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還在繼續學校無法開學,很多地區開了網課,對於中小學網絡教育,你是什麼態度?

懂你的過來人


我認為對於中小學生進行網絡教育實為疫情形式下所做的無奈選擇,而且我不認為這種網絡教育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理由如下:

一、教師網絡教育經驗的不足。儘管網絡教育已經興起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始終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結合起來過,更談不上普及。對於大多數地區而言,網絡教育只是一種輔助手段,教師利用網絡教育也只是把它當做一種輔助工具,這種輔助工具可有可無。然而受疫情影響,教師必須把網絡教育作為全部的教育手段,這種急劇轉變對於教師而言是很難適應的。一個是網絡教學經驗的不足,另一個是教師缺乏網絡教育自信。

我們對於新奇的事物總有一個慢慢學習和適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暴露很多弊端和不足,隨著時間的變化,我們最終不斷成長。而現在顯然屬於臨危受命,你沒有時間去做調整和改善。

前幾天網絡爆出大量中小學教師網絡教學窘態百出的事件,例如一男老師由於開了美顏,學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老師臉上了,該老師自己也覺得十分尷尬;一女老師網絡教學時由於不太注意形象導致一些不雅視頻流出。

二:學生缺乏自覺性和主動性。課堂教學學生就在老師的眼皮子底下,無論是出於對老師的尊重還是怯於權威,或者單純的想給老師留下一個好印象,學生至少表面上都在很努力的聽課,而網絡教學老師有點山高皇帝遠的意味,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儘管有家長在一旁督促,但我認為中國的大部分家長是不合格的,遠遠沒有承擔起家庭教育中家長所應承擔起的職責。況且家長畢竟不是教師,不可能扮演起課外教師的角色。那麼對於一個10來歲的小孩,我實在不太相信他能自覺學習和主動思索。學習自覺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需要很長時間,需要很強的意志力,即便是成人也很難做到。當然可能有個別小孩能做到,但是大多數是做不到的。

三、教師無法像在課堂教學一樣準確捕捉學生的反應。課堂教學是一種互動教學,教師可以隨時根據學生的反饋調整自己的節奏。而網絡教育可能是自己一個人在唱獨角戲。你也不知道學生懂了還是沒懂,該講下一個知識點還是讓學生自主複習。或者你直接發懂了扣一,沒懂扣二。全是一,學生真的懂了嗎,我不太敢相信。朋友曾經在一所私立機構給一個小學生輔導,已經下午5點半了,她的家長也來了,還有最後一個奧數問題沒講,朋友看了一眼那個奧數問題,實在沒想明白,但朋友這兒有參考答案,為了避免尷尬,朋友照著參考答案給那個學生胡亂講了一通,然後問了一句,聽懂了嗎,學生說懂了,朋友加了一句,真的懂了嗎,學生回答,真的懂了。嗯,回家吧。先不評價朋友的行為,至少學生的反饋不那麼真實。而課堂教學的好處就是當場出題檢測,驗證學習效果,網絡教學做不到吧。

教育部已經明確指出,“網上授課期間的重難點內容在恢復正常教學後仍需要給孩子進行講解,對於低年級段學生需要全部進行再次講解。”

所以對於中小學網絡教育,個人認為只是一種輔助手段,在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內也不會成為主流。


肖銳ZZZ


我是一名英語老師,也是孩子家長,分享一下這段時間的一些經歷吧。

在疫情還沒有結束的時候,做為一名家長,能夠通過線上教學,讓孩子學到一些新知識,個人覺得還是ok的。這個假期因為疫情的關係,已經超出了我們的預計時間。我們家孩子今年7歲,2年級,在家已經快要帶不下去了,線上課程的開設,還是解決了當下沒法去學校上課的一些弊端。至少每天他還是能學習到一些新的知識。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於新事物還是比較感興趣的,能通過網絡接觸到提前解決新的課本知識,他自己還是蠻感興趣的。作為孩子的母親,我並沒有可以強調一定 要學到什麼程度,或者提出過多的要求,能學到多少就是多少,一天花上一些時間也挺好的,畢竟現在只能在家待著,時間過長,還是會出現情緒上的波動。所以在當下,線上教育還是展現了積極的一面。

作為一名老師,線上教學也是第一次經歷。做了很久的功課,也和自己的孩子演練了幾次,通過線上教學,也get到了一些新的技能。對以後線下教學,也會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所以,在疫情環境下,如何讓自己和孩子面對生活更加積極,如何讓生活更加充實,這才是非常關鍵的。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都有各自的利弊,但是在當下,線上的優勢無疑會體現的更加明顯而已。疫情一定會過去,但我們需要在這段時間讓自己和孩子都能開心快樂,就足矣。


Mi逗英語


別說中小學了,我們大學也難逃網絡教育。對此,我個人不支持。

1.眼睛一直盯著電子屏幕看,對眼睛不好。用多電子產品總是不好的

2在學生角度來說沒自制力。學生有可能簽到一下就不看了,可能刷抖音玩手機也不一定。比不上在課堂有老師震懾力強

3.對老師來說,搞這些直播錄播也很辛苦,而且學生學習質量不一定得到保障,導致回校再講一遍也有可能



不菜的小菜雞


在疫情特殊時期,網課實屬無奈之舉,上學跟健康比起來當然選擇健康了!

根據疫情現狀,我們這邊教育局已經準備做好一個月的網絡授課計劃,統計了學生家中電子設備,各學校各自根據實際情況做好本校教學計劃,以此確保疫情期間孩子們的學習生活得到保障。

首先,對孩子眼睛有不利影響。不用多說吧,長時間看電子設備,能好嗎?

其次,老師無法監督孩子。課堂互動只能在網上互動,受到太多侷限,老師怎麼知道孩子在幹什麼?低年級孩子還不會打字,怎麼回答問題?

第三,老師們未見得馬上就掌握網上授課技能。雖說大同小異,但課堂環境從面對面變成了網絡,很多因素都不一樣了,年齡大的教師會不會連基本的操作都吃力呢?能保證教學質量嗎?

所以,網絡授課跟上學校教室上課差很多,特別是中小學生。做沒臨時措施勉強可以接受吧。希望疫情早些過去,恢復正常生活!





寫寫看法


作為一名有五年從業經驗的教育工作者,關於中學生網絡授課有以下幾點看法:

1.目前因為全國疫情防疫需要,所有的學校和教育機構不得不採取線上教育的形式進行授課,這個是因為形式所迫,而不是教育行業的內在需要;

2.中小學生特定年齡段的心理狀態,決定他們在學習中需要更好的體驗感以及更加積極的學習反饋,這些體驗感和反饋可以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從這方面來看,線下授課有著線上授課無法比擬的優勢;

3.線上授課對於學生的自覺性和學習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而這兩點正好是多數孩子所欠缺的,因此線上授課,更加適合於高等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同時對於自覺性高、有一定學習能力的中小學生也可以起到一個好的效果;

4.教育部已經明確指出,網上授課期間的重難點內容在恢復正常教學後仍需要給孩子進行講解,對於低年級段學生需要全部進行再次講解。

綜上所述,根據中小學生生理和心理發展規律,線下面對面的教學更加適合中小學生,目前全國採取網絡授課,只是在儘可能減小疫情對孩子學習的影響。

針對疫情期間的學習有以下幾點建議大家可以結合自己情況參考執行。







化學老範


首先,在當前“疫情”下,我是支持網課的;要是在平時,孩子們在學校,在教室課堂上,老師們可以面對面的傳授知識,解答孩子們的問題,課堂上老師可以觀察到大部分孩子的聽課專注力,有問題的,老師可以隨時隨地的提醒孩子,在課堂上學生們也有學習的氣氛,會爭著比著學習,孩子不會的問題也會和老師或同學溝通交流來解決,我覺得在學校學生們之間的溝通要比在家裡家長和自己孩子溝通容易的多,我覺得學校就是未成年人的社會,孩子們在這個“小社會”裡交流分享著各種各樣的信息,有關學習的、玩的遊戲方面、吃的零食方面等等,而且各個年級不一樣;單從這些方面考慮,網課教育是不如課堂教育好的。

但是,在一些非人類可抵抗的自然環境下,像南方的颱風,北方冬季霧霾或還有這次的“疫情”特殊情況下,我們不能因為這些情況就不學習了,往往在這種情況下,“網絡授課”是學生最好的學習方式,這也是近幾年網絡高速發展給我們自己帶來的“福利”,這在以前是不敢相像的,所以,我們要利用好網絡帶給我們的優勢,不僅,要讓孩子克服“網課”學習的困難,而且,我們家長也要耐心學習,克服孩子在學習,電腦操作上遇到的一些小困難、小麻煩;孩子剛開始上“網課”也不適應,我們在電腦旁邊多陪陪孩子,慢慢的孩子和家長都會適應,畢竟,一個新鮮事物的“誕生”我們適應需要一個過程!

所以,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世界,看未來,未來將會越來越好!


此木是柴山山出


我很支持中小學網絡教育。

1、疫情讓中小學網絡全面開花。網絡教育的發展經歷了很長的時間,或許大家在疫情前沒有關注很多。

作為教師我們用的最多的是"一師一優課",在這個網絡教育上,主要是教師教案的交流和課堂實錄的探討,我通過網上觀課、課堂模仿、反思課堂,使自己的教學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入職之前,很多參加公考的考生,對##教育、**教育等專業的考試技能提高的網站應該是用的比較多,這些知名的專業網站不管是講義還是視頻做的都是很好的,對考試成績也大有提升。

2、大浪淘沙出精品。由於疫情的原因,不管是政府、教育系統,還是培訓機構本階段都在網絡教育上下了很大功夫,播出的視屏也是良莠不齊,但是一個階段之後,正如大浪淘沙之後,會留下來精品,也會留下來更適合大眾的網絡教育精品!



zhaoguang371


這個問題非常重要,回答是肯定的,贊成通過網課對學生進行教學教育。理由有三:一是抗疫時間60+天,宅在家的孩子無所事事,容易出問題;二是宅家時間過長,已造成知識體系的學習時間缺口,導致知識體系出現停步甚至退化風險,必須溫故知新。三是引領孩子和家庭宅家的方法(我在頭條發表的文章巜宅家有道,你也可以充實快樂》、《抗疫期間,讓孩子停課不停學》、《抗疫期間如何保家衛國》等文章有一定的推薦量,可以參考,保證身心健康,為國作貢獻。網課,會讓這三點得到質的改善。建議有五:一是整合區域優質教學資源,獨立重難點分解微課,可隨意點播,給學校、老師、學生更大主動權。二是構建教學平臺,載體平臺可以是電視、電腦、手機。三是以生為本,精講多練,線下實戰為主戰場。四是控制線上時間,保護眼晴;突出線下作業,做好督查反饋。五是家校溝通,抗疫不放鬆,學習不停步。個人管見,敬請指正。


小小羅哥


持肯定的態度,但這個問題,我認為要一分為二的來看待

第一,如果不開展線上教學,開學了,這麼多的中小學,他們在家裡會沒事做,從天明玩到天黑,可是,在這個年齡段,正是漲知識的黃金時期,學東西快,也願意接受新鮮事物,所以,開展線上教學有效的彌補了疫情帶來教學困擾

第二,網絡教育比起學生們去學校上課,第一,互動性雖然也可以,但學生不聽課怎麼辦?學生把學習視頻打開,在旁邊玩怎麼辦?學生也很認真學,學習效果如何?學生如果完成作業只是為了應付差事又怎麼辦?學生最後知識掌握情況如何得到一個客觀事實求是的評價?課後教學的監管與教學質量的反饋會是很棘手的問題

總而言之,要想達到線下課的教學效果目前是很困難的一件事,但是,開展網絡教學一定比不開展網絡教學要好,學一些是一些,畢竟,不開展線上教學,那學生們有何去何從?





穀雨胡老師數學課堂


在線網絡教育並非新鮮事物,但由於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它突然一下子熱門並紅了起來,作為一名教師,想說說我對網絡教育的看法。


1.在線網絡不再是我們生活中的新鮮事。在某種程度上,它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們可以在網上做很多事情,比如搜索信息,和遠方的朋友交流。但最近另一個有用的在線活動變得非常“有用與熱門”,這就是在線教育。

2.為什麼在線教育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如此普及?除其他原因外,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應該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原因,這使得我們所有的夢想都有可能在遠程上課。另一個根本原因是社會和技術的快速發展。今天,現代科學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為了趕上這一發展,我們都感到迫切而強烈的求學慾望。然而,由於現代社會的巨大步伐,許多人忙於在學校全天學習。在線教育只是幫助他們。

3.就我個人而言,我很欣賞這種新的教育形式。這確實是對傳統教育手段的有益補充。它可以為不同的學習者提供更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最重要的是,通過網絡教育,我們可以堅持工作,同時學習和吸收最新的知識。

最後,中小學網絡教育只是一個輔助教學手段,它不能代替學校課堂教學。同時,在線網絡教育還沒有到達大規模有效應用階段,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無論是技術上,還是情感、教學方式上都需要社會及教育者的不斷研究才能更好的發揮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