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心理疏導,緩解壓力、穩定情緒,8條建議


疫情期間心理疏導,緩解壓力、穩定情緒,8條建議


日前,“濟南密切接觸者逃離”事件,以及“一家三口赴馬來西亞旅遊父母連夜攜患兒逃離醫院。”都在提醒我們要做好隔離人員的心理調適,對於穩定他們的情緒,配合隔離相當重要!其實對於當前形勢對於每個人都要做好心理調適,用積極的心態來迎接挑戰。

當這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全國爆發之際,各地形勢嚴峻,武漢尤重。面對嚴峻疫情形勢,我們不免感到焦慮和恐慌,擔心自身的生命安全,這是人的本能反應。在這場人類與病毒的戰鬥中,不僅包括身體機理的抵抗,還包含內心世界對疫情的反應和耐受。 身心的平和堅韌,對抗擊疫情具有重要作用。

在我們用科學手段進行疾病防護的同時,還 需要掌握正確的心理調適方式,照護好內心。 學會給我們的內心找個“家”,保護自己的心理不會隨便受到干擾或感染,也是對新型冠狀病毒最好的防範。

以下8點疫情期間心理疏導小貼士,值得收藏。


疫情期間心理疏導,緩解壓力、穩定情緒,8條建議


一、醫護人員心理如何疏導?

作為衝鋒在一線的“戰士”,首先自己要有強大的心理,提示自己不能退縮,不然怎麼對得起自己神聖使命,自己是帶著使命來的,這樣就會充滿力量,強大自己內心。其次暗示自己即使有焦慮、不安和恐懼心理,這都是人之常情,如何排解自己要有準備,做好自我防護。

同時一線醫護工作的領導部門,也要做好醫護人員的思想工作。

1、必要時組織心理衛生專家組建心理干預小組,為一線醫護人員和患者進行心理輔導。指導大家,安心工作,排出外界干擾,心無旁騖的工作。

2、給予一線醫護人員更多保障,身體上、精神上、生活上幫助他們緩解壓力。

3、持續關注一線人員的身體狀況,是否有發燒,呼吸道的症狀,及時跟蹤。一旦出現症狀,做好檢查,保證隊伍的健康。


疫情期間心理疏導,緩解壓力、穩定情緒,8條建議


二、普通群眾面對疫情,如何做好身心防護?

1、疫情防控認知要科學:一定要從官方的渠道去了解信息,客觀理性的認識疫情,相信黨和國家採取的有力措施,相信疫情是可控的。做好防疫配合,戴好口罩、勤洗手,開窗通風、不聚會等。不要相信、傳播網傳的小道消息。

2、居家生活安排要合理:合理安排居家生活,發現生活的意義和積極的行為,可以跟家裡人進行一些健身活動,小遊戲等休閒活動,或整理以前沒有整理好的文檔、照片,規劃接下來的工作和生活;和家人一起分享家庭計劃和娛樂等。

3、負面情緒影響要正視:充分認識到情緒的重要性,負面情緒會給我們身體、心理帶來負面的影響,心慌、頭痛等軀體不適,嚴重的睡眠問題,甚至免疫力下降。因此,我們要正視自己出現的不良情緒,要學習覺察和評估自己所處的情緒狀態。

4、不良情緒狀態要管理:學習管理情緒很重要,可以嘗試轉移自己的注意力;與家人交流表達自己的情緒;以適應的放鬆活動如做深呼吸、肌肉放鬆、適宜的運動等釋放情緒;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心態平和,積極樂觀的心態看待疫情,看待生活。

5、感覺問題嚴重要求助:感覺到自己有較嚴重的症狀,對自己造成了明顯的負面影響,要及時尋求幫助。可以與家人、朋友交流,尋求心理的支持;也可以向心理衛生專業人士尋求心理援助,撥打心理熱線、網上尋求心理諮詢,必要時可以去精神專科門診。

三、身處疫區或被隔離,如何調適自己?


疫情期間心理疏導,緩解壓力、穩定情緒,8條建議


突然的人身自由限制,被冠上“隔離”的要求,對普通人而言並不尋常。換作任何人,情緒都會產生波動,我們要做的是學習如何面對“隔離”。 這個時候,可能會產生很多情緒與感受,比如慌張、不知所措、憤怒、沮喪、孤獨感、被拋棄感等等。

前面提到,這些都是正常人在異常情況下的自然反應, 不要刻意壓抑這些情緒,而是找到合適的途徑允許自己體驗和表達這些複雜的感受。給自己做一份規律的作息時間表,以及儘可能把生活品質維持在一個水平:有工作時段、休息時段、娛樂時段、運動時段、進餐時段等等,每日照做。穩定感對於應對未知感非常重要。

不論是面對疫情還是身處疫區或是被隔離,正如前面提到的,都需要從身體和心理兩個層面關注自己。


疫情期間心理疏導,緩解壓力、穩定情緒,8條建議


四、如果自己或家人出現疑似新型病毒肺炎症狀怎麼做?

1、若體溫<38°可先進行 自我隔離、觀察。

2、若體溫≥38°,並持續1-2天沒有退燒,請務必戴口罩,做好防護, 立即就近求醫,注意不要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3、在做上面這幾件事的過程中,自我情緒管理相當重要,切記保持冷靜。 如果你覺察到焦慮、恐懼、擔心的情緒強烈且無法消除,一定要及時找到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協助,穩定情緒、冷靜處理所面臨危機。同時,不要胡思亂想、老往壞處想,盡力做好充分準備, 心態上要維持正面思考。


疫情期間心理疏導,緩解壓力、穩定情緒,8條建議


五、如果我是居家隔離的輕症患者,該如何調適心態?

1、在居家隔離時,你可能會出現恐慌、不安、孤獨、無助、壓抑、抑鬱、悲觀、憤怒、緊張,同時也可能產生被他人疏遠躲避的壓力、委屈、羞恥感。

2、那麼這個時候你需要了解真實可靠的信息與知識,取信科學和醫學權威資料;

3、此外一定要積極配合治療和隔離措施,進行健康飲食和作息,多讀書、聽音樂,進行其他日常活動;接納隔離處境,瞭解自己的反應,尋找逆境中的積極意義。

4、尋求應對壓力的社會支持,利用現代通訊手段聯絡親朋好友、同事等,傾訴感受,保持與社會的溝通,獲得支持鼓勵;


疫情期間心理疏導,緩解壓力、穩定情緒,8條建議


六、如果我被確診,該如何調適自己?

在隔離治療初期,你可能會出現麻木、否認、憤怒、恐懼、焦慮、抑鬱、失望、抱怨、失眠或攻擊等。 以上情緒反應屬於正常的應激反應,我們需作到事先有所準備,不被這些情緒所控制,在不影響正常治療的前提下,尋求精神科專業藥物治療和心理危機干預, 要及時評估自殺、自傷、攻擊風險,樹立積極恢復的信心。此外要理解隔離手段不僅是為了更好地治療患者,同時也是保護親人和社會安全的方式。

除上述可能出現的心態以外,你還可能出現孤獨、或因對疾病的恐懼而不配合、放棄治療,或對治療的過度樂觀和期望值過高等。 因此我們需要客觀如實的理解病情和外界疫情,做到心中有數;多與外界親人溝通,獲得安慰;積極配合治療;積極與醫務人員溝通信息。


疫情期間心理疏導,緩解壓力、穩定情緒,8條建議


七、如果親朋好友被隔離,我該做些什麼?

1、共情。 在電話裡傾聽他們的負面情緒與感受,鼓勵他們,讓他們體驗到被陪伴、被支持、被理解。

2、分享。 可以講講自己最近的心情,目的是與他們建立情感連接,而非自己一直倒苦水。

3、提供資源。除了食品、衣物等基本生理需求,提供寫書單、音樂list或電影等資源,讓他們能夠充實精神需求。

4、需要注意的是,首先照顧好自己的身心,才能夠有能量為親朋好友提供幫助與支持。

八、如果自己、家人、周邊的人接觸過“新型病毒肺炎”患者,該怎麼做?


疫情期間心理疏導,緩解壓力、穩定情緒,8條建議


1、如果自己接觸過,需要 先進行自我隔離、觀察。

2、如果家人或周邊的人接觸過,可以提醒他們,但態度要尊重、真誠、鼓勵,避免人際衝突。可以提醒我的親人和周邊的人, 保持個人和家庭衛生,戴口罩,以及認真洗手和消毒。


疫情期間心理疏導,緩解壓力、穩定情緒,8條建議


總而言之

我們玩清楚的認識到,學會獨處,學會強大自己內心,才能讓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強者,才能不被困難擊倒。

當每一個人開始淨化自己的思想,清除雜念,審視自己並不斷改善,才會真正地幫助到這次的疫情發展,保護好我們自己,保護好我們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