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看不見真實的自己?|心理諮詢


為什麼你看不見真實的自己?|心理諮詢


來源:美靈心生活(ID:meilingxinli)


說起看見自己,

我想到曾經有一個媽媽的例子。

這位媽媽有個上學前班的兒子,

兒子非常喜歡撒謊,

每次都要幾經逼問才得知真相,

得知真相的媽媽總是被氣到不行。

可是無論怎麼教訓懲罰,

孩子下一次還是會繼續撒謊。

媽媽最想知道的是,

怎樣做才能讓兒子不撒謊。

從媽媽的角度想,很簡單,

只要兒子以後每次都實話實說,

問題就解決了。

可是,

兒子最想知道的卻是,

怎樣讓媽媽可以不生氣。

在他過去的經歷裡,

每一次只要實話實說,

媽媽就一定會生氣,

他在感覺裡就會把說實話和媽媽生氣聯繫起來,

以為只要說了實話媽媽就會生氣,

這就導致了他總是害怕說出實話。

這個例子,跟看見自己是一樣的。

一方面,真實想要被看見,

又害怕被看見;

另一方面,我們想看見真實,

又很難容納真實。

如此,

看見自己,

就成了一場我們跟自己玩的遊戲,

如果不懂得手下留情,

真實就會一直躲著我們。

為什麼你看不見真實的自己?|心理諮詢


  

01

看見自己的過程,到底有多難?  

很多人都知道看見自己的福利,

自我看見會擴展我們的認知,

更貼近現實,

為我們的選擇帶來更多的可能性和有效性。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

往往越是想看見自己,

就越是會跟自己繞圈。

就好比在前面的例子中,

如果媽媽不能理解孩子,

卻越想改變孩子,就越艱難。

最終改變與不改變的較量,

就會變成一場曠日持久的對峙。

那麼,

媽媽為什麼不能理解孩子呢?

因為媽媽更希望孩子儘快變成自己希望看到的樣子,

而不是真的想去看到孩子被困在哪裡。

看見自己的艱難就在於,

我們常常對自己很不滿意,

只希望所看見的自己是某種很好的樣子。

然而,

現實生活中很多出現的部分都不是自己想要的,

這就會導致我們對自己的很多真實視而不見,

就會越來越活在一種很不結實的虛幻感覺裡。

所以,看見僅僅是看見,

沒有那麼多的附加要求。

很多人把看見當成了必須改變,

所以才那麼艱難。

 

為什麼你看不見真實的自己?|心理諮詢


02

是什麼阻礙了我們去看見自己?

  

在看不見的背後,

總是藏滿了許多擔心和恐懼。

比如,

我們常常很害怕看見會割裂自己的情感。


有一個女孩,

每一次的戀愛,

都不覺得對方有任何問題,

可是等到分手後,

卻總是有很多的情緒湧出來,

她也因此陷入這些情緒中,難以自拔。


這是因為,

過去在關係裡的她,

生怕看見自己有一絲一毫的不滿意,

所以她的感覺一直是被自己壓抑的。


在她的理解裡,

如果她看到了這些不滿意,

她就應該果斷做出選擇,

關係就一定完蛋了。

所以,為了維持情感的繼續,

她選擇了看不見自己的不滿。

又比如,

我們常常擔心看見會讓自己無地自容。

我經常聽一些女性說,

我很怕看到自己對XX還有感情,

估計人家現在一切都挺好,

跟我沒什麼關係了,

如果我還想這些沒用的感覺,

就會感到羞恥,

為了維持一種內心挺好的感覺,

才逼著自己對某些真實視而不見。

  

再比如,

我們常常恐懼看見會把自己逼到牆角。

有一位來訪跟我說:

在跟他相處的很多年裡,

我都不敢想象他不愛我,

如果是這樣,我就應該立刻離開他。

可是,我做不到,

我是那麼的需要他,

所以我做了好多的努力,

試圖告訴自己他是愛我的,

而不敢去看我的心告訴我的是什麼。

對很多人來說,

看見自己就意味著必須改變:

看見不滿意,

就不能再有情感;

看見自己沒做好,

就會拼命地自我攻擊;

看見對自己更好的選擇,

就必須逼著自己去做到。

因為這些太高的自我要求,

看見真實的自己就成了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

因為看見太難了,

我們就只能一直活在看不見的假象裡,

無法動彈。

為什麼你看不見真實的自己?|心理諮詢


03

唯有看見,才能讓人真正感到安全

很多人都以為看見自己太難了,

實際上看不見自己才是真的難。

在看不見之前,

我們就會一直活在一種提心吊膽的假裝安穩當中,

實際上我們的內心並不安全。

唯有看見自己,

才能讓人真正感受到安全。

看見,

可以讓我們真實地看到自己的處境,

哪怕要面對的問題更多了,

但是內心也會感覺到更踏實了。

想象一下,

假如有一個人,

無論你是個怎樣的人,無論你怎麼做,

都會接納你,

你是不是就會沒有任何顧慮地對其敞開心扉了呢?

如果沒有那麼多必須的壓力,

看見就會成為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

所以,

對於想看見自己的人來說,

最難的不是如何去看見,

而是如何去接納那些存在於你身上卻不想被看見的部分。

有這些部分,

不是因為你不夠好,

而是你終於理解了作為一個人的基本需要:

許多時候,

即便我們沒有做到自己期望的樣子,

依然渴望被理解和接納。

接納了這樣一個完整的自己的部分,

我們的雙腳就落地了、安全了,

這並不意味著你馬上就可以有更好的選擇,

但至少你的心裡不慌了,

可以跟自己在一起了。

如此,

當你能越來越多的看見、陪伴和接納自己,

你的自我就會越結實,

能力就會更充分的施展出來,

生活也會越加順暢和自由!


為什麼你看不見真實的自己?|心理諮詢

作者:羅近月,心理諮詢師,情感專欄作者,堅持用最簡單的語言剖析兩性關係,讓每一位女性活出最好的自己。新書《當你看得見自己,愛才能看見你》已上市,微信公眾號:美靈心生活(ID:meilingxinl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