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查濟古村值不值得去?

用戶孟騰飛


分享一下我的查濟古鎮之行,至於值不值得去,看你的意見了。走進查濟古鎮,你會眼前一亮,這裡就像是一直在夢中縈繞的“外婆家”。

我們去過的那些古鎮古村落,有的是把老宅租給外地人經商,讓整個古鎮好似個“義烏小商品城”,嚴重同質化;還有的古鎮古村更加離譜,把原住民整體遷出,由旅遊集團統一開發經營,倒是環境整潔了,卻失去了古鎮的靈魂。而查濟古鎮卻完全不一樣,聽我娓娓道來。

第一怪,這裡最“漠視”遊客。村民並沒有可以去迎合遊客,而是專注地與自己的生活,古村落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晚上7點以後,基本上是漆黑一片,並沒有什麼“大紅燈籠高高掛”的燈飾亮化,每天的一大清早,你會看到村民的生活場景,大家早早出門到清澈的小溪裡洗衣服,只使用傳統的木槌。洗完衣服後,就隨意地在家門口晾曬,在這裡,你不是遊客,你像是到這裡“走親戚”的,沒人跟你見外。

第二怪,家家戶戶不關門。村民們享受著悠閒地生活,這裡的節奏很慢,村民們都很溫和。家家戶戶也很少關門,你完全可以隨意走進一戶人家,禮貌地輕聲問聲好,主人只會淡淡微笑地看你一眼,然後繼續忙著手中的活計,任你到處看看。如果遇上健談的主人,會拉著你聊會兒家常。

第三怪,給你茶葉不賣你。古村裡小溪旁,有不多的幾家食雜店。到古村的第一天晚上,古村裡一片漆黑,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回客棧途中,看到一家還亮著昏暗燈光的小食雜店,就想進去買點茶葉,老闆是位老伯,不緊不慢地給我拿了一大包,我忙說用不了這麼多,我只是晚上想喝點茶。老伯說,現在還不到買茶的時候,新茶還沒下來。你要想喝茶,就拿點我家自己喝的茶葉吧。邊說著,邊給我包了一點自己家的茶葉。我不好意思地問多少錢,老伯擺擺手,拿去喝,拿去喝,不要錢。我真是受之有愧了,古村的淳樸民風可見一斑了。

第四怪,餐廳菜的分量商量著辦。上圖是查濟古鎮新修的步行街,雖也是徽派建築,但與裡面的老建築的那種年代感相差甚遠。步行街上最多的就是餐廳和客棧,住在古鎮裡,這裡倒是個吃飯的好地方。

在步行街的一家小店裡吃了兩頓晚飯。老闆是個善談熱情的青年人,總是“慫恿”我吃肉,特別推薦我吃他家用黑豬肉做的大塊肉,口味偏甜,類似杭州的東坡肉。可也不能總吃肉啊,第二次去,我跟老闆說,我是想吃肉,可也得吃點菜啊!一個人吃飯,真是麻煩,選擇餘地太小了。老闆說,那你就點兩個菜,一葷一素。我說,你家菜量有點大,兩個菜吃不完。老闆笑著說,那好辦,每樣菜少下點料,算賬時少算你一點就完了。成交,我終於吃上了有葷有素的晚餐。這頓飯,花了32元,怎麼樣?實惠吧。結完賬後,老闆還捨不得我走,說你一個人回去這麼早也沒啥乾的,多聊一會兒唄。

回到客棧,和老闆聊了幾句剛才吃飯和送茶葉的事兒,老闆說,這裡都這樣的,民風淳樸,沒那麼商業化。說起在古村裡吃飯,客棧老闆說,這裡都是明碼實價,家家的價格都一樣,就是口味上有差別,不會有人坑遊客的。

說起客棧老闆來,順便介紹一下吧,就是上圖中的帥哥,這是他早上出來倒垃圾時,我偷拍的。帥哥曾問我,你覺得查濟古鎮怎麼樣?你還會再來嗎?

回答這個問題前,先曬張圖,這是我第一天下午到古鎮時,老闆特意到景區售票處接我到客棧,得知我還沒吃午飯時,老闆的老母親下廚給我做了一大碗麵條,還加了兩個香噴噴的荷包蛋,就著美味的蘿蔔鹹菜,太過癮了。想要結賬時,客棧老闆說,都自己家了,算了。

這樣的古鎮,這樣的民風,你覺得值得一去嗎?


懶遊的故事


昨天去桃花潭玩的,買了每人65元的門票,晚上住在桃花潭畔詩畫山水酒店的,才知道酒店就可以過去,待會準備去太平湖和察濟。





心若向陽何懼憂傷80


去年十一月經朋友推薦,我們自駕來到了查濟古村落。因在大都市生活久了,非常向往一個有原生,古樸,幽靜,少商業這樣一個環境。查濟古村就是這麼一個地方,很值得一遊。


清楊38


査濟古村,是近年來剛興起不久的古村落,算是小眾吧,整體保存的還行,算在皖南古村落中還沒有完全商業化的一個古村落。如果你抱著批判和欣賞的角度去看的話是可以的,但如果要論完善以及其他的可能稍遜宏村這些村落一些的。畢竟人家是世界文化遺產地,不可同日而語。


落雪的時候的你


去過查濟,確實挺美的,去那兒沿途的風景更是美不勝收。有桃花溪,還有一處叫不上來名字,去了之後就感覺這地方挺適合養老的。早飯的豆漿是原汁原味,當地人用石磨現磨的,味道純正,鮮美可口,要提早去,不然搶不到。


冰若蘭溪


我去過,感覺不錯。好像沒有收費。


東方天語28192802


我是涇縣本地的,說實話,如果本地認識人,找個朋友帶,不要錢,外地人收錢,就不划算了,其實就是一些古民居,不要抱著太大的希望去,玩還是可以玩玩,喜歡寫生的可以去采采景,不存在說值不值得去,我個人打分60分吧,還行


追夢人139973133


去看看唄,據說金庸曾去過那裡尋祖,好像是查姓的重要發源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