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抗疫史之麻風病篇(上)

蘇珊桑塔格,曾在《疾病的隱喻》中說:

疾病是生命的陰暗面,是一重更為麻煩的公民身份。

麻風病,就是這樣一種“更為麻煩的公民身份”。

這是由麻風分枝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低傳染病。它是通過氣溶膠傳播,感染幾率極低,且95%的人都對其免疫。

但這種病的可怕在於,感染之後會喪失知覺,並且莫名其妙的面部、眼部、手部和腳步皮膚潰爛並不斷深入。

最終,鼻塌目陷,面目猙獰,斷指殘腳,直至死亡。

這是一種太過久遠的疾病,最早的人類是怎麼感染上這種疾病,已經無從考究。

但有記錄的是,在過去400至500年的某個時間節點上,歐洲殖民者把麻風病帶到了美洲,並傳染給了一種長得像穿山甲的美洲哺乳動物,犰狳。

犰狳這種動物,同樣盡力把自己進化成了“一點都不美味”的模樣。但唯獨忘了一點,人類除了喜歡吃,還喜歡皮包,就連犰狳殼,都能做成類似尤克里裡的樂器。

再然後,犰狳攜帶者從人類感染而來的麻風桿菌,在美洲大陸上散播,把麻風桿菌送還給更多的人類。

人傳動物,動物傳人這種破事,歐美人比咱提前幹了幾百年。

因為,麻風病人的症狀過於淒厲,且難以醫治,經常眼睜睜的看著病人一天一天爛下去。

所以,這種傳染性並不高的疾病,始終都被當做烈性傳染病。得病的人,也由此得到一種特殊的公民身份,被視為“不潔”和“有罪”的象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