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些人怎麼本末倒置了,兒女都成“祖宗”了?

依靠冷漠支撐39575622


縱觀當下,現在很多家庭皆獨生子女,家裡人把他(她)當做“祖宗”供奉,對其溺愛有加,養尊處優,無所事事,這是一種不理智不可行的路途。長此以往,勢必給下一代的成長帶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造成本末倒置、道德失範、誠信缺失等醜惡現象沉渣泛起,將為世人所唾棄。

少年強則中國強。未成年人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尤為緊迫和重要。

為此,要加強教育和引導,激發他們奮進潛力,深耕其遠大志向,養成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從小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大力普及基本道德規範,引導未成年人牢固樹立心中有祖國、心中有集體、心中有他人的意識,培養感知與認知、踐行與處理的能力;助推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自主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引導他(她)提高基本素質,促進全面發展。


三羽鳥


我大女兒二十一歲了,因為疫情宅在家裡還沒返校,昨晚她端了洗腳水給我冼腳。這是我女兒從小到大第一次這樣做。愛開玩笑的我到現在心裡暖暖的。只覺得什麼辛勞都值了,所以我回答這個問題是帶著曖意來的。有老話說的是窮帶崽,富帶女。意思是讓兒子苦一點,長大有上進心,去拼搏。女兒讓她生活優越一點,以後找另一半就眼界高一點,對未來有幫助。這本意不錯,但方法不敢苟同。

教育兒女,最重要的事就是要告訴他們要大方。從小一點零食就鼓勵他們與別人分享。一定要早,這樣可以把自私心儘量排擠掉。晚了性格養成了就不行了。還有一個就是尊重,先要尊重他們,哪怕他們剛剛學步。俗話說有樣學樣,那麼你怎麼做的一定會感染他們。

有了大方和尊重,就沒有“祖宗”這回事了。要早,過了十歲性格就定型了。


給豪豬一個吻



學生旗


這個問題主要靠父母是如何教育子女的,不可能本末倒置!

你如果教育孩子自強自立,從小養成,長大形成,老了自然就是這樣的人!而父母本身必須做到自強自立,兒女自然成不了祖宗!

如果父母對孩子小時候就當祖宗對待,含在嘴裡怕化了,放在外面怕凍著,那你就養他一輩子吧!多大都是祖宗!

這件事情光說容易做起來很難!但是做家長的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應該清楚!該做就是孩子從小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個必須的!

比如很小的孩子,可以自己吃飯,自己收拾玩具,自己走路,自己拿自己的東西,自己穿衣穿鞋,等等!

父母必須給孩子做榜樣!

久而久之孩子必然養成好習慣。每天和孩子一起讀書,做家務,等事情,言傳身教,當孩子養成習慣,一切就都形成了!


韓曉波


老祖宗留下來不能忘,棍棒下出孝子。由於現在種種原因,好多人都把自己孩子當成小祖宗,比自己爹媽都大,養成巨嬰。

一方面由於爺奶護著,隔代親,不論對錯都縱容,一切好吃好喝的都先讓孩子享受,哪怕自己不吃,餓這肚子也要讓孩子吃好。

再一方面現在每家孩子最多也就兩個,不像以前每家都四五個甚至更多,多了就散養,養起來也省事。現在少了就圈養,越圈事越多。




小鋒生活在農村


這一問題中“有些”這個詞用得好,比較理性,不絕對。相對而且,確有一些人存在“本末倒置”現將,將兒女視為“祖宗”。其原因比較複雜,有的屬獨生子女夫婦所生子女,甚至是幾代單傳;有的屬隔代親,”寵”的權力掌控在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手上,父母不得不也視子女為“祖宗”,等等。但對這種現象應作客觀分析,如長輩視子女為“祖宗”,主要體現在十分重視子女的健康和成長成才方面,也不是不可以。但,應掌握一個度。否則,“真愛”就會變成“溺愛”,好心就會辦“壞事”。


蔡振康公文寫作2020


確實有部分的家長會比較溺愛孩子,是不是用祖宗這個詞,也許略有誇張。這個現象存在,也是和現在的社會本身有一定的關係。

雖然現在不計劃生育了,或者說管的不像前幾年那樣,國家還鼓勵生二胎,但現在養一個孩子多麼不容易呀,很多家庭都不敢生二胎。尤其是老一輩的爺爺奶奶或者婆婆公公,做長輩的會過份的寵愛孩子一些,加上孩子的爸爸媽媽都在外面打拼,沒太多的時間照顧孩子,在家都是長輩帶的多,可能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寵的脾氣大,有點無法無天的感覺。

但其實每一個孩子天生都是善良的,都是一張白紙,需要在一個好的環境下健康的成長,就不僅僅的在於物質生活,作為父母和長輩平時的教育很重要,言傳身教更重要,畢竟過份溺愛也會害了孩子。


雲中漫步于山水


因為現在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或兩個小孩,父母和家人精力相對來說充裕一些,可以多一點時間陪伴孩子。這樣造成的局面是越是少孩,越是珍惜,越是寵愛,小孩慢慢就會感覺自己是應該被寵愛的,一些小孩如果不懂事,就會得寸進尺,想要什麼就要求父母滿足他們。如果得不到滿足,就好使出各種賴皮和撒嬌,甚至和父母吵架或離家出走。父母覺得就那麼一個小孩,努力掙錢都是為了孩子,於是會有可能無限制的滿足小孩的各種慾望,聽之任之,久而久之,小孩倒是成小祖宗。

所以,建議父母在小孩還小時,多灌輸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正確的消費觀,樹立起良好的生活習慣,多溝通,多在一起談心。有時候可以把小孩做為朋友那樣來相處,這樣彼此間相互理解和包容,互相尊重,就不會造成本末倒置的局面。


單肩揹包客


首先我們就現在的情況來看,每家孩子的數量是1-2個,很少會有超過3個的,孩子的數量減少了,父母對孩子的照顧也就更無微不至,現在的父母大多都是從貧困時代走過來的,知道那個年代的苦,從孩子一出生開始就立誓讓孩子過上好日子絕不讓孩子吃苦,所以對孩子的要求更是百依百順。

其次,現在重男輕女的思想已經逐漸消失,不會再有男女不平等的現象,甚至是有的父母更是變為重女輕男,所謂的“窮養兒,富養女”更是令一些家庭的女孩子變得嬌氣。

不過隨著孩子年齡的長大,她們就會慢慢變得善解人意,對父母孝順!


你的笑像海市蜃樓


我想回答這個問題要從兩個方面來講。

首先,大環境來說,新中國成立伊始,黨和國家首當其衝就是要解決人民溫飽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老一輩經歷了無數的艱難困苦,耳熟能詳的便是六七十年代的饑荒,屍橫遍野也是最真實的寫照。就像父親常說:“小時候就等著年初一早上吃碗臊子面”,又如大冬天裡腿上只有一條棉褲,還要縫縫補補又三年。足見那個年代物質極其匱乏。

老一輩人的省吃儉用,艱苦奮鬥,其目的就是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質量,也為了兒孫後輩不受飢寒。所以在當今物質充裕的年代,大部分老一輩的爺爺奶奶,總想把最好的給自己的兒孫,就在這給予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連自己都未曾察覺的供養“祖宗”的言行。

再者,從小環境來說,雖說國家已前面放開二胎,但不論從經濟角度出發,還是從精力方面考慮,供養一個孩子的成本已遠高於過去,尤其大中城市,加之從醫療、教育、安全等方面都在提高多要孩子的可行性,也就造成了絕大部分兩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的局面。如此一來,大部分孩子身上聚焦著來自六個成年人的目光,那供養“祖宗”的行為也就似乎順理成章了。

雖然我們大致能明白這一行為產生的原因,但不代表明白就一定能做好,所以大思想家王陽明一直在告誡我們“知行合一”。從根本上要看清楚供養“祖宗”的弊端,不單是會對我們自己造成傷害,更會對“祖宗”們以後立足社會造成天然屏障。

故此,吾輩須當警醒,摒棄過分溺愛,適可而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