對各種醫療活動非常配合,沒有出現顯著的心理紊亂現象。一線醫務人員接受了培訓,在做軀體醫護的同時,加強了解釋性的心理治療和心理護理,與患者發展了團結合作的工作關係。

2月8日晚,上海東方醫院國際救援隊隊員、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心理科醫生馮強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值了第一個夜班。據他反映,雖然方艙醫院內部比較空曠,但是牆上貼著國旗和黨旗,讓人倍感溫暖。同時,現場還準備了取暖器、飲水機、微波爐等設施,還有方便麵等食物供患者免費食用,大家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了保障。方艙醫院的牆上還配備了電視機,播放中央一套的節目。

赵旭东:心理支撑,让方舱医院化身爱的方舟

醫護人員陪同患者走入臨時病房

據馮強反映,在方艙醫院裡,大家都很守規則。上了年紀的患者比較安靜,相比之下年輕人多少有一點抱怨,他們喜歡直截了當地表達他們的需求。晚上,患者都很安靜,按照規矩戴著口罩睡覺。

通過西英俊教授、石川教授、劉忠純秘書長和馮強醫生帶來的信息,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的方艙醫院並不是一個高壓鍋,大家也不會輕易讓這個地方變成一個高壓鍋。

入住方艙醫院的人群具備哪些特點,比較容易出現哪些心理問題?

趙旭東:首先,方艙醫院是緊急建立的為輕症患者服務的醫院。他的收住規模非常大,但是硬件條件和醫療用途,又和普通的醫院有較大的差距,很多服務功能都不具備。現在城市人平均生活水平都很高,所以對於這樣一個簡陋的場所,很多人會不滿,認為自己像悽慘的難民,進而產生情緒的恐慌。其次,入住的患者都是被動聚集的帶有傳染性疾病的患者,大多數是武漢的居民。除此之外,這麼多患者的其他背景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具有高度的異質性。第三,他們是輕症患者,身體狀況相對較好,因此就會更加活躍。

對於醫務人員來講,在隔離衣、防護服、護目鏡、口罩和頭盔的保護下,感受比較複雜。這樣的裝備穿在身上會增加軀體負荷,情緒也會比較容易煩躁,影響注意力。他們需要花很長時間完成穿脫隔離衣的整個程序,這個時候也要注意心情的安定、專注,否則帶著情緒就會增大汙染的機會。工作結束回到休息區還需要嚴格的消毒,完成整個消毒過程又需要很長時間。除此之外,他們來自全國各地,溝通交流合作也容易遇到一些問題。

赵旭东:心理支撑,让方舱医院化身爱的方舟

醫護人員接診患者,為患者監測體徵。

所以,在方艙醫院,所有的人都需要幫助。不管是生病的人還是健康的人都需要溝通、放鬆、安撫,渴望被傾聽、關注。此外,人的情緒和自身的免疫系統是密切關聯的,只有積極情緒被激發起來,人體的免疫系統才能更有效地去殺滅病毒。

因此,在方艙醫院內,就要通過有人情味、有溫度的安排和舉措,最大限度地體現人道主義的精神,支撐艱苦熬戰的工作人員,維護患者的基本權益和尊嚴。幫助方艙醫院的患者,儘快適應非常時期非常場所的非常生活,安心地接受醫療護理,儘早康復,重返社會和家庭。

記者

對於方艙醫院內的心理援助工作,您有哪些專業建議?

趙旭東:開展心理救援的宗旨和原則,最重要就是要建立安全感、穩定感和自信感。有了秩序感,患者的心就會穩定下來,而後才能正常地開展診斷治療,進而產生安全感。

疫情發生以後,中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註冊系統的一批專家緊急開會,幾經討論後向有關部門提交了心理救援和心身醫學管控方面的建議。在此,我代表大家就心理援助工作方面的建議做一下介紹。

第一,在符合消毒隔離原則的前提下,透過場所建設與環境佈置營造積極氛圍,創造新的療愈文化。比如懸掛電子屏播放與本土生活文化貼近的書法、繪畫作品,利用文化積累激發內在力量;設置標語標識給患者吃一顆“定心丸”,如“歡迎你進入康復新階段”;為醫護人員、隔離患者提供心理舒緩空間,比如設置書畫室;設立圖書閱覽室,提供各類讀物等。在符合消毒隔離原則的前提下,應該讓方艙醫院裡的精神文化生活儘量豐富一點。

赵旭东:心理支撑,让方舱医院化身爱的方舟

第二,做好必要的科普和信息支持工作,降低焦慮。收治的初期要做好解釋性、支持性的心理治療,做好知情同意;為患者提供日常信息支持,包括幫助患者瞭解自身情況、家人信息和社會動態等;為患者提供軀體治療的健康教育,組織傳染科、呼吸科等專科專家開展遠程科普講座;提供每日活動時間表,幫助患者在未知的環境中有一個有結構的生活安排,增強希望感。此外,還要建立表達訴求的機制和渠道,評估患者心態,要特別關注個別情緒控制不太好的患者,也要控制外部的不良信息,避免發生群體性事件。

第三,發揮患者的主觀能動性,增強掌控感。可以設計表格,引導患者及時做好每日的記錄和評估(包括對情緒和症狀),每日反饋,讓患者隨時瞭解自己的狀況,增加把控感。

第四,設計團體活動,培養心流,促進心盛(編者注:心流、心盛是心理學專業用語)。運用表達性藝術治療(如繪畫治療、舞動療法、音樂治療、沙盤遊戲等)、正念療法、家庭治療等的技術與活動,開展心理干預;在環境允許的範圍內,設計開展趣味活動,幫助轉移注意力,消磨時間。南京腦科醫院的陳一心教授和北京師範大學的張西超教授還主張建立患者同伴支持小組,在收住患者的時候先做簡單的心理評估,把心理素質相對好的人儘量安排在不同的小組,這樣做有助於在團隊內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為成員提供更多的心理支持。

第五,開拓社會資源,提供遠程的心理幫扶。由工作團隊中的心理諮詢師/社會工作者為有需要的患者開展個別心理輔導,建立定期督導機制;組織心理名家開展遠程講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教授自我調節技巧。

在對醫務人員的心理援助方面,我們知道醫護人員除了面臨高強度工作,還有被感染的風險。所以我們建議首先要發揮團隊互助作用,在交接班的過程中增強互相的情緒覺察,給予情感支持,疏解壓力。其次,為醫務人員提供安靜的休息場所,保證充足的睡眠。保障飲食和工作所需物資的供應。最後,可以建立後援團的支持系統,邀請權威專家和專業人士到場支持,每天交班後集中督導交流。

最後,我想提醒沒有醫學背景和危機干預經驗的心理諮詢師,不要憑一腔熱情單槍匹馬去前線。這麼做,不僅不能提供有利的幫助,還可能會增添麻煩。如果你一定要提供幫助,請嘗試聯繫可靠的組織,或者在外圍通過網絡、電話等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審核:陳會揚 曹政 閆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