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在謙卑地對待別人,卻無法獲得朋友”這是為什麼?該怎麼辦?

老孫遁世無悶


問題:總在謙恭地對待別人,卻無法獲得朋友,為什麼,怎麼辦?

回答:謙卑是一種態度,一種睿智,一種境界,一種姿態。用謙卑的姿態對待對人,卻無法收穫朋友,這裡分析三點:什麼是謙卑?如何謙卑地對待別人?為何謙卑待人還是無法收穫友誼?

1. 什麼是謙卑

謙卑比慈悲更難

慈悲是把眾生當成自己的子女,從心底生起自然的慈愛與關懷。

謙卑是把眾生當成自己的父母,從心底生起自然的尊崇與敬愛。

我們知道,無條件地愛子女是容易的,無條件地敬父母則很少人可以做到。

所以,謙卑比慈悲更難

謙卑是銅錢文化,外圓內方、鬆弛有度;

謙卑是自帶鋒芒但鋒芒不露;

謙卑是低調智慧,是柔和誠恭。

謙卑是一種氣量,面對強權不屈服也不順從;謙卑是一種達觀精神,面對弱勢要心懷惻隱又要保持虔誠。

在修禪佛說裡,謙卑是難以達到的,因為謙卑需要一肚子的學識,滿腦子的智慧,也需要大智若愚的舉止,虛懷若谷的言談。

《敬畏生命》作者、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法國思想家阿爾貝特·史懷澤,不以先天擁有的優勢作為起點,而是為此付出超乎常人的堅持與努力,才不會辜負命運的給予和厚愛。

從史懷澤身上,我們看到,不以自己先天的優勢而自負,反把它當作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亦即認定自己有義務反饋社會,這同樣是謙卑的一種表現。

謙卑不等同於低調,謙卑的人不會因為與生俱來的恩賜就忘乎所以,不會因為出生寒門就自我貶低。謙卑是知道自己很渺小,但又可以足夠強大,可以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留下特有的痕跡。

謙卑是一種極具人格魅力的美德。

“謙卑”即“謙”、“卑”。在傳統文化裡,“謙”是“貶己尊人”,貶低自己、抬高別人。“卑”是自我批駁自我否定。

《中西方謙虛文化研究比較》調查發現,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卑已尊人”伴隨著現代社會競爭的加劇,使個體已經開始追求在競爭中的個性張揚,推崇自我推銷的方式。“謙”含義似乎在從卑已尊人轉變為尊已尊人。而推崇個人主義的西方,同樣也是在尊重自身的基礎上尊重別人。

所以在謙卑中,一味地注重“謙”或者“卑”中的任何一方,都是不妥的。

2.如何謙卑的對待別人

 著名語言學家Leech從語言學和人際修辭角度提出了六個謙卑準則:得體、慷慨、表揚、謙虛、一致性、同情。

  • “滿招損、謙受益”。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同樣要謙卑,不自負、不自傲、不自詡、不偏好自誇,尊重別人,尊重自己,不過分抬愛,不過於自我貶低。
  • 要謙卑有度,不可恭維,不可奉承,不可超越事實,不可視真理而不見。

中國革命家、教育學家徐特立說:“卑已尊人是不好的, 尊已卑人也是不好的。

這表明以謙卑待人的情懷態度,是將主體與客體齊為一體的,是基於平等互愛的原則的是將據實抬高別人與據實抬高自己等量齊觀的。對他人才幹行為的評價要遵從真實、客觀,對自己才幹與行為的評價要基於自尊自愛。

謙卑可能是中庸思想的具體實踐,他所代表的是人性中的“尊大” 、“菲薄”,人際交往中的“自我”、“他人” ,社會和諧中“有餘”、“不足”之間的陰陽調和,而這種中庸思維會先經由社會自信的提升、再間接的提升個人的生活品質,最後增進個人的整體生活的滿意度。

在通過對中幼學生、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關於“謙卑”的問卷調查中,同齡人之間的相處把謙卑表示為高尚的人格,謙卑的人也被作為人際關係的散發點,謙卑之人是值得被信賴被傾訴被欣賞的。

為何謙卑待人還是無法收穫友誼?

  • 不適當的謙卑

過於謙虛是虛偽,過於自卑是自我輕視,找到謙虛與自卑中的平衡點,合理的謙卑是一種為人情懷,合理的謙卑才不會自我卑微。

過分的熱情會讓人感到壓抑,過分的愛情會讓人覺得沉重,過分的謙卑會讓人難以接近。一切善良的美好之所以美好,是因為存在著允許讓旁人發揮自由、發揮遐想的空間,而越過這個空間、佔有了這個平等輸出的緩衝地帶,善良的美好就成為了“枷鎖”,打著美好的名義實行著“綁架”的功用。就像家長以“都是為你好”的藉口逼迫兒女做牴觸拒絕的事情,看似頗有道理,卻讓人排斥、讓人厭惡、讓人難以甘心遵從。

要在座的人都停止了說話的時候,有了機會,方才可以謙遜地把問題提出,向人學習。大多數的科學家,對於最高級的形容詞和誇張手法都是深惡痛絕的,偉大的人物一般都是謙虛謹慎的。

  • 抬愛他人、抬愛自己

待人謙卑卻難以收穫朋友,因為對方對你的抬愛“受之不得”。過分抬愛他人,對方會把你視之為“吹噓”。人與人之間的學習是相互的,每一個SWOT分析都值得借鑑,揚長避短,取他人之長,補自身之短。

找到謙恭對待的對方身上的優點,在讚揚的同時細細拿捏品味對方人格的具體特性,並根據自身實際結合運用。

這樣的你學習了被抬愛對方的優質,使自己同樣變成了一個與之具有相仿內涵特質的人,正是對他人最好的抬愛與饋贈,因為對方感到自己被需要並且值得被學習。

人要想對自己的尊嚴有所覺悟,就必需謙虛。的確,人性是尊嚴的,但這樣說還是不甚明確的,也是不完整的。說人是尊嚴的,這隻限於沒有私心的、利他的、富於憐憫的、有感情的、肯為其他生物和宇宙獻身的這種情況。

  • 勿把謙卑當成交朋友的手段

如果謙卑被當成了收獲友誼的工具,那這個品質最美好的特性就被抹殺了。

最真摯最坦誠的態度,是收穫友誼的良好配方。不因為交朋友而交朋友,不因為學習而學習,是一個道理。

如果一直把收穫友誼當作目標,那麼在待人的過程中,就需要真誠坦率作為始終恪守的原則。如果一直把謙卑當作待人態度,那麼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就要誠懇良善,尊重他人同時尊重自我。

謙卑是友誼的開始,也是友誼的試金石。如果謙卑被用作交朋友的途徑,那麼友誼也是虛幻的,是不能催人奮進的,是缺失能量的,是沒有實質內涵的。

謙而卑,尊人愛己。

我一向不願穿戴昂貴的服飾,不願擁有名牌,因為深感自己沒有那樣名貴。

我一向不喜出入西裝革履、衣香鬢影的場合,因為深感自己沒有那樣高級。

我要謙虛卑微一如山上的一株野草。

謙卑的野草是自在地生活於大地,但野草也有高貴的自尊,順著野草的方向看去,俯視這紅塵大地,會看見名貴高級的人住在擁擠的大樓,只有一個小的窗口。

我不要人人都看見我,但我要有自己的尊嚴。


自由學術


為什麼總是謙卑地對待別人,卻無法獲得朋友的理解、支持和信任,從而得到好朋友呢?我想:你總在謙卑地對待別人時,是不是還少點熱情呢?是不是還少點真實呢?是不是自卑的心理多了一點,你的謙卑是不是讓朋友感到有種莫名其妙的害怕呢?過分地,不分人物謙卑地待人接物,是不是給你的朋友對你有種江郎才盡的印象,有種“西出陽關無故人”的感嘆呢!總之處朋友也不能一律謙卑,何況現實是“淘金”的,即使你“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兩肋插刀,也不保證你能獲得真正的朋友,所以只要做好自己,做一個尊法守法的人,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做一個對的人,我想你的朋友肯定多,一定有好朋友。最後祝君擺正心態,交友成功。


卓銀田


人家以為你是在舔,與其卑微做人,不如硬氣的展示自己,總有人喜歡你的氣質,願意與你成為朋友的,而且,現在交朋友,需要精,不在多,重質量,不重數量[來看我][來看我] 肺腑之言,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互粉][互粉]



奮鬥的小鳥2020


謙卑是自己對待他人的一種態度,是對他人的尊重,是一種低調的人際處理關係。謙卑,多聆聽他人,多學習他人的優點,意見不合之處,不與人爭,但要有自己的原則和底限,不是一味的遷就他人,否則就不是謙卑,而是卑微。沒有自己的主見,處處唯唯諾諾,這樣不會贏得尊重,只會讓他人瞧不起!說到根本,要讓別人尊重自己,最重要的是實力,你有實力,自然贏得尊重,其他都是假的。最後我想說,人生是為自己而活,為創造價值而活,不必在意外人的看法,否則人生活的太累!


威海人在深圳


謙虛但不要謙卑。

朋友的定義有很多層面。看你自己的定位。

不要妄想與你認識的所有人都成為朋友。

不要苛求每個認識你的人都願意與你成為朋友。

交友更需謹慎。自己要知道什麼樣的人絕對不能交往。

最重要的一點,交朋友,首先自己要自信,自己要三觀正。不要去巴結別人。


外貿日單THE


總是謙卑地對待別人,說明你這個人的品行很好。既然是這樣,卻沒有人和你做朋友,說明這個世上有品行的人很少,這是世俗的常態。不論是好人,壞人,交往都需要投脾氣。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一旦遇到和你同類型的人,自然會和你交好。交朋友不在手多少,而在於真誠。濫交朋友,不論對誰來講,都不是什麼好事。


姬付文


我們的老一輩是謙卑的對待別人,獲得別人的尊重,從而朋友非常多。

現在不是了,現在你越謙卑,別人越看不起你,認為你是裝,是不合時宜,現在的人交朋友,要先看看你有沒有能力,有沒有實力,你看整天牛哄哄的人,身邊那狐朋狗友有的是,為什麼?是因為現在沒有真正的朋友了。

不用想怎麼辦?就做自己,有朋友了真情對待,沒有朋友就沒有吧,如果不慎交到了損友,你不是更鬧心嗎?

只獨善其身也挺好。



京西玉人


首先謙卑是傳統美德,希望你能一直堅守著,說到謙卑對待別人,卻無法獲得朋友,這方面相信很多和題主一樣謙卑的人都是差不多際遇,大部分原因是源於現今社會的浮誇,人們見識廣了,攀比風氣嚴重,總想壓人一頭,剛好遇見有素質,懂謙卑的人,不計較,不出頭,處處謙讓,這在他們眼裡正是軟弱可欺的發洩對象,各種秀自己的強勢,遇見這類人我們保持距離就好,不招惹,也不必做朋友,朋友不在多,貴在精,世界這麼大,還是有很多懂謙卑有素質的志同道合的人值得去深交的!!!關鍵是守住自己的心性,不隨波逐流!!!


wang大道至簡


我和你一樣

對別人謙卑尊重,我認為是好的,至於你說的沒有朋友,你想要什麼樣的朋友呢?

人一輩子能遇上一個真正的朋友都是上天厚待了,有很多人一輩子也遇不到一個真正的朋友。現實中你看別人成群結伴在一起,但不代表他們都是朋友。

朋友是沒有利益和樂趣的促使,心意想通,彼此瞭解。

君子坦蕩蕩,君子對任何人都是謙卑尊重,表面上看是沒有朋友很孤獨,但是君子是有博愛之心,沒有太好的朋友,和任何人都處的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對人誠信尊重,不巴結不討好別人,是為君子。


生活自得其樂


謙卑、這個度非常難以拿捏,掌握不好就成了低三下四委曲求全,這樣真的就沒人把你當回事兒了!

說說我目前的處事方式吧!不管什麼人、都保持客氣,有機會坐一起聊幾句、不會把時間再浪費在增加彼此的感情上,不會因為他能成為人脈、單獨交往,讓交往在生活中不斷自由發展,能走多遠走多遠!能成為朋友的人很少,不必浪費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