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遺物:金代磁州窯白地黑花“南陽縣”文字大碗

金—元 磁州窯白地黑花“南陽縣”文字大碗

文字類器物為磁州窯十分具有特色的一類,文字“南陽縣”,應為地名,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

碗敞口,弧腹,圈足。碗內外壁施白釉,釉面勻淨,釉色潔白細膩。碗內再以墨彩描繪一週弦紋,內繪折枝花草紋兩處,中間書寫“南陽縣”三字。紋飾描繪流暢生動,書寫如行雲流水。白地與墨彩對比鮮明,別具一格。

歷史遺物:金代磁州窯白地黑花“南陽縣”文字大碗


歷史遺物:金代磁州窯白地黑花“南陽縣”文字大碗


歷史遺物:金代磁州窯白地黑花“南陽縣”文字大碗


歷史遺物:金代磁州窯白地黑花“南陽縣”文字大碗


歷史遺物:金代磁州窯白地黑花“南陽縣”文字大碗


歷史遺物:金代磁州窯白地黑花“南陽縣”文字大碗


歷史遺物:金代磁州窯白地黑花“南陽縣”文字大碗


歷史遺物:金代磁州窯白地黑花“南陽縣”文字大碗


歷史遺物:金代磁州窯白地黑花“南陽縣”文字大碗


歷史遺物:金代磁州窯白地黑花“南陽縣”文字大碗


歷史遺物:金代磁州窯白地黑花“南陽縣”文字大碗


歷史遺物:金代磁州窯白地黑花“南陽縣”文字大碗


歷史遺物:金代磁州窯白地黑花“南陽縣”文字大碗


歷史遺物:金代磁州窯白地黑花“南陽縣”文字大碗


歷史遺物:金代磁州窯白地黑花“南陽縣”文字大碗


歷史遺物:金代磁州窯白地黑花“南陽縣”文字大碗


南陽縣,位於河南省西南部。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鄧州稱南陽郡,轄南陽縣。五代後梁於南陽郡設宣化軍,後唐改威勝軍(後晉、後漢因後唐舊制),後周改武勝軍,皆領有南陽縣。後周顯德三年(956年)廢向城,分其地入穰縣與南陽縣。宋仁宗慶曆四年(1044年)廢方城縣為鎮,併入南陽縣。宋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復置方城。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年)置申州治南陽,元升申州為南陽府。明、清仍設府,俱轄南陽縣。

磁州窯是中國著名的民間陶瓷窯系,創燒於北宋中期,並達到鼎盛,南宋、遼金元、明清仍繼續燒製,燒造歷史悠久。位於今河北省郵鄲市彭城和磁縣等地,是北方陶瓷的代表。素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說。磁州窯在我國瓷業的作用,明代已有評估。瓷器,又名磁器;《五雜俎》解釋“磁器”是這樣說的: “今俗語密器謂之"磁器, ,蓋河南磁州密最多,故相沿名之。”磁州窯的匠師們吸收了傳統的水墨畫和書法藝術的技法,創造了具有水墨畫風的白地黑繪裝飾藝術,開啟了中國瓷器彩繪裝飾的先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