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三樣“法寶”,上海中醫醫療隊直奔雷神山

晨報首席記者 張益維

昨天下午,122名來自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曙光醫院、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和上海市中醫醫院的醫務人員在上海虹橋國際機場T2航站樓集結,他們將作為國家中醫醫療隊,奔赴武漢雷神山醫院。這一次上海援鄂中醫醫療隊將在武漢雷神山醫院承擔2個病區的救治任務,積極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開展中西醫結合臨床救治。

記者在現場瞭解到,他們中的許多人,是昨天上午才剛剛得知了要出發的消息。儘管出發前準備的時間比較短,但許多醫務人員告訴記者,早在報名之時,他們就已著手進行了準備。

在他們早已裝好的行囊裡,既有泡麵、火腿腸這樣的生活物資,也有照片、圖畫等來自家人的祝福。不過,最重要的是,他們帶上了大量在一線工作中積累的經驗、方法。

帶經驗:

“將上海的經驗帶去武漢”

在加入上海援鄂中醫醫療隊之前,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內科王振偉已在上海市公共衛生中心(以下簡稱上海市公衛中心),與新冠肺炎疫情打了很多天交道。在上海市公衛中心,他的主要工作是開展中藥介入治療,通過發揮中西醫結合的優勢,幫助患者康復。

“這一次,我們希望能夠把上海的經驗帶到武漢去。在上海市公衛中心,中醫藥介入治療已經推行得比較順利了。希望到湖北後,能夠繼續將中醫藥的優勢發揮出來,把疫情早點控制好,避免重症患者向危重症轉變。”王振偉說。

在上海市公衛中心,王振偉醫生參與了輕症、重症、以及危重症患者的治療。他告訴記者,在中西醫結合領域,目前上海已經積累了很多經驗,並取得了一定效果。

中,中藥介入治療的比例很高。無論是湯藥、成藥、還是灌腸等形式的治療方案,我們都已在討論。這次希望能把上海的這些方案進一步推廣。”王振偉說。

帶專家:

上海中醫青年才俊聚集

在本次出征雷神山的122名醫務人員中,像王振偉這樣的專家骨幹不少。這支隊伍匯聚了大量上海中醫呼吸、重症領域的青年才俊。

“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這次派出的30餘人,全部是一線醫護人員。我們將很多精銳的專家,派到了湖北。比如說,一直奮戰在上海市公衛中心的呼吸科主任王振偉,還有非典期間曾在小湯山工作過的重症專家樊民等。”前來送別的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副院長郝微微說。

在隊伍中,記者還看到了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專家郭曉燕、秦朝輝等。其中,在抗擊非典期間,秦朝輝曾作為鍾南山院士的博士生跟隨學習。“在抗擊非典期間,因為我是學生,所以沒有辦法上一線。這次終於獲得機會了。”秦朝輝還告訴記者,他的家人很支持他的決定。

帶設備:

既有呼吸機也有耳針

記者在現場看到,在託運區域,除了醫護人員自己準備的行李,還有許多統一規格的紙箱,上面寫有“某某醫院,援鄂物資”等字樣。

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副院長郝微微告訴記者,此次出征,各醫院都準備許多物資。這些物資中,既有常規的生活物資、防護物資,還有許多治療設備。在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準備的設備中,既包括呼吸機等常規治療方案設備,還包括耳針等中醫傳統療法的設備。

“除了呼吸機等,我們還準備了許多中醫藥物療法、非藥物療法的相關設備,我們希望通過中西醫結合,採用綜合療法,治療新冠肺炎。”郝微微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