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春了,地裡頭又忙起來了,重慶九龍坡區穩步推進春耕備耕

開春了,地裡頭又忙起來了,重慶九龍坡區穩步推進春耕備耕

鄧舉彬的蔬菜種苗


開春了,地裡頭又忙起來了,重慶九龍坡區穩步推進春耕備耕

鄧舉彬在給辣椒種苗除草


一年之計在於春,眼下又到了農忙時節,農民們春耕備耕準備得怎麼樣,耕作有沒有受到疫情的影響?近日,記者來到重慶九龍坡區西部三鎮,進行了一番瞭解。

春耕近了,農活有條不紊

2月11日,天氣放晴,暖洋洋的。西彭鎮真武宮村村民鄧舉彬要到地裡去看看種苗的生長情況。鄧舉彬料理的5畝田地,培育有茄子、辣椒、番茄等多個品種的蔬菜種苗。每天戴好口罩,下地看看種苗的長勢如何,挖挖排水溝,為春耕做整地準備,他最近一直忙活著。“村裡給我們發放了一些預防的中藥,現在進出村量了體溫,村裡也做了消毒。”鄧舉彬笑著說。

鄧舉彬地裡茄果類的種苗長勢旺盛,但由於受疫情影響,不少種苗還沒有出售。“蔬菜的種植習慣是年後開始準備種苗,眼下種苗上市的時間推遲了,可能到時候黃瓜、辣椒和絲瓜這樣的應季蔬菜上市時間也會推遲。”鄧舉彬說,他要在2月底儘量銷售出一些蔬菜種苗,“育種的成本較高,不少農民自己不會育種,過段時間大家對蔬菜種苗有需求了,我對市場還是充滿信心。”

2月也是銅罐驛鎮晚熟柑橘銷售的時節。銅罐驛鎮以經濟作物種植為主,這時候還有一些果園裡的晚熟柑橘,自去年銅罐驛鎮興起網絡直播銷售以來,網上銷售成為了新的渠道。“這段時間一些果園正在採果通過順豐快遞發售,多的每天可以賣一兩百件。”該鎮農服中心主任李雪介紹,春耕春播對於銅罐驛鎮來說主要是對柑橘進行施肥,都按照往年的耕作習慣進行著。

農資供應保障充足

在西彭鎮,農資商店在銷售農資的時候,通常會看見這樣的情景:來購買農資的農民戴著口罩,隔著櫃檯一米多遠,向櫃檯“喊話”需要的農資,而櫃檯工作人員把農資遞出來,雙方採取儘量少接觸的方式,完成交易。

“關於化肥、農膜、種子等農資保供,已經和供應企業做好了對接,鎮上的農資商店也正常營業,農民們有需要的農資都可以買到。”西彭鎮農服中心主任牟國印告訴記者,根據耕作的習慣,開春以後大面積種植的是水稻和玉米,而這些種子,農民們在年前就是備好了的,不會出現集中性採購的情況。而在銅罐驛鎮,鎮上4家農資供應點,有兩家正在營業,店裡農膜、化肥等一應具有。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區農業農村委高度重視特殊時期的春耕備耕工作,結合全國春耕工作要求,對農資產品保障了市場供應。據瞭解,我區加強了對全市最大的種子批發市場——石橋鋪種子市場的管理服務,確保優良種子種苗供應。已組織企業儲備10萬畝辣椒、番茄、青菜、南瓜、豇豆種子,1萬餘畝苦瓜、茄子種苗隨時供應市場。

3月完成播種,面積持平往年

西彭鎮新民村,一眼望去,地裡一大片黃燦燦的,重慶喜鄉遇農業股份合作社種植的油菜花開得正盛。今年,重慶喜鄉遇農業股份合作社種植了300畝油菜花,這塊地是油菜花與高粱的輪作田地,在油菜花收穫後,就會種上高粱。“去年年末雨水較多,油菜花長勢相對去年來說不是很好,所以接下來我們要對油菜花進行‘壯籽’,對它施有機肥,提升它的產量。”合作社負責人劉林說。

據瞭解,在3月底之前,重慶喜鄉遇農業股份合作社要完成水稻的播種,目前正在平整地塊,預施有機肥料,雖然合作社採用機械化耕作,但也需要組織人力。劉林坦言,目前受到疫情影響,合作社集約化生產,人手方面顯得有些不足。“隨著合作社的生產組織,我們會在2月底完成備耕地塊的準備,在3月初進行種子的催芽。”劉林說,合作社今年的種植面積不會發生太大變化,基本與去年持平。

區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周成林介紹,預計2020年在主要農作物方面,全區水稻種植面積0.6萬畝,種植優質稻品種佔比83%,其中以隆平高科為主的兩系稻品種等佔比超過30%。玉米種植面積約0.7萬畝,在蔬菜方面,總面積也與上年持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