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在家沒工作的日子,你能存活多久,就意味著你有多少財富

如果你今天停止工作你還能生存多少天?這個數字是否讓你感到驚訝或恐慌?

待在家沒工作的日子,你能存活多久,就意味著你有多少財富

自己有錢了,就等於擁有財富嗎?

一個名叫巴克敏斯特·富勒的人有一個對於財富的定義。有人叫他騙子,而另一些人則稱他為“生活大師”。幾年前他申請了一種圓頂結構的專利,這在建築業引起了頗多爭議。在申請中,富勒講了一些關於“財富”的話。起初他的話的確令人迷惑,但是讀過之後,你就會覺得他說得有道理。他是這樣定義的:

財富就是支撐一個人生存多長時間的能力,或者說,如果我今天停止工作,我還能活多久?

待在家沒工作的日子,你能存活多久,就意味著你有多少財富

財富則衡量著你的錢能夠掙多少錢,以及你的財務的生存能力。財富是將資產項產生的現金與支出項流出的現金進行比較而定的。讓我們舉個例子。比如說我的資產每月可產生1000元,可我每月要支出2000元,那我還有什麼財富可言呢?

讓我們回到富勒的定義。以他的定義來看,我還能活幾天呢?按一個月30天來算,我只能活半個月。如果我每月能從資產項得到2000元,那我就有財富了。

重要的不是你掙了多少錢,而是你能留下多少錢,以及能夠留住多久。

待在家沒工作的日子,你能存活多久,就意味著你有多少財富

所以當人們問起羅伯特該從哪兒開始致富時,他告訴他們富爸爸曾告訴他的答案:“如果你想發財,就要學習財務知識。”大多數人並不真正懂得錢的意義,因此只能被錢控制。

資產增加你的收入,它能把錢放進你的口袋。當你有足夠的資產能產生大於支出的收入時,剩餘的收入還可以對資產項進行再投資。這樣,你的資產負債表上的資產項會不斷增加,收入也會隨之增加。結果便是能夠分清資產和負債的富人變得更富。

待在家沒工作的日子,你能存活多久,就意味著你有多少財富

中產階級深陷“老鼠賽跑”的陷阱是因為他們把房子當作資產,而沒有把錢投在那些能帶來收入的資產上。他們深陷其中還因為他們最重要的收入就是工資,而當工資增加的時候,稅收也就增加了。

富人之所以越來越富,窮人之所以越來越窮,中產階級之所以總是在債務的泥潭中掙扎,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他們對金錢的認識不是來自學校,而是來自家庭。

待在家沒工作的日子,你能存活多久,就意味著你有多少財富

大多數人都是從父母那兒瞭解錢是怎麼回事的。關於金錢,貧窮的父母能夠教給孩子們什麼呢?他們只會說:“在學校裡要好好學習喔。”結果,他們的孩子可能會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但同時也秉承了窮人的理財方式和思維習慣。這是孩子們在很小的時候就從父母那裡學到的。

遺憾的是,學校並沒有開設有關“金錢”的課程。學校教育只專注於學術知識的傳授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卻忽視了理財技能的培訓。所以眾多精明的銀行家、醫生和會計師在學校時成績優異,可還是要一輩子在財務問題上掙扎。美國岌岌可危的債務問題在很大程度上也應歸因於那些政治家和政府官員們做出的財務決策,他們雖然受過高等教育,但很少甚至幾乎沒有接受過理財方面的培訓。

“貧窮和破產的區別是:破產是暫時的,而貧窮是永久的。”

待在家沒工作的日子,你能存活多久,就意味著你有多少財富

說到錢,大多數人都希望穩穩妥妥地掙錢,這樣他們才感到安全。關於錢,他們沒有激情,有的只是恐懼。正如富爸爸在所說,世界變了,金錢遊戲的規則也變了。對於讀者和創業者來說,也要應時而變,理解金錢的語言、學會金錢的遊戲。只有這樣,你才能玩轉金錢遊戲、實現財務自由。

關注Odin,帶你學理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