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今年最叛逆的“情人節觀影清單”

不能出門的情人節晚上,你要怎樣度過?


上期給一個人過節的朋友安利了一部戀愛綜藝→那些在戀愛節目裡搞事業的女生,真好看啊 後臺收到很多朋友的留言,大家一致認可:談戀愛不如去創業。


為了不讓那些散發戀愛酸臭味的一對對說我們酸葡萄,於是我又翻箱倒櫃,在情人節的正日子裡,精心編排了一份電影片單,最適合兩個人坐在家裡一起看。


順著這份片單一部部看下來,如果你們還能愉快地去做愛做的事……好啦,算你們贏。


如果你是一個人也沒關係,看完一樣通體舒暢。


他其實沒那麼喜歡你


「 推薦級別: 入門級 」


這可能是今年最叛逆的“情人節觀影清單”


電影一開始就告訴姑娘們一句真理:自作多情沒好報。


他如果不給你打電話,不回信息,不約你出門,不是因為害羞,弄丟號碼或者出車禍,他就是沒那麼喜歡你而已。


電影講了幾個不同類型的感情故事。有常年沒有性生活的夫妻;有戀愛多年,想結婚生子的女友,和不想求婚的男友;有渴望戀愛的小學雞和自詡戀愛大師,給女孩現身教學,告訴她男人渣起來能有多渣的大玩家……


每一段都在講“他沒那麼喜歡你”。


我最喜歡看小學雞GiGi和大玩家Alex那對。Alex每次的戀愛小課堂,女孩們都應該拿出小本本來記筆記。


這可能是今年最叛逆的“情人節觀影清單”


光看片名,這部電影值得進入資深推薦級別,可惜最後還是落入俗套,講了半天“他其實沒那麼喜歡你”,結尾又說,但你可能是那個例外。


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的Alex愛上了GiGi,他的那一套套理論突然都變得不實用了,整個一大跑題。


算了,現實已經夠殘忍了,還不能讓女孩們在電影裡找點愛情慰藉的話,那真是人神共憤,天理不容的。


總之是打著擊碎幻想的旗號,卻仍然在製造幻想的浪漫電影。


和莎莫的500天


「 推薦級別: 進階級 」


這可能是今年最叛逆的“情人節觀影清單”


這部電影告訴大家另一個道理:談戀愛請謹慎選擇文藝男。


他們和你聊電影、聊音樂、聊小說時有多沉浸,多陶醉,談戀愛時就有多磨磨唧唧,自以為是,疑神疑鬼,小肚雞腸……別問我怎麼知道的。


看看囧瑟夫,嘲笑女友品位時的樣子,只想送他一句:呵呵,活該你被甩。


這可能是今年最叛逆的“情人節觀影清單”


不過裡面有一些約會項目可以借鑑一下。比如一邊看愛情動作片,一邊研究哪種姿勢比較有現實參考性;或者在宜家的廚房、臥室裡過家家。


這部電影出來不久,我們家這邊就開了宜家。滿懷期待去實地考察一下,結果只能在展賣區床上看到半露著大肚皮的中年男子打呼。於是我哭著對我說,電影裡的故事都是騙人的。


婚姻故事


「 推薦級別:資深級 」


這可能是今年最叛逆的“情人節觀影清單”


婚姻到底是不是愛情的墳墓,還沒結過,沒發言權。


但是這部電影看得我頭皮直髮麻,兩個人都各揣著一套小賬本,婚內的每個細節,你多喝了一杯酒,少做了一頓飯,我多賺了一筆錢,少說了哪句話,都一一記了下來。


等到離婚時,就變成了互相指責、謾罵、羞辱的論據。就連我只出軌了一次,沒在二十幾歲時見誰上誰,都成了莫大的犧牲,值得抱頭痛哭,悔不當初一番。


看這部電影時,我幾次暫停,起來做做深呼吸,再點開播放鍵,扶額念一句:哎呦,我的天。


如果你和女主角一樣,是個渴望自我實現的女性,就別冒冒然去犧牲事業,當男人軍功章上的另一半。這和女權什麼的沒關係,只是因為你很大概率會後悔。


這可能是今年最叛逆的“情人節觀影清單”


到頭來可能男的不領情,說你本來就不怎麼樣;你自己也怨婦上身,見誰都大吐苦水:“聖母瑪麗亞還是處女就生出耶穌,人們只要求女人完美無暇,可耶穌他爸呢?根本就不露面,連fuck都沒有!”


紅玫瑰與白玫瑰


「 推薦級別:高手級 」


這可能是今年最叛逆的“情人節觀影清單”


婚姻裡最壞的結局不是離婚,而是成為面具夫婦。對對方沒有愛,也沒有任何期待,卻在一起生活,這才是最大的不幸。


這是我最愛的日劇之一《最完美的離婚》裡的臺詞。用來形容振保和他的白玫瑰妻子再合適不過了。


振保和煙鸝結婚,無非是圖她溫順。後來發現再溫順,再無聊的人也有脾氣,甚至還會和長著賴利頭的小裁縫出軌?越想越不值,於是從隱藏的混蛋活成了正大光明的混蛋。


和愛的人結婚尚且有反目成仇的可能,何況是原本就不愛的?


這可能是今年最叛逆的“情人節觀影清單”


電影改編自張愛玲大名鼎鼎的中篇小說,關錦鵬的代表作之一。


整部電影最好的是選角。


趙文瑄斯文的外表,那股欲禁不禁的氣質,來演一個既吸引女人,又虛偽自私的男人,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陳沖的王嬌蕊活脫脫就是張愛玲寫的“嬰孩的頭腦和成熟的婦人的美的結合”。


這可能是今年最叛逆的“情人節觀影清單”


葉玉卿的煙鸝也出乎意料的好,看上去乏味木訥,但忽閃忽閃的大眼睛下,你能感受到她也有對愛的期待,她只是不敢。


個個都像從張愛玲書裡走出來的一樣。好想把在隔壁拍《第一爐香》的許鞍華拉過來:你看看人家是怎麼選演員的!


但電影整體……怎麼說……有點浪費了卡司,只能說是很通順地拍出了小說裡的情節。但男男女女間的那股要命的張力,藏在生活細節裡的人情冷暖,遠不如張愛玲的文字千分之一。


建議看電影前先把小說看完,初看劇情,發現又是一個“自古痴情是女子,由來薄辛是男兒”的故事,但再回味一下,你會深深嘆出一口氣:宿命之下,每個人的掙扎都那麼無力又無辜。


消失的愛人


「 推薦級別:骨灰級 」


這可能是今年最叛逆的“情人節觀影清單”


在《消失的愛人》和《苦月亮》中小小猶豫了一下。鑑於《苦月亮》中有大量人們喜聞樂見的娛樂活動,要分析這部片怎麼也繞不開這部分,否則就說不明白,於是選擇了《消失的愛人》


這可能是今年最叛逆的“情人節觀影清單”


撇開懸疑、推理,單說男女感情這部分,《消失的愛人》可以說是我上面寫的幾部片的終極進階。


這可能是今年最叛逆的“情人節觀影清單”


幻想愛情→分手再戀愛→結婚→離婚→比離婚可怕的多的面具夫婦→互相殘殺、陷害的面具夫婦。


男主角:我們互相折磨,互相控制,這樣有什麼意義呢?


女主角:這就是婚姻。


完。


拿著這份片單,去過甜甜甜的情人節吧。


或者在下面留言,告訴我此刻,你在做什麼?這麼特別的情人節,一定要留下點記錄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