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疫情對2020企業培訓行業的影響及分析

本期導讀:

連線企業培訓管理者,對話培訓機構負責人,傾聽當事人的聲音,分析行業發展趨勢和應對策略。

· 培訓諮詢行業:重塑進程加速

· 企業:增強“反脆弱”能力 動態調整培訓計劃· 培訓供應商:迎來重要拐點 “危”“機”並存· 《培訓》雜誌:理性思考與持續關注

只要眾志成城、萬眾一心,疫情終將會被我們所戰勝!

本文是2020年2月推送的第3篇乾貨,計4800字,閱讀時間9分鐘。

來源 | 培訓雜誌(ID:trainingmagazine)

庚子年的這個春節,缺了年味兒。

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持續蔓延的疫情地圖,使得人人自危。北京時間1月31日凌晨,世界衛生組織WHO宣佈,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短短十多天,本次疫情變成了一個影響整個中國乃至世界經濟的黑天鵝。

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恆大研究院任澤平團隊,對疫情對中國的經濟影響做了一下分析與預判:

1. 對宏觀經濟的影響:需求和生產驟降,投資、消費、出口均受明顯衝擊,短期失業上升和物價上漲;

2. 對中觀行業的影響:餐飲、旅遊、電影、交運、教育培訓等行業衝擊最大;

3. 對微觀個體的影響:民企、小微企業、彈性薪酬制員工、農民工等受損程度更大。

來源:《恆大研究院任澤平: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分析與政策建議》

經濟形勢的預判,讓身處各行業的大部分企業重新思量2020年度的發展走向、工作模式及學習方式。

在此背景下,《培訓》雜誌連線來自大健康、大交通、互聯網、金融保險、製造業、文旅等行業的培訓管理者,對話各類企業培訓機構負責人,撥開疫情迷霧,分析行業發展趨勢和應對策略,供業內同儕思量自身、沉著應對。

01 培訓諮詢行業:重塑進程加速

無論有無本次疫情,企業培訓諮詢行業的重塑都在進行中。

只是,疫情帶來新挑戰的同時,也扮演了“行業重塑加速器”的角色——企業培訓領域中,傳統密集/聚集型學習模式的佈局本就處於與時俱進的調整進程中,而數字化學習方式也在緊鑼密鼓地推進。

這樣的節奏,會因為突發疫情變得不一樣麼?

影響1:人員限制流動,面授培訓的實施量將在短期內銳減;在線學習成為現階段的首選學習方式,同時迎來極佳的發展契機。

其實,在線學習大發展本就是大勢所趨,疫情只是加速進程的催化劑而已。此次疫情會讓更多人認識和體會到在線學習的便捷性,降低35歲以上人群對在線學習的排斥感,而這些人恰恰是企業中的關鍵骨幹,他們對企業在線學習應用會有較大的影響力。

線上學習培訓費補貼政策

部分地區也在疫情期間,對企業線上學習實施培訓費補貼政策。

2月3日下午在上海召開的“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上,上海市政府宣佈,對受疫情影響的各類企業,對在停工期間組織職工,包括在企業工作的勞務派遣人員,參加各類線上職業培訓的,納入各區地方教育附加專項資金補貼企業職工培訓範圍,按實際培訓費用享受95%的補貼。

平臺企業、電商企業、以及新業態企業可參照執行。

然而,在線學習是否會成為未來主流的學習方式?多數從業者不以為然。在線學習畢竟缺乏個體之間的互動性,線下培訓自有其不可替代性。

可以確定的是,在線學習已然迎來顛覆性的發展契機。隨著網絡技術高速發展、彈幕/評論區逐漸普及、新生代社交習慣的改變已不再明顯,在線學習在知識傳播的加速覆蓋、不受空間時間約束的靈活便捷、以及多媒體手段綜合觸達等方面的優勢,是傳統課堂培訓無法比擬的。

关于疫情对2020企业培训行业的影响及分析

影響2: 企業培訓管理者、培訓機構、個體從業者、第三方平臺重新思考自身業務模式。

曾經,SARS推動了中國電商和互聯網的發展;如今,疫情當前,企業更鼓勵網上業務的開展、線上平臺的運營。培訓要支持業務,自然也要跟著轉型。

甲方及大規模的乙方公司線上化產品會相應增多,很多講師也轉變成線上產品的售賣方,線上的營銷化思維佔比更大,有可能促進了課件公司的快速發展。

此外,將來也可能會出現越來越多的以個體為主體的自由聯合體,他們依附於某些人力更加精簡的乙方來為企業提供服務。

或許,中國培訓產業的變革會自今年真正開始。然而,變革是由疫情推動的,還是行業本身就面臨的?數字化大潮、重塑組織的剛需並非朝夕之間出現,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不言自明瞭。

影響3: 培訓諮詢機構的專業化進程差異被進一步拉大,企業需求方在疫情後尋求合作關係匹配時,可選範圍將會在一定程度上縮小。

業界在2019年已經出現明顯的專業化分工趨勢,市場越來越重視研發投入。疫情的出現,使得部分中小型機構從業者又回到同一起跑線——活著,在一定程度上打斷了整體良性局面的成型;缺乏產品競爭力的中小機構行業洗牌速度加快,而一些大中型培訓供應商在此過程中,反而加快了專業化進程,專注打磨產品。

在此情況下,培訓機構的專業化差異將在一定程度上被拉大。自然,疫情結束後,企業培訓需求方在尋求合作關係匹配時,可選範圍將會在一定程度上縮小。

在此影響下,企業的培訓管理者如何接招、培訓供應商如何應對?

02 企業

增強“反脆弱”能力 動態調整培訓計劃

疫情給企業的培訓帶來最直接的影響,是面授培訓安排延期或數量銳減。此外,從整體上看,還包括培訓計劃的整體調整、教學理念和教學技術的變化,以及企業所在行業的機制優化及學習升級,增強整體上“反脆弱”的能力。

線下學習或前松後緊,短期內暫不安排面授

就調研結果來看,對於大多數培訓體系健全的企業來講,疫情對於2020年度培訓既定動作的影響並不大。基於疫情不會持續太久的判斷,部分大中型企業仍會增加在線下培訓如課程開發和引進,內部講師及諮詢顧問培養方面的投入。中小企業受疫情影響,第一季度由於業務損失較大,培訓預算預計將會大幅削減。

比較清晰的影響是短期內面授培訓暫停,根據疫情的發展情況動態順延。非緊急重要的項目如通識性培訓後推,與業務密切相關的課程在疫情緩解後選擇時機和方式進行。可以預見的是,未來3個月,面授培訓會基本暫停。

這就有可能形成線下學習在全年安排上的“前松後緊”,大量的線下學習需求將在疫情過後或下半年較為集中地釋放出來。上半年企業培訓從業者需要為集中式的交付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特別是在課程開發、案例開發、師資培養和項目方案准備等。

線上學習成當期首選,並會加速其建設和升級

可以預見,線上培訓成為重中之重。在正式復工到疫情完全穩定這段期間,企業培訓將更多轉為線上方式,所以線上培訓及相關服務的需求量會大幅增加,而線下培訓則可能面臨短期或中期的壓制。

對於線上學習平臺已建設較好的企業來說,疫情讓在線學習的效能有了更好的發揮,同時,也促使他們加快對線上資源梳理、現有課程迭代、線上學習項目開發的步伐。對於線上學習平臺較弱或沒有的企業而言,也是一次線上學習推進的良機。

即使在疫情過後的3~6個月內,“線下培訓線上化”仍是大趨勢,在確保培訓效果的同時降低培訓成本,將成為更多企業的需求。

特殊時期“照出”教學理念、技術應用、教學形式的變與不變

疫情像一面鏡子,照清企業培訓中最本質的需求。企業培訓教學形式的變化,有幾股“勢頭”,它們並非完全由疫情所致。

三股“勢頭”來襲

勢頭一:線上授課和線下學習活動相結合

如何進行合理的培訓設計和安排將對企業培訓從業者提出的更高要求,如新員工培訓、業務類培訓如何呈現更多的線上內容,管理類培訓如何融入更多的業務場景,減少面授課程比例;如何將市場上眾多的線上學習內容與企業實際需要實戰訓練結合起來,形成“學習組合”,資源整合能力也變得越來越關鍵。

勢頭二:在線學習向3.0進化

大數據、VR、AI席捲而來,但在學習領域的應用也還僅僅是個開始。也許能借這次機會,能更加深入地思考在線學習的發展方向。它必然是突破了1.0軟硬件建設,2.0運營推動,達到3.0的高配置版本。

  • 緊貼業務場景,既然業務已經線上化,如何將培訓巧妙嵌入到業務流中,不僅賦能員工,還能做好面向客戶的“客戶教育”;

  • 它是多元互動的,撕掉“在線學習只適合知識傳遞”的標籤,通過精心的項目設計和持續的運營,構建虛擬的培訓場域;

  • 它必然發揮自己的優勢——持續在線,效果跟蹤;

  • 它能真正實現O2O的融合,而不是簡單的online+offline,真正提升培訓效率。


勢頭三:內容傳遞者——培訓師的能力變化

對於學習內容的傳遞者——培訓師而言,也意味著需要改變過去的教學模式,敢於直面彈幕的百家爭鳴,具備處理遠程信息的意識和能力,以及用更加接地氣的方式去傳達內容。

學習升級將得到促進

疫情無疑對社會服務業、文化傳媒業以及各類勞動密集型行業的影響是較大的,而交通運輸、旅遊、餐飲和娛樂等行業會出現先抑後揚的趨勢。根據行業影響度和企業積累度不同,生存扶持、安心等待、苦練內功和謀劃未來是當前不同企業的關鍵詞。

而對於後兩者,也是一次戰略與組織調整、業務創新和團隊培養的契機,也必將推動學習方式的升級。

  • 之前迫於業務壓力而存在的管理問題和人才問題,將被提上新的議事日程;

  • 重新思考客戶導向和企業應對不確定環境的戰略與能力;

  • 學習不僅定位於人才發展,而更多的是促進企業組織能力的提升;

  • 數字化學習是推動數字化人才培養和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觸發點。

培訓預算,調整預期各有不同

現階段,企業的主要精力在應對疫情上,對培訓預算尚無非常精確的調整。綜合連線的企業管理者和培訓負責人的預判及可預見的趨勢,可以聽到這樣幾類聲音:

  • 培訓體系健全的大中型企業,年度培訓預算受疫情的影響不大,即使有調整,更多因為結構性調整,而非疫情。


  • 基於疫情不會持續太久的判斷,部分大中型企業仍會增加在線下培訓如課程開發和引進,內部講師及諮詢顧問培養方面的投入,無論線上還是線下的表現形式,底層的邏輯依然是方法論以及實施方法論的人。

  • 特殊時期的特殊情況,引發更多企業對線上學習的重視,有意願加大對在線平臺的資源、費用和人力投入。

中小企業受疫情影響,第一季度由於生產率下降,業務損失較大,培訓預算預計將會大幅削減。預算削減的另一主要原因,在於第一季度沒有線下培訓了。

03 培訓供應商

迎來重要拐點 “危”“機”並存

對培訓機構而言,部分課程交付被延期或取消,導致大型機構會考慮各種開源節流的舉措,而部分小型機構則出現資金週轉困難等問題,影響整個公司的運作。

這對乙方機構來說,既是一次嚴峻的挑戰,也是其發展的重要拐點。

認清現實,堅定信心

針對本次突發疫情,有人認為“是對培訓諮詢行業的一記重擊”,這類機構多以服務中小企業、營銷代理導向、公開課模式的為多;還有人認為“只是暫時的,過了四月或五月,培訓行業的整體發展仍然相對樂觀”,這類機構多以服務大中型國有企業和政府機構、擁有自主產品和定製化諮詢培訓服務的為多。。

針對上述兩種觀點,培訓機構從業者普遍認為,應當在認清現實的基礎上抓住機遇。

  • 一方面,2020年的企業培訓市場和其他各行各業一樣,遭受衝擊是毋庸置疑的。對此,培訓諮詢機構亟需迅速完成轉型,以應對企業發展新模式。

  • 另一方面,影響雖有,但力度有限。對培訓界而言,人才培養和組織發展都是長線“戰役”,疫情作為偶發事件,對整個行業造成的“挫傷”只是短時陣痛,培訓人不必過於悲觀;相反,可以將其視為助推行業成長、探索新業務的契機。“陽光總在風雨後”,機會也總在危險後,堅持創新、積極應對,是任何一個行業轉型突破過程中永不過時的真理。


关于疫情对2020企业培训行业的影响及分析

積極應對,內外兼修

面對疫情,主要聚焦於對內、對外兩個方面。

  • 修煉內功,維護客戶

這次疫情也提供了一次苦練內功的機會,是一次產品迭代、系統升級、能力提升和渠道更新的機會,特別是在企業客戶專業度越來越高的形勢下,機構更加要加強內部學習和專業提升,努力提升專業度和綜合實力。

企業客戶在面臨疫情時也會遇到困難,這時需要機構想客戶所想,幫助客戶解決問題,增強客戶滿意度和粘性。同時,也是機構重新梳理客戶資源,以客戶服務的方式擴大客戶基礎,為市場反彈做好充分的市場和資源準備的機會。

  • 線上轉型,需看基因

部分培訓機構負責人表示他們正在“厲兵秣馬”——完善原有線上產品,針對新需求研發新線上產品,以期未來可以更便捷地服務客戶,更靈活地應對各種突發情況。

對於部分想線上轉型的機構,專家建議:線上轉型雖然是一條眾所周知的路,但不是想轉就能轉的,需要有線上的基因和一定的基礎,在釐清自身業務模式和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上,理性、逐步添加線上動作。

关于疫情对2020企业培训行业的影响及分析

04 《培訓》雜誌

理性思考與持續關注

冷靜、慎重而理性,或許是面對疫情的最好“姿態”。

譬如,疫情加速了線上學習的發展進程。培訓者也要明白,在線學習不僅是技術的責任,也是培訓者的責任。技術知識輔助,關鍵在於培訓者具備數字領導力,學會混合式的玩法——對在線學習技術、O2O互動技術、催化引導技術都要精通,才能玩轉。

再者,根據環境、條件的需要,適度調整和覆盤,培訓從業者要杜絕絕對性和主觀性。尤其是當下,更需具備獨立思考、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能盲從。無論是企業培訓部門還是培訓諮詢機構,在大趨勢中找到適合自身的小方向,才能順其勢、盡其力、應其變。

关于疫情对2020企业培训行业的影响及分析

作為媒體平臺,《培訓》雜誌也一直在思考,做些什麼,才能幫助大家攜手共度難關——

  • 我們誠摯地向廣大讀者、粉絲朋友發出邀約,邀您暢談“疫情下,企業培訓該如何突圍”,用文字鼓勵更多的夥伴,共度難關;

向上滑動閱覽

來稿可參考以下問題:短期內應急方案

① 突發的疫情,給當前的組織學習帶來了怎樣的機遇和挑戰?

② 針對突發事件的發生,短期內(疫情期間或3個月內),您所在的企業計劃採取哪些措施,或者您認為可以嘗試哪些措施,以推動員工持續學習和工作?對已有的培訓計劃,準備進行怎樣的調整?

③ 短期內採取異地辦公/在線辦公的時候,可以如何保證工作效率與成果?

中長期調整

④ 面對當前疫情持續時間的不確定性,您所在的企業2020年度中長期培訓計劃有怎樣的調整?

⑤ 學習場景和學習方式在這一年內會呈現出哪些變化趨勢?如何影響企業學習策略?

個人學習影響

⑥ 您認為培訓人如何充分利用這段時期來自我充電、提升內功?

⑦ 有哪些渠道、方法可以實現高質量學習?

作者手記

⑧ 您在疫情爆發的這段時間,身為培訓人經歷了怎樣的心境變化和思考過程,可否談談個人體會?

⑨ 您認為企業學習發展整個領域在這次疫情的影響下,會有怎樣的變化發展趨勢?

字數:2500~3000字

時間:2月15日前

投稿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或微信聯繫“培小助”(ID:train2005)。

  • 我們攜奉行“夥伴文化”的團隊——培伴APP,為培訓人夥伴奉上培伴銷量TOP1課程——【培訓經理必修課(系列一)】。

  • 謹以此文幫助培訓同儕理清思路,積極應對艱難開端的2020,並將持續關注事態的發展及其後續對企業培訓行業、組織學習與人才發展等專業領域的理念、技術、方法論、案例的跟蹤報道。

疫情並不可怕,你我篳路藍縷,只為玉汝於成。

本文感謝數十家企業和十多家培訓機構(改進諮詢、銘師坊、競越顧問、知學雲、登弘銳明、清泉學院、華商基業、仁脈顧問、雲開科技、培頌能和Mindspan)負責人的智慧支持,以及多位培訓業內同儕的鼎力相助。

心繫武漢,不添亂,正確的加油姿勢是這樣的!

面對疫情,這樣的鼓勵才能轉化成真正的力量!

如果新年的願望清單隻能留一個,我希望……

真正的敵人是病毒,莫讓恐慌成為疫情的衍生傷害

关于疫情对2020企业培训行业的影响及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