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疫情數據感覺快沒事了但為什麼這兩天查的更嚴了呢?

東仔


看疫情數據感覺快沒事了但為什麼這兩天查的更嚴了呢?

由於統計口徑調整,2月13日發佈的疫情數據,確實讓很多人大吃一驚。不過,有兩個細節值得關注。一是口徑調整,亦即確認病例與臨床病例。為什麼要將病例統計口徑從確診調整為臨床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讓患者能夠得到更加及時的治療。畢竟,全國各地都派出了大量的醫務工作者聚集湖北、尤其是武漢,已經有條件這樣做了。所以,可以把統計口徑調整得更加合理。二是武漢的疫情底數訖今不清。按照中央督查組提供的信息,武漢到底有多少感染人群、硬漢源,至今不清楚,沒有底數。毫無疑問,這將對武漢的疫情防控帶來更大的壓力、更大的難度。所以,需要從嚴檢查。

也正因為病例口徑發生了比較大的改變,病例人數大幅增加,從而給很多人心理上產生了震撼。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很多地方檢查更嚴了。這當然不是什麼壞事,是為了防控疫情最需要有。但是,也要把握好尺度,對中小企業復工復產等要高度重視,不要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干預中小企業復工復產。否則,會給經濟發展、居民就業等帶來新的壓力。


譚浩俊


數據看,疫情的確已經出現了向好趨勢,管控更嚴是因為最近是前期潛伏期的集中爆發期,同時雖然情況好轉明顯,但並未取得階段性勝利,所以還需更加嚴格防控。

2月11日,鍾南山院士在與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生的視頻病例討論中表示:從目前的情況看,2月中下旬全國病例數應該達到峰值和平臺期,什麼時間疫情出現拐點,還要看返城高峰之後,人群中新發病例數據來綜合判斷。

1月23日武漢封城,在之前有500萬離開武漢,離開時間大多集中在封城前十天之內,這部分人因春節因素回到故土,而冠狀病毒潛伏期14天,時間順延之後,對應著大年初二到元宵節,這也是我們鍾院士強調的第一個14天觀察期。

從14天的數據來看,2月4日疑是病例和確診首次出現死叉現象,隨後兩者同步小幅上揚,2月8日開始,疑是病例拐頭向下,目前連續四天快速下行,基本確認疑是病例出現拐點。同時治癒出院人數快速增加,同樣佐證了疫情向好跡象明顯。

但是,從2月9日開始,全國各地陸續逐漸復工,在2月7日下午和8日全國再次迎來了人就大遷移,龐大的人流將為防控疫情帶來了新的考驗,而且人口的流動,防控的難度加大,加之部分欠發達地區農民工隱瞞不報,想著復工掙錢,這些因素疊加下很可能迎來二期爆發期,所以鍾院士提出第二個14天觀察期。

最近這兩天剛好是復工後人流高峰期,同時目前表示是暫無法確定拐點,未來無明確預期的前提下,基層組織更需要繃緊神經,從而出現更加嚴的防控這是必然的結果。

現在問題是病毒是否變異以及是否會出現偶發性的超級傳播者。

總之,目前態勢得以穩住,沒有繼續惡化,後期需要進一步的數據來證明目前的暫時性小勝利,在這個節骨眼上,顯然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更加嚴的防控。相信全國人民齊心協力,距離最終的勝利已經不遠了。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溯源歸一


現階段看,全國數據變好

對2月11日全國疫情數據的和前一段疫情的數據的對比,2月11日新增確診人數,武漢、湖北、非湖北都在下降,其中武漢、湖北連續3日下降,非湖北更是連續6日下降。

根據國家疫情防控中心的數據,2月11日治癒率上升到10.6%,1月27日的治癒率才1.3%,這是由於廣大的醫護人員的功勞,治癒率還會繼續上漲,給廣大冒著生命危險的醫護人員和軍隊戰士們致敬。

2月11日治癒人數較2月10號新增809人。治癒人數新增人數破單日記錄

重災區,武漢的治癒率從2月5日後,逐步上升,2月10日治癒率可以達到6.5%。



防範不能掉以輕心,防止復工帶來的二次高峰

現在是各大企業返工的時候,但有部分企業在家辦公,但是也有企業在上班,上班會帶來交叉感染的風險,防範不能鬆懈。

現在正是春節返工潮的時候,大量的人員流動,人員流動中是否帶有攜帶病毒者還未可知,如果現在放鬆,有可能會導致新一輪感染高峰。

從數據看,前一階段全國眾志成城戰勝疫情措施得當,數據持續繼續變好,一刻都不能掉以輕心,春節的復工可能帶來感染高峰,不能半途而廢,這個時候越要更加嚴格,把所有的病毒扼殺在萌芽當中,不讓之前的努力白費。


互金圈


從近幾日疫情的發展來看,湖北省以外的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建設兵團新增確診病例數已從2月3號的890例下降到2月11號的333例,連續八天呈下降趨勢,實在讓人歡欣鼓舞。

確診人數下降並不意味著快沒事了。從今天的疫情分析報告來看,全國確診人數已經高達44763人,比昨日增加了2065人。

目前,除了重災區湖北省,疫情最嚴重的省份有廣東、河南、浙江等省,確診人數都在1000人以上。

眾所周知,以上省份都是人口聚集之地,人口越是密集的地方,越是容易發生意外。前段時間,網上通報福建一男子發病前,不但沒有按規定在家隔離,而且參加鄉里的兩次大型宴請,以及朋友的婚禮,結果導致七人被傳染,4000多人被隔離。一人患病,導致這麼多人被隔離,給醫護人員增加了多少負擔,多少家庭的生活也因此受到影響?

所以,不管任何時候,只要有一例病例,就絕不能掉以輕心。越是緊要關頭,越要嚴防死守,否則將功潰一旦。

何況鍾南山院士,疫情會在二月中下旬達到高峰。特別是近幾天隨著不少企業開工,流動人口急劇增加,無疑又會給防疫防控帶來新的挑戰。不嚴防死守,稍有紕漏,可能就會有新的患者產生。新冠肺炎“人傳人”的特點,決定了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

鍾南山院士預測,疫情會在四月底前結束。因此,疫情沒有結束這段時間,我們任何人不能掉以輕心,麻痺大意。有的人在家待時間長了,現在看到疫情數據下降,放鬆了警惕,防護措施也做得不那麼嚴密了,這都是不對的。



我們應該把疫情想得嚴重些,有利於我們做好自我保護,也有利於疫情儘快結束。越是關鍵時刻,越要一切從嚴。


靜靜助學


有人說,看最新的疫情數據,感覺快沒事了,這個結論有點草率。

從數據來看,昨天全國新增確診人數為2022人,新增疑似病例3342人,雖然說新增確診和新增疑似數量都在持續下降,但是這個數字依然很大啊,每天還有兩千人以上確診,而且湖北的情況依然較為嚴峻,昨日湖北新增確診1638人。

從數字變化來看,經過前期的嚴密防控,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情況依然非常嚴峻,根據專家組的介紹,新冠病毒潛伏期一般是3至14天,第一個14天已經過去,直接發病的相繼都發病了,新增人數下降是必然的。但是需要注意二次傳播,比如說在第一個14天內,病人A將在第10天時將病毒傳播給健康者B,健康者B被感染後病毒潛伏,如果B正好在第14天發作,那麼實際上他是在第24天才開始出現相關症狀。

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當第一個14天過去,就說明沒事了,病毒控制了。越是在這個時候,反而越需要加強防控,否則前期大量的防控投入就白費了。抗擊疫情,目的不是說讓新增數減少了,沒那麼多了就安全無事了,最終目的是把所有感染者全部治癒,並讓新增疑似數為0,根據診斷流程,需要先定為疑似病例,再進入檢測確診環節,新增疑似為0之後,把所有疑似的檢測完,讓新增確診病例降為0。

然後經過14天的潛伏期後,能夠保持連續無新增疑似,就說明新冠狀病毒已經在人類宿體中被徹底清除,那個時候才能真正結束抗疫的戰役。現在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形勢依然嚴峻,特別是湖北省,新增確診病例依然不少,半點都不能鬆懈!

首先,湖北省依然是病情嚴重的地區,是全國抗戰的主場戰,需要繼續加大對湖北省的全力支持,包括醫療隊伍的增援,醫療物資的支持,湖北除了武漢之外,孝感、黃崗也是較為嚴重的地區,需要加大對湖北其他地區的抗疫支撐。

其次,其他各省新增確診病例已持續多日下降,這是好跡象,但依然不能放鬆警惕,需要注意做好人員流動管理,將新的輸入性感染降至零,安然的度過第二個“14天週期”。

最後,從2月10日起,全國多省已經相繼復工,復工必然會帶人員的聚集,需要更加嚴密的做好防控工作,各企業需要為員工準備好口罩等防護用品(因為員工根本買不到),進出企業做好體溫檢測和人員登記,既要保障企業有序復工,也要切實做好防控工作。

我相信,只要大家團結一心,沒有什麼困難是不能戰勝的!


財經宋建文


國內疫情:確診病例昨日新增2022例,疑似病例昨日新增3342例,治癒病例昨日新增744例2,死亡病例昨日新增97例。

從疫情的數據顯示來看,這幾天新增的病例確實呈現了下降,這對於大家來說一個好消息。那為什麼病例下降了,感覺卻查得更嚴了呢?

首先第一點是;隨著假期的不斷延長,很多人各種各樣的原因在家都有些待不住了,像走出去到處走走逛逛。

第二點是,目前很多企業也陸續開工了,外出的人員也會越來越多,很多地方也在這方面做了一定的防範措施,就是對於外來車輛和人員進行登記,檢測體溫等。

廣州當前就是這樣,設置對外來車輛的登記,辦理臨時出入證等,前天我的房東發信息通知我說,暫時不要過去,說是封村了不讓外來車輛和人員進入,等通知再下去。所以,雖然看清來感覺快沒事了,卻查得更嚴了,與人外出流動有一定關係。

全國負債參與這場疫情的工作人員,為了保障百姓們的身體健康,一直在默默的工作,我們能做到的就是儘量少出門,出門記得戴口罩。


謎桔




瀟瀟灑了一地水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在今日曾預測【疫情下降的拐點已經出現,還潛藏著上升的拐點】,這句話裡面說的已經很清楚了,現在正處於關鍵期,但是如果一旦放鬆警惕,疫情會立馬反彈。

從現在的數據來看,2月1號開始治癒率就超過了死亡率,並且治癒率逐漸攀升。疑似病例從2月8號開始也是每天逐漸減少。目前的治癒數量已經超過5000例,這些治癒的患者離不開一線工作人員的努力。但是並不意味著我們現在就可以放鬆警惕。


現在正處於關鍵期,我們已經經過了14天的隔離, 第二個14天也已經快過半了,這一切離不開大家的配合。但是越是如此越應該從嚴要求,否則就會功虧一簣。我們在疫情上已經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如果在關鍵期放鬆警惕,導致疫情再次反彈,那我們所有人的前期努力就全白費了。


在這個時間段,如果盲目的復工開學,只要人群中出現漏網者,疫情一定會再次反彈,並且會一發不可收拾,而我們已經是經不起再來這麼一次折騰了。所以寧願在家多待一段時間,檢查的再嚴格一點,也一定要把疫情控制住。現在必須嚴防死守,堅決不能因為個別人放鬆警惕,讓所有人的努力都白費。


考研小秘書


從2020年1月23日武漢“封城”,我們以14天作為疫情的第一階段,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最長潛伏期是14天,所以理論上來講,第一個潛伏期過了,潛在感染者基本上該發病的都會發病,如果防控措施切切實實完美起效,疫情會得到初步控制,這正是專家預測元宵節前後疫情會出現“拐點”的根據。

但事實情況是,元宵節前後每日新增確診患者仍然數以千計,“拐點”顯然沒來,畢竟我國人口眾多,恰逢過年過節,部分地區人口流動大,很難做到“無一漏網”,所以仍存在新發感染的情況。不過,從每日新增確診患者總量來看,最近幾天是呈持續下降趨勢的,這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但同時我們也看到,隨著2月10日全國復工大潮的啟動,未來一個月內大城市的疫情防控將會迎來嚴峻考驗,公民是否能夠人人嚴格執行個人防控措施,是決定疫情能否早日結束的關鍵!假如我們做的足夠好,專家預測,疫情有望在4月前結束。從總體數據上來看,確診總人數依然在不斷增加,疫情並不是題主說的“感覺快沒事了”,最近加強篩查,為的就是加強返程高峰的防控力度,爭取早日結束“戰疫”!


關注重症行者-阿鋒,獲取更多健康資訊。


重症行者阿鋒


在疫情勝利之前總有一些反覆嘛!德先生覺得這就是疫情各項數據達到頂峰之後的一次小反覆。在之後就開始會快速下降了。

大家要有信心,現在全國人民都戴上了口罩,能悶在家裡的都悶在家裡,那病毒哪還有肆虐之地啊。我們要用時間耗死病毒,之前在春節期間大家都不出門所做出的犧牲,後續會有回報的。

2月13日,國家修改了確診病例的統計依據口徑,結果顯示數據,武漢地區暴增了確診病例上萬例。其實也不用恐慌,這才是實事求是的統計態度,將“臨床診斷病例也納入確診病例數進行公佈”,也就是說不用等實驗室,最終二次確診,直接提早介入治療。在這種小心謹慎的態度下,才能快速控制疫情發展。

從全國來看,疫情控制情況總體向好,西藏全自治區已經沒有了新增和確診病例,成為了第1個達到疫情防治目標的自治區。另外甘肅,青海,臺灣、澳門4地實現了新增確診病例零增長。這都是非常不容易的成就啊。

任何一個公共衛生事件,他都需要達到一個發病的頂峰,然後才會慢慢下降,到後面就會快速下降。也是在當年2003年那場事件中,數據的充分說明。其實現在全國除湖北之外的大多數省份,就是處於這個關鍵節點上。等這個拐點拐下來,大家就慢慢安全了。

在這個拐點的關鍵期,更需要不能放鬆,更需要更加謹慎,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全國對於疫情的防護是越來越嚴。此時才是消滅病毒的最佳時機,讓病毒沒有機會去擴散,讓他們自然去死亡。在湖北地區,也是防控越來越嚴,今早看到天門市發出通知,如果不是因為防疫病情的需要,其他無關車輛連上路都不讓上了。

現在回想一下,如果現在這種防治措施提早兩個星期實施,估計此次疫情早已經被控制住了。但是武漢和湖北地區形勢還是相當嚴峻的,在2月12日去世了200多人,達到了單日最高去世記錄。同時因為修改了統計口徑,那麼未來數據到底怎麼走向,還需要密切觀察。

武漢成為此次抗震疫情的核心,如果武漢地區的數據降不下來,那麼全國都不能放鬆。為武漢人民祈福,希望武漢和湖北人民能躲過一劫,能待在家裡一定待在家裡,發現有異常趕快去救治。現在由督察組全面領導工作,那麼整體反應和人性化處理就會改善很多。

最後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上海疫情防治組組長告訴大家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悶死病毒,悶死病毒,悶死病毒,保持兩個星期不出門。那麼我們每個人都是此次抗爭疫情的戰士。

德先生講金融和理財由專業變得通俗。跟隨德先生得到最簡單的答案和最實用的解決之道。覺得好關注我!再多點點贊。點點下面廣告,讓德先生再賺點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