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葉問4》之前,這部電影就詳細講述了李小龍在舊金山的故事

李小龍,華人傳奇功夫巨星。

關於他對於中國功夫和世界影壇所作的貢獻,人盡皆知,不再詳述。

今天只帶大家欣賞一部由李小龍與黃澤民比武的真實事件改編而來的電影:

《龍之誕生》。


建議對李小龍深度痴迷與研究的觀眾抱著平和的心態觀看,因為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李小龍從武館師傅向大師蛻變的過程。

這一過程中,導演為了突出李小龍人物形象的轉變與昇華,可能現實有所出入。換言之,本片情節並非對真實的再現。


影片一開始是夏雨飾演的武林高手和吳樾飾演的太極高手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一場友誼賽。

吳樾技高一籌,夏雨被揍得落了下風。夏雨怕丟面子,迷失了自我,一記違規的「蒙山踢」將吳樾踢個半死。

早在《葉問4》之前,這部電影就詳細講述了李小龍在舊金山的故事

然後來舊金山刷盤子自我檢討。


李小龍剛把功夫帶到舊金山,開了家武館,辦學宗旨就是一個字:幹。

早在《葉問4》之前,這部電影就詳細講述了李小龍在舊金山的故事

他秉持著武功再高也怕菜刀的原則,地上有磚頭撿起磚頭幹,有玻璃片撿起玻璃片幹,幹倒對方為止。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尊重。

早在《葉問4》之前,這部電影就詳細講述了李小龍在舊金山的故事

這樣的功夫理念顯然是客觀的,病態的,不正確的。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少林大師,黃澤民。

黃澤民到舊金山的目的就是為了檢討自我,與自己的靈魂對話,戰勝內心,跟面壁思過的性質差不多。

早在《葉問4》之前,這部電影就詳細講述了李小龍在舊金山的故事

李小龍不這麼認為。李小龍覺得這位少林大師,對自己在舊金山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一切有很大的威脅。

所以他渴望一場比武。戰勝黃澤民,鞏固自己的地位。


電影有兩條主線。

一條是李小龍,通過前期對功夫不深刻的認知,到與黃澤民比武內心受到一些啟示,最終成為一代宗師;

另一條是李小龍的徒弟麥基,熱愛功夫,最初拜師李小龍後來跟黃澤民學習功夫的精髓和意識。他促成了李小龍和黃澤民的對決,並救出了自己心愛的女人。

麥基心儀的女人是一家是餐廳的服務員。說是服務員,其實就是廉價勞動力,沒有自由的奴隸。這個女人的老闆就是類似於老鴇的一個角色,由金星飾演。

麥基想幫她贖身,金星提出條件就是李小龍跟黃澤民打一架。

前面提到了,黃澤民是來完成靈魂自我昇華的,不想跟李小龍比試。但是在麥基、李小龍和各種因素的綜合下,他接下了挑戰。但要求到碼頭附近倉庫打,觀眾不得超過12人。

李小龍答應了。


兩人的比武毫無懸念。

黃澤民的形象是一個對武學研究更深入,更加註重和諧、平衡、戰勝自我的傳統理念型選手。簡言之,就是武學精神和深度方面比李小龍高出幾個段位。所以他遊刃有餘,處處留情,在一次鎖喉之後輕易就能打倒李小龍但是他沒有那樣做。而李小龍不遺餘力,仍未能取得明顯優勢。

早在《葉問4》之前,這部電影就詳細講述了李小龍在舊金山的故事

切磋武藝點到為止。兩人沒傷到對方,互相抱拳鞠躬。比賽結束。


武功的切磋是結束了。但是商人要一個勝負結果。因為幕後大佬至少押了1500萬的賭注在這次比武上面。所以必須要個結果。

黃澤民說,如果我勝利了,對李小龍影響相當不利,他會在歧途上越走越遠,那樣我便是敗了;如果我失敗了,李小龍便能深刻反思我說的話,會一步一步成為一代宗師,那我也便是勝了。

早在《葉問4》之前,這部電影就詳細講述了李小龍在舊金山的故事



兩人化干戈為玉帛,李小龍願意承認勝利。但前提是,必須解放華人區所有類似於麥基女友那種賣身契一般的奴隸「碧奴」。

早在《葉問4》之前,這部電影就詳細講述了李小龍在舊金山的故事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李小龍創立截拳道,完成了自我救贖和自我昇華,成為了享譽海內外的一代武術哲學家。


《龍的誕生》相對於其他的動作類電影來說,故事情節較為輕鬆,沒有讓人喘不過氣的緊張之感。

為了表現夏雨飾演的黃澤民少林功夫的精髓,更是融入了一些比較飄忽華麗的動作設計和深刻內涵的武學精神。

伍允龍扮演的李小龍,雖然樣貌上不太相像,但是個別鏡頭與李小龍神似。而且功夫動作方面也是一個穩、準、狠,毫不拖泥帶水。

是值得一看的動過片,建議龍迷理智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