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中,有沒有不確定感染了,靠自身免疫力強自愈的可能性?

春意融融


這次疫情中,有沒有不確定感染了,靠自身免疫力強自愈的可能性?

急性感染性疾病最終痊癒的,說到底都是自愈。

不管有沒有確定診斷,不管有沒有症狀,不管症狀輕重。

哪怕是極其嚴重的重症,需要使用呼吸機乃至需要使用體外膜肺的,只要最終痊癒,也不管有沒有後遺症,都是自愈。

換言之,感染性疾病最終依賴的都是自身免疫系統的反應。

所有的治療手段,不過是對自身免疫系統提供了幫助,有時也或者幫了倒忙。

迄今,所有急性感染性疾病中,似乎只有病毒直接攻擊身體免疫系統的艾滋病尚沒有發現自愈病例(雖然說似乎有兩例,但並不確定)——因此,艾滋病是到目前為止唯一不能“治癒”的感染性疾病。

即使是目前被認為死亡率是100%的狂犬病,也必定有自愈的病例,只是難以發現而已。

抗生素可以直接助力免疫系統對抗細菌感染

即使是使用具有強效殺菌作用的抗生素來治療敏感細菌引起的感染,抗生素所起的作用也僅僅是幫忙。

對於可以殺菌的抗生素來說,可以直接減輕免疫系統的負擔,因而可以幫大忙。

打個比方來說,如果不使用抗生素,免疫系統可能需要面對100萬敵人的進攻,如果敵人火力過猛(比如,某些細菌可以產生毒性強的毒素),最終可能抗擊失敗,身體被佔領,發生敗血症、毒血癥,然後一個或多器官功能衰竭,最終死亡。

當然,經常,即使敵軍強大,免疫系統可能一時吃力,疾病嚴重,但是,最終也往往可以獲得最後勝利——痊癒,即使造成某個或多個臟器功能障礙或喪失,留下後遺症。

有了抗生素後,及時使用了有效,特別是具有殺菌作用的抗生素,可以快速殺滅部分或者很大部分細菌,比如殲滅100萬中的80萬敵人,免疫系統的負擔可以大大減輕,也就不需要戰鬥得那麼慘烈或者持久。

很多抗生素並沒有直接殺滅細菌的作用,只能起到抑制細菌繁殖的作用。這樣的抗生素助力就小一些,最終的痊癒更是依賴於免疫系統。

絕大多數病毒性疾病都缺乏針對性抗病毒藥

而像COVID-19這類的病毒感染性疾病,絕大多數都缺乏針對性抗病毒藥。

即使有少數存在所謂“特效藥”,比如流感,其實,哪些藥物一點都不特效。

就拿常規使用的幾種流感藥來說,其效果備受質疑,有很多研究甚至說它們幾乎沒有什麼作用。

即使是認為有效的抗病毒藥,充其量也就是抑制病毒的複製,即所謂病毒抑制藥。

迄今,還沒有任何一種像殺菌性抗生素那樣可以直接在體內殺滅病毒的殺病毒藥。

這也就意味著,不管最後結局是什麼,病毒性疾病最終幾乎全靠身體的免疫反應。

這也是直接攻擊免疫系統的艾滋病至今不可“治癒”的原因。

也就是說,艾滋病的不可治癒性,充分說明病毒性疾病的痊癒都是自愈,沒有治癒。

國內存在一個普遍性誤區,就是認為,只要生病就需要治療,所有“好了的”病都是被治好的。

實際上,絕大多數病都是不可治癒的。

原因是,它們不能自愈。

比如,所有“慢性病”,像高血壓病,心臟病,糖尿病,哮喘,等等,等等,都不能自愈,因而就不能“治癒”。

相反,絕大多數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是可以治癒的,本質上也就是可以自愈的。

最典型的自愈典範就是普通感冒。

任何靠譜的醫學都會說,沒有針對感冒的治癒方法,感冒也不需要任何治療就會在1到2周內痊癒。

所有的感冒藥都是用來緩解感冒症狀的,用與不用完全不影響感冒的結局,甚至病程(時間長短)。

不只是感冒,即使是這次的COVID-19,無症狀感染者固然不需要任何治療,即使是有症狀的輕症患者,也完全不需要任何治療。

除非是重症病例,才需要進行對症或支持治療,即需要幫忙。

比如,出現細菌感染這樣的併發症需要使用抗生素,或者出現體內細胞因子風暴導致全身嚴重炎症需要使用激素消炎,或者出現需要生命支持呼吸障礙,需要吸氧或者使用呼吸機等。

總之,即使是像COVID-19這樣的“很嚇人”的病,不管最終結局如何,痊癒最終依賴的還是自身免疫系統,所有痊癒的基礎都是自愈。

不出現嚴重問題的,其實都不需要額外治療。

WHO 最新指南中就明確說,目前針對COVID-19的治療主要是非藥物療法。


掙脫枷鎖的囚徒


我也不確定是不是感染了,分享一下這幾天我的感受吧。我1月18日有武漢暴露史(僅坐高鐵路過武漢,從武漢站上下高鐵去湖南上班,其他地方都沒去),1月23日下午從湖南迴黃岡老家過年,當晚出現發熱症狀37.4℃並伴有輕微頭暈,當晚喝了一杯板藍根,第二天(1月24日)上午測量體溫36.7℃。中午 洗完澡吃完中飯測量體溫37.3℃ 下午測量體溫37.1℃,晚上吃完飯測量體溫37℃,第三天(1月25日)上午測量體溫36.7 下午體溫逐漸升高37.1,晚上體溫37.4(期間服用了一些感冒藥)一直到1月29日體溫37.2℃ 開始有輕微咳嗽並伴有頭暈 ,沒有流鼻涕沒有咳痰。1月30日當晚體溫37.4並乾咳加重。2月1日上午體溫37.1℃白天輕微咳嗽 而且嗓子變得很乾,晚上也感覺沒什麼精神,晚上睡覺也頭暈耳鳴,一晚上沒怎麼睡好。2月2日實在咳的比較厲害,喊了我們村的鄉村醫生過來看了下,量體溫37.2℃說不算髮燒,也沒有往上報,就給我掛了三天水,每天掛三瓶(一瓶左氧氟沙星.2瓶葡萄糖。)到2月4日掛完了三天水,咳嗽症狀有所好轉,但是晚上依舊咳的不好睡覺,到了2月3日測量體溫僅有36.8℃,連續幾天測量都是36.2-36.8℃,之後的幾天都沒超過36.8℃,但還有偶爾咳嗽。嗓子依舊很乾。直到2月11日,也就是今天才徹底沒有咳嗽了。嗓子也舒服了很多,已經沒有低燒,沒有頭暈了。自始至終20天應該算是痊癒了吧。




My雲


我說下我自己。。大年初二早上吃了點消炎藥。開始嘔吐。。胃部不舒服。大年初三。一月27號。。開始感冒。咳嗽。有痰。鼻塞流鼻涕。。還有點腸胃不適。。吃了點消炎藥。吃了點一般的感冒藥。。二月二號開始出現畏寒。。之後一直吃著抗病毒口服液。感冒藥。消炎藥。今天我們家樓上確診一列。不過是在醫院住院被人傳染的。一直在醫院沒出來。就是其家人回來本單元住了。昨天被人隔離了。昨天2.10號開始不吃藥了。我現在還是遇見冷風之類的會感覺可冷。偶爾會打個小寒顫。早上起床前和晚上睡覺錢。偶爾大口吸氣時候會感覺喉嚨有異物感。咳嗽。有痰。偶爾會有鼻涕。。沒有乏力。四肢痠疼症狀。有時候咳嗽的多了。感覺胸口悶悶的。過會會緩解。。好點的是。從1.27號到今天2.11號。也沒出現過發燒症狀。也不知道咋回事。還是會咳嗽。流鼻涕。不知道是不是你說的那種自愈體[捂臉]


孤獨人自醒


我分享一下。本人男,48歲,堅持晨跑兩年。一月20日有感冒症狀(在下邊縣市),一月二十二來武漢,感冒一直不好,打噴嚏,流鼻涕,一直隔離在家,不敢去醫院。一家人一起,沒有隔離措施。到今天為止,感冒痊癒。一直擔心,心裡怕是不是不小心染上了。家人一切正常。看來虛驚一場。


永不言棄之盛世芙蓉


有!我一個朋友的表姐的女兒,女兒無症狀,媽媽病發,然後媽媽檢測陽性,女兒檢測陰性,女兒是武漢學校裡回家的,但是每天跳操練功,所以女兒已經憑抵抗力戰勝了病毒,但是媽媽在女兒無症狀期間被感染。

這種情況下怎麼分析都是女兒先感染的。病毒帶回家再感染媽媽。


將進酒天攬月


我是武漢市中心城區的,2020年1月18號出現38度高燒,睡一覺,2020年1月19號就退燒了,當時武漢官方沒有大規模報道疫情,還說這是謠言,沒有往心裡去,然後到現在都2月11號了,我都好好的,沒有發燒,沒有咳嗽,沒有任何負面影響,擔心心裡一直非常擔心,會不會是中招了自己免疫力好了,或者在潛伏期。說明:身邊接觸的人都沒事。也去醫院檢查了。


尋找歷史軌跡


看李永樂老師的視頻說的很清楚了,目前康復得都是靠自身免疫好的,在沒有針對病毒的特效藥前都只能靠自身免疫,發燒就是自身免疫的反應,之所以會死,是因為自身免疫過度造成的,現在醫院能做的就是防止病人自身免疫過度,但本質上還是依靠自身免疫去殺死病毒從而康復。


EyelashFloyd


不是有沒有的問題,而是比例有多少問題,很多病例顯示出,自身無症狀但是卻感染了身邊的人,這個比例要是超過5%,就很可怕了。根據目前來看,輕症居多,可能佔到80%,輕症的話,就跟普通流感一樣對待,多喝熱水,吃好睡好,大部分就自愈了。為什麼叫非典型肺炎呢,因為一旦發展成為肺炎,就算是重症了,病毒性肺炎致死率高。



共創未來之順勢而為


大家好,我是波波醫生,我來給大家回答一下。

春節期間給親戚們拜年是中國的傳統習俗之一,也是人們辭舊迎新、聯絡感情、晚輩向長輩表達美好關心的一種方式。大部分的人初一就開始走親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說些新年好、賀喜發財、恭喜發財等吉祥的話。然而,今年的初一是如此的不同,大家彷彿快進了幾百年,足不出戶所有與拜年相關的活動都在互聯網上“解決”了。原來大家是“奉旨宅家”,宅在家中是大多數人能為抗擊疫情作出的最大貢獻。

那麼在自己不確定是否感染的情況下,靠自身免疫力是否能痊癒?理論上是可能的,其實我們大多數的病毒感染都是依靠自身免疫功能治癒的,去醫院一般也是給予支持治療,讓患者增強免疫力從而達到治癒的目的。

要了解這個問題必須先解決一個基本問題:什麼是免疫系統?

免疫系統是人體抵抗病毒入侵的首要防禦系統,它可以識別和清除外來入侵機體的病毒,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淋巴細胞、樹突狀細胞(DC細胞)、NK細胞、巨噬細胞等)和免疫分子組成。

免疫器官按其功能不同,可分為中樞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人類的中樞免疫器官包括骨髓和胸腺,它們兩個是“練兵廠”,是免疫細胞發生,分化,發育和成熟的場所,可以向外界源源不斷地輸送兵力(免疫細胞)。外周免疫器官是“主戰場”,為成熟淋巴細胞(T細胞,B細胞)定居的場所,也就是淋巴細胞對外來抗原(病毒)產生免疫應答的主要場所。

免疫細胞是指參與免疫應答或與免疫應答相關的細胞。包括淋巴細胞、樹突狀細胞(DC細胞)、巨噬細胞、,NK細胞等,是直接面對面和病毒作戰的“士兵”。

病毒進入機體後,機體的反應為:在新型冠狀病毒進入機體的48小時內,我們免疫系統的的應急部隊就開始積極地動員。由感染局部的上皮細胞和一些免疫細胞分泌的干擾素,讓未被感染的細胞進去戰備狀態,時刻準備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入侵;NK細胞,作為重要的抗病毒“士兵”,能直接殺傷被感染的細胞,讓新型冠狀病毒無處藏身,同時還能分泌一些免疫分子,起到防禦的作用;巨噬細胞是另一種重要的抗病毒“士兵”,能吞噬新型冠狀病毒,並分泌免疫因子殺滅新型冠狀病毒。

隨後,主力部隊隆重登場,首先是人體內的DC細胞,攝取病毒顆粒或病毒成分,經過一系列加工處理,將“病毒信號”傳遞給CD4+ T細胞,進而促進B細胞產生抗體,並活化CD8+ T細胞來殺傷受感染的細胞。

新型冠狀病毒在機體增殖,越來越多的細胞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這些被病毒感染的細胞也能向免疫系統傳遞“病毒信號”成為CD8+ T細胞(NK細胞)的目標,活化的殺手細胞(NK細胞)通過分泌一些毒性分子來傳遞死亡信號,殺死被感染的細胞。

綜上所述,再不確定是否感染的情況下,靠自身免疫力也能被治癒。但是在懷疑自己感染上冠狀病毒時,及時到醫院就醫,這是對生命的尊重。


波波醫生說健康


[微笑]完全有可能。大自然在搞平衡術,優勝劣汰,老弱病殘每年會收走一批,又新生一批,萬物都在進化中。提高免疫功能是你今後健身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